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为什么不快乐
14085700000006

第6章 克制愤怒,你可以不生气(1)

生活中,不可能所有事情都顺心,总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因此,人也就免不了会生气。但是如果经常生气发脾气,那么受到惩罚的将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一、冲昏头脑的愤怒

愤怒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当现实与愿望相违背或不能达到,并一再受挫时,人就会愤怒。人遭到失败,遇到不公,会愤怒;无端受人侮辱,隐私被人揭穿,会愤怒;上当受骗,不容申辩,会愤怒……愤怒的诱发原因不同,层次不同,不满、生气、恼怒、大怒、暴怒都是它的兄弟姐妹。

就个人而言,为什么你有时要发脾气?为什么我们是易怒紧张的一代,而前人却不像我们这样?究竟是什么因素使怒气常常一触即发?

紧张招来怒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形成了一种无形中的张力,好像琴上的琴弦不断拉紧以致最后断裂。日程表安排得愈来愈满,直到有一天大动肝火之后才问自己。“我为什么发这么大的脾气?”很简单,在短短的时间内你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不断的挫折使愤怒暴发。半途中车子抛锚,越修理越不行,忍耐到达极限就会暴发,愤怒地想一脚把车踢落山崖。

未能实现预期的目的点燃愤怒。在学校里没有考到理想的成绩,工作中得不到该得的提升……所有这些及其他诸如此类的烦恼引起失望,一旦它得不到解脱,就会产生愤怒。

人身侮辱激起愤怒。谁说话侮辱了你的父母,谁轻蔑地叫你 “农民”或“老土”。你感到这是在侮辱你,于是怒气便发作了。

权利受到侵犯引起愤怒。个人权利遭受侵犯,感到不满,愤怒就产生了。在婚姻生活中,丈夫希望妻子这样做,妻子希望丈夫那样做,双方都不妥协,恼气最后便转化为愤怒。

虽然愤怒是一种短暂的情绪紧张状态,往往像暴风骤雨一样来得猛,去得快,但是它的杀伤力却很大。

释迦牟尼说:当一个人生气时,会有七件事情降临在他身上:虽然刻意装扮,依然丑陋不堪;虽然睡在柔软舒适的床上,依然疼痛缠身;误把善意做恶意,错把坏人当好人,做事鲁莽不听劝告,导致痛苦与伤害;失去辛苦赚来的钱,甚至误触法网;失去由勤勉工作而得来的声望;亲友形同陌路,不再同你为伍……因为一个任怒气驾驭自己的人,身心及言语皆表现得不健全,从而造成令人惋惜的后果。

这七种亲痛仇快的不幸,就是愤怒带来的杀伤力。愤怒蛰伏于人心,伺机操纵人的生活。无法克制的怒气,往往是伤害身心至深的本源。愤怒还极易破坏正常的人际关系,轻则会伤和气,影响人脉,重则会因控制不住自己的理智而闹出不该发生的事来。

作为一个理智的人,一定要克制愤怒。

二、宣泄出你的怒火

一幅漫画中一位经理模样的人正在训斥一名职员,职员无奈,便转而训斥他的下属,下属挺火,回家后居然莫名其妙地把气撒在妻子身上,妻子便把受到的委屈一股脑儿发泄在儿子身上,打了儿子一个耳光,儿子恼怒至极,飞起一脚踢向小狗,小狗疼得乱窜/跑,发疯似的冲出门乱咬,结果正好咬到从这里路过的经理!职员训斥下属,下属训斥妻子,妻子打儿子,儿子踢小狗,无非是为给自己的怒火找到个宣泄“出口”。

适度宣泄能够减轻或消除心理或精神上的疲劳,把怒气发泄出来比让它积郁在心里要好得多,这样做能够使你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但你要把握好宣泄的分寸,学会保持心理平衡的技巧。

适度的宣泄能够使你倾吐胸中的抑郁和苦衷,缓解紧张情绪。方法很多,找知己谈心,找心理医生咨询或通过写文章、写信来表达情感都可。如不能奏效,干脆痛哭一场,哭也是宣泄情绪的一个好方法。因为悲伤与恐惧等消极情绪会使体内的肽和激素含量过高而危害健康,眼泪能帮助排泄一部分对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孩子遇到了伤心事,常常一哭了事;女人遇到困难,一哭了之;多以“男儿有泪不轻弹”自居的成年男性,也不要强忍悲痛了,遇到愤怒的事情时,大哭一场宣泄出来吧。

“宣泄”愤怒可是一门学问,以下方法,你不妨一试:

在因某人某事生气之后,用笔把这件事的发生经过全部记下来,或者写一封言辞尖锐的书信,将对方痛骂一通。只是这种“信”可以随意书写,但是不可以寄发出去。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就经常用这种方法来宣泄心中的怒气,他在外边受了别人的气,回到家里后就写出一封痛骂对方的书信。家人在第二天要为他寄发这封“信”时,他却不让寄出去,原因是:“写信时,我已经出了气,又何必把它寄出去呢!”

发挥“道具”的作用。这里所说的“道具”,指的是能够被用来发泄心中怒气之物。日本有一家大公司的总裁,定做了一个与他身材同样大小的橡胶人偶,对自己有意见的职员可以对这个形态逼真的人偶尽情拳打脚踢,等宣泄够了,职员也就消了气,恢复了心理平衡。

三、让愤怒转化为强大动力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早年还是一个修车工人时,一次,他刚领到薪水,心情愉悦地来到一家高级餐馆准备用餐。可是,他坐在座位上将近15分钟,却没有侍者前来为他服务。又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一名侍者仿佛觉得他在这里坐得太久了,才过来问他是不是要用餐,而就在福特连忙点头示意之后,侍者却以非常不耐烦的态度将菜单丢到桌上!福特没有多说什么,他只是拿起菜单浏览。可是,他刚翻看了一下,竟然听见侍者语带嘲讽地说:“先生,我看这菜单你不用看得太认真了,你只要留意右方的价格一栏就行,至于左方的菜品呢,你就跳过吧!”

福特听了之后,立即愤怒地抬起头来看着侍者,只见对方一脸轻视表情。气愤难耐的福特真想点个餐厅中价格最昂贵的菜,可是,话到嘴边,他便立即想起那道菜的价格相当于他半个月的薪水,他只好郁闷地点了一个很普通的菜,侍者虽然没有再说什么,可是他脸上的那种嘲讽的表情,却叫人难以忍受!

福特看着侍者离去的背影,极力压抑着心中的愤怒。他命令自己冷静下来,绝对不可以因为他人的讥笑,就做出什么鲁莽的事情来。他暗自想着,为什么他吃东西时,就不能够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呢?为什么他每次都要先考虑价格?为什么今天他会受到他人恶意的嘲讽?从此以后,福特决心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在社会中不被人轻视的人物,并且开始朝着他的理想努力奋进。后来,他终于成了一位名气响亮的汽车大王。

在生活中,我们多多少少都会因受到一些人的冷嘲热讽而愤怒不堪,对此,你将如何处理呢?愤怒的杀伤力,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如果你任由它宣泄,就有可能使你丧失理智,进而做出伤人又伤己的事情。那么你是与他人针锋相对,还是暗自忍受一切?或许你会问,难道我们就应该让别人如此对待吗?难道我们就不能为自己出一口气吗?

你不妨学一学福特的处理方式,他将他人恶意对待自己所产生的愤怒,转化成了能够激发自我潜能的强大动力,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在每一件不幸事件的背后,都会隐藏着相对的利益种子。”真金不怕火炼,挫折与打击的火势越是猛烈,越能增加黄金的光泽。因此,当我们遭遇到外界给予的种种羞辱与恶意对待,正在为此愤怒莽撞,想做出一些遭人鄙视的事情时,不如及时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挣脱逆境的动力。这样,不但能保持自己的尊严,同时还能够让伤害我们的人明白,他们伤害不了我们,甚至回过头来,我们还应该感谢他们曾经给予我们的无情打击,因为若不是经过这样的锤炼,我们又如何能够越来越强壮、越来越出色呢?

四、生气是百病之源

《三国演义》里有“三气周瑜”、“骂死王朗”的故事,现实生活中也有人被气病、气死的事。每个人都知道生气对身体的危害,但当自己处在这个情境里时,却总是控制不住自己。

生气是一种不良情绪,像一种心理上的病毒,它使人闷闷不乐,低沉阴郁,更会使人重病缠身,一蹶不振,进而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阻碍情感交流,导致内疚与沮丧。生气不仅会损伤大脑,还会损伤精神。生气是百病之源。甚至还有一些人会因一时发怒而危及自己的生命,实在令人叹息。

非欧几何的创立者小波利亚就是因为生气而成为了一颗过早陨落的新星。

1831年6月,小波利亚把他的论文《绝对空间的科学》寄给大数学家高斯,以征求高斯的意见,但论文不幸在途中遗失。于是他于1832年1月再寄去一份,高斯收到信和附录后非常吃惊。同年2月14日,高斯给老波利亚回信说:小波利亚具有“极高的天才”。但却又说他不能称赞这篇论文,因为“称赞他等于称赞我自己,因为这一研究的所有内容,你的儿子所采用的方法和所达到的一些结果几乎全部和我在30至35年前已开始的个人沉思相符合”,并表示“关于我自己的著作,虽只有一小部分已经写好,但我的目标本来是终生不想发表的”,因为“大多数人对那里所讨论的问题抱着不正确的态度”,因而“怕引起某些人的喊声”,“现在,有了老朋友的儿子能把它发表出来,免得它同我一起被湮没,那是使我非常高兴的”。

然而,这位天才做梦也没想到,德高望重的数学大师竟然为了一己私欲而把他的论文束之高阁,并且“引用”了其中的一些理论原则。

小波利亚悲愤交加、痛心疾首、郁郁寡欢。他的身心受到损害,严重地阻碍了他进一步研究的精力与欲望。当1848年他看到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于l840年用德文写的载有非欧几何成果的小册子《关于平行线理论的几何研究》之后,他更加恼怒,怀疑人人都在与他作对,他决定抛弃一切数学研究,发誓不再发表任何数学论文。在挫折、悲愤、贫困之中,小波利亚于1860年1月27日因肺炎悄然辞世,一颗新星就这样过早地陨落了!

有了情绪后及时转移是很重要的,生气最忌讳的是压抑与强化,而小波利亚恰恰犯了这个错误。怒气的强化与压抑会“波及无辜”,引起身心各方面的并发症,小波利亚的悲剧足以让我们警醒。

日常生活中,不可能所有事情都顺心,总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因此,人也就免不了会生气。但是如果经常生气发脾气,那么受到惩罚的将是自己,而不是别人。

一位印度僧人胸襟宽广,从不生气。一位路人千方百计想激怒这位僧人,但均未奏效,于是他气急败坏地质问高僧:“你为什么不生气?难道你不是人吗?”他竟然开始污蔑高僧做人的资格,但高僧的笑意却浮上脸庞,耐心地回答:“如果别人给你的礼物,你不想要,再退回给这个人,结果会怎么样?”

这位路人,他原本想激怒高僧,结果却惹恼了自己。他在情急之下不把高僧当人,也就是把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了。著名高僧证严法师有一句名言: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在职场中,这样惩罚自己的人屡见不鲜:下级犯了错误,上级很生气,脾气火暴,声色俱厉,伤的其实是自己;上级作风官僚,下级很生气,烦闷憋屈,愤愤不平,伤的其实是自己;同事之间磕磕碰碰,惹人生气,怒火中烧,互相攻击,伤的其实还是自己。错误应该受到惩罚,但没必要通过生气来实现,既然错误在他,为何你要生气?别人犯了错,而你去生气,不正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吗?

五、不要为小事生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几个青年在一起打篮球,一个青年突破上篮,而另—个青年却从身后打手犯规。虽不是故意,但上篮者也怒气冲冲:“你怎么乱打手?”“我打了,怎么样?”犯规青年趾高气扬。

于是,两个青年从动口到动手,打得不可开交。为这点小事发火,甚至动武,本是不值得的,但是,因这样的小事而酿成的悲剧却不胜枚举。发火本身是一种情绪的发泄方式,但是如果这种发泄方式是以身心受伤害为代价的话,那么发火就失去了它本身的作用。

现实中,很多人遇到晦气或不顺心的事情以后免不了表现出郁闷、低沉的情绪,甚至有的还怨天尤人,最终把自己弄得很生气。例如,小孩不听话,气!自己的工作没做好,气!别人在背后说自己闲话,气!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而我们在生气的状态下往往会做出冲动的行为,“一气之下”做出了一些让自己后悔不已的事情,而这种行为,不仅会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的身心,还会损害自己的形象。但是如果你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其实,为了这些琐碎的小事而七窍生烟是最不值得的。

人生不过短短几十载,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不要因一些鸡毛蒜皮、微不足道的小事而耿耿于怀,因这些小事而浪费你的时间、耗费你的精力是不值得的。

多年前曾广泛流传一首打油诗《莫生气》,其诗云:“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自残行为,这实在是太不应该了,所以希望那些爱生气发怒的朋友们能降一降火气。

六、学会不在意

生活中琐事实在是非常多,许多事并无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之分,你若一时想不通,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或许就能够豁然开朗。正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若能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就能随时保持良好的个人状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处处拥有一份好心情,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在吃饭闲谈的时候,因为兴致所至,妻子一不小心冒出一句不太顺耳的话来,这句话被丈夫细细地分析了一番,于是他心中开始不快,与妻子争吵起来,直到最后掀翻了饭桌,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