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64年,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迁都开封兴建大梁城,揭开了历史上七朝建都开封的帷幕,此后的两千二百多年间,历代统治者在这块土地上建起过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和清开封城。其中,北宋王朝在开封建都长达一百六十八年,是开封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年代。当时的国都东京城,在十二世纪二十年代,在盛极之后随着北宋王朝的灭亡而神秘地消失了。四十三年之后,南宋信使、诗人范大成途径故都,看到的已是“梳行讹杂马行残,药市萧骚土市寒”了。
城摞城的奇观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开封龙亭湖底的清淤过程中,一座规模宏大的明代周王府遗址突然浮现,据史书记载,周王府是在宋、金皇宫基址上修建起来的。从此,大规模的“宋城考古”拉开了帷幕,经过二十年的考古发掘,东京城终于呈现在了考古工作者的面前。与此同时,“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这个一直流传在开封民间的神秘传说,也终于被考古证实。
考古发掘情况表明:在古都开封地下三米至十二米处,上下叠压着六座城池,其中包括三座国都、两座省城及一座中原重镇。摞在最上面的是清代开封城,其下是明代开封城,再下是金代汴京城,汴京城下是一千年前“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的国际大都会北宋东京城,其下则是唐代中原重镇汴州城,最底层的是魏都大梁城。这些城池基本处在同一区域,魏大梁城在地下十余米深,左右,北宋东京城距地面约八米,金汴京城深约六米,明开封深约五至六米,清开封城则距地面三米左右。上下叠压着的六座城池,构成了开封“城摞城”的奇特景观。考古过程中,人们还发现了很多、、、“墙摞墙”“路摞路”“门摞门”“马道摞马道”的奇特现象。繁华的中山路是开封市旧城的中轴线,其地下八米处,正是北宋东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一条通衢大道——御街,在中山路和御街之间,分别叠压着明代和清代的路面,这种“路摞路”的景观还意味着,从古代的都城到现代的城市,层层叠加起来的数座开封城,南北中轴线居然没有丝毫变动。在开封城墙西门大梁门北侧还发掘出了三层古马道,在相距一米五的距离内,上下层层相叠,以立体的形式真切地展示了开封城下“马道摞马道”的奇景。
开封“城摞城”奇观的神秘面纱正在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被层层撩开,层层叠压起来的六座城池,立体地展现了开封自建城以来的古代城市变迁史。它就像“活的化石”,对研究中国古代都城的布局、特点、建筑规制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以及相关时期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的古州桥,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间(780年至783年),有“中国地下赵州桥”之美誉,是北宋著名的州桥夜市、汴京八景之一的“州桥明月”,《水浒》中杨志卖刀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座桥南北长十七米、东西宽三十米,为砖石结构的拱型桥,桥面青石板铺墁。经考证,州桥下部为宋代基址,上部为明代所修,州桥桥面距地表深约四米,桥底距地表约十一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探究开封“城摞城”奇观形成的原因时,用一句话来概括开封城千百年来的兴衰,那就是:成也黄河,败也黄河。
开封作为城市,历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当属战国时代魏都大梁城。当时的魏惠王之所以选中在开封建都,与该地区距黄河、济水不远,水道四达不无关系。他迁都大梁不久,又组织大批人力在附近开凿了一条人工运河,即历史上有名的鸿沟。然而,也正是由于这条鸿沟,导致了大梁城的毁灭。在秦统一六国的战争中,魏秦两国曾在大梁城下展开过一场激战。由于久攻不下,秦兵就经鸿沟引黄河水水灌大梁,水围大梁三个月后,繁盛一时的大梁城遂化为一片废墟。这是开封第一次因水患而遭到的“灭顶之灾”。
从鸿沟演变而来的汴河,是后来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封发展史上最鼎盛的北宋王朝,之所以定都于此,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汴河的缘故。因为这时的汴河已成为连接南北交通的一条大通道,给开封带来了空前的繁荣。
黄河水患威胁历来以下游最为严重,而几乎每一次泛滥都会殃及开封。
但是,在北宋以前,黄河流经河南北部,由天津附近入海,距离开封数百里。它虽然不断决溢泛滥,但对开封并无直接影响。黄河真正开始威胁开封的安全,是在金代黄河向南大改道以后。此后的一千多年里,黄河决口三百多次,其中大水进城的就有七次。
分别发生在元太宗六年(1234年),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建文元年(1399年),永乐八年(1410年),天顺五年(1461年),年(崇祯十五1642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崇祯十四年二月至次年(1642年)九月,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三次攻打开封。十五年九月十五日深夜,为退李自成农民军,守城明军乘黄河涨水,在朱家寨和马家口同时掘黄河堤,想水淹义军,以解围困。“城从内皆巨浸,所见者钟鼓两楼、群藩殿脊、相国寺顶、周邸子城而已。”高大的开封城墙几近淤平,只露出城垛和女儿墙。大水过后,三十七万人仅存两万余人。这是开封城自魏大梁以来遭受的第二次灭顶之灾,使开封城元气大伤。
道光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黄河在开封附近的张家湾再次决口。洪水奔腾而下,很快从城门、城墙渗入城中。加上连日大雨,开封城内惨不忍睹。官民全力守城,道光皇帝指派因虎门禁烟而被革职、发配伊犁的林则徐前往开封抢堵决口。次年二月水退,开封城遭黄水围困已经八月之久。
黄河的一次次吞噬,加之风沙和兵火的侵扰,作为七朝都城的开封逐渐完全被泥沙掩埋,从地面上消失了。正是黄河的缘故,开封从国都衰落到省城,进而成为一个地区性城市,一步步走向衰落。
在我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大部分都城由于兵火战乱城毁国亡等原因,很多朝代都采取了抛开旧都城、另选新址营建都城的做法。秦都咸阳,汉、唐长安,汉、魏洛阳等等,莫不如此。而古都开封虽历经兵燹水患,基本上都是在旧城址上屡建屡淹,又屡淹屡建。明末崇祯年间的那场空前的特大水患后,开封城已是“黄沙白草,一望丘墟”。清初曾有人提出将省会由开封迁至许昌,但始终没有被清政府采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开封的历史地位非常重要。作为七朝建都之地和“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名都大邑,开封这座历史古城在中原民众心目中的中心地位依然存在,这也是清政府维护中原地区局势稳定的象征,其地位和名气是中原其他城市远远不能比拟的。所以,清政府只是在明开封城墙的废墟上加高增筑墙体,而将河南省省会仍旧放在了开封。
迷雾重重的《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一级国宝。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主要分两部份,一部份是农村,另一部是市集。画中有一千六百四十三人,牲畜二百零八匹,船只二十八艘,房屋楼宇三十多栋,车二十辆,轿八顶,桥十七座,树木一百七十多棵,人物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但是仔细一瞧,这些人都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不同的活动。在大桥的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的郊区。
汴河上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清明上河图局部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这幅《清明上河图》,其最早的收藏者是宋徽宗(赵佶),他用瘦金体书写的“清明上河图”真迹和双龙小印(宋代皇帝的闲章,用于鉴赏或收藏艺术品时铃记),证明画成之后最初收藏在皇宫。公元1126年汴京陷落后,宫中所有名贵文物包括这幅名画,都被金人掠去。五十九年之后,即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金人张著最早在《清明上河图》上撰跋文转引《向氏评论图画记》说,证实宋人张择端有《清明上河图》及《西湖争标图》,这样《清明上河图》的名称被确定下来。
历史上,围绕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清明”以及“上河”曾有过一些质疑。对画中描绘的是清明时节之说首先持怀疑的是开封市教师孔宪易先生,他列举了八项理由,认定《清明上河图》上所绘的是秋景。此外,还有人认为“清明”既非节令,也非地名,而是画家张择端进献此画时所作的颂辞。这里的“清明”要从广义上去理解,是指政治开明。对“上河”“上河”
一词也同样存在着不同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是习惯用语,如东京西郊金明池每年三月至四月八日开放,人们去金明池游玩就称为“上池”。“上河”的“上”也应该是动词,是到河上去的意思。还有一种意见则把“上河”解释为上方之河,认为是御河。
千年古刹相国寺
相国寺是历史上的名寺之一,始创于北齐天宝六年(555年),原名建国寺。根据《如梦录》记载,相国寺这个地方,在战国时期是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故宅,到了宋代,曾在此兴建过一座信陵亭,名为信陵坊。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盛行,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在此兴建寺院,名建国寺,后毁于战火。
唐初,这里成了歙州司马郑景的宅园。唐长安元年(701年),名僧慧云从湖南来到开封,自称见此宅池沼内有楼殿幻影,认为有灵气,于是用募化来的钱买下郑景的住宅和花园,于唐景云二年(711年)兴建寺院。慧云原本是以“福慧寺”为名建寺的,但后来在施工中,从地下挖出了北齐建国寺的旧碑,慧云认为这是神佛显化,于是命名为建国寺,同时将募铸的一尊高三米的精美弥勒佛铜像安置寺中。次年,唐睿宗为纪念他以相王身份入继皇位,乘改年号为延和元年之际,赐以今名,并御书“大相国寺”匾额,这就是相国寺的来历。
唐代的相国寺,虽是初创,但由于是皇帝赐名,所以声誉很高。相国寺规模很大,建筑豪华,唐天宝四年(745年)由边思顺负责修建的排云阁是相国寺里最高的建筑物,阁高十米,和当时扬州有名的西灵塔同高。唐代时的相国寺里有许多著名壁画,其中有大画家吴道子在寺中画的文殊维摩像珍品,名画家石抱玉画的护国除实患变相、车道天王像,智俨和尚画的三乘因果入道位次图以及大书法家李邕和大画家韩干等为相国寺创作的优秀作品,此外,还有雕塑大师杨惠之的许多雕塑佳作。这些艺术作品的水平很高,得到了当时人们的高度评价。唐代相国寺的高大建筑屡遭雷击火灾,损失惨重。后由高僧贞俊主持募化,历经数年重新修葺。
到了宋代,相国寺被封为皇家寺院,寺中的著名和尚也都获得皇帝亲赐封号荣誉。北宋时期,是相国寺最繁盛的一个阶段。宋太宗晚年又对相国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不仅规模扩大,而且寺容改观。正殿高大,庭院宽敞,花木遍布,僧房栉比,许多著名的艺术家的佳作,也荟萃于此。宋代相国寺每月有五次庙会,商人达万余人,此外还有杂技、戏剧、说书、卖艺等文艺活动,十分繁华。时人形容相国寺是“金碧辉映,云霞失容”。
在金代和元代,由于战乱,相国寺严重损毁,逐渐萧条。到了明代,由于朱元璋曾经出家当过和尚,十分重视佛教,所以对相国寺多次重修,使相国寺又兴旺起来。明成化十二年(1474年)曾一度将相国寺改名为崇法禅寺。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水灌淹开封城,相国寺也随之变成一片废墟。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命用银一万两,在相国寺旧址废墟上进行大规模重修,历经两年零七个月,才完成了浩大的修建工程,从此相国寺又兴旺起来。清时的相国寺,仅常住和尚就有三百多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再次决口,开封城内水深丈余,寺中建筑又一次遭到严重的损毁。
相国寺内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八角琉璃殿,俗称罗汉殿。它分内外两部分,外面是一座环绕院落呈圆周形的八角殿,中心是一座比四周环形建筑高的八角琉璃亭,亭内供奉着一尊千手千眼菩萨,这尊菩萨像是用一棵银杏树历时五十多年才雕制完成,由于银杏木质坚实,不生虫害,制器不裂,所以雕成至今已经二百多年仍然完好无损。她大约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雕成,高达七米,站像四面造型,每面有大手六只,小手二百多只,共有手一千零四十八只,排成四个扇面形,每一只手掌中心有一只眼睛。周身贴金,造型独特,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