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失去,其实是另一种拥有
14254900000060

第60章 一条小鱼就够了

一位哲人曾说过,人生苦恼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每一个个体因为它需要的多样性,与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有限性形成了矛盾。这种矛盾是人生的矛盾焦点,这种矛盾存在于每一个个体的身上,只不过有些人的矛盾会表现得更突出,更尖锐,更激化。

人们的苦恼也来源于自身的欲望。有欲望、有需要并没有什么错。人的这种非自足性、非完满性会激发人的斗志,让人奋发图强,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可很多人错就错在明明对自己的现实生活不满,还不断地追求、索取,以为这样就能获得快乐。

名利好像是一双鞋子,里面是不是舒服,只有脚趾头才会明白。有时候外面看着令人羡慕,里面却正经受着痛苦的煎熬。这时,倒不如把鞋子脱了,把脚趾头痛快地解放出来。所以,名利不需要强求,只要安安静静地享用那一份自然得来的,就可以了。

名有好恶之分。有人为了出名,不惜干为人不耻的事情,得了恶名,也算成了名人,也有人欺世盗名暂时赢得了美誉,但终究也会被人识别,到头来反而落人笑柄。利则相对要复杂些,因为利本身并无好恶之分。评价利的好恶,在于得到利的过程。有的人默默无闻埋头苦干,或凭自己的辛苦劳作,或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了利,则其得之为当之无愧。也有人不择手段,玩人于股掌之上,得利虽则超额,但有可能于自己的良心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过日子并不安心。

说到底,名和利是付出的回报。只要舍得付出,名利必然会回报于人。只是,人要正确对待名利,超出自己承受力的名利,到头来反而会害了自己。世上的好东西太多了,但“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名亦好利亦好,基本能过得去就行。

知足者当然知命,绝不贪得无厌,知道什么都要适可而止,见好就收。所谓认命,就是承认和接受现实,绝不进行抗争。所以一切不幸和苦难对知足者来说,都是一种必然,没有什么必要去痛哭流涕。知足常乐,这说明人获得满足和快乐并不那么困难,关键取决于人的精神状况。就这一点来说,所谓幸福的内涵是很难确定的,百万富翁并不一定比乡村的农民活得更幸福、自在,原因就在于谁能知足。

一个人在岸边垂钓,旁边几名游客在欣赏湖景,只见垂钓者竿子一扬,钓上了一条大鱼,足有两尺多长,落在岸上后,仍腾跳不止。可是钓者却用脚踩着大鱼,解下鱼嘴内的钓钩,顺手将鱼丢进了湖里。

周围围观的人一阵惊呼,这么大的鱼还不能令他满意,可见垂钓者雄心之大。

就在众人屏息以待之际,钓者鱼竿又是一扬,这次钓上的只是一条一尺长的鱼,钓者仍是不看一眼,顺手扔进湖里。

第三次,钓者的钓竿再次扬起,只见钓线末端钓着一条不到半尺长的小鱼。围观众人以为这条鱼也肯定会被放回,不料钓者却将鱼解下,小心地放回自己的鱼篓中。

游客百思不得其解,就问钓者为何舍大而取小。

钓者回答说:“喔,因为我家里最大的盘子只不过有一尺长,太大的鱼钓回去,盘子也装不下,所以只好要小的,其实小鱼挺好,做起来也没那么麻烦呀。”

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幸福就如一座金字塔,是有很多层次的,越往上幸福越少,得到幸福相对就越难。越是在底层越是容易感到幸福。越是从底层跨越的层次多,其幸福感就越强烈。”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期盼,是一种心灵的感受。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受,你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是这样的幸福常常被我们忽略。而有的人之所以不幸福,就是没有一颗知足心。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和要求都不尽相同,一个容易满足、懂得知足的人才更容易得到幸福。

第六章 不要因“身外物”而损伤珍贵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