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效率研究
14121600000024

第24章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研究(1)

1立足于培养现代生态文明人

英格尔斯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必须坚持改革与创新,坚决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一切束缚,使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首先要转变人的发展观念,转变人对自然界的态度。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尊重自然规律就是尊重科学,使人们的主观意志与自然规律相统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存与发展“双赢”的新理念。针对人们传统模糊的生态价值观念,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环境有价、资源有价、生态功能有价”,“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等理念。农村居民是农村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是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没有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就不可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生态文明。若忽视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社会资源的合理发展和配置,贫困地区的不可持续发展问题会更严重,形成反贫困过程中难以克服的严重障碍。所以,培育高素质新型农民是建设现代生态文明的主体工程。目前,欠发达地区劳动力素质偏低是推进新农村发展的“瓶颈”因素,无疑也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头号制约因素。它不仅制约第一产业的发展,也制约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不仅掣肘农村发展,也掣肘城市发展。我们姑且不谈劳动力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一般制约问题,仅举近几年来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一个颇受人们关注的特殊现象为例就足以说明问题: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上的技术工人日见紧俏,以至形成了“民工荒”论,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无业可就,在家闲居。可见,“民工荒”现象的实质是“技工荒”,所反映的实质是农民素质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问题。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据联合国研究表明: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现出高度的正比例关系,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可提高生产率108%,大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300%。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所言,更好的基础教育、培训和卫生保健不仅提高个人生活质量,而且通过提高其能力使其免于陷入贫困。所以,培养一代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额人力资本,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治本“工程”,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

1.1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发扬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一种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兼顾,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统一的文化。美国哲学家诺顿认为,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类文化观念的失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发生的,也就是说,生态危机的本质是文化危机。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的一项调查(2007)显示:一方面,86%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证明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与行为急待提高。加强对全体公民的生态文化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生态伦理文化素质,唤醒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态道德感和环境保护责任感,以生态文化取代旧的、过时的文化。从终极理念上说,若没有发达的农村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只能是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楼。生态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从培养人的生态理念做起,来塑造农村社会的生态伦理道德与生态价值观念。

生态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心理、性格和行为,凝聚成精神的力量,作用于人的心灵,激励人、教化人、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促进观念的转变,激发人们自觉地投入到可持续发展活动中去。因此,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步伐,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是当前农村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全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必须从娃娃抓起,建议公共教育投资向乡村倾斜,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尽快实行偏僻农村的寄宿制教育。

1.2建立农民素质培训的长效机制

穷人经济学家舒尔茨在他的传世之作《改造传统农业》一书里提到,“如果能够给农民现代的科技,现代的生产手段,即使落后地区的农民,也可以点石成金”。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至今还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应抓住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机遇,加快建立农民素质培训的长效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民转移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和转产转岗就业能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1.2.1重视培训质量应依托本地已有的院校设施,减少投资成本,保证师资配备、教材供应、外出考察等费用。同时,聘请外地大学教授、专家任教,构架有利于教育资源流通的“立交桥”,以提高培训质量。

1.2.2组织管理机构应体现权威性和效率性原则具体思路是:依托地方农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实施,这样可减少因另起炉灶带来的成本费用。

1.2.3保证培训经费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欠发达地区农民素质培训投资是目前我国效率最高的投资项目,因为教育对象的学历越低,教育投资效率越高。就目前的财政规模而言,地方财政已经具备支持农民培训经费的能力。建议从宏观制度机制上规范名目繁多的地方官员名为考察实为观光的外出活动,坚决压缩地方行政事业编制,坚决废止政府给企业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提供银行贷款担保,以规避财政资金沉没,用以保证农民培训经费来源。

1.3着力营造新农村人才评价、利用、奖励等制度环境加速培养一批实用技术人才是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捷径。必须转变唯学历的传统人才观,让农村的“能工巧匠”真正走进全社会的视野。为此,政府应着力营造人才评价、利用、奖励等制度环境,激励、扶持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与此同时,进一步转换乡镇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积极探索由受益农民参与基层服务人员业绩考核评定的相关办法。加大城市教师、医务人员、文化工作者支援农村的力度,完善鼓励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的有关办法,引导他们到农村创业。有条件的地方,可选拔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乡村任职,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积极实施农村人才工程,构建人才绿色通道,要送得出、进得来、留得住。一是通过多种形式,积极鼓励当地初、高中毕业生报考农业中、高等院校的农业专业;二是建立农村人才基金,为有志于农村创业的各类人才提供资金支持;

三是创新农村人才评价、利用、奖励等制度环境,激励、扶持农村各类实用人才脱颖而出。

2建设现代“生态村”

生态村建设是黄土高原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山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根据黄土高原地区农村实际,在山区特别是深山区,基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应该通过科学规划,建成符合客观实际,既蕴涵历史文化底蕴,又体现现代气息而且独具地方特色的“生态村”。其基本特点是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主,依托本村的资源优势,开发出具有当地传统优势的适合本村发展的特色产品,逐步形成优势产业,以此提高村民的收入,改善人居环境。

生态村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神圣伟业,既孕育着美好未来又充满严峻挑战,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来说,生态村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于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水平的实际,牢牢抓住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历史机遇,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扎实稳妥地向前推进。

2.1发展生产是基础

中央反复强调,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上,其中道理是用不着多加解释的。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快慢、建设水平和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换言之,生产力能够得到又好又快发展是妥善处理和解决所有问题和矛盾的基础。这就决定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为新农村建设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奠定长时期又好又快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全面推进,但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采用大跃进式的短期突击形式,而要有轻重缓急之分,从实际出发,科学决策,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全面部署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循序渐进,逐步到位。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一些地方出现了超越当地自然、经济和农民生活条件,热衷于选择一些经济条件相对好、交通相对方便的村社操办所谓的“示范村”的现象。这种大拆大建的简单化、模式化的工作倾向,无疑将对以后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应当承认,以往的农村居民点布局是历史的产物,一般来说,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另外,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欠发达地区农村的财力尚难以支持搞大规模的大拆大建。

即使是实施小范围的拆建,首先应当选取那些生态脆弱、公共服务不便的落后村庄,然后量力拆建。据李含琳(2006)对甘肃省农村整体搬迁费用的测算,仅生产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三项费用就高达16000元/人,是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如果搬迁费用由财政投资,其总费用相当于2005年全省财政总收入的12.6倍,可见,在今后一段时间里这两条路子都是行不同的。即使将来经济发展起来,只要还需要农民去耕种那些分散在山区的土地,就应该仍然以现在的自然村为基础,“地远不养家”对山区农民来说是一条基本的道理。

所以,就当前而言,村庄拆建工程应该与生态移民工程统筹规划,量力而行。应坚决摒弃一切不切实际的追求视觉效果的做法。

2.2生态优美是目标

有专家估算,西部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同期GDP的20%,同时,因此还造成对投资的吸引力减弱。

在宏观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坚持人文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的和谐发展,我们要建设的生态村,应该是山、水、田、林、路、村庄相映成趣、合具丰韵的风景秀丽的新农村。黄土高原经济欠发达地区已经面临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两难选择,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生态与环境承载力业已不堪重负。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一些欠发达地区政府为了提高地方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一直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经济的重头戏,甚至饥不择食地一味追求招商引资的规模和数量而忽略其可能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有些工业项目看起来经济效益较高,但是资源占用多、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比较差。所以,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新农村建设整个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特别应提高引进项目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门槛,以不透支当地脆弱的资源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中不得逾越的一道底线。因此建议:(1)尽快实行环保机构的垂直管理体制,以提高环境执法部门的权威性和独立执法监管能力,提高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2)进一步完善地方领导干部任期环境考核、离任环境审计制度和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在现行的干部体制下,GDP政绩仍是官员升迁的重要条件,这不能不使行政权力与具体的经济活动捆绑得太紧、纠缠得太深,并由此产生各种经济的扭曲行为,以及某些体制性机制性腐败问题。为此,应当尽快实现中央地方关系由“以经济总量为基础”向“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的转变,严格规定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并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3)加快农业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手段现代化的步伐,改变“坐着车子看试点,围着桌子听政绩”的传统监督检查方法。

2.3生态村模式

2.3.1生态农业主导型模式生态农业主导型生态村应成为该地区主要的模式。该类生态村主要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农村环境状况,有选择地采用立体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不同的生态农业类型。

如发展立体农业,发挥生物共生、互补优势,遵循生态经济原则,调整土地利用和生产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使农、林、牧、副、渔各业有机结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随着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与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原本影响当地农村环境的禽畜粪便、垃圾将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化利用。既可以改善农田生态和环境,又可以节约化肥农药的支出。

2.3.2旅游文化依托型模式旅游文化依托型生态村,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将农业经营、民俗文化及旅游资源融为一体,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体验、休闲和度假。

这类生态村主要凭借区位优势,大打生态农业旅游和生态民俗文化牌。

通过营造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来满足外地游客“反朴归真”的心理需求。做到这一点,客观上要求村庄环境势必是景致怡人、富有特色,而且基础设施也要配套齐备,否则,其旅游文化产业难以形成气候。虽然说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但是,五千年积淀的历史文化底蕴举世无双,她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再加上千姿百态而又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具有无限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

2.3.3特色产品开发型模式此类模式,应主要开发当地的传统优势产品或新兴优势产品。该类生态村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主,适合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村民思想观念较为先进且有独特优势资源的乡村。

要依托本村的资源优势,开发出适合本村发展的特色产品。当特色产品做大做强后,形成优势产业,并带动本村其他产业的发展,以此提高村民的收入,改善人居环境。比如在甘肃陇中地区,草地是无以替代的主要植被类型,它既是保护土地免受侵蚀而退化的绿色屏障,又是该地区草地畜牧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

3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