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效率研究
14121600000026

第26章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研究(3)

4.1.2评价结果要公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还要经过公共协商,而且协商的结果要予以公示。在生态环境影响报告完成后,要将其提交到国家环境管理机构进行评价,最后得到批准通过。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使项目的提议者从生态环境和社会的角度来确定哪种是最好的方案。就采矿和石油开发来说,开采位置很大程度上由资源的所在地点来确定,同时这也是最方便的位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当确定主要的风险,提出减轻措施,以最大程度降低这种风险,使有益的影响达到最大化。

4.1.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还应当确定监测生态环境性能的指数这些指数是根据现有条件的基线来确定的,同时考虑到变化的可接受性范围。虽然对空气、土壤和水的排放和排泄有许多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但大多数标准是在城市环境中制定的。因此,适宜的排放标准应当根据地区的主要条件来确定。必须实行最严格的检测、监测、监控措施,对生态环境指标的监测应作为生态环境管理计划的一部分,其监测结果以定期报告的形式提交给发证机关。

4.1.4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生态恢复创造良好条件水资源的安全保障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半干旱区生态用水和经济生产用水经常是相矛盾的,生产、生活用水挤占生态用水的现象比较突出。比如,白银市区降水在200mm以下,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也很低,且分布不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又使有限的水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在实施生态修复时,必须切实管好、用好有限的水资源。主要包括:一是大力做好工业节水、生活节水。二是大力节约农业用水。采用滴灌等先进、节水的灌溉方式,土层表面采用地膜覆盖,减少无效蒸发。水渠采取防渗等节水技术,提高水的有效利用。三是充分合理利用大气降水。直接利用大气降水和土壤水,加强水土保持,以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目标,工程、生物、农业耕作措施三管齐下,因地制宜,大力推广集雨工程。

4.1.5依靠科技进步,科学规划,促进和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利用最新的资料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生态恢复创造良好条件。

矿区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诸多行政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及多门学科的参与和支持,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大力加强生态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抓生态环境建设,把保护生态环境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还要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加强法律的普及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2发展矿区生态产业

4.2.1转变思想观念,为发展矿区生态产业奠定思想基础要通过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的必要性。要深刻认识到,资源型企业都会遇到资源枯竭,产业转型是必然趋势,而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既能延长企业寿命,又能废物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延长产业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不断增强企业参与生态产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2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加大矿区环境治理力度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要严格实行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制度。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要求企业在开采的同时进行治理维护,加强矿区生态环境、水资源保护和采煤沉陷区治理。

4.2.3坚持地企联合,积极构筑矿区生态产业共建格局发展矿区生态产业,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治理环境、恢复生态是政府和企业的共同责任和义务。政府应建立导向机制,加强扶持,积极制定措施,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投资,在地方政府权限范围内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如通过价格、税收和财政政策等,激励和刺激生态产业的发展。对生态产业应特事特办,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务,简化行政手续,提高办公效率。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金、人员优势,积极开展生态产业建设。要拓宽思路,创新思维,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研究探索生态产业发展新路子,全面提高生态产业的规模和档次。

4.2.4坚持市场化运作,促进矿区生态产业良性发展发展生态产业,要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构建生态产业建设的现代组织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要坚持公开招投标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吸收社会资金参与生态产业建设。要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明确产权,推行股份制经营运作。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分配制度,充分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调动发挥每个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促进物流、资金流的良性循环,提高对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生态产业健康发展。

4.2.5积极推动产业链耦合,把矿区生态产业融入区域经济之中矿区的历史发展轨迹和理论研究证明:一个内部互相独立的、条块分割的“孤岛式”运行系统和“坐吃山空”的发展模式是无法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必须与区外系统耦合,才能实现矿区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的限制,把矿区生态产业融入周边环境,根据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关联度,联合区域内相关企业及农业部门、居民生活区等,组成一个自然、工业和社会的复合体,实现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从而使生态产业与区外经济耦合,进行资源整合、结构调整,彼此产生影响,最终将矿区生态产业融入区域经济之中,实现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建设生态化道路

道路是典型的人类活动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显眼的标志之一。其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越高,其影响程度越深,影响面越广。已有研究表明,现在全球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至少涉及到陆地面积的15%~20%。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铁路、公路等交通条件的改善,也是沿线及其附近城镇周边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目前,“道路生态学”是当代景观生态学的最新研究领域,在景观尺度上,主要集中在道路网络和道路影响域的研究上。道路网络作为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中枢,其分布范围之广和发展速度之快,都是其他建设工程不能比拟的。道路网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态效应的累积和潜在性上,即对区域土壤、水文、空气、动植物等影响上。如土壤侵蚀、土壤污染,公路工程所造成的边坡的不稳定进而产生崩塌、陷穴、溅蚀和沟蚀。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来看,道路网络可促进外来物种的入侵和种子的传播,同时也会阻断动物之间的交流,使得区域物种迁徙和遗传多样性受损。

作为人工廊道,道路是景观中廊道内部动因的主体,对生态系统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道路研究转向道路网络及其影响域等相关领域,即道路与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关系。道路影响带生态系统变化,首先表现在景观结构组分(或景观要素)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及功能的变化和演替上。作为一种干扰体,道路改变了景观格局,同时受制于景观格局。研究其生态安全,可以确定道路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效果。道路所引起的生态安全变化遵循PSR模型。即:驱动因子——景观变化——生态影响模型。道路网络的扩展和道路影响域的深入,从多尺度上对区域生态安全构成了威胁。道路网络的形成及人类干扰的日趋增大,使得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产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区域生态安全。道路对某个区域的分割也有使其变成生态亚单元的趋势,从而使整个区域容易受到入侵而退化。一般来说,道路影响范围的大小和区域生态安全呈负相关关系,影响范围越大,安全水平越低;交通流量越大,对安全的影响越大;道路所经过的生态系统越脆弱,生态安全水平越低。

5.1道路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迅速推进,公路生态状况在整个生态环境中所占的权重越来越大,公路建设和公路交通在很大范围内改变了自然环境,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在土壤侵蚀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建设生态公路应当成为区域生态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长期以来,为了降低成本,我国公路建设一直强调“多挖少填、纵向利用”,“填挖平衡、降低造价”,存在着重造价、重线型,轻生态、轻环保的问题。因此,在迅猛发展的公路化形势下,大面积的自然平衡遭到破坏,而且常常引发多种地质生态病害,如滑坡、泥石流等,对周围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环境的破坏,如土壤侵蚀,生态平衡失调、气候异常等;一类是环境污染,如噪声、废气和尘埃等注入环境。对生态的影响和破坏的途径和表现主要有:一是主体工程占用和分割土地,使沿线耕地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二是填筑路堤取土,开挖路堑弃土,破坏地形、地貌植物,破坏土体结构,相应地改变了生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其生长、活动的规律,还可能干扰地面水流向。工程活动扰动了大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使边坡土壤中含水量降低,土质松散,更易风化,随后与之相伴的就是坡面坍塌,堵塞河流、河谷、淹没道路,诱发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从而影响整体生物群落。三是目前高等级公路绿化施工多采用园林绿化方式,绿化树种单调,季相色彩变化少,绿地总体生物量不足,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和时间,不能发挥绿色植物的自然生产能力。四是施工中省工、省时、省资金,取土采砂不顾及原有的自然风貌,破坏后不进行主动恢复。

5.2道路建设中的环保策略探讨

根据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地形、地貌实际,在今后的公路建设中应坚持以下几点:

5.2.1在工程前期进行生态环境评估、论证在项目的立项审批阶段,把项目的生态效应与沿线环境对建成通车后的营运安全性的评价纳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综合论证,并提出相应的恢复措施。把防止生态环境破坏的重点从施工过程提前至设计与规划阶段,把生态保护方案作为初步设计的内容。在进行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时,注重做好详尽的工程地质调查,并对一些不良地质条件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置方案。运用新技术,转变设计观念,多层次比选方案,加强技术手段的研究,尽量减少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行为过程中,也相应地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完善环境监督体制,明确奖惩制度。

5.2.2在实施公路规划时,必须重视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尽量绕避不良地质地段、在路过不良地质地段时,应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因素。在规划过程中将公路建设与生态建设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使公路建设同时成为改良环境机构的生态建设,使公路与周围的生态景观在更大范围融为一体,形成美化国土,保护自然和改良区域环境的带状交通生态系统。在进行路网规划布局时应尽可能绕避环境敏感地区。如不良地质地段、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等。另一方面,对公路施工过程中破坏的植被采取工程措施,尽可能的予以恢复或补偿。为了阻止地表水对坡面的冲刷和坡面的侵蚀,应采取植物防护、边坡防护网、砌石防护、抹面及设置护墙等措施。为防止沿河路堤边坡和坡脚受水流冲刷造成破坏,引起土壤侵蚀,可采取植物防护、砌石防护、石笼及挡土墙防护等措施。在坡顶和坡底开挖截水沟和排水沟,控制地表径流流量、水流方向及流速,控制坡地的下冲水流、防止水流进入敏感区域;在排水沟中或出水口处设置消耗水流能量的设施,降低水流的流速,减少排水沟及对下游土质的侵蚀力,防止土壤侵蚀。

5.2.3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存放各种物资,限制公路弃渣堆放在河道中,防止对河流的污染和引起土壤侵蚀在桥梁施工中,采用沉淀池处理基础施工中的泥浆,减轻对河流的污染。在公路设计中尽可能利用地貌和地物做声屏障,减低交通噪声,必要时可采取降低路线标高利用路堑边坡减低噪声。工程完工后,应做到工完料净地清,应严格按照交通部出台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交通建设项目环境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进行公路建设。

5.2.4在进行路网规划布局时应尽可能绕避生态环境敏感地区一是不良地质地段(崩塌、塌陷、滑坡等地段);二是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专用地和特殊驻地;三是考古和历史遗迹,或现有的文化和社会设施;四是具有潜在噪声、污染和重新安置人口密集区域;

五是饮用水源,如湖泊、水序等、绕避环境敏感区,需要对规划区域的环境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并做到心中有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遏止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支持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工程,其中历时比较长、效果比较显著、影响面比较大的有梯田建设、淤地坝建设、退耕还林等重大项目工程。从整体上看,这些工程都曾发挥和正在发挥着巨大生态效益,对地方乃至整个国家的贡献不容低估。但是,如果从建设效率的视角审视,就会发现尚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值得潜心深入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已经在建和今后将要建设的生态项目工程的效率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