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送你一个真女人
14357800000050

第50章 走出爱欲之惑(1)

一见钟情并不能代表真情

“捉”住丈夫是种艺术,“控制”住他是你的职责——做到这两点,没有相当的能力是办不到的。你如果不明白什么是你不想要的,只要去结婚就行了。今天你嫁给了这个男人,送给他一个甜甜的微笑。今天把你的手给她,别忘了把自己的拳头藏好。

据说依靠自己是单身女人的最大不幸,但一个女人独身肯定要比那种靠不住的“一见钟情”要保险得多。因为一个人如果有心要去摆脱男人,去自我奋斗,通常她会经过一番考虑,会确立一个目标去改变生活,让它从无到有。这样的情况就不必去过份地依赖命运。而“一见钟情”却没有这种思想基础,它前途叵测,只能听天由命。

富有浪漫色彩的恋爱如胶似漆,强烈的吸引力诱使双方走到一起。在一对恋人的眼里,周围的一切都黯然失色,唯有对方才光彩照人、八面威风。通俗爱情文学一般喜欢把“一见钟情”描绘得象是一阵席卷一切的狂风——他懒散的一瞥,她充满活力的身影,他富有男性魅力的微笑,她那颤动的心脏,他那带电的一触,她知道“这就是我要的男人”。这一切差不多仅用了两人生命中的30秒就完成了。他甚至连她的名字都没听清楚,更不要说他对女方有何了解了。而她除了能猜测对方至少不会是个癫狂症患者外,恐怕就不知道其它了,而这一点似乎也不能那么肯定。他真会是她的救世主吗?

一个人的情感会在短时间内变得十分强烈,这种令人痴迷的“一见钟情”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人们一般对这样的情感看得很重,认为这是决定终身的真诚相爱。这样的爱情出于真情,非常重要,固然不假,但最终确定终身却不尽然。如果一见钟情就表示了爱情的存在,这样的爱情也是没有经过真正考验的爱情。一见钟情令你狂想,但它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情感。更确切地说,这种感情只是凭着直觉,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地结识了一个陌生人,而且爱上了他,把他视为己有。而这样的相识并没有经过任何互相了解的过程,或共同历过什么事情。那么,这样的爱情又怎么会有基础呢?

如果你观察一下你所爱上的男人,你就可能发现,他只是体现了你的某种幻想。他可能很象你失恋的情人,或者他的体魄、举止谈吐使你想起某个旧人。他可能很符合你梦想中的精力充沛的男人,如果你不想永远爱他,那么,爱他一晚上也行。这一晚之后,他就可能成为一个你永远也不想要的男人了。但是这样的场景也只能建立在梦幻之中。西莉亚的经历就是证明。

西莉亚的故事(一)

西莉亚是个时装采购员,一次她乘早班飞机从纽约飞往洛杉矶,在飞机上她趴着小睡了一会儿,当她醒来时却发现一瓶香槟压在她的胳膊下。西莉亚叫来了空中小姐,询问是谁馈赠了这瓶神秘的香槟,空中小姐告诉她,她想知道的那位男士会在洛杉矶机场行李提取处同她认识的。

“我简直是喜出望外”,西莉亚说道,“我猜不出谁会这么慷慨,开这种让人愉快的玩笑。当我走入行李提取处时,既感到兴奋,又有点忐忑不安。在那里,谁也没有走过来同我说一句话,等到我从传送带上往下拿行李时,我听到身后有人说:‘我来替你拿那个’,我回过头来,发现一个非常出众、衣着考究的生意人站在我身后。他富有魅力地冲我一笑,就打住了,似乎无需再说什么。我在谢他的同时,差不多已被他迷上了。他问了我的落脚地点,希望我能搭他的车,我欣然同意了。

“我以为他会在机场要辆出租车,但路边却停了辆豪华轿车在等着我们,这就是他的车。我们相互做了介绍,他给了我张名片,我以前听说过这个人。我们坐上车后差不多聊了有50分钟,他突然建议我和他一起去旅馆,并带上当晚用的东西。让司机带我去旅馆先登记订房间,当时他握着我的手,恳求地看着我的眼睛,热情而又自信,但却又那么有说服力。因此我就上勾了,我一点也不怕就答应了。

“到了他居住的旅馆,他迅速给了我一吻”,西莉亚回忆说,“他说,‘我们七点半用饭,饭后再决定去哪儿。’在去旅馆的路上,我就奇怪自己为什么这么容易地跟着他走了,但我最关心的还是我同他的见面机会,他们能常见面吗?一夜?两夜?我当时并没考虑很多。这对于我是极大的冒险,或许比冒险还要严重。

“我下午参加了一个洽谈会,我无法集中思想干我自己的事情。那男人让我神魂不安。就在几个小时以内,我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精神恍惚、坐卧不安的青春期少女。我盲目地追随一个我完全陌生的男人,仅仅因为他的地位我就信任他了。九个小时前,我居然答应同他过夜睡觉。我被他迷住了,他使我不知所措,使我无意中觉得我必须让他高兴。好象是被鬼迷了心窍,我好象被人邀请一样就做了这一切。

“吃饭安排在旅馆里,他说这样方便些,他让我到他房间去找他。好吧,我想到,一家旅馆餐厅同其它餐厅也不会有什么两样,只是旅馆餐厅离他床边更近些罢了。接着一阵恐惧向我袭来,当我穿衣服时,我明白我所害怕的并不是同他上床,而是担心今晚他见到我时,他会改变主意,不象我预料的那样同我睡觉。”

西莉亚的故事(二)

“一小时后,我举起一只颤抖着的手”,西莉亚接着说,“我敲响了他的门,门开了,他出现在我面前,脸上挂孩子气的笑容,手腕上搭着条湿毛巾。他会拿着毛巾向我猛击吗?我自己问自己,他不会那样粗鲁的。他向我解释了他工作得很晚,他让我自己坐下喝点东西,等他穿好衣服。我怎么能对他有所怀疑?我心里在骂自己。后来有人敲门,他从更衣室内叫我去开门。原来是室内服务,非常有趣,我想。他把晚餐叫到房间里来了,我开始同一些事情联想起来,大部分出于主观推测。他可能已经结婚了,不能在公开场合被人看见同一个女人在一起,餐馆也不能去。至少我愿意去这样想。这间屋子应该属于他的安全幽会地,也是我的。只要我不去接电话或让人看见我,就不会有人发现,这对我已经很好了。因为他看中的是我,而不是别的女人。

“‘你很美’,当他从更衣室走出来时对我说。他穿得很随便,而我却是特意打扮了来的,我和他看上去都不太介意,我所关心的只是他,我觉得我已恋爱了。”

西莉亚几乎吃不下一点东西,她在等待那不可避免的事情。当他自然而然地碰到她时,她不能自制了,即使她自己的另一部分仍在抗拒着。“我似乎已分成两半,一半属于理智,它仍时时叮嘱着我要保持清醒,它告诉我,如果我让自己陷入感情的深渊,一旦这个男人离我而去,我会痛不欲生;而我的另一半却充满了欲望,我不顾后果,我不愿去想我那理智的一半,我把危险搁在一边。”

“接着以后的三天”她说,“我衣柜里的衣服一件件地搬进了他的壁橱,在第四天早晨,他象往常一亲吻别了我,同我再见,并祝我一天快乐,我也一样回了问候。那天中午有个会,我下午三点返回了他的房间,给我的旅馆打了电话问了有无电报后,决定冲个澡,当我打开壁橱取我的睡袍时,我发现他的东西全没了。我跑进了洗澡间,一件他的东西都没有了。我被吓懵了,我给问询台打了电话,服务员告诉我,他已经结了账付了款走了,接着就通知我最好在四点以前离开旅馆。我问他有没有留下什么话给我?回答说:‘没有’。我打开所有抽屉,在我的东西里搜索,我甚至都掀开了地毯,他必须给我留个字条。可是没有,什么也没有。

“我又能做些什么呢?我绝望地哭了,我彻底垮了。我是个十足的傻瓜,从第一眼我就爱上了他,这一切他可能从一开始就很明白。最后,我总算控制住了自己,我收起了自己的东西,把那瓶香槟酒的空瓶扔进了废物篓里,这原先是作为纪念品收藏的。我觉得如果我们永远不能再见面,就等于让我死了。同时,我也发誓,如果我真的能见到他,我会杀了他”。

正如这个男人奇变般地出现在西莉亚的生活中一样,他又不声不响地消失了。西莉亚爱上了一个现实中的流氓。我们许多人对男人缺少鉴别能力,男人的花言巧语,翩翩风度,让我们晕头转向,落入陷阱。那么,爱情又是什么呢?

爱情是什么

一双深沉的眼睛,巧舌如簧的口才,加上一两个夜晚的耳鬓厮磨,这些并不能证明就是花好月圆。真正的爱情不可能这么草率。对于一个女人,身体的结合并不能算是全部,她的男人还得同她心灵沟通,了解关心她的心里所想。如果有人把一次偶然的机遇称为“爱情”,那么它似乎也该包含得再多一些内容。另一方面,如果这中间并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爱情,那么这种“爱情”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次性的游戏、一次性的经历。

两个素昧平生的人偶然相遇,从互相认识到建立爱情,需要一段过程。从某些方面而言,必须两方面都同样感觉到对方的吸引,觉得对方让自己舒心愉快,生活充满了光彩。无论哪方不在,另一方就会魂不守舍,心神不定。真正的爱情需要真正的心心相印。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非易事,除非双方的感情已达到完全成熟的地步。真正的爱情必须是在性吸引的同时,了解对方的思想,熟识对方的观点和看法。一个人由于爱情,就会对自己的爱人产生偏爱,尽管一个人能生活,她也会向往着对方。对于一些女人来说,爱情似乎只是一种梦想,一种失去的无法弥补的情感。它可能很安全,或者很危险,或者只是一次尝试,一种对错误的爱情观念的体验。

这些似是而非的爱情概念一般得自于周围人的一些零散印象。先是喜欢上一个男人,然后熟悉他,接着决定是否将这种关系持下去。这似乎已是约定俗成,用这样的方法去了解一个男人只能是一鳞半爪。罗曼蒂克式的爱情总是让人相信:爱情就是爱情,尽管事实并非如此。爱情可以使两人结合,这些带有浪漫色彩的爱情,往往会出现在那些情感上浑浑沌沌、生活缺乏条理的人身上。在那些生活结构与人不同、由于某次危机失去了自身平衡、变得易受攻击的人身上也很容易发生这样的作用。为了重新获得平衡,这些人在一种错误的思想指导下,幻想起那种令人销魂的浪漫生活,而这样的生活态度既无道理又没有任何益处。他们只想用爱情来填补并且替代生活中的空虚,从而减轻生活的沉重感,却不知西班牙有句谚语:“由恋爱而结婚的男人必定生活在痛苦之中。”许多梦想罗曼蒂克的女人对这句似乎有点不怀好意的名言并不相信。她们认为,爱情可能并不那么美好,但有它总比完全没有要强。

不要主动追男人

当爱情并没有降临时,你就去追求,有许多女人正是这样去追逐男人的。在近15年来,男女双方约会的方式整个颠倒过来。男人还没有约你,你就先去约他。尽管一些女权主义者坚持认为这样很好,但我对这样的行为并不赞赏。让男人追求女人是对的,这中间有我的道理:男人主动提出,显示了他愿意付出更多的东西,假如你们之间存在爱情的话,他提出,就意味着他的爱情比你强烈。反过来,如果女人去追求,情景就会完全不同,它使得男人再也得不到机会有所表示。既然在第一步你就没有依赖于他,让他去迈,那么就不可迈那另外一步。如果你嫁给了你所追求的男人,婚后你就会继续处在追求者的地位,他会把脚搁在咖啡桌上对你装聋作哑。你为他干事,他会觉得理所当然,难得会领你的情。如果你在追求他时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那么婚后他会永无止境地要求你做出奉献。反之,如果你让自己处于被追求的地位,就会促使他负起责任。他必然会关心家庭,对生活做出安排,必然希望讨你欢心。或许婚后他的热情较之当初有所减弱,但他仍然会维持住追求者的角色。当他追求你的时候,他会关心你对他有什么看法和要求,如果他非常需要你,他会想尽办法得到你。

再者,他对你应该有性的要求。他的性欲与你相等或比你稍强,对于他来说都是至关要紧的,这关系到他能否胜任自己这一角色。一个女人同一个性欲强于自己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并不难;相反,要想在任何时候不管性欲高潮还是低潮时,让男人都能延续时间,就要困难得多。任何女人都可以愉快地躺着——我这里并非恶意——她可以随心所欲,要不要去亲近取悦这个男人,尽由她意。而男人则不能这么逍遥等待,他要满足生理上的发泄,就不可能愉快地躺在那里。如果他们不达到射精这个程度,大多数男人就会感到一种失落,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

□不必很快与男人亲密

人们常说:“距离能产生美感。”

女人不必很快地和男人有亲密关系,而应该设法使双方的爱的情绪延长一些,扩张一些,即令对方(双方)终日思思念念,情意绵绵些。这样,才能长久地保持彼此的新鲜感和美感,才能在爱中发现快乐。

一种恋情,可以使一名男子朝思暮想想,却又能“动心忍性”地、忍心地等待、守候着,至少是比较虔诚而持久的感觉。

我们女人在酱醋茶的油米生活之外,也该经常来点咖啡、音乐和烛光情调的,是不是?

在我们这一生有三件事,是需要好好地、正经地来处理的——那就是“男人”、“爱”和“智慧”。蕴藏在我们心里的那分丰厚的感情,是必需要好好地来表达、表现一番的。

从单调的“爸爸看报,妈妈煮饭”这种观念上的“性”教育开始,到“他有了新欢,我怎么办”的婚姻“天敌”为止,打开我们的脑袋瓜子来瞧瞧,那血管里、思路上,我们被灌注了多少苦口婆心的浆糊教条?我们充其量也不过记得一些修身养性的个人修养罢了!像忍耐、体谅、温和等等,这些根本不够,不够让我们女人好好地活着的!

为什么不教一教我们什么是爱?什么是男女之爱?要怎么爱?作爱和作菜,不是同等重要的课题吗?

光凭那些教人胃痛脚酸的教条,有时还真抵不住一个女人轻声细语和善解人意呢!?我们的两性教育、性爱教育一直是打败战的。

我们和男人的爱,是我们的生命、健康和成长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复杂的,最好的关系。

“它”太需要我们应用智慧,和熟练细腻的表达能力了。

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是在心情还不定、准备又不充足的时候,就迫不急待地向爱情投奔过去了,以至到后来,在男女关系中,婚姻关系中,一直无法扮演一个自在、愉快胜任的角色。甚至从此扭曲了爱和婚姻的真正相处之道。那么多家庭破碎,那么多男女都伤了心,不都是因痛苦、失和、失望、绝望到后来相互背离了吗?

最初那分神灵般的吸引力,那里去了呢?

当初那令我们朝思暮想的风采,又那里去了呢

其实,爱和生命一样地脆弱,随时随地都可能破灭、失去或死亡的,也不是我们坚持要它不变就可以的。

“它们”一直不断地在成长、演变、成长、演变……

叫我们终生只爱一个男人或女人,也许不可能,我们也千万别存有这种奢望。但,我们却可以使自己成长、演变成不一样的人,比先前更好些,以便继续去爱呀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