书城亲子家教上班族妈妈的教子百科全书
14390400000028

第28章 学校、全家总动员,宝宝时刻在“受教”(2)

其次,长辈的思想观念、受教育程度,也应该在妈妈的首要考虑范围之内。从长辈的角度来说,对孩子的疼爱当然都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把孩子放到哪对长辈的家庭里,他都将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是妈妈应该明白的前提,也是和长辈沟通时必须要做出的解释,以免伤了老人家的心。不过孩子只需要疼爱显然是不够的。孩子在上小学之前,处在什么样的教育环境下,对于孩子性格、思想、智力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一方老人的文化程度比较高,对待孩子的态度比较理智;而另一方老人思想比较守旧,文化程度也比较低,对待孩子多半是没有底线的溺爱,那么对比之下,选择哪一方老人来带孩子,优势就比较明显了。

张然最近有一件很难下决定的烦心事:她的女儿苏苏已经2岁了,看着苏苏一天天长大,她和老公商量过后,决定重回职场。但现在苏苏还不到上幼儿园的年纪,所以就需要另找一个人来看管、照顾苏苏。找谁来承担这项重任,成了张然最难以决定的事情。请保姆吧,一来张然觉得孩子和保姆完全陌生,不如家里人熟悉一些;二来,自己的工作尚无着落,全家的经济重担都压在老公身上,再请保姆恐怕有些“吃紧”。于是,张然首先“毙掉”了这个方案。

接下来就只能考虑将苏苏暂时托付给双方的老人了。可是给谁家比较好呢?从距离上来说,张然的公婆家、父母家,距离自己家都差不多远;从环境上来说,双方老人都已经退休,生活无忧,闲暇时间多,并且两边的老人都很疼孩子,正需要有苏苏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承欢膝下”。不过,从情感上来说,张然是比较倾向于自己父母这边的,她觉得如果以后发现老人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有某些问题,交流起来可以更加直接一些。于是,张然在和老公商量之后,暂时决定请自己的父母来帮忙照顾孩子。

不过,两个月后,张然就发现了自己这个决定的“漏洞”。身为姥姥姥爷,两位老人疼爱孩子的心情当然可以理解,但他们却是无限度地溺爱,凡事都要以苏苏为先,典型的“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苏苏才跟了姥姥姥爷几周,就逐渐显现出了“大小姐”的脾气。张然跟父母沟通了很多次,让他们有限度地疼爱苏苏,不要过分溺爱。如张然所料的是,自己和父母沟通起来的确没有过多的顾虑,比较随意,但效果却不尽理想——苏苏仍然是一身的“小毛病”,张然批评她,她还会说:“姥姥就允许我这样做!”张然哭笑不得,只好跟老公商量,把照看苏苏的任务更多地放到公婆身上。

这次张然并不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选择的,而是经过了充分的考虑。她想到,虽然跟公婆沟通起来可能比不上在自己家那么自在、随意,但两位老人也都很通情达理。更重要的是,婆婆是个很明事理、见识广的女人,在管教老公的过程中就很少溺爱、袒护,所以老公现在是个很有担当、很成熟的男人。基于这一点,张然觉得到了苏苏这里,婆婆肯定不会无原则地溺爱。

张然向公婆表达自己的意思之后,特意告诉他们,苏苏需要一份理智的爱,而她的姥姥恰恰是爱到“无法自拔”,有时缺乏理智。张然表示了自己对苏苏未来的担心。两位老人一听就明白了张然的意思,点头表示道:“然然,你放心,既然你相信我们,我们就一定给你教出一个知书达理的好女孩,肯定不会无原则溺爱。”听到公婆这样聪明、善解人意,张然的心一下子就放轻松了。果然,苏苏的“小公主病”在一段时间后得到了遏制。并且,她依然成长得很快乐、很健康。

老人对孩子的爱常常比母亲还要深,因而表现出来就成为了一种无原则的“溺爱”。老人的这种爱心是需要肯定的,但方法是一定要纠正的,否则对于孩子就不是“爱”,而是“害”。所以,这就给妈妈选择带孩子的老人有了一个标准:一定要找能够理解理性爱孩子重要性并且能够尽量做到的老人。当然,老人的方法也许不能一步到位,需要一个改善的过程。这时身为女儿儿媳,一定要注意方式,不要让付出爱和辛苦的老人家伤心。

另外,妈妈请哪边的老人帮忙,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老人的健康问题。如果有一方的老人身体状况比较差,那么就不要再给老人增加压力,以免加重老人身体的不适。尤其是在孩子比较调皮、比较难看管的情况下。假若两方的老人身体都不太好,那么宁愿将孩子送托儿所,或者请保姆,也不要勉强老人。

当然了,孩子能够给老人带来很多欢乐,在一定程度上让老人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壮,这也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即使老人无法长期照料孩子,身为女儿儿媳,女人也要经常带孩子去看望老人。让孩子拥有隔代的爱、来自老人的爱,拥有更多的亲属,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很有益处的。

职场妈妈育子经

从某种意义上说,请更加有见识、更加理性的老人来照看孩子,其实也是为孩子择了一所“好学校”,因为这时老人承担的是“家庭教育”的责任,而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身为人母的你,千万不要凭感情托付孩子,要全方位考虑,做出对孩子最好、对老人也最适合的选择。

理智沟通,不为孩子伤长辈心

上班族妈妈无暇照顾孩子,基本上都会选择请公婆或父母来照看。老人在帮忙带孩子的过程中,因为两代人的生活习惯、育儿理念不同,因此会产生各种问题和矛盾。这时,作为晚辈要理智地和老人沟通,减少在教育孩子和日常生活中的摩擦。这样,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就更加健康。

首先,作为孩子的妈妈,要承认老人带孩子是有一定益处的,不要全盘否定“隔代教育”。比如,在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问题上,老人更有经验,能够轻松地解决孩子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又如,老人对孩子是十分有耐心的,同时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这是父母一辈人比不了的;更关键的是,老人帮助带孩子,父母就能腾出足够的时间发展事业。所以,妈妈们不要从一开始就对隔代教育有反感心理,要看到老人带孩子的好处。

光从心里知道老人带孩子的好处还是不够的。妈妈们要“嘴甜”一些,将自己对老人的感谢表达出来,让老人们感觉到自己是受到欢迎的。要知道,老人们不会去不欢迎他们的地方。尤其对于公婆来说,也会担心自己带孩子会让儿媳妇有不满意的地方。这时,身为妈妈,就应该让他们知道,你非常希望他们来协助你们照顾孩子,孩子也会非常喜欢他们。

其次,妈妈可以先倾听老人带孩子的方法。虽然现在你已为人母,但在很多经验方面肯定是比不过老人的。另外,当然也会有一些教育孩子的问题和老人产生分歧。这时,花一点时间和老人事先进行沟通,听取老人的想法,其实是有益无害的。对于老人那些宝贵的经验,妈妈可以表示接受;对于一些老人教育孩子的不当方式,比如溺爱等,妈妈也不要在一开始就否定,可以尝试跟他们沟通,让他们自己明白那种方法可能已经过时了,或者不是很恰当。这样,老人也会在日后带孩子的过程中有所注意。

转眼间,石敏生下儿子霖霖已经有一年了。在给霖霖过完一周岁生日之后,石敏对老公说,自己也应该找一份工作了,一来增加家里的经济收入,二来也是对自我的提升——她可不想一直闷在家里当家庭主妇。老公很尊重石敏的选择,表示支持。

这件事情刚决定好,石敏又有点犹豫了,因为她转念就想到:自己出去上班,霖霖肯定要交给自己的公婆来带——她家在外地,父母是有心无力了。公婆很疼霖霖,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毕竟两个老人的思想都已经很过时,如果再对霖霖百般溺爱,那可真不敢想象会教育出来一个怎样的孩子。这时老公建议:“咱们可以先跟两个老人谈一谈嘛。只要让他们明白怎样对咱霖霖好,他们也不会固执己见的。”石敏听了觉得有些道理。

第二天,石敏打电话请公婆到自己家来一块儿吃饭。当她将自己要上班的消息告诉老人,并问他们是否愿意带霖霖时,老人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石敏也很高兴,立刻表示了感谢。接着,石敏说道:“爸、妈,我有一些想法,想跟您二老交流一下,是关于霖霖的教育方面的。我本来也不懂怎么教育孩子,后来从网上查了一些资料,看了看,人家那些专家说的真是有道理。要是不看一下,还真是对咱们霖霖的损失。”

婆婆问道:“专家都怎么说的?”石敏回答:“专家首先就提出,说咱们中国家庭教育孩子容易‘溺爱’。咱们爱孩子适度就行了,不能太偏爱他,不能要什么给什么,要不孩子以后长大了就很自私,只知道享受;也不能太心疼他,什么事都不让他做,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以后依赖性太强,长大了还什么都不会干呢!”说到这,石敏停了下来,看着婆婆的反应。婆婆附和道:“专家说得真对。现在好多孩子都长那么大了也不太懂事,在家里很横,出门了什么事情也做不了。看来对孩子太溺爱,还真是害了他们。”听婆婆这么说,石敏就放心多了。刚要开口,只听婆婆又说道:“小敏,我知道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不像我们原来,给孩子吃好穿好就是最大的追求了。所以有些年轻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我们老人不懂。你可以跟我讲,只要对孩子有利,我不会不听的。”石敏听了,内心涌起一阵感动:“妈,您有这样的想法我真是太佩服您了!您真是太开明、太理智了!其实我的意思不是怀疑您的能力,我相信您是没问题的。我只不过是想跟您分享一点好的教育方法,咱们一起摸索、互相探讨,能把咱们的霖霖教育成一个优秀的孩子,那就是咱们的最终目标!”看着石敏信誓旦旦的样子,全家人都笑了。

很多老人的思想虽然有点过时,但他们爱孩子的心是好的。如果年轻的父母能够将道理解释清楚,说明怎样做对孩子更好,大部分老人还是能接受的。当然,这其中需要注意沟通方法,只要告诉老人怎样做比较好就可以了,不要一味否定老人的做法。

另外,年轻父母可以给老人提供一些建议,比如说给孩子买什么样的玩具对他最有利,带孩子去哪玩对他有好处。有的老人和孩子相处的方式比较“枯燥”,也就是觉得给孩子吃饱、穿暖,再保证他的安全就可以了。然后就由着孩子自己在一边玩,自己很少参与。这样,孩子久而久之也会呈现一种“老态”,性格也不那么活泼。基于此,年轻父母可以建议老人多和孩子互动,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这样一来,既能加深老人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增加孩子对老人的信任,又能让孩子的成长氛围更加轻松、快乐。

总之,年轻父母在跟老人沟通教育孩子的问题时,一定要肯定、感谢老人的付出;接着再用建议的方式表达老人在带孩子时的问题,以使老人更容易接受,而不会感到委屈和伤心。

职场妈妈育子经

年轻父母每天下班回家,都可以请老人分享今天带孩子去了哪里,玩了什么,孩子又做出了什么好玩的举动。在这基础之上,对老人的辛苦表示感谢,对孩子的成长表示高兴。这种由衷地感谢和快乐,能让老人感觉到自己是被肯定的,才会更愿意接受年轻人提出的问题。

与长辈统一战线,促成共同协商的好局面

由于出生与成长环境和时代的差异,如今两代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比如,老人对孩子大多是限于保证衣食住行上的充足,有时老人会进行一些道德教育,如要尊敬长辈之类的;而年轻一代更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个性和智力发展,往往更多地向孩子传递知识,给他更多的自由,让他自由探索,等等。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就有可能导致彼此之间出现矛盾。当然,为了教育孩子的问题导致彼此两代人之间出现矛盾是不值得的。那么,如何避免因这些差异出现的矛盾呢?最好的办法就和长辈“统一战线”。

首先要和长辈统一战线,以下几点是注意事项:

第一,不要在小事上挑剔老人,重要的统一教育观念。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年轻父母对待老人要平心静气,做到统一认识,才能避免在孩子面前暴露分歧。

第二,不要抢夺孩子的爱。很多年轻父母尤其是母亲,总是不自觉地在孩子面前和老人“争宠”,生怕因为自己回归职场就疏远和孩子之间的距离;有些老人也喜欢问孩子“喜欢妈妈还是奶奶”的问题。其实这样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孩子本质上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能要求他过分依附、依赖谁,而是要冷静地看待他的独立成长,给他更多的机会平等地接触家庭其他成员,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和谐温馨的氛围。这就要求年轻父母,千万不要有意抢夺孩子的爱,也不能因为孩子在某段时期和老人很亲热就产生嫉妒心理,这不仅会影响自己和长辈之间的关系,还会让孩子的内心变得狭隘。

比如,有的妈妈看到孩子心里很惦记奶奶,有好吃的先给奶奶吃,心里很不乐意。不是当面对孩子说“奶奶不吃,不用管奶奶”,就是在事后暗暗对孩子说不要和奶奶走得太近。这一来会让孩子懂得分享、孝顺的好品质消失;二来妈妈有些狭隘的心思,也会让孩子在未来的人际交往中也变得狭隘。从长远角度来看,妈妈的做法是害了孩子。

第三,年轻妈妈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和老人争执。老人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对,妈妈觉得有必要纠正,也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和老人争吵。孩子虽然小,但却是天生的“外交家”,非常聪明。当他们看到家庭成员之间出现分歧的时候,他们会很聪明地钻空子。这不仅对改善孩子的行为毫无益处,反而会导致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带来很多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