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红脚印
14123600000034

第34章

红二、四方面军甘肃57天建党建政

陕北周恩来奉命选址三军主力会师会宁

红二、四方面军相继入甘,李先念率部血战二郎山;红军总司令部驻地三十里铺,诞生甘肃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权;岷州张国焘又起西进风波,漳县朱德力主红军北上;陕北周恩来奉命选址,会宁三大主力会师……

站在历史的天空下

1936年8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到达甘肃南部地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乘敌人尚未全部集中和部署就绪之际,迅速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为此,中央一面指示二、四方面军迅速北上;一面组织一方面军分左右两个纵队向南推进,进行接应,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

同时,中央电示:红二、四方面军“等你们进至甘南适当地点,即令红一方面军(即西方野战军)与你们配合南北夹击,消灭何国柱、毛炳文等部,取得三个方面军的完全会合,开展西北伟大的局面。”

8月9日,红四方面军发动了“岷(州)、洮(州)、西(吉)、固(原)战役”。8月10日。红三十军在李先念、程世才的率领下,首先向岷县城南二郎山的国民党陆军新编第十四师鲁大昌部和岷县县城发起攻击。二郎山位于岷县县城西南郊,东临迭藏河,紧接城北有洮河,山上可俯瞰县城全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军事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岷县县城的天然屏障。然而,鲁大昌部却在红军入甘之前,提前加固了山、城防御工事,凭借碉堡,战壕和各种永备工事,妄图以岷县县城为据点,堵截红军北上。

“攻城必克山”,从8月10日战斗打响后,红三十军连续激战六昼夜,先后向敌人发起上百次攻击,歼敌1500多人,但是,红军也伤亡1000余人。红军就此改变战法,变进攻为围困、围攻、佯攻。此战,缴获轻重机枪11挺,迫击炮5门、各种枪支数百支及大批军用物资。此后50多天中,由于地形不利,缺乏攻坚武器,加之红军刚出草地,体质虚弱,为了保存实力,恢复体力,壮大革命力量,红军对鲁大昌部所占二郎山和岷县县城采取围而不打之策,死死地拖住了敌人,有力地支援了二、四方面军主力在甘肃发起的两大战役。

9月11日,红二方面军发动了“成(县)、徽(县)、两(当)、康(县)战役”。

站在历史的天空下

期间,红二、四方面军根据党中央把陇南发展为战略根据地之一,以与陕南根据地和陕甘北根据地相呼应的要求。因此。西北局大力开展了建立临时根据地的工作,相继发布了《关于目前红军进入西北地区组织临时革命政权问题的决定》、《关于甘肃红军新占地区党的组织的决定》、《甘肃人民抗日革命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等重要文件,并建立了以岷县为中心的临时根据地,在红军总司令部驻地(岷县三十里铺农民葛生德家四合院),成立了中共甘肃省委和甘肃省苏维埃政府和西路工作委员会,这是党中央在甘肃省建立的第一个省委和省级政权。傅钟任甘肃省委书记,黄火青任西路工委书记,何长工任甘肃省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6年9月7日,岷洮西战役胜利结束,红四方面军先后占领了临潭、漳县、渭源、通渭四座县城和岷县、陇西、临洮、武山等县的广大地区,同时也建立了岷县苏维埃政府、临潭县苏维埃政府、漳县工农民主政府、渭南镇苏维埃政府、武山县人民政府、渭源县苏维埃政府、通渭县苏维埃政府、会宁县苏维埃政府、同时还成立了中共漳县县委,中共会宁县县委,组织了漳县红军武装青年营。此外,还在康乐、临洮两县建立了18个区、乡、村苏维埃政权。红二方面军在攻克成县、徽县、两当、康县四座县城,占领了陕西略阳和凤县的部分地区,也大力开展了创建红色政权的工作,先后建立了成县苏维埃政府、两当县苏维埃政府、徽县回民自治委员会、康县苏维埃政府等,同时还建立了陇南游击队、两当县义勇军等工农武装。

各级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使红军有了靠山和支持,让红军的主张和宗旨得到了广泛的宣传。为壮大红军队伍和帮助部队筹集粮秣军需,提供生活急需,保证部队行军作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陇西县、乡苏维埃政府组织了140多名妇女,通宵达旦七个昼夜为红军赶制军衣军鞋。永昌区各级苏维埃政府,抽调了百余名皮匠、毡匠为红军缝制皮衣、背心、皮帽、手套、毡靴。县城的八九家皮坊、毡坊近60名工匠全部参加。皮匠杨瑞与十多名工匠,连续苦干20多天,泡、熟、铲半成品羊皮两千多张。新城子郭南庄村政府副主席郭继祯发动全家和邻居缝制皮帽、手套、背心近千件。为了使红军及时吃到面粉,陇西菜子、昌谷、宝凤、文峰等地的水磨和100多盘小石磨日夜不停地加工粮食。永昌县境内有70多盘水磨近300多名群众在各级苏维埃政府粮秣委员的带领下,昼夜磨面。分布在县内的20多座油坊约二百余人给红军榨油,供给食用和照明的清油约18万斤。据不完全统计,仅岷县给四方面军每天提供的粮食就有5万斤,在休整的57天中,共提供粮食近400万斤。此外,各级红色政权还动员群众,组织人力为红军熔铸弹壳,锻打长矛,修理枪械,配制火药,伐木运斤,赶造云梯,担沙运石,加固设防。帮助红军运送物资,侦察敌情,带路送信,站岗放哨,盘察行人,维护治安,救护伤病员等,开展了大量工作。同时,还动员了大批青年参加红军。据不完全统计,在陇南地区应征入伍的青年达5000余人。其中,仅红二方面军在成徽两康地区就扩充了2000多人。岷县、宕昌、成县各编了一个新兵团。定西地区参加红军的有140多人。

走在今天的大地上

翻过腊子口,就进入了岷县地界。岷县古称岷(泯)洲、临洮,包括今天迭部、宕昌很多地方,是当时甘南地区最大的一个行政县,也是甘南的政治、经济中心。而让我记住岷县却完全是因为一首歌。

一首70年前一位红军苏维埃政府主席没有唱完的花儿。

那是20世纪的最后一个夏天,我和著名作曲家羊鸣结伴去素有“岷洮花儿之乡”的岷县采风。当时正逢县上举办“花儿会”,就在一群群来自乡间田野,草原山区的年轻人,唱醉了岷山、唱醉了洮水的时候,突然,从人群里传来一个嘹亮的叫板声:“乡亲们,抬起头来,老五和大家道别来了。”

这时,只见人群中,走来一身红军打扮,拖着镣铐的白发银须老人。老人用带着镣铐的双手抱拳,频频施礼,似有大义凛然、慷慨就义一般。老人刚唱了两句:“桦柴劈成碌碡极,红军叫我当主席”,几千人的花儿会场,全部跟着合唱起来:

桦柴劈成碌碡极,红军叫我当主席;

豁出人头手里提,你能把爷怎么的。

陪同我们的县文化局离休老干部景生魁,也加入了合唱的行列。一遍、二遍、三遍……四句歌词,几千人整整唱了七遍。

“好词、好词。”我和羊鸣老师几乎同时鼓起掌来。

“这是60多年前一位红军苏维埃主席在岷县就义前的绝唱。”

70多岁的景生魁擦着泪水对我们说:“他叫张老五,是当时的岷县西川区苏维埃政府主席。这是他在刑场上,面对国民党还乡团的枪口,留下的一首没有唱完的花儿。老五走了60多年了,这花儿也传了60多年了,在岷县会唱花儿的人,没有不会唱这首歌的。刚才这上万人的合唱,谁也没教过,谁也没排过,年年花儿会都是这么唱。”

我和羊鸣老师都是军人,我们见过部队里成连、成营、成团甚至是成建制师的合唱,却从未见过这上万人的合唱。那是几座山头和一条平川上全部站满了歌者的合唱。那歌声用雷霆万钧、排山倒海来形容绝不过分,更不是夸张。由此,我们可以看见,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对精神和气节的敬仰。

桦柴劈成碌碡极,红军叫我当主席;

豁出人头手里提,你能把爷怎么的。

这就是一位红军战士的豪迈,一位苏维埃主席的气节,一个花儿歌者的绝唱,一位共产党人对待信仰的最后解说。他让我们想到了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想起了方志敏“敌人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却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后来,岷县的杨书记说:“我们县的花儿会,是全省数得着的大花儿会,附近的宕昌、迭部、漳县、临夏、东乡,玛曲、舟曲,就连青海那边也有入来,少说也有上万人。张老五主席的这曲花儿,现在可以说是传遍了陕甘宁青,据说就连新疆那边的昌吉、米泉等地也有人会唱。”

杨书记告诉我们:“1935年9月18日,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率领下,越过腊子口进入岷县,沿大草滩、施窝、鹿原里到达哈达铺(当时归岷县建制),并在那里最终确定了红军北上的目的地之后,在当地建立了一些基层苏维埃政权。1936年8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岷县后,很快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权,并在西川三十里铺成立了甘肃省苏维埃政府和县区苏维埃政府。随后,又在西川、小西川、南川、麻子川、茶埠等地建立了34个基层苏维埃政权组织,培养了大批红军苏维埃干部。张老五就是其中之一,当时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筹粮,动员青年参军,打击土豪劣绅,护理红军伤员等。红军离开岷县继续北上之后,苏维埃干部仍在发展红军游击队,坚持地方武装斗争。但是,很快各地的土豪劣绅就勾结国民党军和地方保安部队卷土重来,对帮助过红军的干部群众疯狂报复,大肆杀戮。仅仅几天,岷县境内就有9位苏维埃干部,惨遭敌人杀害。不久,有着‘花儿大王’之称的西川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张老五,也落入了敌人的魔掌。”

岷县地方志编委王运说:“张老五,真名叫张有才,在张家兄弟中排行老五,所以当地的群众都称他为张老五。实际上,张有才从1935年红军进入岷县后,就和红军有过接触,帮助红军打过粮,抬过伤员,对红军的感情较深,中央红军走后,他还常利用花儿唱过红军的主张。一年后,等二、四方面军再到岷县时,他第一批进了苏维埃政府,为红军筹粮捐款,斗争土豪劣绅,动员青年参军。在三十里铺一带,现在到处还能听到他的故事,每到一地,他就在村头唱花儿,很快就能聚集起不少的群众。因此,当时他在岷县地区几十个苏维埃政权中,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土豪劣绅们只要一听张老五的花儿,就个个噤若寒蝉,躲的躲逃的逃。所以岷县的土豪劣绅们对他最恨。他是在去通知当地苏维埃政府干部分散转移的路上被捕的。”

几天之后,当敌人从山里押着张有才解往县城的路上,途经他的家乡三十里铺,村民们不顾敌人的阻拦涌到路边给他送行。在村口他大声地说:“乡亲们!别难过。抬起头来,让老五再见大家最后一面吧!”说完,他给乡亲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唱着花儿上路了。

又是几天之后,岷县县城逢集。敌人把严刑拷打下,宁死不屈的张有才等三名苏维埃干部,押到二郎山下的人群最密集的牛马市场进行公审处决。就在敌人将他摁到地一个土埂上准备开枪时,张有才却忽地站了起来,面对敌人的枪口,一阵大笑之后,大声地唱起了最后的花儿:

桦柴劈成碌碡极,红军叫我当主席;

豁出人头手里提,你能把爷怎么的。

……

然而,一曲花儿未完,敌人的枪声就响成了一片……

70多岁的景生魁老人,是唱了一生、写了一生花儿的专业文艺工作者,也是长期从事“岷洮花儿收集研究”的专家。他说:“我一生收集整理的花儿有上千首,唱过的花儿连我自己也算不过来,但是能让我激动了一生的花儿,就是张老五主席的这首没唱完的花儿。”

他说:“我就是岷县人,红军长征路过时,我只有几岁。但是张有才唱的这首‘花儿’,惊天地,动鬼神,震撼人的心灵。后来,这首‘花儿’一直被人传唱。想到这首‘花儿’,我有时会不由自主地流下泪来……离休后。我常去二郎山下张有才牺牲的那个地方,一到那儿我就想唱他的花儿……”

如今,岷山大地,洮水河畔,那漫山遍野“开放”的花儿,可是对老五主席的祭奠?

站在历史的天空下

随着红二、四方面军两个战役的展开,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甘南地区开辟出一个广阔的战略区域,使二、四方面军人甘后站稳了脚跟,在战略转移中得到了休整机会。但是,9月初,蒋介石在“两广事件”平息后,急调胡宗南等部一个军又两个师,共21个团的兵力,由湖南长沙日夜兼程北进,赶往西北战场,企图会同毛炳文、王均等部抢占西兰公路的静宁、会宁地区,隔断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道路,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9月13日,中央和军委针对敌情的变化及时制定了“静会战役计划”,要求红一方面军以部分兵力向西兰大道静会段挺进;红四方面军迅速北进,先敌占领静宁、会宁、隆德、定西等地,控制西兰大道,与红一方面军夹击向北推进的胡宗南部;红二方面军在陕甘南部活动,从宝鸡方向牵制和侧击胡宗南部,提前实现三个方面军会师。此时,党中央已明确提出了三大主力红军要在会宁、静宁以北地区会师的具体任务。

1936年9月,党中央在陕北制定“静会战役计划”期间,曾就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地点等问题进行过专门研究。早在会议之前,毛泽东就让周恩来和彭德怀等人确立三军会合的地点。

会上,毛泽东说:“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合是件大事,三大主力会合的地点,一定要慎重考虑,要选择一个好地方。去年一、四方面军会师,选了个两河口,后来我们就和张国焘分道扬镳了。两河口嘛!”

周恩来说:“我们认为放在会宁比较合适。会宁是陇东重镇和交通枢纽,也是自古中原通向西域的必经之路,素有‘秦陇锁钥’之称。二、四方面军北上,又必经过会宁。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既占领了枢纽地区,又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毛泽东听后高兴地说:“会宁、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古人虽然起了个好地名,但人民依旧没有安宁,现在三军一会合,人民就会得安宁。建议就在会宁会师。”

会宁北望黄河,东、南面紧靠西兰公路,县城坐落在祖厉河畔,是红二、四方面军北上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根据“静会战役计划”确定的任务,9月14日,红一方面军右路纵队十五军团七十三师进占打拉池地区,一部直插会宁北部的郭城驿、宋家河畔,切断了会宁通往靖远的道路,使驻守两地的敌军失去了联系:9月18日,左路军一军团一师逼近西兰公路,红一团占领了静宁界石铺,以此为中心,控制了西兰公路。红一方面军主力集结于静宁、隆德、海原、靖远一带,在会宁外围形成了一个弧形保护圈,给红二、四方面军北进创造了有利条件,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条件和时机完全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