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炼出好男孩的100种方法
14319800000093

第93章 学会尊重他人

林肯住在印第安纳州鸽湾谷的时候,年纪轻轻,喜欢评论是非,还常常写信和诗讽刺别人。他常把写好的信扔在乡间路上,因此,常被讽刺的对象拾到。

林肯在伊利诺伊州春田镇当见习律师时,仍改不了这一毛病。1842年秋,他又在报上写了一封匿名信,讽刺当时的一位自视甚高的政客詹姆士·席尔斯,被全镇引为笑料。席尔斯愤怒不已,终于查出写信者是林肯,他即刻骑马找到林肯,下战书要求决斗。林肯并不喜欢决斗,但无奈之下,只好接受挑战。他把骑兵的腰刀作为武器,并向一位西点军校毕业生学习剑术,准备到决斗那一天决一死战。幸亏在最后一分钟被人阻止了,否则很难想像“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局面会怎么样。

这是林肯一生中最深刻的一个教训,从此,他学会了与人相处的艺术。他再也不写信骂人、任意嘲弄人或为某事指责他人了。他突然明白了一个自尊心受到伤害的人会有怎样可怕的举动。

南北战争的时候,林肯新任命的将军在战争中一次又一次地惨败,使林肯很失望。全国有半数以上的人,都在臭骂那些无用的将军们,但林肯却没吭一声。他喜欢引用一句话:“不要评议别人,别人才不会评议你。”

当林肯太太和其他人对南方人士有所非议的时候,林肯总是回答说:“不要批评他们,如果我处在同样情况下,也会跟他们一样的。”

也许,任何时候都要顾及别人的自尊心,这就是林肯善于与人相处的秘诀,也是他成大事的秘诀。

尊重他人是做人必须具有的品质,从一些功成名就者身上,都能发现这种品质。

麦金尼远在1896年竞选总统时,曾有一共和党重要人士写了一篇竞选演说,以为写得比任何人都高明。于是,这位仁兄把他那篇不朽演说大声念给麦金尼听。那篇演说有一些很不错的观点,但很可能会惹起一阵批评狂潮。麦金尼不愿使这人伤心,就巧妙地处理了这件事。

“我的朋友,这是一篇很精彩而有力的演说,”麦金尼说,“没有人能写得比你更好。在许多场合中,这些话说得完全正确,但在目前这特殊场合中,是否相当合适呢?从你的观点来看,这篇演说十分有力而切题,但我必须从党的观点来考虑它所带来的影响。现在你回家去,根据我的指示写一篇演说稿,并且送我一份副本。”

他真的照办了。麦金尼替他改稿,并帮他重写了第二篇演说稿,后来终于成为竞选活动中最有力的一名演说者。如果麦金尼没有顾及这个人的自尊心而直接指责其过失,那又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呢?那肯定不会有这样一个圆满的结局。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我们要善于尊重他人,因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你自己。”如果你对这话反感,那你也许会为你这种想法付出代价,这就等于伤害了你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是不容破坏的。如果你善于尊重别人的感觉和尊严,那么你一定受益匪浅。想必你也有过被他人尊重的感觉,那种滋味很难忘,至少你知道还有人会尊重你,关心你。

在现在社会中,尊严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一个人没有了尊严就等于没有了一切。因此,父母应教育孩子,在生活中不单只顾及自己的感受,还要尊重他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父母教育孩子学会尊重人,可以从以下三点做起。

听他人说

做一个好听众,认真倾听别人说话,鼓励别人说他们的事,让对方觉得他很重要。这样的人,朋友会很多。只会说不会听,或者随便打断别人的话都是不礼貌的。

替他人想

与替他人着想的人接触时,总是会感到这人很好相处,为人善良,这样的人人际关系总是比较好的,做事也比较容易成功。平时待人接物,孩子也应该遵守这条原则,多替别人想一想。

帮他人做

1979年联合国通过的章程中有这样一句话:“培养具有温暖心灵的人。”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帮助,如果能经常说:“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并且尽力“帮他人做”,你的心中就会充满爱心,会觉得活得很充实。你的朋友会很多,你有困难时,别人也会愿意来帮助你。这是父母必须让孩子明白,并努力做到的。

一定要注意讲话技巧

让孩子顾及别人的自尊心,有许多种方法,其中之一就是注意讲话技巧。在柯立芝总统执政期间,他的一位朋友接受邀请,到白宫去度个周末。这位朋友偶然走进总统的私人办公室,听见柯立芝对他的一位秘书说:“你今天早上穿的这件衣服很漂亮,你真是一位迷人的年轻小女子。”

在与人交往时,人们往往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只有形成尊重与被尊重的默契与和谐,才可能使交际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那位女孩子听后满脸通红,不知所措。接着,柯立芝又说:“现在,不要太高兴了。我这么说,只是为了让你觉得舒服一点。从现在起,我希望你对标点符号能稍加小心。”

柯立芝顾及别人自尊心的方法可能有点太过明显,但其心理策略还是很高明的。通常,在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赞扬之后,再去听听一些比较令人不痛快的事,总是好受得多。

尊重他人是做人所应当具有的一种最起码的修养,如果一个人连尊重他人都做不到的话,想必在学习中、在生活中也会处处碰壁。因此,父母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让孩子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的这种好品质,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