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说:“非身是名大身。”讲大身(大我)来自非身(非我)。要想修成金刚不坏之身,成就万世基业,就要把自己交给众人,这样才能完善自我,引领众生。
1.勿以恶小而为之
佛教一直倡导信众和世人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管是小的过错,还是小的罪恶,但凡是负面的言行都不要让它面世。三国时刘备在白帝城临终托孤时,仍不忘谆谆告诫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一世枭雄,留下的名言不多,惟有这句话流传千古,而且给后人永久的启示:奉劝人们不要因为某个坏习惯不起眼就不重视,这句话看似比较浅显,但却蕴含着很深的哲理。它告诉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上加强道德修养,以免因小失大。
白居易为官时曾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禅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
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
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意思是说官场浮沉,勾心斗角,危险就在眼前。
白居易似乎有些领悟,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听了,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没想到只是如此平常的话,便失望地说:
“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呀!”
禅师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却行不得。”
白居易被禅师一语惊醒。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谁都知道这个道理,但能够做到的人却很少。
佛说:“愚昧之人,其实亦知善业与恶业之分别,但时时以为是小恶,作之无害,却不知时时作之,积久亦成大恶。犹水之一小滴,滴下瓶中,久之,瓶亦因此一滴一滴之水而满。故虽小恶,亦不可作之,作之,则有恶满之日。”
有个非常有名的寓言故事,名叫“象牙筷子”,也非常有意思。商纣王刚登上王位时,请工匠用象牙为他制作筷子,他的叔父箕子十分担忧。因为他认为,一旦使用了稀有昂贵的象牙作筷子,与之相配???的杯盘碗盏就会换成用犀牛角、美玉石打磨出的精美器皿。餐具一旦换成了象牙筷子和玉石盘碗,你就千方百计地享用牛、象、豹之类的胎儿等山珍美味了。在尽情享受美味佳肴之时,你一定不会再去穿粗布缝制的衣裳,住在低矮潮湿的茅屋下,而必然会换成一套又一套的绫罗绸缎,并且住进高堂广厦之中。
箕子害怕演变下去,必定会带来一个悲惨的结局。所以,他从纣王一开始制作象牙筷子起,就感到莫名的恐惧。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箕子所料。仅仅只过了5年光景,纣王就穷奢极欲、荒淫无度地度日。他的王宫内,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兽肉,多得像一片肉林;厨房内添置了专门用来烤肉的铜烙;后园内酿酒后剩下的酒糟堆积如山,而盛放美酒的酒池竟大得可以划船。纣王的腐败行径苦了老百姓,更将一个国家搞得乌七八糟,最后终于被周武王剿灭而亡。
古人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对小的贪欲不能及时自觉并且有效地修正,终将因为无底的私欲酿成灾难,小则身败名裂,大则招致亡国。我们要时常依照好的准则来检点自身的言行和思想,从善如流,否则等出现不良后果再深深痛悔都已太晚!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防微杜渐”,意思是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这个成语的出处是有个典故的。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臣,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食,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人之善恶不分轻重。一点善是善,只要做了,就能给人以温暖。一点恶是恶,只要做了,也能给人以损害。而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影响。所以,生活中的我们须谨言慎行。从一点一滴之间要求自己,做到为善。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人生的沟沟坎坎中马失前蹄,断送我们本该美好的前途。
善恶因心起,为小善可以养心,为小恶则可以损心。
2.爱这世间一切生命
佛界悲悯一切生命,珍爱一切生命,这是佛界所讲的大善。所以,佛教是绝对禁止杀生的。可是,人作为万物之灵长,却似乎并不愿承认佛教的这一戒律。而且总是以自己所占的优势去践踏和摧残那些无辜的生命。
一座山上住着一位很有智慧的和尚,山下的村里有什么疑难问题,村民们都上山来向他请教。
村民们说没有任何事情能难住老人家。
有一个聪明又调皮的孩子想故意为难那位和尚,他捉住了一只小鸟,握在手中,跑去问和尚:“大和尚,听说您是最有智慧的人,但我却不相信。假如您能猜出我手中的鸟是活的还是死的,我就相信了。”
和尚注视着小孩子狡黠的眼睛,心中有数。假如自己回答小鸟是活的,小孩会暗中加劲把小鸟掐死;假如回答小鸟是死的,小孩定会张开双手让小鸟飞走。
和尚于是拍拍小孩的肩膀说:“这只小鸟的死活,就全看你的了。”
看看这个孩子吧。一个小孩就可以决定一只小鸟的生死。人类是否可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天性和良知?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遵循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生存规则是无可厚非的,否则,我们就只能自取灭亡。但我们绝不能因为自己是万物之灵长就可以像那个小孩一样任意将其他的生命握在手中,用我们的意志去决定它们的生死。因为那是一种罪,一种恶,而且是大恶。
佛说:“众生皆怕刑害,自己亦怕刑害;众生皆怕死,自己亦怕死。人若能以此心,念自己之怕而想及其他众生之怕,则自己必不杀生,亦不教令人杀生。”
1960年,饥饿不堪的人们围了两个山头,要把这个范围的猴子赶尽杀绝,不为别的,就为了肚子,零星的野猪、麂子已经解决不了问题,饥肠辘辘的山民把目光转向了群体的猴子。两座山的树木几乎全被伐光,最终一千多人将三群猴子围困在一个不大的山包上。猴子的四周没有了树木,被黑压压的人群层层包围,插翅难逃。双方在对峙,那是一场心理的较量。猴群不动声色地在有限的林子里躲藏着,人在四周安营扎寨,还时不时地敲击响器,大声呐喊,不给猴群以歇息机会。三日以后,猴群已经精疲力竭,准备冒死突围,人也做好了准备,开始收网进攻。于是,小小的林子里展开了激战,猴的老弱妇孺开始向中间靠拢,以求存活;人的老弱妇孺在外围呐喊,造出声势,青壮进行厮杀,彼此都拼出全部力气浴血奋战,说到底都是为了活命。战斗整整进行了一个白天,黄昏的时候,林子里渐渐平息下来,无数的死猴被收集在一起,各生产队按人头进行分配。
那天,有两个老猎人没有参加分配,他们俩为了追击一只母猴来到被砍伐后的秃山坡上。母猴怀里紧紧抱着自己的崽,匆忙地沿着荒脊的山岭逃窜。两个老猎人拿着猎枪穷追不舍,他们是有经验的猎人,知道抱着两个崽的母猴跑不了多远。于是他们分头包抄,和母猴绕圈子,消耗它的体力。母猴慌不择路,最终爬上了空地上一棵孤零零的小树。这棵树太小了,几乎禁不住猴子的重量,绝对是砍伐者的疏忽,他根本没把它看成一棵树。上了树的母猴再无路可逃,它绝望地望着追赶到跟前的猎人,更坚定地搂住了它的崽。
绝佳的角度,绝佳的时机,两个猎人同时举起了枪。正要扣扳机,他们看到母猴突然做了一个手势,两人一愣,分散了注意力,就在犹疑间,只见母猴将背上的、怀中的小崽儿,一同搂在胸前,喂它们吃奶。两个小东西大约是不饿,吃了几口便不吃了。这时,母猴将它们搁在更高的树杈上,自己上上下下摘了许多树叶,将奶水一滴滴挤在叶子上,搁在小猴能够够到的地方。做完了这些事,母猴缓缓地转过身,面对着猎人,用前爪捂住了眼睛——
母猴的意思很明确:现在可以开枪了……
母猴的背后映衬着落日的余晖,一片凄艳的晚霞和群山的剪影在暮色中摇曳,两只小猴天真无邪地在树梢上嬉戏,全不知危险近在眼前。
猎人的枪放下了,永远地放下了……
人权往前推演一步,就是动物权,就是承认众生平等,承认动物也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于是,人本主义被质疑,人权受到挑战。凭什么以人为中心,以人的意志和利益来规定这个世界的秩序?凭什么以人的无节制的欲望,来剥夺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在世俗社会中,关于杀生的伦理原则,应该是把需求量降到最低,把猎杀量降到最低。不是绝对禁止杀生,而是尽可能减少杀生。尽可能减少杀生,不仅是为了“可持续发展”,使我们明天还有生可杀,而且是基于“众生平等”的伦理,认识到杀生就是作恶。为了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我们不得不杀生。那是我们不得不作的必要的恶。或者说,必要的作恶不算作恶。或者说,理性的作恶恶中有善。
是的,理性的作恶,恶中有善!因为并不是每一粒生命的种子都有发育的权利,并不是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有继续生长和繁衍的权利。如果每一粒鱼卵都不受伤害地发育成鱼,不出几代,整个地球水域就会变得拥挤不堪,最终成为一切水生生物的坟场。如果每一枚鸡蛋都不受伤害地孵化成鸡,如此蛋生鸡、鸡生蛋,不出十年,地球上的所有空间就只剩下了鸡,进而成为鸡的墓地……所以,杀生是恶行,也未尝不是善举。
对于人类,对于世俗社会,其伦理原则当为:可以杀生,但不要超出你自己的生存需求,不要危及被食用者的物种生存,不要赶尽杀绝,不要暴殄天物,不要无端地残害生命,也不要为满足自己那点好奇心或小情趣,就去囚禁生命,包括动物园囚禁众多珍禽异兽和市井人家囚禁一只相思鸟。
上天有好生之德。以己之心体谅动物之心,爱这世间的一切生命,是我们为人的大善。
怜悯生命,尊重规律,以德扬善,造福于人。
3.常行忏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有心无心之间不知做错了多少事情,说错了多少言语,动过多少妄念,只是我们没有觉察罢了。所谓“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这种从内心觉照反省的功夫就是忏悔。忏悔在生活上有什么作用呢?它能帮助我们什么?第一,忏悔是认识错误的良心。第二,忏悔是去恶向善的方法。第三,忏悔是净化身心的力量。
佛界有这样一个故事。
悟明与悟静一同听道。禅师正讲“不杀生”的戒律,坐在悟静身边的一个魁伟的大汉悄悄对悟静说:“我是一名刽子手,可是我知道我罪恶深重,想改恶从善。我还能修道吗?”
悟静重重地点了一下头,道:“能!”
在回家的路上,悟明责怪悟静,说:“你为什么骗那个刽子手?他杀了那么多人,明明要受到报应入地狱的!”
悟静反问:“你能成佛吗?”
悟明想了想,道:“应该可以。”
悟静问:“你每天喝水吗?”
悟明有些茫然,但还是回答说:“当然。”
“你知道一口水中有多少生灵吗?”
“佛说,一口水有八万四千条生灵。”
“它们杀过人吗?”
“没有。”
“它们抢过钱财吗?”
“没有。”
“它们打劫放火吗?”
“没有。”
“那么你每天随意残杀无辜生灵尚能成佛,他如何不能修道呢?”
人无忏悔之心便无药可医,佛说:“人有时因无知而犯罪,或因愤恨,或因误会而犯罪。事后,自知无理,来求忏悔谢罪,此人确是难得,有上德行,但受者反不肯接受其忏悔,必欲报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犯罪者已无罪,而不接受忏悔者,反成为积集怨结之人。”
平时我们的衣服肮脏了,穿在身上非常不舒服,把它洗干净再穿,觉得神清气爽;身体有了污垢也要沐浴,沐浴以后,浑身上下舒服自在;茶杯污秽了,要用清水洗净,才再能装茶水;家里尘埃遍布,也要打扫清洁,住在里面才会心旷神怡。这些外在的环境器物和身体肮脏了,我们知道拂拭清洗,但是我们内在的心染污时,又应该怎样去处理呢?
当我们的心受到染污的时候,要用清净忏悔的净水来洗涤,才能使心地没有污秽邪见,使人生有意义。
在日常衣食住行的生活中,有了忏悔的心情,就能得到恬淡快乐。好像穿衣时,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古训,想到一针一线都是慈母辛苦编织成的,那密密爱心多么令人感激!这样一想一忏悔,布衣粗服不如别人美衣华服的怨气就消除了。吃饭时,想到“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粒粒米饭都是农夫汗水耕耘,我们何德何能,岂可不好好珍惜盘中餐?惭愧忏悔的心一生,蔬食淡饭的委屈也容易平息了。住房子,看到别人住华厦美居,心生羡慕,要想想“金角落,银角落,不及自家的穷角落”,觉得有一间陋室可以栖身,可以居住,那总要比多少流落街头,躲在屋檐下避风雨的人好得多了。忏悔心一发,自然住得安心舒适了。出门行路,看到别人轿车迎送,风驰电掣好不风光,但想到别人得到这些,不知要熬过多少折磨,吃过多少苦楚,是心血耕耘得来的,而自己还努力不够,功夫不深,自然应该安步当车,这样,也就洒脱自在了。
一念忏悔,使我们原本缺憾的生活,突然时时风光,处处自在,变得丰足无忧了,这就是能够常行忏悔的好处。
忏悔是我们生活里时刻不可缺少的一种言行。忏悔像法水一样,可以洗净我们的罪业;忏悔像船筏一样,可以运载我们到解脱的彼岸;忏悔像药草一样,可以医治我们的烦恼百病;忏悔像明灯一样,可以照亮我们的无明黑暗;忏悔像城墙一样,可以保护我们的身心六根。《菜根谭》里说:“盖世功德,抵不了一个矜字;弥天罪过,当不了一个悔字。”犯了错而知道忏悔,再重的过错也就有了改正的开端。
佛经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和众生的差别,在于菩萨能高瞻远瞩,眼光看得远大,不会迷惑于一时的贪欲,造作万劫难复的恶因;而众生短视浅见,只看到刀锋上甜美的蜜汁,却全然不顾森寒锐利的锋刃。等到蜜汁尝到了,舌头也割破了的时候,已经种下无尽的恶因,结成无法弥补的苦果,后悔莫及了。人生短暂,我们应早向圣贤看齐,趁着年轻力壮的时候勤奋开垦,创造自己光明而美满的人生。
忏悔是重新认识和评价自我、重新更迭和安顿自我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途径。忏悔的意思是“承认错误”,但是承认错误之后,还要负起责任,准备接受这个错误所带来的一切后果,这才是忏悔的功能。
根据佛经,忏悔有三种方法:第一是对自己的良心忏悔;第二是对我们所亏欠的人忏悔;第三则是当众忏悔。在当下承认错误的同时,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