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走近古都
14334900000004

第4章 隋大兴城,布局最严整的都城

北周宣帝时期的政治腐败,导致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统治集团内部分裂,给杨坚为首的汉人将领夺取政权创造了机会。580年,周宣帝病死,继位的周静帝年仅八岁,以大丞相身份辅政的杨坚,从而控制了北周的军政大权。相州(今河南安阳)、郧州(今湖北安陆)、益州(今四川成都)等地的总管曾先后举兵反对杨坚,都被杨坚所平定。581年,杨坚在消灭北周残余势力后,以“受禅”为名,废周静帝自立为隋文帝,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定都大兴(今陕西西安)。

宇文恺受命修建大兴城

隋朝新立,隋文帝杨坚就对西汉以来的长安城提出了不少意见,大者如“有当代而屡迁,无革命而不迁”,小的方面如“故城制度狭小,宫殿多有倒塌,宫内多妖异,建城历史近八百年,水质碱卤(苦),不宜饮用”等等,都提了出来。既然是新朝新天子,需要换一个地方建新都,于情于理都属自然。因为汉长安城历时已久,城中宫宇朽蠹,供水、排水严重不畅,污水往往聚而难泄,以致生活用水多受污染,难以饮用;同时,位于龙首山北的汉长安城址附近不够开阔,也难以进一步扩大城市规模,而且北临渭水,地势低平,渭河不时南北摆动,常有水淹之患。各种主客观因素都显示有必要另择新址重建皇都。

可是,这新都的位置并未走远,而是选在了汉以来长安城东南面的龙首山南,就位置和距离而言,说“挪位”要比说“迁都”更恰当。由于隋文帝杨坚在后周时曾封为“大兴公”,为了突出王权重威,于是赐名“大兴城”。具体负责筹建的是左仆射高窣颎、将作大匠刘龙等人。

隋的新都城是隋文帝开皇三年(582年)六月下诏动工修建的,工程的具体设计和督造人是太子左庶子宇文恺。

宇文恺曾为隋王朝规划营建过宗庙、仁寿宫、文献皇后陵、隋大兴城和东都洛阳等工程。

字文恺构思、规划隋大兴城时,针对汉长安旧城存在的问题,借鉴了北魏洛阳、曹魏邺城、东魏北齐邺都南城、南朝建康等都城规划的经验,其规划布局的指导思想是既要突出传统的“皇极”思想,体现礼制等级、秩序,又要能够满足广大居民的居住和生活需求。

由于汉长安城过于狭小,城内居住用地明显不足,因此,隋大兴城的规模是本着宁大勿小的原则来确定的,东西长九千七百多米,南北长八千六百多米,总面积约八十四平方公里,约为汉长安城的两倍以上。这样惊人的规模,未免又有矫枉过正之嫌,所以隋大兴城南部约三分之一的城区相当空闲,利用率并不高。

汉长安城不仅规模狭小,且宫殿、官署与坊里相间杂,分区不整齐。为了严别尊卑、内外,不与民杂处,特地在宫城之外加筑皇城,把宗庙社稷和官署纳入皇城之内,作为宫城的屏藩。自此创立了皇城制度。这也是隋大兴城与前代的不同之处,为杨坚首创。

汉长安城中的未央宫居于西南一隅,背对居民区和市场,针对这个问题,隋大兴城将宫城布置在城北部的正中。皇城紧临其南,外郭从东西南三面环绕宫城和皇城。这也是宇文恺借鉴北魏洛阳的规划经验,进一步发展秦代“法天象地”规划思想的结果。宫布局严整的隋大兴城,城中心的太极殿象征北极星,以为天下之中,皇城的百官衙署象征环绕北辰的紫微垣,外郭城则象征向北环拱的群星。隋代对天象的认识和对北极星的崇拜,使得正北的方位也变得神圣起来,所以宫城以北设东西二十七里,南北三十三里的皇家苑囿—

—大兴苑,兼作宫城北面的防御屏障。

由于汉长安城“面朝后市”的布局并没有取得成功,未央宫背对居住区和市,相当别扭,隋大兴城在皇城的东南和西南,也就是朱雀大街两侧对称布置了东西二市,放弃了《考工记》“面朝后市”之制。东西两市各占两坊之地,内有“井”字形街道,四面各开二门,北侧临皇城南面的横街,位置正当东西两部分居住坊里的中心地带。在集中市制的情况下,百万人口的都城,仅仅只设了两市,对远离市的那些坊来说未免太不方便了,因此,隋唐两代城南的三分之一地区都比较空虚。

汉长安设虽有“八街九陌”,但是街道不够齐整。隋大兴城建有南北向的大街十一条,东西向的大街十四条,街道均作东西南北向,不仅笔直宽畅,排列得也异常整齐。诗人白居易在形容长安城的街道时说:“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其中贯通东、西、南三面城门的六条大街是其主干大街,两旁还设有排水沟,并种植槐树和榆树。街道两边都是被围墙封闭的坊里或市,由于坊坊有墙,坊访有门,因此,街道就有点像胡同,看不到街房与店铺。朱雀大街是全城的中轴线,宽达一百五十五米,它与皇城南面的横街形成“T”形交叉。其街道之宽,实为中国古代都城所少见。

汉长安城的平民居住区大都分布在城外,布局也较乱,并设置众多陵县以分散都城的人口。隋大兴城的居住区面积和居住区占全城的比例较汉长安城要大得多。除宫城、皇城和东西两市以外,由经纬街道把全城分割成排列异常整齐的一百零八坊,以朱雀大街为界,分属长安和万年县管辖。皇城以南四列三十六坊的面积较小,只开东西两门,只设东西通道,其余的坊面积都较大,四面各设一门,内设十字路。各坊四面都有夯土围墙,坊门设专人看守,定时启闭,管理极其严格。

隋大兴城的设计极其严谨,但外郭城东南隅缺失一坊,并因置曲江池和芙蓉园而造成外郭城向外突出,有人认为这和古代中国流传广泛的“天不足西北,星辰西北移;地不足东南,以海为池”的观念有关。

大兴宫位于城北部正中,以太极、两仪、甘露、延嘉等四座大殿构成建筑的中轴,其他楼、阁、亭、榭不计其数。其东侧是太子居住的东宫,西侧是嫔妃居住的掖庭宫。大兴宫是按照“三朝”之制布局的。宫城南面有五个门,正中为承天门。承天门前的横街宽达四百一十一米,是举行各种重大仪式典礼的“外朝”。正殿太极殿是“中朝”。太极殿北的两仪殿,是皇帝日常处理政务的“内朝”。两仪殿之北地势稍低,属于“后寝”。

汉长安城在整体的设计布局上没有使用轴线对称的布局原则。宇文恺则将轴线与对称的布局形式发挥到了极至。宽达一百五十多米的朱雀大街是对称的中轴线,由皇城南门朱雀门到郭城南门明德门,长达“九里一百七十五步”,位于中轴线上的明德门有五个门洞,其他城门有三个门洞,主次分明。朱雀大街将全城分为东西两大部分,城门、坊里、市和道路等其他重要建筑物作对称布局。全城呈现出一种极为规整的棋盘式格局,规划极为严谨。强化中轴线,严格对称,这种都城规划布局的手法,因为能很好地突出宫城的核心地位而被后世广泛采用。

宇文恺在设计建造明堂时,首先还考察分析了明堂的历史和演变,绘制出明堂的工程设计图,并用木料“以一分为一尺,推而广之,冀轮奂有序”,制作了明堂的建筑模型。由此可见,宇文恺不愧为一代杰出的都城设计建造者。

首创科举取士制度

在秦朝以前,中国社会一直沿用分封制,选士用人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有、等制度以外的人才开始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客卿”“食客”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废弃,皇帝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了察举制,即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由于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逐渐出现了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

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则一直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才,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隋炀帝隋文帝(杨坚)称帝后,废除了以前选官用人的“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宫。隋炀帝时,又创立了进士等科。这是科举制度的开始。“科举”即分科举士的意思。

科举制度顺应了历代庶族地主想在政治上得到应有地位的要求,缓和了他们和朝廷的矛盾,使他们忠心拥戴中央,有利于选拔人才,增强政治效率,对封建****中央集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隋炀帝(杨广)即位第一年,“君民建国,移风就在诏书中写道:教学为先,唐人封演在中说:

易俗,必自兹始。”《封氏闻见记》“炀帝即位,复兴教诱。”杨广恢复了被杨坚废除了的国子监、太学以及州县学。“教习生徒,具为课试之法,以尽砥砺之道。”奉命视察各州的专使除了其他任务外,还要发现有模范行为、文才出众和学有专长的人,经过考察,再把他们送往京师。

隋炀帝崇敬儒教与孔子,于大业五年下诏曰:圣德在躬,

“先师尼父,诞发

天纵之姿,宪章文武之道;命世膺期,蕴兹素王。而颓山之叹,忽逾于千祀;盛德之美,不在于百代。永惟懿范,宜有优崇。可立孔子后为绍圣侯,有司求其苗裔,录以申上。”

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典定科举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大、影响极其深远的大事。他创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开设进士科,那时的进士科以考政论文章为主,选择“文才秀美”的人才。《通典》说杨广优先考虑的是个人的品质而不是文才。炀帝时还增加了科举录取人数。至607年,考试科目已经有了十科。

,“文武有职事者,

大业三年(607年)炀帝诏令: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十科举人。”

大业五年(609年)炀帝又诏令诸郡以“学业皆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群等论,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四科举人。”这些虽都是临时的取人之法,尚未形成制度,但分科举人的特征,已经具有科举制的雏形。

科举制度的创建,重才学品质而不重门第,削弱了门阀大族世袭的特权。“百官不得计考增级,必有德行功能,灼然显著者,擢之。”“魏、周官不得为荫。”这种“任人唯贤”的改革,为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优秀知识分子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这无疑是异常高明的创举,对后世中国的用人制度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但是,任人唯贤的政治制度也触动了门阀大族的利益,为日后门阀大族的反叛埋下了祸根。

从隋朝开始,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的中国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无不受科举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统治阶级从民间提拔人才。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才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最初日本、韩国、越南都纷纷效法中国举行科举。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的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仿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因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

后人一直视杨广为典型的亡国昏君,但是他所建立的功业是不朽的,大运河、科举制度无不影响深远,造福于中华。正如有人评价的一样:秦始皇做过的事,他(隋炀帝)多半也做了,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我们还可以说,隋炀帝做过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是唐太宗贞观时代远不及他大业前期富庶。然而,秦始皇、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这只能说明儒家修史者对炀帝道义上的评价是苛刻的,因为他们把他描写成令人生畏的典型的“末代昏君”。在民间传说、戏剧和故事中,他的形象被作者和观众随心所欲的狂想大大地歪曲了。在中国的帝王中,他决不是最坏的,从他当时的背景看,他并不比其他皇帝更加暴虐。

成也运河,败也运河

作为京城,人口众多,除皇族官僚、外商使者、普通居民外,往往还要驻扎大量的军队,所以需要大量的粮食和货物。为了解决供需矛盾,运输就成为突出的问题。西汉时建都长安后,汉武帝采纳大司农郑当的建议,开凿了西起长安,东到黄河的漕渠,全长三百余里,把中原和江南的粮食运到了长安。

隋朝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位于中国北方,尤其是关中地区,在统一过程中,为了运兵南下,开始修建运河。隋文帝曾于584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一百五十多公里,名广通渠,604年改名永通渠。但随着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日益发展,修凿的局部运河,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沟通南北水道已经成为社会经济交流的迫切需要了。待全国统一后,为了将南方的粮食和纺织品运送到北方,又陆续开凿了数条运河。最终形成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首尾相连的几条运河。

根据历史记载,隋炀帝曾三开运河。

第一次在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即位第一年就征发百万士兵和夫役,下令开挖通济渠。早在战国初期,魏国就开凿了鸿沟(引黄河水循汴水,折南循沙水入颍)。通济渠是在鸿沟和下游的汴河两水基础上,加以疏浚的。通济渠以东都洛阳西苑为起点,引谷、洛二水入黄河,顺流东下,再从板渚(今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入汴河经商丘入安徽泗县,到盱胎(今江苏盱胎东北)入淮河,再顺河到达山阳(今江苏淮安)。同年又下令疏浚邗沟。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下令开通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运河。因这条河流经吴国邗城(今江苏扬州)城,所以称为邗沟。隋朝大运河的邗沟,就是在春秋时期吴国邗沟的基础上疏浚的。

第二次在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又征发河北民工百万,“将兴辽东战役,自洛口开渠达到涿郡,以通运漕”。隋炀帝下令开凿永济大运河示意图渠。从汜水县(今河南荥阳)东北引黄河水北上,连通沁水、淇水,至临清到天津会白河入海,北又与涿郡相通。跨越今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沟通黄河和海河水系,全长一千余公里。

第三次是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下令开江南河,自京口(江苏镇江)到余杭(今杭州),运河宽十余丈,长八百余里,沟通了长江、钱塘江及太湖平原的多个水系。至此,大运河的开凿工程基本完成。

隋炀帝下令三开运河,仅用六年时间完工,构成了中国南北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沟通,全长二千七百余公里,成为中国南北水运的大动脉。

隋炀帝在修运河的同时,还在运河两岸筑起御道,种上杨柳树。从长安到江都,沿途建造离宫四十多处,沿运河还建立了许多粮仓,作为转运或贮粮之所。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运河两岸城永济渠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当时运河上,“运漕商旅,往来不绝”。大运河对隋唐时期的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都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大运河不仅加强了隋王朝对南方的军事与政治统治,而且使南方的物资能够顺利地到达当时的洛阳和长安,在有利于军事和政治的同时,南北方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强。

运河也成为宋、金、元、明、清时期的开封和北京的经济生命线,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所以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至今千里赖通“尽道隋亡因此河,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的诗句,高度评价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绩。

大运河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在此后的千余年时间内成为沟通中国南北方的重要纽带。但在修建过程中,过重的劳役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大运河的开凿必然脱离不开间接地屠杀人民,激化了阶级矛盾。在第二次修凿大运河时,在一百七十天的时间里,共征发民工二百余万,连妇女也被征用到开河工地,从事与男子一样的繁重劳动。此外,为赶造南巡时乘坐的龙舟和北征高丽时所用的赤舰、楼船,人们被迫从事繁重的劳动,造船的工匠由于久站水中,自腰以下都生了蛆,死者达三分之一。连年不断的徭役,使人民不堪重负。在开凿过程中又滥施酷刑,镇压民众抵抗运动,使得民怨沸腾,成为隋朝末年大起义的诱因之一。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隋炀帝见天下大乱,无法挽回,于是修治丹阳宫(今南京),准备迁居那里。但从驾的都是关中卫士,他们怀念家乡,纷纷逃离。这时,虎贲郎将元礼等,与监门直阁裴虔通共谋,利用卫士们思念家乡的怨恨情绪,推大将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为首,发动兵变,宇文化及逼缢隋炀帝。炀帝死后连个像样的棺材也没有,萧后和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宫的流珠堂下。唐朝平定江南后,于贞观五年(631年),移葬于雷塘(今扬州市北十五公里雷塘南平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