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社区的历程——社会性别与社区发展的本土经验
14153300000027

第27章 项目访点(2)

3.村民的热情和积极参与体现在与其利益密切相关的项目上,比如修路等。这是近两年第一次访问丹凤项目点,看到几年前高低不平、石崖河道、行走十分不便的羊肠小道,现在已变成标准的行车路,真感高兴。把项目变成为社区自己的项目时,可以调动极大的积极性,这一点加深了我们对项目设计需要与村民直接利益相满足的另一种思考。

4.县、乡级项目管理人员在执行新项目时没有及时和研究会沟通,这一方面反映出县、乡项目人员能力的提高,自我意识增强,但另一方面也为加强项目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我们十分担心,已多次与县、乡交换意见,计划性在项目执行中的意义也突显出来,是否有必要增加中期参与式监测评估设计?还有待讨论。本次访点已就此进行了交流,看来,在新的三年规划执行初始,对于“老点”增加访点频率和力度依然必要。

5.县、乡项目人员流动现象较为突出。项目执行能否达到实质性的目标,有待于项目人员对项目理念和操作手法的认同,而现在经过各种培训的人员已所剩无几,这对执行项目,必然会带来一些困难。县、乡项目人员的能力建设已排在日程上,而采取哪些途径更有效率也有待进一步确认。

6.社会性别的视角是促进两性沟通的桥梁。现在在项目推动中,更多地是对社区的“弱势人群”——妇女,给予地位的提升,但如何在推动妇女参与的同时,又不“打压”男村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感也是必须予以关注的。目前也多少感受到男村民在参与上的“隔离”状况,如何处理这一“项目认同隔离”状况,实现人力资源整合,也是很有挑战的工作。保持社会性别敏感从“有利/不利”角度来共同理解两性的参与,或许会给我们更多的帮助。

7.弱势人群参与的可能性。真正能关注弱势群体——病、老、残、贫困人群是未来三年项目面对的关键点。在本次访问中虽然已有所考虑,但深感项目设计和实际执行上的困难,尤其是在贷款项目中又处于两难的困境,要保持资金的安全,还要增强弱势人群的能力,对这一矛盾的处理,将是下一步需要加倍留意的。

8.在项目各项活动上,我们努力在寻找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推进上的关联性。本次讨论过程从健康切入到妇女健康小组活动一如何保持可持续性一卫生室建设与管理一小额贷款,是村民的参与使我们对项目的执行思路更加清晰,也更有信心。感到有可能将卫生室、妇女健康、小额贷款、基金管理、社区健康宣传有机地联系起来,似乎找到了一条由各项活动连接在一起的主线。

9.在总结几年工作的基础上,我们感到对项目执行过程详细记录有诸多的益处。如何从“粗管理”向“精管理”转化将是这一年工作的要求与尝试,其结果如何,有待在实践中证实。

五、下一步计划

为了使项目能保证质量,并体现参与性、关注过程的特征,计划下一时段的工作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将汇总各组访问的结果,印成小本子发放到村民中,户均一册,以供深入讨论,为项目的执行计划广泛地征求建议和意见。

2.借用村民讨论小册子的机会和访点中的观察,有意识地在社区内培育新的妇女骨干(其实我们在此更喜欢称其为社区活动积极分子)。

3.对将要执行的项目如修桥等做专家论证。

4.进一步熟悉社区情况,为项目执行打下好的基础。

5.加强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在实践中摸索更趋成熟的管理经验。

针对项目设计中在操作层面上关联性不强的各种活动,经过访点,与村民本土知识的交流获得了可建立有机联系的“活动丛”,这就是本次访点结果的即时反馈、总结。访点对项目人员有较高的能力要求,这种能力,即包括对项目的熟识,对关键问题的敏感,对项目增长点的发现,但更是一种态度上的能力,对参与性的理解与实践。

理解社会性别与发展项目的意义

在执行“社会性别与发展”项目过程中,项目人员也是一直抱着一种尝试、探索的心态去实践的。项目访点可以有多种形式,以下记录的一次访点在性质与习惯上有所不同,它是乐施会西南项目人员考察丹凤项目点项目管理经验并观察我们的访点过程。所以,说的确切些,是我们一同观察、反思项目的过程。这次访点/访问探讨了一些值得农村社区发展界关注的问题,令人很受启发。为了较好地呈现本次访点/访问的过程,以下文字更多地保留了记录的痕迹。

一、访点/考察设计

2002年10月11日晚。地点:胜利饭店房。人员:江波、陈建国、李爱玲(研究会发展组成员),薛金玲(乐施会西南项目人员考察组领队)。议题:讨论并确定丹凤考察日程安排及次日座谈内容。

经讨论商定:

·座谈会时间:12日上午8:30一11:30与赴丹凤项目考察人员座谈;

·座谈内容:丹凤项目整体介绍;讨论提问;西南项目人员介绍各自项目的经验;

·考察日程:13、14、15日各天的下乡安排;15日和乡上的座谈。16日在县上反馈。

·考察目的:观察研究会工作人员访点手法及参观、考察项目点。

10月12日上午8:30。地点:胜利饭店;主题:与西南办项目考察人员座谈;参与人员:西南项目办15人、研究会江波、陈建国、李爱玲。

主要内容:

(一)丹凤项目介绍

1.丹凤项目的大体情况:

(1)介绍项目主要活动:一期项目:妇女健康教育、健康饮水、增补项目、紧急救援;二期项目:修路、修桥、小额贷款、建村卫生室以及相关培训等。

(2)项目的整体思路与线索:由妇女组织妇女学习小组→建立妇女网络→培养妇女骨干→健康教育学习→建立社区健康发展基金→成立管委会→实施小额贷款→选村医→建村卫生室→卫生室的管理→健康医疗服务→健康教育宣传→持续的妇女健康发展

(3)理论支持:赋权理论、社会性别、妇女能力增长

(4)关键环节:妇女骨干培训、妇女健康小组、妇女领袖才能培训。

2.介绍项目经验:

(1)有理论框架(理论背景)的支持一清晰的项目思路;

(2)有社区基线调查作为参照;

(3)有明确的项目理念与手法指导:社会性别、赋权、可持续性、参与性、倡导性、妇女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

(4)有主线:通过妇女健康教育这条线使参与性、社会性别和可持续性得到体现,将各项目活动联系起来。

3.项目分工与角色:

(1)研究会在项目初期是作为较强的项目推动角色出现,后来随着项目的进展,由“外输”到“自选”,由“强势”到“弱势”,由“硬”到“软”,由“实际需求”到“战略需求”,直接作用逐渐弱化和“淡出”,更多的是想通过各类培训和项目活动的介入与管理方式的改变等手段将能力传递给社区其他相关群体。

(2)县项目办(县妇联),扮演“沟通、协调”作用。

(3)乡项目办,承担了更多的执行职责。乡项目办人员组成书记牵头,2名干事分别负责两个项目村。

(4)妇女健康教育骨干,她们是根据自然组、分片后的小组选举推荐而产生,她们在前期妇女健康教育和正在执行的修路、小额贷款及健康基金管理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女村民参与了健康教育的相关活动。

(5)男村民(包括村干部)也起到了不少作用。当然,妇女健康教育对男村民也有不少的影响,使他们感受到妇女带来了资源,对调整权力关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4.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探讨的问题:

(1)小额贷款的管理问题:希望妇女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从事小额贷款的经验和知识储备不足。

(2)妇女骨干:在培训机会等资源占有方面过于集中,是否会引起资源分配上的不公平。现在推选出新的妇女骨干可改称为妇女积极分子。这样可能会避免男权中心的另一种形式——女权中心的出现,使妇女骨干在妇女或村民中形成新的权力金字塔。

(3)贷款利息:现在贷款利息和还款周期都是由村民经过参与式讨论确定的。利息较低。前期贷款的低息是为了鼓励村民贷款的积极性和推广贷款项目,因为村民的自信心和能力是要在项目中培养的,尤其在对连贷款的信心都没有的情况下更需要给予更多的激励。

(4)小型基建项目中男、女村民的参与问题:这类子项目大都由招标进行,村民只能起到监督材料和工程质量的作用,其它方面参与较少。

(5)前期项目中妇女健康小组的可持续性:因健康学习缺少新的内容,小组出现涣散的倾向,现在想通过贷款项目将小组网络持续下去。

(6)贷款给谁的问题:对特困户的贷款如何进行。

(7)对妇女发出的声音是否应该给予回应的问题:在项目执行中确实存在鼓励与限制之间的矛盾。有一村组妇女骨干联名申请饮水项目,但本期项目设计已完成,暂无法执行。

(二)西南项目领队薛金玲阐释本次考察的核心和原则:

1.学习经验;

2.思考问题;

3.项目访点的观察者;

4.交流的氛围和宝贵的反馈。

(三)提问与讨论:

·基金管理委员会和妇女骨干之间的关系如何?

·妇女骨干是早期的称呼。基金管理委员会在人员组成上几次磋商,最后产生的委员会成员都是妇女骨干。

·早期和县、乡地方政府的协调与合作是怎么切人的?

·早期是作为妇女健康教育项目进入的。关注妇女健康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项目谁都支持。

·怎样在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中贯彻项目理念?

·以培训为主,将包括各部门在内的相关群体纳入到项目中来,通过参与式项目需求评估、项目设计、项目培训、项目管理体现、理解参与性。层层推动也可增强相关群体的广泛参与,不光是缓解技术操作上的困扰,也利于理念的传播。通过项目过程共同体会参与性、社会性别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尤其是访点过程及之后的交流、沟通,以及具体工作手法的影响。

·对于项目来说,到底是更注重项目的成效,还是更注重社区的持续性?

·虽说一直注重持续性、关注过程,但实际上也在乎项目的目标和成果。

·管委会成员主要都是妇女骨干,男村民的态度?

·男村民尤其是村委会起监督、协调作用。

·基建项目的拨款?

·县上控制、乡上使用,村上监督、研究会拨款。

·村上对研究会项目计划有没有不支持、不理解的地方?

·有,比如为建卫生室而进行的村医选举,这次访点的时候会感受得比较明显。实际上是不同利益的讨价还价与积极对话。

——如何看待丹凤项目?

·丹凤项目虽说是妇女健康项目,但更是一个社会性别与发展的项目。经验是从妇女健康人手,资源使用相对集中,又不至于引起太大的利益冲突。通过各类培训增强妇女的自信心,提供机会参与项目决策、影响决策、参与管理,尤其是妇女网络建设很有作用。将社会性别与赋权理论变得具有操作性,逐步地挑战社区内传统的社会性别结构。在妇女能力提高的同时,由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转化为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

·在新的社会性别关系建构中的困难和矛盾是什么?

·相关群体的能力增长,利益的冲突,性别同权力、贫穷是交叉在一起的。比如贷款,就未明确贷款的对象只针对女性。作为项目的执行机构,我们也没有参加过这方面的培训和实践,前期的贷款只是一种尝试和自我能力的培养。

——给贫困户(贷款难)的贷款风险?

·对贫困户只贷给一点(贷出后的跟进和监测),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求。

——小型基建项目让农户监督更好一些,但谁给了农户这样一种监督、评估技术和经验?

·农户通过比较和责任心等去监督,更多的是借助以往的经验。这样可以增加项目的参与性。建校项目中楼板上的裂缝就是社区村民提出的。

·小型基建项目的质量问题不是农户和我们说了算,而是质检部门说了算。

·农户监督责任心最强,质检部门技术性最强,二者要结合起来。

——丹凤健康项目的可持续性如何保持?

·关键是有没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建立一个机制。妇女在其中的作用一培养她们的组织能力一妇女领袖才能培训一提出妇女需求→申请、组织、实施→能把活动的组织逐渐转移给社区中的妇女,在可持续性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对项目的可持续性很有益。

(四)介绍下访点安排

本次访问对我们来说是一次访点,请你们提出宝贵意见,也是对我们项目进展和访点工作的评估。本次我们的工作主要有:

1)了解贷款利息收缴情况;

2)技术培训情况;

3)管委会职责制定情况;

4)卫生室、村医;

5)学校、路、桥。

二、访点/考察/讨论/考察过程

10月12日中午,一行人员前往丹凤县。

10月12日晚7:30。地点:丹凤县阳光酒店四楼会议室。人员:西南项目点参观人员15名。研究会人员、丹凤县妇联主席及两位干事。议题:丹凤项目实施情况回顾、分享、体会与提问、讨论

(一)项目介绍

1.项目实施回顾

(1)妇女健康教育项目:编写妇女健康宣传教材;培训妇女健康教育骨干:推选妇女健康教育骨干;组织妇女学习;交流;培训提高性别意识;把知识传给妇女;为妇女义诊。

(2)赈灾项目:改善了两村水灾后的环境(修路、修河坝)。

(3)人畜饮水项目。

(4)两村的卫生室建设

(5)小额贷款

(6)技术培训

(7)修建东沟小学

(8)修建七条村组公路

(9)其余六村的妇女健康教育及网络建设

2.项目收获

(1)尊重妇女需求,从实际出发,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划分学习小组,便利妇女学习和交流;妇女推选骨干,有为妇女服务的热情;项目一定要满足妇女的心愿。

(2)妇女骨干网络是项目实施的桥梁和纽带。

(3)项目改变了妇女的态度和行为;不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逐渐改变;妇科病患病率明显下降;改变了就医态度和行为;妇女生活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妇女注意营养结构调整;村组面貌焕然一新。

(4)项目锻炼了妇女干部。

(二)提问与讨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县(项目办)妇联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桥梁作用:一头是研究会和乐施会,一头是村民。具体的作用是:协调、监督、管理(一段时间为项目法人)

——健康教育小药箱是怎样产生的?

·妇女健康小组学习以后,自发的一种保健行为,不是项目强行要求的。

——项目点的产生?

·首先必须是全县的特困乡;其次是边远、分散;再者是社科院的贷款试行乡。在这些条件下,选中了毛里岗乡的东村、绿村,特别是这两个村的领导班子能力较强。选了两个村,一个离乡政府较近,一个较远。

——乐施会、研究会参与式工作手法对妇联工作有没有影响?

·有,每年依据参与式手法在妇女中调查,拿出一份反映妇女需求的计划,对政策进行倡导(《关于妇女健康的调查报告》)。今年用这种方法在当地媒体上报道了妇女在各方面的典型。在项目点之外的其他地区也广泛运用了这种工作手法,避免了工作中许多片面性。

——项目点的选择、小组的划分在距离远近上的限定是不是有点机械?

·小组现在都是自由组合,到目前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由于政府行为的介入,使得小组的成立很顺利。

——县妇联在资金管理方面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