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怎样跟孩子谈钱
14303400000083

第83章 只有会理财,才能有财富

作为一个成功者,基本标准之一就是不为钱而发愁。而要不为钱发愁,就必须学会让钱生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财。

学会理财在圣经里有一个绝妙的故事:主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仆人来,把家业“按个人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人五千,一个人两千。领五千的仆人随即拿钱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领两千的仆人,也照样赚了两千;领一千的仆人则把银子埋藏在地里。

过了些时日,主人回来和他们算账。领五千、两千的仆人,因为为主人增加了财富,受到主人的款待又被加派任务。那领一千的仆人则遭主人责骂:“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就是把银子放给兑换银两的人,亦可连本带利收回。”主子便把一千两银子夺回,给了挣得最多的那个仆人。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道理,即投资第一,储蓄第二,此例中的五千、两千、一千,代表了不同的经营方式,你属于哪一种呢?但愿你不是把银子埋在地里的那种人。

《伊索寓言》里也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把金子埋在花园的树下面,每周挖出来陶醉一番。然而有一天,他的金子被一个贼偷走了,此人痛不欲生。邻居来看他,当他们了解事情的经过后,问他:“你从没花过这些钱吗?”“没有!我每次只是看看而已。”邻居告诉他:“这些钱有和没有对你来说都是一样。”

这个寓言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财富闲置等于零。可见,没有理财观念,过度储蓄与过度消费一样遭人摒弃。

在东方,人们非常注重节俭,守住钱财的意识比赚钱的意识强。但在西方,投资比储蓄更可龋鲍勃一生的经历可谓家庭投资与理财的典范。

鲍勃是波音公司的一名工程师,他从26岁时开始将每月薪水中的20%投资于共同基金。这类基金虽然风险大一些,但年收益高,自1934年以来,平均该类基金年收益约13%。著名国际炒股专家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也属于该类基金。到35岁的时候他与别人合资办了一个连锁店,收益亦相当可观。到了40多岁时,他开始求稳,将投资于共同基金的钱取出来投资于一种非管理型股本指数基金,年收益率为10%左右。鲍勃仅将自己钱的10%用于银行储蓄,因为美国银行的利率长期在3%至6%之间,远低于其他投资手段。鲍勃今年49岁,预计60岁退休。目前,他准备开始将收入的20%用于退休金准备,这样,加上他过去投资赚的钱,足以为自己的退休生活留下一笔可观的资金。

在资本运作占主导的社会中,一个人必须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并做好完美的理财计划,将每一分钱都通过周密的运作发挥最大的作用,今日的积蓄就是明日创业的启动资本,因此要善待自己的钱财。

富人需要理财,穷人更要理财,让财生财。你要想成功,你至少在年轻时就应该学会理财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2002年陕西省有个考生考上上海复旦大学,该考生的父亲却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跳楼自杀了。后经媒体报道后上海复旦大学免了该学生的全部学费。我不想说这件事的对错,我想说的是目前中国有大量的学生交不起学费不能上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或其他高校有能力都免得起吗?

谁都明白“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现在的社会是大量人都缺钱,人人都需要财富,可是就是没有形成人人都创造财富的局面,这里就有一个财富与个人成长成正比的问题,一个人如何得到财富、解决财富的问题。比如类似陕西省这个学生的问题,考上任何一个学校问题都可以自己解决,18岁的人了这么一点小问题还全部让父母操心,那书读了是干什么用的?难道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吗?如果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我看这种人就不必读书了,书读的再多不能解决问题,也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书呆子,又有何用?18岁的人首先要学会的是遇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管是考上哪所高校,可以找到学校,申请贷款,然后自己一边上学一边打工去还,有什么大不了的。当然这也怪不了那个学生,过去我们的观念里没有这些。

在这里想说的是我们的社会将来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一个人怎样才能健康成长,怎样去拥有财富。过去人们不重视教育,现在是太重视教育了,重视到教育就是读书,就是学习成绩好,结果是除了读书外,其他的什么都不会,请问这样的人才将来能为社会解决什么问题,他们遇到困难和失败会是什么样?

孩子从上高中时就要告诉他们应该开始学会自己创造财富,学会生存,学会正确追求财富,而不光是为读书而读书,要去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学会独立生活,古今中外成功的人士都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自己独立的。比尔·盖茨是13岁就开始自己赚钱的,很难想象一个到了18岁、20岁还没有财富意识的人将来会有什么作为。一个人越早具备理财意识,就越会理解读书的意义,就越会在知识中去寻找财富的源头,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学会创造财富的实践是对个人领悟隐性知识最好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