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勤学求索
14245100000008

第8章 司马先“警枕”夜读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山西省)人,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和史学家。

司马光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从小就受到比较严格的家庭教育。

小时候,司马光的记忆力并不特别好。司马光和他的兄弟们一起上学的时候,学过的功课,兄弟们很快背会就出去玩耍了,但司马光却要背诵很多遍。后来,他获得渊博的学问主要是靠勤奋好学。

他长大后做了官,仍然刻苦地读书。白天公务忙,抽不出时间,他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来读书,一直读到半夜时分,才回到卧室休息,可到了五更天的时候,他又爬起来,到书房继续看书、写文章。有时候实在太累了,睡过了头,醒来时已经过了好些时间。他经常为此懊悔不已。

为了防止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睡觉时用一段圆木头来做他的“警枕”。

夜已经很深了,司马光还在刻苦地读着书。可是他看着看着,眼睛就不自觉地打起架来。虽然他努力使自己保持清醒,可还是没有用,他实在太困了。没办法,他只好爬上床,衣服也不脱,把头往那段圆木头上一枕就睡着了。由于木头很硬,又是圆的,时间长了,就能把脑袋枕出一条印来,很难受。司马光在床上刚躺了一会儿,就感觉脑袋有些疼,想翻个身,可头刚离开“枕头”,那段圆木就滚到一边去了。经过这一折腾,睡意也没了,他起来又接着读书、写文章。时间长了,他和圆木枕头还有了感情,亲切地称它为“警枕”。

通过长期的勤学苦练,司马光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这为他以后的著书立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流芳百世的巨著《资治通鉴》,就是他19年的辛勤汗水的结晶。这部巨著,上起战国下到五代结束,记载了1363年的历史。重大的政治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有详细的介绍,是一部价值很高的历史巨著,在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你听说过“警枕”吗?那是古代用木制的枕头,形如球,枕以入睡,睡熟稍动,易滑落惊醒,故名“警枕”。司马光着手写书以后,就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取名“警枕”,意即时刻警惕自己不要贪睡。头枕在这样一块圆木头上,进入梦乡后,只要稍稍一动,“警枕”就会翻滚,把司;马光惊醒。司马光一醒,就立即起床,握笔写书。通过长期的勤学苦练,司马光终于完成流芳百世的巨著《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