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失去,其实是另一种拥有
14254900000123

第123章 快走晚到,慢行早到

“欲速则不达。”这是一句至理名言,明白其中蕴涵的道理的人很多,但事到临头不犯糊涂的人很少。像苏轼这样出类拔萃的才子,也未能幸免。

有一则小故事,说的是苏轼带着书童去一个城市赴任,远远地,他们已能看到城市的轮廓了,但因人地两疏,不知到底还要走多久才能到达,他们只能急匆匆地赶路。夕阳西下时,正好来在一个岔路口,遇到了一个白发老者,于是苏轼便施礼相问。老者抬头看了看天色,又打量了一下书童背上的那一大摞书后,捋了捋长长的胡须说,行得慢两个时辰能到,走得快三个时辰可达。苏轼一听,心中不由大惑:快走晚到,慢行早到,这是哪家的道理?以为这位老者拿人打趣。看看天色已晚,他也顾不得多想,带着书童迈开大步朝前赶,紧走慢跑,城市的轮廓也越来越清晰,看起来只要再走一会儿,就能到达目的地了。正当主仆二人兴奋不已时,只听得哗啦一声,书童背上的书散了一地。主仆二人费了半天功夫,也无法把断了的绳子连接到一块,不得已,只好你背一捆,我抱一沓,缓缓地前行——一瞬间,苏轼明白了老者话语的玄奥。

不了解的人也许会认为白发老者是一个有道行的高人,因为他能预见事物发展的未来结局。其实事情未必有这么玄妙,只不过是老者的人生阅历比别人丰富一点,比旁人多了一些经验。经验出智慧。一个长期从事农事活动的人也自然知道,挑水不能快跑,拔苗不能助长。同样道理,一个背负重物的人走得越快绳索就散得越快——这是基于经验的一种简单判断。出身于书香世家的苏东坡自然没有机会负重行走,当然不会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被不幸言中了。

人们都想用最短的时间做好一件事,但他们却忘了收获与付出的关系往往是成正比的。他们用了最短的时间去做一件事,他们的收获也只能是最少的。欲速则不达;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想做好一件事,就必须一步一步地做,就算你是骐骥,一跃也不能十步;就算你是鲁钝的驽马,只要你不放弃,一样能至千里。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操之过急,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成功。“欲速则不达”是万古不变的真理,只要坚持这一真理,我们就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