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曾说过:“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有力量的人。”你的思想决定了你的高度。你思想里的成功意识分子的活跃程度决定了你成功意识的磁场强度;你是否是一个有高远的志向和清晰的目标、对自己的成功极度渴望的人,决定了你最终的磁场吸引力。
勒格森·卡伊拉是一个生活在非洲的穷孩子,当他决定从家乡出发去美国接受大学教育的时候,身上仅有够维持5天的食物和两本他喜爱的书——《圣经》和《天路历程》,外加一把防身的小斧头和一块供取暖用的毯子。带着这些,他急切地踏上了他的人生旅途。谁能想象一个从未出过远门且只有16岁的孩子为了接受大学教育将步行从他的家乡向北穿过东非荒原到达开罗,最后乘船到美国?
开始,勒格森和村里的许多人一样,认为学习只是找个借口可以不干活罢了,而且对穷孩子来说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和金钱!但勒格森的幸运就是遇到了一个传教士,他的一句话改变了勒格森的一生,那就是:“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上天为世上每一个人安排好了一个独特而又重要的角色,演得精彩还是平庸,那就全靠自己了”。这句话敲开了勒格森蒙昧的灵魂,一颗新思想的种子(我们不妨将这颗种子称为成功意识)开始在他的内心生根发芽。他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拥有实现梦想的能力,于是他就有了徒步到开罗的想法。
没有去想在途中可能会遇到的一切困难,勒格森出发了。他必须踏上征途。他一心只想着那一片可以帮助他把握自己命运的地方,其他的一切都可以置之度外。
在艰难跋涉了5天之后,身无分文的勒格森仅前进了25英里,而且食物也吃完了,水也快喝光了。要想继续完成后面遥远的路程似乎是不可能了,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坚持走下去。
每到一个新的村庄他就很友善地跟当地人交往,努力地找工作。好心的当地人为勒格森提供了一些工作,使这个怀揣梦想但经济窘迫的年轻人得以有一个喘息的时机。
但广袤的非洲原野上村庄很少,勒格森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野外行走,他只能依靠野果、野菜维持体力。艰难的旅途生活使他病倒了,但这一切并不能使勒格森屈服,使他感到可怕的是精神的寂寞与孤独。他开始想:“回家也许会比继续这似乎愚蠢的旅途和冒险更好一些。”但勒格森并未回家,而是翻开了书,读着那熟悉的语句,他又恢复了对自己的目标和信心,继续前行。这么做的结果是他在艰难地行走了近15个月的时间、走了近1000英里以后,到达了他路途的首站——乌干达的首都坎帕拉。
在坎帕拉待的6个月时间里,勒格森边打工边抽时间到图书馆读各种书籍,用高尔基的一句话形容此时的勒格森再合适不过了,那就是“我扑在书籍上就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在图书馆里,勒格森在一本关于《美国大学的指南书》里第一次看到了斯卡吉特峡谷学院,环绕这座学院的群山使他想起了家乡那壮丽的山峰。于是他申请成为这座学院的学生,并向学院申请希望得到奖学金。斯卡吉特峡谷学院很快接受了他,勒格森向着梦想又前进了一大步,但困难并未因此结束。在入学之前,勒格森向美国政府申请了护照和签证,但要得到这两样东西他需向美国政府提供确切的出生日期证明以及他拥有可使他往返美国的费用证明。勒格森拿起笔给他童年时就曾教导过他的传教士写求助信。传教士通过政府渠道帮助他很快拿到了护照。虽然勒格森现在还缺少领取签证所必须拥有的那笔航空费用,但他并未因此苦恼。他花了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买了一双新鞋,使自己不必光着脚走进学院的大门。
在他向开罗前进的时候,关于他的事迹已经在非洲和华盛顿佛农山区广为流传。远在斯卡吉特峡谷学院的学生们将募集来的650美元寄给了勒格森,用以支付他来美国的费用。当用这些钱取得了美国的签证时,勒格森内心满怀喜悦和感激。
经过两年多的行程,勒格森于1960年终于如愿以偿地来到斯卡吉特峡谷学院,正式成为这所学院的学生。此后的勒格森从未停止过奋斗,并最终成为政治界广受尊重的权威。
成名后的勒格森说过这样一句话:“爱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不是肌肤之亲,而是疲惫时候的英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