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流芳
14117800000018

第18章 P

彭玉麟:

只有梅香永相随

绝世不教尘俗染,

玉壶一片蕴天真。

小时候,他住在安徽安庆外婆家,和她青梅竹马。

她叫梅小姑,生性爱梅,性格也如梅花,冰清玉洁。他们琴瑟甚笃,在梅树下立下永远相爱的誓言。

可是,算命先生却说,他们八字不合,不能结合。

17岁时,他被接回绍兴,她被逼出嫁。他们彼此想念着对方,痛彻心扉。

多年之后,他已经成为湘军水军的灵魂,威震四方的主帅。他听说她的丈夫已经死了,就将她接到自己身边,娶她为妻。可是,她已经病入膏肓,没有两年就死在他的怀中。

他流干了眼泪,发誓为了她永不再娶。他在石钟山最高的地方,为她修建了梅坞,亲手种下60棵梅树。从此,他在打仗的间隙,转战南北的空当,不停地画梅花,直到他再也拿不起画笔。

40年间,他画了一万多幅梅画,每一幅梅,都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每一幅画上,都有一首饱含深情的咏梅诗。他是世界上写梅诗、画梅花最多的人。

他,不是一般的文人,他叫彭玉麟,是个身经百战的将军,是个叱咤风云的武夫。他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也指挥了镇南关大捷,给法国侵略者迎头痛击。他官至两广总督,被册封为太子太保,是当时清朝的封疆大吏,他和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男儿,却如此痴情,真是世间罕见啊。

彭玉麟在一首梅诗中写道:

绝世不教尘俗染,玉壶一片蕴天真。

我觉得他写的是梅小姑,也写的是他自己。

彭玉麟(1816~1890年):湖南衡阳人,字雪琴。清末湘军将领。

潘玉良:

付出是幸福的

能为爱付出一生,

付出一切,

就足够了。

她8岁成为孤儿,16岁被卖到青楼。10年之后,一个男人重金将她赎出,供她上学,让她学画。没想到,她成了有名的画家。

她感激那个男人,没有他就没有她。于是,她以身相许,并改为他的姓。

没想到,这个男人的妻子容不下她,纵然,她已经是知名画家和教授。

她忍受不了那些羞辱,愤然离开,来到巴黎,靠卖画为生。

可是,德国纳粹的铁蹄踏破了她的平静生活,她没有了画室,陷入了困境,甚至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这时,一个男人走入了她的生活。

他也是苦孩子出身,勤工俭学来到巴黎,后来开了一家中餐馆。

他看到她的窘境,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她的画室又重新开张了,有了暖暖的炉火,香甜的面包。

她又可以与亲爱的缪斯女神牵手了。

他陪她到凡尔赛宫、罗浮宫、巴黎圣母院浏览,陪她在塞纳河畔写生。他为她多次举办画展,令她在异国他乡的名声越来越大。

可无论他对自己多么好,她还是想着那个她为他改姓的男人。她给那个男人写信,那个男人却跟她说,国内的形势不好,千万不要回家。直到1964年,她等来了那个男人已经离开人世的消息。她与那个男人错失了20年的时光,而且永不相见。

可是,她还有他,他陪伴着她,安慰着她,做她的避风港,他陪她一起等待着回家的那一天。

只是,她却匆匆地离去了。1977年的秋天,她撒手人寰。

临走的时候,她交给他两样东西,一个是她结婚时那个男人送给她的项链,项链上有他们的新郎新娘同心结,还有一个,是她来法国时,那个男人给她的怀表,她叮嘱他,一定要交给他的后人。

她到死都想着那个男人。

可他不介意,他仍然对她那么好。他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给她买了一块法国最好的墓地,让她安息。然后,已经80岁的他,千里迢迢地回到了祖国。他带了7大箱东西,每一样都是她的。

他把项链和怀表亲手给了那个男人的后人,把她所有的遗作交给了祖国,完成了她的夙愿。

做完这所有的一切,他才感觉到身体的不适。一查,竟然是癌症晚期。那些他对她的爱,竟然支撑他走过这么多年,而对疾病却一无所知。

他做完了对她应做的一切,了无遗憾了,于是也追随她而去。他与她合葬在一起,可是,墓碑上,并没有他的名字。后来,在她的传记里,他的名字也鲜有人提起。在她的一生里,他似乎只是一道转瞬即逝的流星,根本无人知晓、无人注意。

可是,真正爱着的人,谁会在意这些?能为爱付出一生,付出一切,就足够了。

就像,王守义。

潘玉良(1902~1977年):原姓张,后随夫姓,改名潘玉良,字世秀,江苏镇江人,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她是民初中国画坛第一位留学巴黎、罗马,扬名国际的女性画家、雕塑家,也是融合中西绘画而后开创新局面的先驱者之一。

王守义(1898~1981年)字仲仁,高阳县西田果庄村人,著名爱国华侨,多年侨居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