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食物相克与最佳食物搭配(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14384900000017

第17章 食物相宜相克与常见病(1)

常见病的最佳食物需求

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质是骨骼的主要成分,可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成熟的骨质除细胞外,其基质中有大量胶原纤维、黏多糖、蛋白质等有机物。

此外,骨重量的2/3是以碱性磷酸盐为主的无机盐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钙。有机物赋予骨骼弹性和韧性,而无机盐则使骨骼坚挺、硬实。但发生骨质疏松时,骨矿物质大量流失,骨骼外形虽然和正常一样,但其骨质内部出现吸收、消溶、骨质变薄等现象,其间出现大小不等的孔隙,呈现中空、疏松,因而变脆,如同虫蛀后的木头一样。疏松的骨骼失去支撑功能,无力承受重负,稍受外力磕碰即断裂、粉碎,使骨折的概率增加。

影响骨质疏松的饮食因素①钙的摄入不足。我国有关部门推荐的成人钙摄入量为每日800毫克,而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钙量往往每天只有400~500毫克。

②高蛋白高脂肪饮食。高蛋白质会增加体内钙的流失,而肠内的脂肪酸会和钙结合形成钙皂而干扰钙的吸收。因此,应将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量控制在适当的标准内。

③酸性食物的影响。酸性食物会增加钙的流失而导致骨质疏松,像肉类和其他高蛋白质食物以及大部分谷类和淀粉类食物即属酸性食物。

④蔗糖、盐、酒精及******。这些食品均是容易导致体内钙大量流失的因素。尽管其中机理并不十分明确,但根据统计,这些食品确实是导致体内钙失衡的原因之一。

患者饮食健康原则①膳食要平衡。在日常膳食中做到食物多样化,主食与副食、荤菜与素菜、粗粮与细粮互相搭配的平衡膳食可以防止蛋白质、磷等过高或过低的摄入。

②碱性饮食。多吃碱性食物可防治骨质疏松。因为碱性食物可以防止钙的流失。一般素食多为碱性食物。

③多吃高钙食物。牛奶、奶制品、虾皮、虾米、鱼(特别是海鱼)、动物骨、芝麻酱、豆类及其制品、蛋类及某些蔬菜等,都是含钙丰富的食物。其中牛奶不仅含钙量高,而且奶中的乳酸又能促进钙的吸收,是最好的天然钙源。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加强,市场上各种各样的补品日益增多,尤其加钙补品非常多,而且质量良莠不齐,应该在经过鉴别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

冠心病患者所谓冠心病,就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脏血管狭窄,甚至阻塞,从而形成的以心肌缺氧为特点的心脏病。

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见。

冠心病的发生往往有一定的家族性,这可能与家族遗传基因缺陷有关。另外,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均易导致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狭窄而发生冠心病,因此患有上述疾病时,必须积极治疗,以免诱发更严重的病症。

饮食治疗原则①热能。热能的摄入要达到维持理想体重要求,过多过少都无益。

②脂肪。摄入量要少,其热能的比例最好为总热能的20%~25%,或更低些,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在1∶1~1∶2为宜。

③减少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量。每日摄入胆固醇量小于300毫克为宜。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脑、肾,蛋黄,鱼子,松花蛋,墨斗鱼,鲤鱼,以及含饱和脂肪酸高的食物如肥猪肉、肥牛羊肉、猪油、牛油、黄油、奶油、冰激凌等,均宜少用。

④蛋白质。蛋白质供给的热能应占总热能的12%左右。

⑤糖类。建议采用淀粉占总热能的50%~55%,控制白糖或红糖、蜜糖的摄入。

⑥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建议每日不超过5克,最好3克。

⑦禁饮烈性酒。中医认为,冠心病患者可多选用冬瓜、萝卜、豆腐、山楂等食品。

神经衰弱症患者神经衰弱是神经官能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症,其发病原因是精神高度紧张,思虑太过,致使中枢神经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高级神经活动规律被破坏所引发的一种功能性疾病。临床症状一般为疲劳、神经过敏、失眠多梦、心慌心跳、多疑、焦虑及忧郁等。

中医学对神经衰弱症的分类①阴虚阳亢。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烦躁易怒,心悸,眼花,面多潮红,口干咽燥,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治则宜清泻肝火,养心安神。

②心脾不足。心悸失眠,多梦易醒,胆怯不安,头晕健忘,食欲不振,食少腹胀,面色发白,身体消瘦,神疲体倦,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沉细数。治则宜健脾益气,补血养心。

③心肾阴虚。心悸不宁,虚烦不眠,寐梦惊恐,盗汗,健忘,精神不振,腰酸腿软,或有遗精,月经不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数。治则宜滋阴清热,交通心肾。

④肾阳不足。阳痿,早泄,遗精,腰酸腿软,少寐易醒,夜尿频多,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则宜补肾壮阳。

各类患者最佳保健食品①常用益气养血的食品很多,包括动物类:牛肉、牛肚、牛肝、瘦猪肉、猪肉、猪肝、猪肚、猪蹄、火腿肉、羊肉、羊肝、羊肚、鸡肉、鸡肝、鸭肉、鹌鹑、鹧鹑、鸽肉、鹿肉、龟肉、带鱼、蚶肉、塘虱鱼、泥鳅等以及各种蛋类、奶类;植物类:甘薯、糯米、马铃薯、豆角、栗子、菱角、莲藕、菠菜、面筋、南瓜、苹果、樱桃、荔枝干、椰子肉、花生等。

若用各种肉类、鱼类、蚩类与补气的人参、党参、黄芪等及补血的熟地、当归、川芎、首乌等炖服,则补气养血之效更佳。

②常用健脾养心、安神定志的食品有小米、小麦、莲子、百合、红枣、龙眼肉、葵花子、胡桃肉、黑豆、荔枝干、葡萄干、银耳、金针菜、蜂蜜、蜂乳、牡蛎、鸡蛋、猪心、猪脑等以及热牛奶和各种新鲜水果。

③滋补肝肾的常用食品中,动物类有:牛肾、牛肝、猪肾、猪脊髓、猪肝、瘦猪肉、羊肾、乌骨鸡、鸡肝、白鸽、水鸭、兔肉、牡蛎、蚌肉、海参、鲍鱼、鱼肚、蛤蜊肉、蜂乳、龟、甲鱼、七星鱼等和蛋类、奶类;植物类有:黑豆、眉豆、黑芝麻、莲子、栗子、松子、枸杞、甘薯、甘蔗、豆腐、桑葚以及各种新鲜水果。

肥胖症病患者肥胖症是由于能量摄入超过消耗而导致的人体脂肪积聚过多。

一般以超过标准体重20%称为肥胖症。但体重的增加还可由于水盐的潴留(称水潴留性肥胖)或肌肉发达(称体重过重)所引起。

此外,成年人随年龄的增长,体重虽无明显增长,但由于肌肉的比例减少,脂肪的比例增加,故有人称之为“非肥胖性肥胖”。

肥胖症具体发病机制是饮食能量摄入量多于生活能量输出量。

过多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体内,脂肪组织增多,结果导致肥胖症。

低热量食谱对于肥胖症患者,应尽可能多地消耗其脂肪,这样必然会损耗机体蛋白,所以必须供应高质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进食太少,患者进食后缺乏饱腹感,这时可用含糖最少的蔬菜解决,如白菜、菠菜、芹菜等。低热量饮食的进食量依病人年龄、劳动强度、治疗前进食热量及病情确定。一般成年肥胖患者可从每日5118千焦(1200千卡)开始,以后根据体重下降情况,逐步降低总热量到1672千焦(400千卡)为止。一个中度肥胖患者每星期体重如能降0.5千克,每月降2千克,治疗就算满意。低热量食谱必须补足各种维生素和必要的营养素。体重适度下降,患者感觉轻松有力,愿意活动。

间歇饥饿疗法中度、重度肥胖者,如低热量饮食效果欠佳,可在原低热量食谱的基础上星期日完全禁食24小时,饮水不限,并可在常规进餐时间食苹果一个充饥;间歇饥饿疗法如能坚持下去,一年体重可下降10千克;必须注意不能在饥饿日的前一日或后一日额外增加食量,抵消疗效。

全饥饿疗法此法为古老而有效的疗法,但必须谨慎。选择无合并症的肥胖患者,愿合作又急于取得疗效者,须在医生密切监护下进行,因可能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一个疗程10~14天,一个疗程过后必须继续采用低热量食谱,以便维持和巩固疗效。本疗法的缺点之一是蛋白质摄入少。故可允许病人在全饥饿疗法过程中每日进食鸡蛋40~60克。

癌症患者临床研究表明,人体的营养与癌症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癌症的预防与人体所处的环境及体内的防御系统有密切的关系,而营养是影响其功能状态的主要因素;第二,癌症的治疗效果与人体的营养支持状态有关,无论是在治疗期或是康复期均需要全面的营养。

患者饮食保健原则①少饮酒。大量饮酒的危害不用赘述,癌症患者饮酒切不可过量。

②少食或不吃致癌食品。如熏制品、烧烤食品以及腌制品都含有或多或少的致癌物质。

③发霉食物不可吃。黄曲霉菌有很强的致癌性,由于黄曲霉菌的作用,食物会发霉,所以对于发霉的食品坚决不能吃,而且对那些容易发霉的食物,在吃的时候一定要清洗干净,加工充分。

④不吃过烫食品。进食应以温度适中为宜,过烫食品会对食道造成不良刺激。

⑤限制高脂肪、高糖饮食。

⑥抗癌食品。经过医学家们的长期探索,发现了许多具有一定防癌、抗癌作用的食物,如大豆、大蒜;菌类食品,如香菇、木耳;海洋生物海带、紫菜等海藻类植物,海参、牡蛎;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紫菜、番茄、菠菜、胡萝卜等;动物肝也有一定抑癌作用;新鲜蔬菜、绿豆芽。这些食品虽然对癌症没有直接的治疗作用,但常吃、多吃会对致癌因素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对癌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有好处。

胃炎患者急性胃炎患者急性胃炎是胃黏膜急性、可逆性的病变,可因化学(烟草、烈酒、浓茶、咖啡、药品等)、物理(过烫、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X线照射等)的刺激或由于接触细菌或其毒素等引起,病程一般较短,1~2天好转,预后良好。一般分为单纯性、腐蚀性、感染性、化脓性和出血糜烂性胃炎五种。

①患者在急性期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因失水较多,在饮食上应注意补充大量液体,可供给鲜果汁、藕粉、米汤、鸡蛋汤等流质食物,并应大量饮水,以缓解脱水并加速毒素的排泄。

②待病情缓解后,可给少渣半流食,逐渐过渡到少渣软饭。饮食内容应无刺激、少纤维,如大米粥、瘦肉米粥、蛋花粥、煮细挂面加蛋花、面片汤、蒸蛋羹,并可适量选用馒头干、面包干、苏打饼干、咸面包等。

③补充适量蛋白质。可选用煮熟的瘦肉或肉末,制成肉丸、肉丝,以及烩鱼片、鱼丸等,以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

④为减轻胃肠负担,应少食多餐,一日进餐5~6次较为适宜。

烹调上可采用蒸、煮、烩等方法,以利消化吸收。

慢性胃炎患者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的炎症性或萎缩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病症。现代医学将本病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肥厚性胃炎四种。

一般认为,引发慢性胃炎的致病因素有:急性胃炎迁延不愈、细菌感染、药物刺激、饮食不当、鼻咽口腔的慢性病灶、胃酸缺乏等。

①应设法消除诱发因素。如彻底治疗急性胃炎,避免食用对胃有刺激的辣、硬饮食及药物,治疗口腔及咽喉部慢性感染等。

②进食易消化无刺激性食物,如半流质或少渣饮食。

③少量多餐,忌机械性、化学性刺激的食物和生冷食物。

④供给含丰富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瘦肉、鸡蛋、新鲜嫩叶蔬菜。

⑤凡胃酸过多者,应禁食浓鸡汤等浓缩鲜汤、酸性食品、大量蛋白质等,避免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宜进食牛奶、豆奶、奶油、菜泥、粥、面条、面包等。

⑥胃酸分泌过少者,可给浓肉汤、浓鱼汤、肉汁,适量糖醋食物以刺激胃酸的分泌,且可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过高是一种代谢异常的表现,其形成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先天性的遗传基因缺陷,某些人体内脂肪代谢机制不健全,会导致高脂血症;有的是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痛风、肝。肾疾病等;有的干脆就是吃出来的,健康人连续进食含脂量高的饮食,血脂会持续增高。过多进食糖类可使血脂升高,过量蛋白质通过肝脏分解也会使血脂升高。

高脂血症的分类①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

②单纯性高三酰甘油血症。

③高胆固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

不同类型高脂血症的饮食治疗原则1)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

①限制胆固醇的摄入。轻度病例,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低于300毫克;中度病例或重度病例,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低于200毫克。

忌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②限制动物性脂肪,适当增加植物油,少吃或忌吃肥肉,烹调时不用动物油,用植物油。

③合并肥胖或超重的患者,要限制总热能、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摄入。

④多进食纤维素和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粗粮、蔬菜、瓜果,以增加胆固醇从粪便中排出。

⑤多摄入一些有降胆固醇作用的食物,如洋葱、大蒜、香菇、木耳、金花菜(草头)、大豆及其制品、海带、紫菜等。

2)单纯性高三酰甘油血症:

①适当增加蛋白质,尤其是大豆蛋白质。

②多吃蔬菜、瓜果以增加食物纤维含量,有利于减少热能摄入,满足饱腹感,改善部分患者的血糖耐量,防止由于限制总热量摄入空腹非酯化脂肪酸的增高,同时提供更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3)高胆固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①适当增加蛋白质(应占总热能的15%~20%),尤其是大豆蛋白质。

②多吃蔬菜、瓜果和某些具有降脂作用的食物。

贫血症患者人体血液中红细胞数目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时,称为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