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道德经
14251900000033

第33章 贵:重。有重视、尊重之意。

【译文】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为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重视那些的借鉴,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解读】

善行,就是善于行动的、行走的。这样的人如“草上飞”,行走时连痕迹都没有。

会说话的,讲话没有任何暇疵,没有任何毛病,没有任何过失,不可挑剔。“瑕谪”的“谪”,就是指责、谴责,责备的意思。“暇”就是斑点,次品的玉上的斑点叫暇疵。

“计”就是计算的意思,“筹策”就是一些计算工具,就象以前的结绳、算盘啊等等,都是属于筹策类的。善数者就是脑袋瓜好使,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数学能力很强的人。

我们要把这个门关起来,一般它都要用门栓,这个就叫“关键”。老子说,真正会关门的,不需要这个关键,它就合起来了,天衣无缝。

“绳约”就是用绳子捆绑的意思。善于打结的,不需要用绳子,而你就没有办法解开。

讲这五个“善”,还只是老子的铺垫,他要讲后面的话,或者就是要揭示后面的道理,后面的话是关键。即善行者、善言者、善数者、善闭者、善结者,可以说是各有所长。人都有长处,有都有短处,你看一个人不显眼,不显不露水,也许他有特殊的才能。

所有圣人认为人无完人,也无废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老子的这段论述,提出了怎样用人的问题,即,“善救人”和“无弃人”的观点。他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聪明的领导者,应当善于发现下属的优点和长处,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不要总是求全责备。世上没有不可用的人,只有未被发现的人才和不会用人的人。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是当领导的智慧。

《淮南子》在解说老子“无弃人”思想时讲了一个故事。

楚国将军子发喜欢寻求有技艺的人,他不顾部下的反对收留了一个偷窃高手。后来齐国军队侵犯楚国,子发率军抵抗,三战三败,谋臣良将束手无策。正在危难之际,偷窃高手夜里潜入齐营,连连盗取齐国将军的帷帐、枕头和簪子。偷者夜里盗,子发在白天将所盗之物一一送还齐营。一连三天,第四天齐将摸着头说,现在不撤兵,恐怕连我的头也要取走了,于是回师而去。《淮南子》对此评价道:因此说技艺是没有细小的,才能是没有菲薄的,在于国君如何使用罢了。

管理大师韦尔奇说过:“管理是很简单,就是将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地方。”完善有效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就是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联邦德国最大的冷轧钢厂领导人霍尔曼被西方公司界公认为最优秀的女经理,她在1979年访华时曾说:“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知人善任,了解每一个下级的工作能力和特长。在安排工作时,应将合适的人放在适合他能力和特长的岗位上。”

比如,善行者,就让他办具体的事;善言者,就让他搞公关,搞谈判;善数者,就让他做财务,等等。如果搞反了,“善言者”你让他做保密工作,“善数者”你让他去搞公关,都是不合适的,也做不好,或者说不能完全发挥。

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位置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合适的人要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二是合适的位置上要有合适的人。这就要求,首先要识人,要知人所长、知人所短,了解他能干什么、了解他不能干什么,知道他能干好什么、知道不能干好什么,懂得他干什么轻松、懂得他干什么费劲,然后选择他最适合的位置。其次要识位置,要能把握这个位置的特殊要求,了解这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不需要什么样的人,知道什么样的人能干好、什么样的人不能干好,懂得什么样的人干得轻松、什么样的人干得费力,然后选择最合适的人放在这个位置上。

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关键在于用人和用物的人。他们要善于挽救人,教育人,团结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对器物,财物,推而广之,对资产,资源,要爱惜,要珍惜,要合理的支配和使用,不能浪费这些东西。它们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处理好与它们的关系才能做到物尽其用。

中国做得好的几个企业,员工并不都出自名门,往往是一群普通人,在一个组织里,发挥出了自己的才干,就能够做出点名堂。

其次,这篇中还有一个暗含的逻辑,就是放弃:对于不合适组织发展要求的人,要有一个机制让他离开组织。这方面,也包括两层含义:当一个员工,感觉组织不适合自己的时候,要勇于放弃;对应的,当组织认为发展遇到能力瓶颈了,个别员工赶不上趟了,也要勇于放弃。与其让一个人在这个组织里痛苦和备受折磨,还不如,把他撵出去,帮他找到合适的位置,对他来说,才是最好的,才是真正的关心员工――毕竟,只有在创造价值中才能体现价值,人,活着,意义在于此,而不在于一个饭碗。

老子最后提出,不善于用人的人要向那些善于用人的人学习,善于用人的人也要以那些错误的做法为借鉴。

总之,本章所讲的内容,重在要求人们尤其是圣人要恪守“无为而治”的原则,说明有道者顺任自然以待人接物,更表达了有道者无弃人无弃物的心怀。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天下的善人不善人,善物不善物,都是有用处的。善者为师,恶者为资,一律加以善待,特别是对于不善的人,并不因其不善而鄙弃他,一方要劝勉他,诱导他,另一方面也给他一个成为善人借鉴的作用。这就考虑到事物所包涵的对立的两个方面,不要只从一个方面看。浮皮潦草、粗枝大叶;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便沾沾自喜。自以为无所不通、无所不精,恃才傲气,都是不可取的。

【用人之道】

擅长呼喊的也是能人

《淮南子》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公孙龙在赵国的时候,曾对他的弟子说:“无能的人,我不与交往。”

一天有个穿着粗布衣服、系着破旧腰带的人,登门自荐说:“我擅长呼喊!”

公孙龙环顾众弟子问道:“你们当中原来有善于大声呼喊的人吗?”众弟子回答:“没有。”

公孙龙便说:“收下他吧!把名字登记在名册上。”

过了几天,公孙龙前去说燕王,走到一条大河边,而摆渡的船却靠在对岸。公孙龙叫来那个善呼的人,那人一声呼喊,渡船应声摇了过来。

《淮南子》用这个故事表明,老子“人无弃人”指的是人中没有无用的人,圣人就是要利用每个人的专长,使每个人都能尽量发挥他们的作用。

宁戚求见桓公

《淮南子》还有一个故事来能很好地解说老子这段话。

公元前685年起,在40多年间,齐桓公推行招贤纳士,锐意求治的建国方略,任用管仲为相,建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赏识并重用宁戚,是齐桓公高明的人才政策的典型例子。

宁戚是卫国的贤人,获悉齐桓公重人才,有抱负,便决心投靠齐国,以便有一番作为。苦于家贫无资,没有门路。他到齐国贩牛,夜宿于城门之外。当晚桓公出城迎客,宁戚敲着牛角唱歌,桓公听到歌声知道他是个非同寻常的人,于是召见宁戚,赏识他的才干,准备任其官职。

群臣进谏说,应该派人去卫国查问一下宁戚的情况。桓公却反对查问,认为查问后难免会发现一些小的缺陷,因为别人小的缺陷,而忘掉他的美德,这就是人君失去天下贤人的原因。桓公认为,人本来就不是十全十美的,权且使用他们的长处罢了。

杰出的政治家管仲也十分推重宁戚,帮助齐桓公用好宁戚之长。他建议立宁戚为大司田主管农业的官员,他认为宁戚是有才能的农业专家,自己不如宁戚。宁戚由此负责齐国的农业生产,主持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并兴渔盐之利。奖励垦荒,薄取租赋,齐国很快富裕强盛起来。

桓公的作为是对老子观点的最好注释,因为桓公具有包容天下贤士的广阔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