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学伦理学
1427200000026

第26章 预防医学与健康伦理 (2)

预防医学工作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执法监督,预防医学工作者既承担疾病防治和公共卫生的任务,又承担着政府对公共卫生监督执法的职能,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因此,预防医学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1)爱岗敬业,勇于奉献。尽管预防医学的日常工作效益并不明显,而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其担负的社会责任就非常重大,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也非常显著。每当传染病发生时,预防医学工作者都要深入疫区调查了解情况,接触和救治患者,对环境进行处置,虽然有必要的防护措施,但仍然存在被传染的巨大危险。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精神,爱岗敬业,勇于奉献。

(2)积极主动,高度负责。预防医学工作由于工作面大,对象众多,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因此,预防工作者应当怀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工作,积极主动地宣传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营造人人重视预防、投身防疫的社会氛围;积极主动地宣传医药卫生知识,促进人们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积极主动地关注和捕捉疾病发生的迹象,尽量将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

(3)实事求是,科学严谨。预防医学工作直接关系人的健康和生命,关系社会进步与发展。因此,预防医学工作者必须实事求是,对待工作科学严谨。无论任何时候,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遵照预防医学的规律和程序进行科学预防。对待疫情,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规定,不失时机地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疾病的传播。实事求是,科学严谨,要避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

(4)任劳任怨,做好表率。预防医学工作是一项造福人类、造福子孙后代的艰巨而复杂的伟大事业。由于其近期效益不明显,常常不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人们对待预防医学工作者的态度,时常也消极而冷漠。因此,预防医学工作者要有任劳任怨、甘于寂寞的精神。当传染病流行时,要不畏艰难,挺身而出,绝不能因为工作困难和艰苦而斤斤计较,或者害怕身受感染临阵退缩逃跑。预防医学工作也是一种卫生示范教育活动,榜样的作用格外重要。因此,要做好表率,用言传身教促进人们健康观念的更新。

(5)廉洁自律,秉公执法。预防医学工作是一项严肃而艰巨的任务,要保证工作的有效性,必须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预防医学工作者要做到清正廉洁,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是秉公执法的前提,秉公执法是保证预防医学工作的必然要求。只有具备对人民群众和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才有一身正气;只有一身正气,不徇私情,才能秉公执法。

三、公共卫生服务及其道德要求

公共卫生工作是以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医学、系统学、工程学、政策学、法学和社会科学的各项成就,通过评价、政策发展和保障措施来预防疾病、延长人的寿命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192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文士乐博士最早将公共卫生工作定义为防治疾病、延长寿命、改善身体健康和功能的科学和实践。在《WTO与公共卫生协议案》中,公共卫生被分为传染病控制、食品安全、烟草控制、药品和疫苗的可得性、环境卫生、健康教育与促进、食品保障与营养、卫生服务等八大类。

(一)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职能与使命

公共卫生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其服务体系由国家、省市自治区等各级公共卫生机构和相关组织与部门组成,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三大工作系统。

1.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按照工作方向、性质等的不同细分为六类。①卫生保健组织包括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组织、实验室等,主要提供预防、治疗和康复服务。②公共安全组织包括警察、消防队、医疗急救中心,主要是预防和处理外伤和其他与健康有关的紧急情况。③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食品安全机构,主要是执法或提供健康安全的环境和组织,保护人群的健康。④教育、体育促进机构和组织,主要是为帮助、告知、教育、培养儿童青少年作出决定,并负责为其健康和生活选择合适的行动。⑤娱乐和文艺组织,主要是为社区和在那里居住、工作和娱乐的人们提供物资和精神生活的环境。⑥民政部门、社区、慈善组织、与健康有关的部门和组织、志愿者组织和企业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保障。

2.公共卫生机构的职能

监测、评价和分析卫生状况;实施对公众健康有危险和威胁疾病的研究和控制;健康促进;社会公众对卫生的参与;提高公共卫生计划和管理发展政策和制度的能力,加强公共卫生立法和执法能力;评估和促进公众公平地获得必要的卫生服务;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保障个体和群体卫生服务的质量;公共卫生研究;减轻突发事件和灾难对健康的影响。

3.公共卫生的使命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卫生的内涵增加,外延越来越广,逐渐超出《WTO与公共卫生协议案》的分类,扩展到了如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室内卫生、社会应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等方面。公共卫生的使命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环境免受破坏;预防意外伤害;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对灾难事件作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保证卫生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公共卫生服务的伦理特点及其原则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预期寿命的延长,尤其是疫情危机为代表的系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出现,让人们逐渐认识到公共卫生工作具有的重要道德意义。

1.公共卫生工作的道德意义

(1)有利于维护和发展生命权、健康权这一基本人权。公共卫生关系着人们身体、心理健康和生活和谐,伦理学理论的引入与应用,有助于加强对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对公共卫生环境的改善,从而大大降低人们生病的几率,提高健康水平,提升人的生命价值。

(2)有利于形成健康文明社会的环境。公共卫生伦理作为规范公共卫生服务供、受双方行为的准则,它依靠社会舆论、信念、宣传教育等手段,促使人们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个人健康和社会整体健康、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等问题时,更多关注社会利益、整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减少因过分注意个人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从而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

(3)有利于树立全民预防观念。公共卫生工作是一项全人类的共同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其所具有的社会性与群体性、法规性与政策性、多学科性与协作性等特点,更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相互合作。公共卫生伦理规范是整个社会公众的行为,它要求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遵守。

(4)有利于节省医疗卫生服务费用。通过对疾病的预防、控制、针对性治疗和对卫生环境治理等,能明显减少疾病的发生。与此同时,通过全国范围的预防接种,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从而也减少个人和家庭的医疗费用,减少因疾病带来的社会成本。

2.公共卫生服务的伦理特点

从伦理学角度分析,公共卫生服务在建设主体、责任对象、价值导向、效果显现等方面都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

(1)建设的政府主导性。公共卫生伦理既规范个体的行为,也规范政府的行为。政府作为公共卫生伦理建设的主导者,对公共卫生承担主要责任。为保证公共卫生的公平性和实效性,政府应当公正分配卫生资源,保证公共卫生信息的开放性和透明性。通过深入广泛的健康宣传,宽覆盖的公共卫生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通过适当的经费投入,适时的服务活动,公平、公正的政策导向,体现其以人为本的主体资格。

(2)责任的社会群体性。公共卫生工作的目标是预防、控制并最终消灭疾病,实现社会人群少生病或不生病,其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整个社会人群,尤其是健康人群,具有明显的社会群体性。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了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更高要求。因此,公共卫生伦理要求包括患者在内的所有人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讲究公共卫生,遵守社会公德,承担社会责任。

(3)导向的价值超前性。"防患于未然"是公共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为此,我国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随着人们对生物医学的深刻理解,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创立以来,公共卫生工作超前的价值导向特征逐渐凸显。

(4)评价的间接性和滞后性。公共卫生工作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意义和价值常常不可估量。但这种效益的显现具有间接性和滞后性,特别是涉及改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类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其显效更是缓慢,有些项目的效果甚至要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才能充分体现。

3.公共卫生的伦理原则

公共卫生需要伦理指导,公共卫生伦理是人类有关促进人群健康、预防疾病和伤害的行动规范。使目标人群受益,避免、预防和消除伤害,效用受益与伤害代价相抵后盈余最大,尊重自主选择,行动保护,隐私保密,遵守诺言,信息的透明和告知,建立和维持信任等等,都是在一定伦理原则指导下的应用。公共卫生的伦理原则有以下四个。

(1)公共利益至上原则。公共卫生的出发点是社会,是整个社会人群,因此,必然要从宏观方面研究公共卫生政策、组织机构和体系、功能和职责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人的生命价值和主体地位的平等性,人的生存群居性,必然要求公共利益至上。所以,无论是政府、公共卫生机构还是社会公众,都要坚持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2)全民共同参与原则。公共卫生工作涉及社会和整个社会人群,关系到社会和公众切身利益,因此,需要全社会树立大卫生观念,站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视角看待公共卫生。只有全民参与,才能全面创建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通过人们的整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人群的全面发展,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

(3)资源公平配置原则。公平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准则。因此,在制定卫生政策时,要坚持公平原则。同时,在配置医疗、预防及研究所需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公共卫生资源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要求,充分考虑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投入,以实现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相对平衡。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疾病控制信息公开原则。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我国疾病监测系统还不够完善,运行机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大疫情报告系统中迟报、漏报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坚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疾病控制信息公开原则,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准确地监测疾病、伤害和残疾的发生、发展趋势,为控制疾病,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提供科学的依据。对一些突发公共事件和疾病的控制,还应该通过各种媒介及时准确地告知社会公众,以消除人们的恐慌,稳定社会,并积聚力量战胜困难和灾害。

(三)公共卫生工作者的道德要求

公共卫生工作体现的伦理特点和公共卫生工作伦理原则,是公共卫生工作的行动指南,在公共卫生的伦理原则指导下,公共卫生工作者应当遵循以下道德要求。

1.重视预防,维护群众利益

"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根本方针,其基本思想是探讨危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因素,研究预防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从根本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同时,人体的健康或疾病,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就必须积极地适应和改造环境,与之达成一种和谐的适应与良性互动,人们在改造客观环境的同时,必须十分注意保护环境,使自然的和社会的环境更加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就要求公共卫生人员必须深入社会人群,树立群众观点,自觉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2.高度负责,主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