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大忙人读的菜根谭
14252100000089

第89章 心地干净方可读学

心地干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济盗粮矣。

心中有一方净土,能够做到纯洁无瑕的人,才能够研读诗书,学习圣贤的美德。如果不是这样的话,看见一个好的行为就偷偷地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听到一句好话就借以来掩盖自己的缺点,这种行为便成了向敌人资助武器和向盗贼赠送粮食了。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大文人,他满腹才学,却无心功名八股,安心做个靠教书评书养家饣胡口的“六等秀才”。在独尊儒术,崇尚理学的时风中,他偏偏钟爱为正统文人所不齿的稗官野史,被人称为“狂士”“怪杰”,他对此全不在意,终日纵酒著书,我行我素,不求闻达,不修边幅。当时人记载,说他常常饮酒谐谑,谈禅说道,能三四昼夜不醉,仙仙然有出尘之致。

清顺治十八年二月,清世祖驾崩,哀诏发到金圣叹家乡苏州,苏州书生百余人借哭灵为由,哭于庙,为民请命,请求驱逐贪官县令任维初,这就是震惊朝野的“哭庙案”。清廷暴怒,捉拿此案首犯18人,均处斩首。金圣叹是为首者之一,自然也难逃灾厄,但他毫不在乎,临难时的《绝命词》,没有一个字提到生死,只念念不忘胸前的几本书,赴死之时,从容不迫,口赋七绝。《清稗类钞》记载,他在被杀当天,写家书一封托狱卒转给妻子,家书中也只写有:“字付大儿看,盐菜与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吾无遗憾矣。”

读书修学,在于安于贫寒心地安宁。美文佳作,却是人间真情。心地无瑕,犹如璞玉,不用雕琢,而性情如水,不用矫饰,却馥郁芬芳。读书寂寞,文章贫寒,不用人家夸赞溢美,却尽得天机妙味,体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