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为什么不快乐
14085700000008

第8章 抛掉压力,让自己轻松一点儿(1)

善操琴的人永远不会把琴弦绷得过紧,同样,人也要学会放松,一旦放松,快乐就会不期而至。

一、学会放松,人生轻松

没有一个发条上得十足的表会永远走;没有一个马力经常加到极限的车会用得长久;没有一个绷得过紧的琴弦不易断;也没有一个心情日夜紧张的人不易病。医学家告诉我们,一个永远从容不迫的人准能长寿,一个紧锁眉头、经常紧张的人定会早亡。

总是把自己弄得很紧张,把心灵禁锢在工作、家务中,不给自己一点儿自由,让自己总是处在紧张状态中时,身心充满负荷,人生自然也不轻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一次,丘吉尔到北非蒙哥马利的行辕去闲谈。

“我不喝酒,不抽烟,到晚上十点钟准时睡觉,所以我现在还是百分之百的健康。”蒙哥马利说。“我刚巧跟你相反,既抽烟又喝酒,而且从不准时睡觉,但我现在却百分之二百的健康。”丘吉尔说。

很奇怪,以丘吉尔这样一位身负重任、工作繁忙而紧张的政治家,生活这样没有规律,为什么身体还如此健康呢?

其实,丘吉尔健康的关键全在有恒的锻炼、轻松的心情。你知道他在战事最紧张的周末还去游泳吗?你知道他在对战白热化的时候还去垂钓吗?你知道他刚一下台就去画画吗?你知道他那微皱起的嘴边上斜插着一支雪茄的轻松心情吗?

要学会放松,人生才轻松。学会放松最重要的是使心情轻松。而心情轻松的第一个方法是“拿得起,放得下”,对任何事都不可一天24小时地念念不忘,寝于斯,食于斯,这不仅于身体有害,而且于事无补。

使心情轻松的第二个方法是不做不胜任的事。《史记·酷吏列传》里有“胜任愉快”一词,非常准确。假如你身兼八职,顾此失彼,或用非所长,心余力绌,心情又怎能轻松呢?

使心情轻松的第三个方法是“谋定后动”。做任何事情,要先有个周密的安排,安排既定,然后按部就班地去做,就能应付自如,不会手忙脚乱了。即使出现偶发事件,也能更沉住气,详细地安排。事事都要谋定后而动,就会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使心情轻松的第四个方法是多留出一些富余的时间。时间短促,怕耽误事,心情自然容易紧张,若每一样事都多留出一点儿时间来,就会不慌不忙,从容不迫了。

使心情轻松的第五个方法是“知止”。“知止”后而能心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静而且安,心情还有什么不轻松的呢?

记住:学会放松,人生才会轻松!

二、放松并快乐着

忙碌得如同陀螺打转的现代人,脑子里装的尽是排得密密麻麻的行程表,整日为工作烦心,还要被拥堵的交通搞得心力交瘁,承受着快节奏生活造成的压力,几乎忘了自己的存在,不知道快乐为何物了。

有一位讲师在讲授压力知识的课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后对学生说:各位认为这杯水有多重?

学生们有的说200克,有的说300克。

讲师则说:这杯水的重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各位一定觉得没问题;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得叫救护车了。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越觉得沉重。

这就像人们在生活中承担着压力一样,如果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到最后就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如果你整日忍受着繁忙工作和家庭琐事的无穷折磨,每天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得不到一丝喘息的机会,那你就真该好好计划一下,找点时间,让自己彻底放松一下。放松有助于你减轻这种压力,带给你安详快乐的心境。把这杯水放下,休息一下后再拿起来,才能够拿得更久。

一位企业家,当他事业到达巅峰时,突然觉得人生无趣,于是来到寺院向大师请教。

大师告诉这个企业家:“鱼无法在陆地上生存,你也无法在世界的束缚中生活;正如鱼儿必须回到大海,你也必须回归内心。”

企业家无奈地回答:“难道我必须放弃一切事业,进入山里修炼?”大师说:“不!你可以继续你的事业,但同时也要回到你的心灵深处。当回到内心世界时,你会在那里找到祈求已久的平安。除了追求生活的目标外,生命的意义更值得追寻。”

在人生的旅途上,你应该列出清单决定背包里该装些什么,才能帮你到达目的地。在每一次停泊时都要清理自己的背包。什么该丢,什么该留,把更多的位置空出来,让自己的肩头更轻松、更自在。在追求事业的过程中,不要只是一味地打拼,甚至迷失了自己,要知道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意义又在何处,要懂得关爱自己,和自己独处,给心灵找一个休憩地,让自己回归生命,回归自然,这是一种不可不知的幸福。在喧闹的人群中,学会放松自己,能帮助你减轻快节奏生活造成的压力,让你彻底净化心灵,重新认识到自我的存在,并带给你安详平和的心境。

如何才能放松呢?通过想象和身体的协调联系就可以达到。

首先应该找一个能使自己心情平静和放松的目标——诱导物,常用的诱导物有能让你放松的声音或语句(如听大海的浪涛或默念“放松、放松……”)、优美的特殊东西(也许是一幅你喜欢的画)、能让你平静的情景(如乡下某个幽静的地方或海滨的沙滩)等。当练习时,做到以下几点有助于提升你的放松效果:

然后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坐着,闭上眼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试着想象一下自己的身体正逐渐变得发沉和放松。然后用鼻子吸气,并把注意力集中于你的吸气过程。吸气时,注意心理感受,且呼吸要自然、放松。

在练习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分散注意力的念头进入脑海里,对此不必担忧,也不要沉溺于这些念头,继续注意心理感受和呼吸。练习持续的时间就是你能感到放松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有的需要两分钟,有的需要四分钟,结束练习的判断标准以你感到放松为准。

当你做完以上练习后,可以先闭上眼睛静静地坐一会儿,然后再睁开双眼。注意起身时,动作不要太快、太猛烈。

这种练习每个人一天可以多做几次,每隔一小时花上几分钟练习一次可以在喝咖啡、饮茶、用餐的时间进行练习,可以在等候他人的时间进行练习,可以在开车时间过长感到累时进行练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放松就会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此时,你将随心所欲地达到放松状态。

三、不要杞人忧天

“房子、车子、票子”,无处不在的压力,身为现代人,为了明天会更好,每个人都在战战兢兢地生活,谁都害怕今天所有的一切在明天会幻化成泡影,所以,忧虑就油然而生了。忧虑是一种消极而毫无益处的缺点,是一种极大的精神浪费。但是,它却像魔鬼一样,喜欢纠缠人。

一天下午,山姆路过法庭,看见一堆人正往里挤,上前一问,才知道马上有公审。山姆也挤了进去,在后排的一个旁听席坐下。

被告跟山姆一样,穿着西装,但没有打领带。被告被指控杀了人,控方的证据是被告具备作案时间,被告辩护的理由是案发当天下午他一直在家。但是,在近两个小时的法庭调查和辩论中,被告都未能拿出证据证明案发当天下午他在家,不在案发现场,无犯罪嫌疑。结果法官判被告有罪。这让山姆大惊失色,他连忙问坐在他旁边的一位戴夹鼻眼镜的先生:“请问先生叫什么名字?”那位先生说:“我叫弗兰德。”山姆说:“我叫山姆,我想,你能证明我今天下午一直在法庭。”弗兰德先生说:“对不起,我只能证明你现在在法庭,至于你跟我说话前是否在法庭,我不能证明。”山姆急了:“整个下午我都跟你坐在一起,我一步都没有离开过这个座位,你怎么不能证明呢?”刚刚走下审判台的法官看见他们俩在纠缠,走了过来。山姆说:“我确确实实整个下午都在法庭,我一直坐在他的旁边。”法官说:“你自己说了没用,你得有证人!有人证明你今天下午都在法庭吗?”山姆望着弗兰德,弗兰德摇摇头。法官说:“幸好还没有人指控你!”山姆惊出一身大汗。

山姆出了法庭,挤上公共汽车。山姆拿着售票员撕给他的票问:“你这票能够证明我今天下午五点左右在你们车上吗?”售票员说:“我们的票只能证明你乘过我们的车,不能证明你在什么时间乘的车。”山姆小心翼翼地把车票放进内衣口袋。临下车前,他问售票员:“请问小姐芳名?”售票员说:“我叫玛丽娜。”山姆指着自己的额头说:“我叫山姆。记住,我这儿有个刀疤。”

下了公共汽车,山姆刚到家门口,就敲响了邻居的门。他对邻居说:“你看见了,我现在进门了,你能证明我到了家,我在家里。”山姆关上门,倒在沙发上睡着了。他醒来,一惊,拉开门,敲开邻居的门说:“你看到了,我在家里。”邻居说:“我只能证明你两次敲我门的时候你在家里,至于其他时间你是否在家,请谅解,我不能证明。”山姆急得在屋里乱转。他看见了床头柜上的电话机。他打通了一个朋友的电话,说:“我打电话给你,是想让你证明我在家,万一将来有人指控我,你可以为我证明。”朋友说:“从来电显示看,你是在家。但我只能证明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在家,至于不打电话的时候,你是否在家,对不起,我不能证明。”就这样,山姆不断敲邻居的门,不断打朋友的电话。夜深了,他不能再敲邻居的门,不能再打朋友的电话。他躺在床上,想到自己无法证明一个人在家睡觉,感觉恐惧极了。他下了楼,来到街对面的一个朋友家。他睡在朋友的身边,说:“你能证明,我今晚是跟你睡在一起的。”朋友打起了呼噜,他却睡不着觉。想到法庭上那个被判有罪的人,山姆发现自己以前的生活是多么危险。他一直一个人生活,他一直过着没有证人的生活,他甚至刻意追求这样孤独的生活。万一有人指控他,他可能会跟那个被告一样,因为没有证人而被判有罪的。他再也不能一个人生活了,那是不可以的,那太危险了。他决定明天就找个证人一起生活。

你是否发觉,你的很多忧虑都是像山姆那样自己添加给自己的。我们经常因为某种刺激而陷入恐慌中,其实,你只要冷静想一想,那不过是杞人忧天而已。

适当的忧虑能促使人们奋发向上,但是,过度忧虑,就是杞人忧天了。《读者文摘》上一篇文章对杞人忧天者的心理进行了绝妙的讽刺:“如此众多的令人忧虑的事情!有旧的,也有新的;有重大的,也有微小的,而富有想象力的忧虑者总有办法将路上的行人同远古时代联系起来。假如太阳燃尽了,一年四季可能完全成为黑夜吗?如果低温冷冻中的人再苏醒过来,他们还能活多久?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小脚指头,他能否在踢球中进球呢?”

请记住一点:世上没有任何事情是用忧虑解决的,绝对没有!你可以让自己的一生在对未来的忧虑中度过,不过无论你多么忧虑,你也无法用忧虑解决问题。

四、把让心情变坏的事彻底放下

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把坏心情抱得更紧,认为所有人都和自己作对,关上门不跟人说话,嘟着嘴生闷气,锁着眉头胡思乱想,结果心情更坏、更难过。所以,人要学会放下坏心情,拒绝让它折磨自己。

一位行者经过险峻的悬崖时,一不小心掉落山谷,情急之下抓住了崖壁上的树枝,上下不得,祈求佛陀慈悲营救。

这时,佛陀真的出现了,伸手过来接他,并说:“好!现在你把抓住树枝的手放下。”但是行者坚决不松手,他说:“把手一放,势必掉到万丈深渊,粉身碎骨。”行者这时反而更抓紧树枝,不肯放手了。这样一位执迷不悟的人,佛陀也救不了他。

坏心情如同那个紧抓着树枝不肯松手的佛陀一样,只不过它紧抓住的是某个念头,抓住了就死死握紧,不肯松手去寻找新的机会,发现新的思考空间,这样,只能一味陷入愁云惨雾中无法自拔。

其实,只要我们肯稍作改变,肯换个想法,调整一下心态,就能抛开坏心情,迎接新的处境。心理专家告诉我们:“把令你沮丧的事放下,洗把脸把无精打采的愁容洗掉,修饰一下仪容以增强自信,想着自己就是快乐的人。注意!装出高兴充满自信的样子,你的心情会好起来。很快你就会谈笑风生,笑容可掬。”只要我们改变情绪,就能改变思想和行为。思想改变,情绪会跟着改变。

要想拥有好心情,就得从原有的坏心情中解脱出来,从烦恼的死胡同中走出来。请注意,当你放下心情的包袱时,要好好检视清楚,看看哪些是事实,把它留下来,设法解决;哪些是垃圾,是给自己制造困扰的想法,要狠下心来,把它抛开。放下了包袱后,才能轻装上阵,才能活得轻松、自在、惬意。只有这样才能带来好心情和清醒的头脑。因此,人人都应该学会放下,学会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