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文学史
1395900000075

第75章 北宋词人 (5)

曹组,字元宠,颍昌人,宣和三年进士。有宠于徽宗,曾赏其《如梦令》:“风弄一枝花影”,及《点绛唇》:“暮山无数,归雁愁边度”句。蔡伸字仲道,莆田人,宣和中,官彭城倅。历左中大夫。有《友古词》(《友古词》一卷,有汲古阁刊《宋六十家词》本)。伸喜引古句入词,往往是生硬不化。赵长卿自号仙源居士,南丰人,宋宗室,有《惜香乐府》(《惜香乐府》)二卷,有汲古阁刊《宋六十家词》本)。颇多淡而有致的情语,如:“人道长眉如远山,山不似长眉好”(《卜算子》);“客路如天杳杳,归心特地宁宁”(《朝中措》)。叶梦得(1077—1148)(见《宋史》卷四百四十五《文苑七》,《南宋书》卷十九)字少蕴,吴县人。绍圣四年进士,除户部尚书,以崇信军节度使致仕。有《石林词》(《石林词》一卷,有汲古阁刊《宋六十家词》本,有叶廷琯刊本)。关子东说:“叶公妙龄,词甚婉丽。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合处不减东坡。

”但像他的“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水调歌头》)之类,实并不“雄杰”。还是“江南梦断横江渚,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贺新郎》)之类,比较得当行些。向镐字丰之,河内人,有《喜乐词》(《喜乐词》有《四印斋汇刻宋元三十一家词》本)。他和黄庭坚一样,也颇喜用当时的白话写词,因此,很有些今已不能懂得的句子。像《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我和影儿两个。灯烬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恓惶的我。”其作风和时人是格格不相入的。朱敦儒(见《宋史》卷四百四十五《文苑七》)字希真,洛阳人。少年时以布衣负重名。靖康间,召至京师,不肯就官。南渡后,为秘书省正字。秦桧当国,以他为鸿胪少卿。桧死,他遂废黜。有《樵歌》(《樵歌》三卷,有《疆村丛书》本。《樵歌拾遗》,有《四印斋汇刻宋元三十一家词》本)。《宋史》本传称他:“素工诗及乐府。婉丽清畅。”黄异称他:“天资旷逸,有神仙风姿。”汪叔耕说他的词:“多尘外之想;虽杂以微尘,而其清气自不可没。”像《好事近》: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乃是他的代表作。王灼字晦叔,遂宁人,有《颐堂词》(《颐堂词》一卷,有《疆村丛书》本)。他作《碧鸡漫志》(《碧鸡漫志》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对于词的制作,颇有些可存的意见。但他自己所作,却不过“平稳”而已。

陈与义(1090—1138)(见《宋史》卷四百四十五《文苑七》,《南宋书》卷五十五《文苑传》)字去非,本蜀人,后徙居河南叶县。绍兴中,拜翰林学士,知制诰,参知政事。有《无住词》(《无住词》一卷,有汲古阁刊《宋六十家词》本,有《疆村丛书》本)。黄昇云:“去非词虽不多,语意超绝。识者谓可摩坡仙之垒。”但他的词,实不能“摩坡仙之垒”。像《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都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云云,已是最好的例子了。吴则礼字子副,富川人,官至直秘阁,知虢州。晚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有《北湖集》五卷,附词(《北湖词》一卷,有《疆村丛书》本)。则礼词多慷慨激昂之作,像《江楼令》:“凭栏试觅红楼句,听考考城头暮鼓。数骑翩翩度孤戍,尽雕弓白羽。”当已开了辛弃疾的先路。

但在这个时代里,如双白玉柱似高出一般词人之上者却有赵佶和李清照二人。

赵佶(宋徽宗)(见《东都事略》卷十至卷十一,《宋史》卷十九至卷二十二)的天才,不下于李煜,其生平际遇,也很有似于李煜。他初期的生活,在极绮丽清闲中度过。他知道如何的享乐。他是一个最好的文人学士,但可惜他却是一位必要担负天下事的皇帝。因此,他一放松了自己,而天下事便弄得不可收拾。金人乘机而入,他遂与他的儿子钦宗一同被掳北去,他后半期的生活,便在北地度过极人世不堪忍受的种种痛苦。他的词集不传,今所有者,皆从时人笔记选本中零星见到。后期的作品尤为寥寥可数。所以我们研究他的作品,最痛苦的便是觉得材料太少。

但即就那些少数的作品中,他的天才也已深为我们所认识了(《宋徽宗词》一卷,有《僵村丛书》本)。他的生活,既有截然不同的两个时期,他的作风与情调,便也有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方面。在他的第一期倚红偎翠的皇家生活里,他的词是舒缓的,是绮丽的,是乐生的,是“绛烛朱笼相随”,是“龙楼一点玉灯明,箫韶远,高宴在蓬瀛”,是“共乘欢,争忍归来,疏钟断,听行歌犹在禁街”,是“凤帐龙帘萦嫩风,御座深翠金间绕”。到了他的第二期“终日以眼泪洗面”的俘虏时代,他的情绪便紧张了,便凄凉了,便迫切了;他不再做快乐的梦了;他也学李煜一样地在远离祖国的北地作着悲愤的词:

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

琼楼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

家山何处?忍听羌管,吹彻梅花!

——《眼儿媚》

这还不与李煜的“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如出一模吗?至如佶的《燕山亭》:

裁翦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雾,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则似乎比李煜的“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更为深入一重了。

李清照(见王鹏运的《易安居士事辑》,附《四印斋所刻词》中的《漱玉词》后)是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诗人。她的词集凡六卷,她的文集也有七卷。今所传的诗词,不过寥寥的数十首而已。这个损失,大有类于希腊之损失了她的最大的女诗人萨福(Sappho)的大部分的作品一样。然即在那些残余的“劫灰”里,仍可充分地见出她的晶光照人的诗才来。她的五七言诗并不甚好;她的歌词却是她的绝调。像她那样的词,在意境一方面,在风格一方面,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什么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她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父名格非,也是一位很有名的文士。母王氏,也能写文章。她于二十一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明诚又是一位文士。他们的家庭生活,据易安的自述,是十分的快乐的。在这个时候。她的词似乎是已达到了最高的境界。所有好词,在这时作的最多。他们结缡未久,明诚便出游。易安寄他之小词很多。有一次她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思胜之,一切谢客,废寝忘食者三日夜,得五十余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诵再三,说道:“有三句乃绝佳。”明诚诘之,他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易安之作!在金兵南侵之时,他们流徙四方以避之,家业丧失十之七八。明诚又病死。此时以后,她的生活便很艰苦。在这时候,她的词,也写得不少(《漱玉词》一卷,有汲古阁刊《诗词杂俎》本,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我们在她的词里,还约略看得出她这一个时期的生活情形。她的词,要引起例来,真该引得不少。这里姑举几首: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参考书目

一、《宋六十一家词》 汲古阁编刻,重要的北宋词集,一大部分已备于此刻之内。有原刊本,有广州刻本,有影印本。

二、《名家词集》十卷 侯文灿编,有原刊本,有《粟香室丛书》,录汲古阁未刊词十家。

三、《宋元名家词》不分卷 江标编,有湖南刊本,录汲古阁未刊词十五家。

四、《四印斋所刻词》及《四印斋汇刻宋元三十一家词》 王鹏运编刻。苏、辛词及《漱玉》、《清真》诸集,刻得都精。

五、《双照楼景宋元明词》 吴昌绶编刻,正续凡四十家(续集陶湘刊)。刻得极为精美。于此可略见宋、元人词集的真面目。

六、《疆村丛书》 朱祖谋编刻。收罗最富,凡二百余家。

七、《乐府雅词》三卷,《拾遗》一卷 宋曾慥编,有《词学丛书》本及《粤雅堂丛书》本。

八、《阳春白雪》八卷,《外集》一卷 宋赵闻礼编,有《词学丛书》本及《粤雅堂丛书》本。

九、《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十卷 宋黄昇编,有汲古阁刊《词苑英华》本。

十、《草堂诗余》四卷 传本极多,有武林逸史编的一本(《词苑英华》本),有明何良俊刊本,有四印斋刊本,有《双照楼景宋元明词》本,又有明沈际飞编刊的四集本。

十一、《词综》三十四卷 朱彝尊编,王昶补。有原刊本及坊刻本。关于北宋词,可读其第四卷至第十一卷。又后有“补人”、“补词”亦应注意。唯所选殊偏。

十二、《历代诗余》一百二十卷 沈良垣等编,有内刊本,有石印本。

十三、《词林纪事》二十二卷 清张宗辑,有原刊本,有石印本。其卷三至卷十之前半,录北宋人词。

十四、《直斋书录解题》二十二卷 宋陈振孙著,有清武英殿刊本及江苏书局刊本,其中卷二十一“歌诗类”,为著录唐、宋词最早之目录。

十五、《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 宋王偁著,有扫叶山房刊本。与《南宋书》等合称《四朝别史》。

十六、《宋史》四百九十六卷 元脱脱等撰,有《二十四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