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为什么不快乐
14085700000019

第19章 驾驭情绪,让快乐从“心”开始(1)

如果你能驾驭好自己的情绪,就会拥有愉快的心情,远离抱怨、烦恼与愤怒,享受积极、快乐的生活。

一、不要让情绪失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而情绪又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有时微妙得让人捉摸不透。但是,不管怎么微妙,你都要想办法将它捏得紧紧的,因为这关系到你能否拥有快乐的生活。

Wendy是某饭店的总监,有一天她在一家饭店开会时,最心爱皮包和公事包竟被偷走了,所有的现金、证件与重要客户的资料都不见了,她十分懊恼,欲哭无泪。

晚上回到饭店,她独自在办公室静坐了五分钟,试着将自己沮丧的心情锁起来,换上一张笑脸赶去参加迈克·道格拉斯当天的影片庆功宴。迈克·道格拉斯热情地说:“嗨!Wendy,你今天过得如何?”

Wendy热情地回他一个灿烂如阳光般的笑容,说:“哦!非常好。好得不能再好!”这天的宴会非常成功,Wendy也顺利地接触到更多的客户,认识了更多的朋友。

试想,如果那天她不能及时地调整情绪,继续沮丧下去,不赴这场宴会或者在宴会上不断抱怨自己遇到的倒霉事,将会错过与客户接触的机会,也间接影响了众人对饭店的印象。

职场上你更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工作在第一线的人员,如前台接待员、客服人员、公司总机、销售人员、公交售票员等,他们能不能将近日被男朋友抛弃的哀怨或今早与老婆吵架的怒气隐藏起来,给客户亲切的笑容,将直接决定公司今天的营业额。

在职场上不能控制情绪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影响:它将使你没有合作伙伴!而在这个讲究合作的社会里,没有合作伙伴就意味着你将一无所有。

有一位意大利籍的主厨十分情绪化,高兴起来可以又亲又抱,左一句甜心,右一句蜜糖,让人听了心里暖洋洋的。但是千万别惹他发火。一旦发怒,三十秒内,他可以将英文的脏话全部骂遍,且意犹未尽,再加上很多意大利文的脏话,翻脸比翻书还快,搞得大家都对他畏惧三分。

他的脾气犹如一匹野马,完全无法控制,厨房的员工因受不了他的脾气,流动率很高,外场经理也因为难以和此主厨配合,换了又换。但是饭店的主管觉得他确实有才气,他做的菜客人吃过之后都赞不绝口,他还会利用很普通的材料做出很多有新意的菜肴来。基于这些原因,主管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他去了。

有一天,一位新来的服务生惹怒了主厨,主厨训斥他的时候,服务生居然和他对骂起来了,厨房里顿时变得一团糟。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主厨居然拿出切肉的刀子要跟服务生拼命。这下,事态严重了,主管只好开除了主厨。

一个优秀的主厨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丢了饭碗,这应该是他绝对没有想到的。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庞大,企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任何人,不管他有多么优秀,想仅仅靠个体的力量来左右整个企业都是不可能的。主厨不克制自己的情绪,随便乱发脾气,只会让周围的人对他敬而远之,无法真正与他沟通,也就无法作到和谐配合。饭店里所有人都与他配合不好,这当然就是主厨个人的原因了,被开除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约翰·弥尔顿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激情、欲望和恐惧,他就是国王。”

那么,怎样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每天充满幸福和欢乐呢?那就要学会这个千古永恒的秘诀:弱者任思绪控制行为,强者让行为控制思绪。每天清晨醒来,当你被悲伤、自怜、失败的情绪包围时,你就这样与之对抗:沮丧时,你引吭高歌;悲伤时,你开怀大笑;恐惧时,你勇往直前;自卑时,你换上新装;不安时,你提高嗓音;穷困潦倒时,你想象未来的财富;力不从心时,你回想过去的成功;自轻自贱时,你注视自己的目标。

可以说,能够掌握情绪的人是智慧型的人,是成熟的人,他们都有一些对不良情绪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如果你是个成熟理智的人,如果你是个力求上进的人,如果你是个希望攀登事业高峰的人,那么,时刻记住:不要让你的情绪失控,管好你的情绪,不要让它随便撒野!

二、学会自我调适情绪

有一位刚刚踏入歌坛的歌手,当他将自己精心制作的录音带寄给一位有名的制作人之后,便开始每天守候在电话机旁边等待回音。第一天,这位歌手满怀希望,在等待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极佳的情绪,并且与人大谈他未来的音乐抱负;到了第十七天时,因为情况不明,他的情绪开始起伏波动;接着,在第三十七天,他因为对前程感到了忧心,情绪便显得十分低落;到第五十七天,他的情绪已经糟糕透顶,他认为自己的希望落空了。没有料到,此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他立刻拿起电话,想也没想就对电话那头的人破口大骂。最后对方告诉他:“我是收到你录音带的制作人,不过你似乎并不乐意接到我的回电,那么我很遗憾地告诉你,我们双方应该不会再有合作的机会了。”

仅仅几十天,这个歌手就经历了情绪的高低起伏,“你现在是欢喜悲伤,还是一点儿也不知愁?”这是歌手李宗盛曾经演唱过的一首歌曲中的歌词,它说明了人们的情绪会不断地变化,甚至会在某一段时间内,经历喜怒哀乐等多种情绪。

由于人是具有情感的群居动物,所以我们对外界会产生许多情绪,这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更何况,即使是涵养很高的人,也不可能从来没有不良情绪产生。但即便如此,身处一个群居的社会,如果我们的情绪不能稳定,或者经常反应过于激烈,那么这些就会成为自己人际关系上的障碍,成为自己事业发展的阻碍。所以我们需要提高个人修养,学会如何稳定、疏导并且调整自己的情绪。

有许多心理医生相信,一切形态的不快乐,均起源于情绪得不到疏通,而当人们能够抒发情绪,不再暗自承受心理上的压力时,整个人就会变得心平气和、轻松愉快。

有人询问一对结婚五十年的老夫妻,是否有维持婚姻幸福的秘诀。老先生回答说:“我跟我妻子结婚的时候有一个约定,那就是当她有烦恼时,她可以告诉我,而如果我对她有所不满,我就要出去散步,我想我们婚姻美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户外度过的!”你可以在感觉情绪不佳时,学习故事中的老先生出外散步;也可以拿着一个软软的枕头,走进一个能让你独处几分钟的房间,做个深呼吸,再用枕头盖住你的脸,尽情地大声尖叫或者怒吼,如此一次一次地重复,直到你感觉所有的情绪都已经释放出来才停止;接着,你静坐片刻,并且开始集中你所有的精神,好好感受解脱压抑情绪的感觉。

你可以带着高昂的情绪开启一天的序幕,想着:“又一个好日子要开始了。”你还可以替自己立下一个目标,比如,在上班的途中微笑五次,或是早晨起床后沐浴一下,让自己身体舒服起来。用一种积极而轻松的表情开始每一天,日子会过得比较愉快。

有一些情绪宣泄后,并不会产生后遗症,比如欢喜、兴奋、开心;有一些则会导致后患无穷的局面或者结果,比如愤怒、冲动、暴躁。当我们知道如何调节负面情绪时,就不会因为一时的情绪失控而产生不良的结果,我们便能够经常保持愉悦的心情,从而成为一个能够管理情绪的快乐人!

只要你能随时提醒自己,鼓励自己,就一定能够经常保持好情绪,从而使坏情绪不会经常来打扰你。

三、任何憎恨都是不值得的

你自己是否活在憎恨当中呢?憎恨自己为什么不腰缠万贯,憎恨自己为什么没有香车美女,憎恨自己为什么得不到别人的青睐,憎恨……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互相竞争,个人不断向团体证明自己的价值。竞争之下,有胜有负,胜者骄傲欣喜,败者沮丧羞愧。当一个人失败时,他的情绪有可能是内转的,恨自己不成器,怀疑自己;也有可能是外转的,憎恨、仇视那个胜利者。

有强烈憎恨心理的人,常会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一些自己无法掌握的因素,诸如外貌、父母及家庭,这种想法让他们更痛苦,也更懒散。不管我们的理由如何,憎恨总是不值得的。它潜藏在我们内心里,会损坏我们生活中许多可爱的事物。把自己锁在苦恼之渊里,甚至无法为别人的幸运而感到愉快。憎恨就像毒害我们的血液、细胞的毒素一样,影响、侵蚀着我们的生命。

头痛、消化不良、失眠和严重的疲倦等,是习惯憎恨的人常有的生理症状。一所医学院曾作过一次调查,报告中说,与心情较为愉快的人相比,心存憎恨的人更容易进医院。医务人员所作的试验显示,患心脏病的人常常不是工作辛劳的人,而是抱怨工作辛劳的人;最足以引起高血压的原因,莫过于外表好像很安静,内心却被强烈的憎恨所煎熬。

憎恨甚至会造成意外事件。交通问题专家说:“发怒的时候永远不要开车。”心里总是惦记着丈夫如何不懂体贴的妇女,比起那些毫无杂念的妇女,更容易在家里发生意外事件。

那么,怎样才能消灭自己的憎恨情绪呢?

首先,我们要确定憎恨情绪的来源。如果我们能反省,就会发现十次之中有九次憎恨的来源是自己。忽略自己的缺陷与弱点,乃是人之常情。在任何可能的时候,我们总会把自己的短处变成别人的错处,而后加以无以名状的憎恨。例如,在每一个离婚案件中,几乎很明显的,所谓无辜的一方往往并不像其所描述的那般无辜。

“这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说,“我们自己的过错好像比别人的过错要轻微得多。我想,这是由于我们完全了解有关犯下错误的一切情形,于是对自己多少会心存原谅,而对别人的错误则不可能如此。”

其次,忘记憎恨的事情。理智的人并不仅仅把怨恨变为满足,他们还经常把新的梦想和热诚填进他们生活中的洼地。据心理学家说,我们不能同时拥有两种强烈的情感。既要爱又要恨,那是不可能的。大部分怨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要排除怨恨,就要忘记曾经不愉快的事情。

最后,学会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之后,我们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善意总是多于恶意的。一所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一种真正以友谊待人的态度,65%~90%的高比率可以引起对方友谊的反应。因此,领导此项研究的博士说:“爱产生爱,恨产生恨,这句老话绝对是不会错的。”所以,我们就没有必要让憎恨耗尽自己的精力。

四、不要被内疚的情绪所包围

内疚是一种个人的情绪,心理学家认为,内疚感成为个人情感的一部分有两条基本的途径。

一种是在人们非常小的时候经常感受到的,然后便被作为一种残留的孩子气式的反应而一直被保留到他成人后。所谓残留下来的内疚是源自于孩提时代记忆中的情感反应。这些内疚有许许多多的制造者,那些制造内疚的人循序渐进地制造小孩内心的内疚感,人们长大成人后仍然喜欢搬出这些句子来。一些残留下来的句子包括这样的话:

“如果你再那样做,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你应该为自己感到羞耻。”

如果一个成人使得他的上司或他的衣食父母失望的话,那这些话背后的含义仍然会导致伤感。人们一直不懈地努力寻求他人的支持,如果这种努力不成功,人们就会产生内疚感。

第二种途径是成人在违背了他自己认为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处于自我强加的内疚情感中的个人被他最近所做的一些事情弄得毫无心思去采取行动,他最近所做的这些事情并不一定就是那些欠考虑的事情,这是一种成人在自己违背了做人的原则或道德规则的时候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内疚。即使伤感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他仍然会长时间地感到难过。

典型的自我强加的内疚包括自我责备和自我憎恨,或者说,也包括由于过去的一些行为,诸如混在顾客群中扒窃过顾客的钱包,没有去公司或说了一些错误的话等,而弄得自己现在无精打采。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走不出这个情绪的怪圈,结果弄得自己身心疲惫。

其实,在犯了错误或是伤害了他人之后,有内疚情绪是很正常的,因为这说明他明白是非的标准。但是,如果一个人长久地沉浸在内疚中,则是一件不明智的事情。

有一位老人,他六岁的孙子每天傍晚都要跑到街道拐角去迎接他下班回家,这使他很愉快。当孙子迎到他时,他总是给孙子一小包糖果。

一天,这个小孩迎接到祖父后,充满期望地问道:“我的糖果呢?”这位上了年纪的先生力图隐藏自己的哀伤情绪。“你每天都来迎接我,”他犹豫了一下,接着说,“仅仅是为了一包糖果吗?”

祖父从衣袋里掏出一包糖果,递给孩子。他们向房子走去,谁也没有说话。这孩子伤心了,显得很不高兴,他知道他伤害了自己所爱的祖父的心。从那以后,孙子再也没有去接过祖父,他小小的心灵中装满了对祖父的内疚。但祖父并不知道这一切,时间一长,一个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就变得沉默寡言了。

可见,适度的内疚是必要的,但在任何一种情形下,过分的内疚都是一种愚蠢,是一种毫无益处的行为。它会伤害一个人的心灵,也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虽然你可以永远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对你过去错误的行为悲号不已;你可以一直内疚,但并不能纠正你的行为,哪怕是一丝一毫。既然长久的内疚无济于事,那么,我们就应该改变对那些使自己内疚的事情的态度。从现在开始,你应将过去的事视为已经无法挽回的结局。

往事已成为历史,不管你再怎样内疚,再长时间的内疚也不会有丝毫改变。你应该铭刻在脑海里的一句话是:“内疚既不能改变往事,也无法使我有所长进。”根据这一认识,你便可以将内疚与吸取经验教训区别开来。通过内疚,你应在现实中避免什么?只要努力解决你所要避免的问题,你便可以摆脱内疚情绪的包围。

五、获得控制恐惧的力量

恐惧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刚刚从母体中分离出来的婴儿,第一个反应就是啼哭。脱离了母体的保护,面对一个陌生未知的世界,一个软弱无力的孩子出现恐惧的情绪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他所惧怕的事情或情景,而且不少事物或情景是人们普遍惧怕的。对某些事物或情景合情合理的恐惧,可使人们更加小心谨慎,有意识地避开有害、危险的事物,以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挫折、失败和意外事故。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的恐惧心理异于常人,如一般人不怕的事物或情景,他怕;一般人稍微害怕的他特别怕。这种无缘无故的与事物或情景极不相容的异常状态,就是恐惧情绪。恐惧情绪是最消极的一种情绪,并且总是和紧张、焦虑、苦恼相伴随,而使人的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如果恐惧情绪一直贯穿于我们的生活,将会造成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