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八
13950800000015

第15章 望门投止

【释义】看见有门户的人家就去投宿,一般指逃难中暂时求得栖息之地的窘迫情形。【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俭传》。

东汉桓帝时,皇上无能,国家散乱,大权旁落,实权掌握在宦官手里。宦官们胡作非为,欺压百姓,搞得社会混乱不堪。

当时,有些正直的官员不满宦官掌权,要求改革朝政。宦官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哪里能答应?于是,他们就散布谣言,陷害那些要求改革的人,把他们都抓了起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党锢之祸”。

有一个大宦官名叫侯览,他利用权势,横行朝廷,称霸乡里,欺压百姓。他在家乡霸占民宅,强占良田,还修建了规模极大的豪华住宅,引起了很大的民愤。

有个叫张俭的人曾在侯览的家乡当过官,知道了侯览在家乡横行不法,残害百姓的事,非常气愤,就给皇上写了个奏章,告发侯览的罪行,要求皇上严惩侯览。侯览利用职权,把这份奏章扣了下来,没有让皇上看到。从此,侯览对张俭恨之入骨,一心想要报复他。

到了汉灵帝的时候,侯览终于找到了机会。张俭家有个仆人,因为品行不端,被张俭赶了出来。侯览知道了,就让这个仆人上书告发张俭,说张俭跟同乡的二十四个人结成同党,图谋造反。

侯览和其他一些宦官一起到汉灵帝那儿去,要求汉灵帝下诏令逮捕张俭等人,并把他们统统杀掉。汉灵帝当时只有十四岁,什么也不懂,侯览他们怎么说,他就答应怎么办。

张俭得到消息,连夜逃跑了。其他和宦官作对的人很多都被抓了起来,还有不少被杀了。侯览因为死对头张俭还没有抓到,心里很不高兴。他当然不会轻易善罢甘休,就请皇上又下了一道命令,要在各郡县搜拿张俭。并且说,如果有谁敢窝藏张俭,就将他一同治罪。

这样一来,各郡县官吏都到处捉拿张俭,张俭只好到处躲藏,见到人家就去投宿。大家都知道张俭是个正直的人,都情愿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他。等到官府知道了消息来抓他,他又跑到另一个地方躲起来了。

有一次,张俭躲到一个叫李笃的人家里,官府知道了,派了一个叫毛钦的人去抓他。毛钦到了李笃家,李笃对他说:“张俭是个正派的好人,难道你忍心抓他吗?”毛钦也是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听了李笃的话,叹息了一声,就走了。

因为受到许多人的保护,张俭最终躲过了搜捕,保全了性命,但是那些曾掩护收留过他的人家,有许多却因此遭了殃,有的坐了监狱,有的还被杀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