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浮世佳人
13895400000020

第20章 18

半个月后,在一个初冬的早上,夏嘉宝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此时的她,正置身于温哥华的一间小小公寓里。

该想到的都想到了,仁诚为她交足三年房租,为她入籍加国,还为她交足三年大学费用。

恍如隔世。

这一年,嘉宝29岁,但面孔依然清秀异常,混迹在一群学生中,仿佛是大学新生。

嘉宝争分夺秒埋头书本,完全与世隔绝。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课,一个人坐公车,一个人回家。

短短时间,小公寓内已经堆满杂物,报纸,书本,速食面,嘉宝无心收拾,一切似乎都是身外物。

她沉默得像一座坟一样,目光越来越清冷。

迷蒙恍然间,她会暗暗发问:这个城市为何永远都是黑夜?

仔细想过,才知其实是心境使然。

周围的人都对她好奇:一个美女,既不骄矜也不耍酷,怎么沉默成这样?

他们背后叫她:“没有微笑的蒙娜丽莎。”因为她从来不说话。

呵,命运多么奇妙。

曾经读大学的她也是这样。

那个时候的她,自卑,但有希望;现在的她,眼前黑漆漆一片。

嘉宝只要想起仁诚,心立刻会痛得裂开。

有一日,梦见仁诚被警车带走,她一个人在背后狂跑,大声喊:仁诚,仁诚……然后,自梦中惊醒,心跳得快要跃出来,黑暗中,她摸摸索索取水喝,竟然浑身力气尽失,整个人重重摔在地上。

她日日手机不离身,期待着仁诚能突然给他一个电话,可是,从来都没有。

她等啊等啊,直至死了心。

他是下定了决心,要她忘了他。

直到这个时候,嘉宝才发现,仁诚对于她的意义。

她爱他,视他为这个世界上的瑰宝。

重新开始,呵,如何重新开始?

她不能相信还会遇上这样待她的人。

失去宋仁诚,夏嘉宝已经失去精魂。

她会忘了他吗?

她想,就是忘了她自己姓谁名谁,她也忘不了他。

所以,夏嘉宝盲目地投入学习,并没有未来的打算,也没有近期的计划,也谈不上对知识的热爱,她只是眼前黑漆漆一片,知道这是目前她唯一能做的事情。

这里终于不再是乔云生的天。

夏嘉宝重获自由,但却永永远远地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

孰好孰坏,其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从来没有选择。

谁能想到,多年后,她置身异国,重归校园?

寒期来临,嘉宝整日整夜待在屋子里,屋子里暖气不足,她裹着被子靠在床上,看牢书本,全神贯注,每每再抬头时,天色已经黑掉。

一天天就这样过去,时间无声无息,仿佛回到太初。

她吃得很少,一是不习惯该地饮食,二是总是食不下咽,整个人瘦成薄片人。

她和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是,她坚持给宋仁诚写信,虽然,从来没有收到过回信。

一天,下午时候,突然响起敲门声。

嘉宝起身,狐疑。

她一直以为她即使死在此地,也未必有人会知道。

门孔里看见肥胖的房东太太,打开门,对方送上一盒子生姜饼干。

她说:圣诞节快乐,中国小姐。

嘉宝恍然惊醒,原来已经是圣诞,她慌忙道谢。

听见好心的房东太太说:“夏小姐,你那么悲伤,做人要开心。”

呵,几十天未听人话,第一句竟是这样贴心入肺,嘉宝竟感动至怔怔发呆。

房东太太告辞,嘉宝默默吃饼干,不知不觉中,竟然吃下整盒子,身上顿时觉得暖和起来,一颗心也开始跃动。

嘉宝决定出去走走。

她本以为街上张灯结彩,人群熙攘,狂欢声四起,毕竟是该国最大的节日,但出乎意料的是,行人寥寥无几,且到处除了雪还是雪,商店大部分都已关门,风在大街小巷乱窜。

嘉宝觉得诧异。

看到行人,捕捉到生命的迹象,竟然顾不得就问:“不是圣诞节吗?为什么人这么少?”

对方回答:“都去大城市过节日了,或者,在家里聚会呢。”

嘉宝恍然大悟。

她在街上无目的乱走,12点钟时,听到教堂的钟声响起,响彻整个小镇。

一刹那间,无来由地,她一生的悲欢离合纷纷繁繁,笑泪在瞬间齐齐涌上心头,她几乎要放声大哭。

在那一刻,她疯狂地思念他。

宋仁诚,宋仁诚,宋仁诚……

也仿佛是在这一刻,她才完全体会了“爱”这一个字所包含的酸甜苦辣,她才彻底地懂得了这一个字。

甚至有那么一秒,她想抛开一切的得失,想要感谢上帝,让她有了这样的彻悟。

可是,只要想到,她或许永永远远地失去了他,她就心如绞痛,万刃剜心。

嘉宝扬起头来,她的眼泪全数倒流回去。

她对着漆黑的夜空,内心情不自禁地发出呼喊:重新开始,重新开始……

否则,继续这样下去,该如何是好?

但终于终于,有了转机。

下一个学期开始,一天,她在图书馆查资料做功课,到咖啡机旁端一碗咖啡回座位,一路心里琢磨:古典裁剪加上现代设计,是不是有更好效果?

这个神奇的试验时刻突然到来。

仿佛在那一瞬间,她近一年的所学突然融会贯通起来,嘉宝真正开始体味服装设计的魅力所在,真正开始欣赏这门艺术。

呵,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她竟然懂了。

想着想着,脸色发红,整个人兴奋起来。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出乎意料。

她撞到了一个人的身上,咖啡洒了对方一身。

嘉宝慌忙赔罪,急急说:“我帮您清洗,或者我出清洗费。”

对方却突然笑起来。

嘉宝抬头看。

咦,似乎面熟。

嘉宝皱眉头思索,啊,想不起来。

她听见对方说:“啊哈,上次你吐了我一身,这次,你又洒了我一身咖啡。”

她还是一脸茫然。

对方继续提点她:“那一次,你跟着男朋友,你整个酒吧叫他的名字,仁诚仁诚……”

电光火石间,她记起来了。

那一次,和仁诚在酒吧喝酒,酒醉后满场子找仁诚,撞倒在一个人身上,只记得那人非常宽容,脱掉身上的外套,一句责怪的话也没有。

令嘉宝吃惊的是,他竟然会记得她,她呆立,说出三个字来:“这么巧。”

对方开玩笑,回应她:“就这么巧。”

嘉宝镇定一下,马上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

对方说:“请我喝咖啡赔罪吧。”

嘉宝自知理亏,当然应下来。

人生何处不相逢。

他叫斯蒂芬,是该大学服装设计系的外聘老师。

他本人学历虽然并不高,但在服装设计界成绩卓然,名气已经如日中天,因此也受到学院派尊敬,被聘入大学教学。

那一次的中国之行,是为筹备一次大的服装秀找材料。

不期然,在酒吧撞见她,当时惊为天人。

更重要的是,她当时穿乳白色棉布上衣,蓝色长裙,给了他灵感。

那一次秀场的衣服,他选择了蓝白配,出奇制胜,赢得满场掌声。

后来,报社采访他,他还提到了她,他称她为“缪斯”。

后来再想起,他甚至以为那是恍惚中的一种幻觉,并不存在真实的她。

那次的记忆那么深刻鲜明,以至于即使中间隔着三年的时间,他也一下子认出了她。

还有另一种可能,他们真有缘。

他教授四年级学生,而她又孤陋寡闻,所以,她竟然不知道他。

听到嘉宝说自己在服装设计系读书,斯蒂芬显得异常高兴。

他递上一张名片,对嘉宝说:“欢迎你来我的工作室玩。”

嘉宝默默接过名片放进口袋,她要等很久以后才能知道这个邀请的价值。

他又问:“在此地可有亲戚?”

嘉宝摇摇头。

“生活还习惯?”

“还算过得去。”嘉宝简单答。

“学业进行得如何?”

“我很喜欢这个科目。”嘉宝不能解释清楚,她对这份学业的爱好始于几十分钟前。“你看这个设计,真是特别。”嘉宝摊摊手上的稿子。

斯蒂芬探过头来看看,诧异说:“嘉宝,你能看出这个图样的好来?”

嘉宝点头,然后指出其中的优秀之处。

斯蒂芬是艺术家,情绪外露,当下高兴地竖大拇指,说:“嘉宝,你已经入门。”

嘉宝想,我苦读了那么久,原来才刚刚入门,于是大胆说:“仅仅如此?”

斯蒂芬笑说:“野心好大,能够入门已经非常难得,大部分学生即使已经毕业也远远谈不上入门。”

嘉宝听了这几句话,心怀突然大开。

除了仁诚,她得到的鼓励并不多。

斯蒂芬又说:“很有可能,这是你的天赋所在。”

外国教育果然人性化,所有老师都重在发现你的天赋,帮助你将之发扬光大,而不像在国内,所有老师都紧盯着你的成绩单,嘉宝当下想。

也是自那一天起,她的整个人有了一丝活力。

不管怎样,她终于有了一个朋友。

那天,她在给仁诚的信里这样描述:太神奇了,竟然会有这样的事情。这个人,身形高大,穿蓝牛仔裤,格子衬衫,但脸上却总有一丝孩子气,让人几乎看不出年龄,应该是个真正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