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13892600000003

第3章 伊什塔尔大门/新巴比伦

伊什塔尔大门是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新巴比伦城的北大门。现由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复原收藏。

新巴比伦古城的遗址在今伊拉克巴格达以南数十公里。全部城墙长约13.2公里,每隔44米有一座塔楼,绕城共计有三百多座塔楼。城墙共有三道,最厚的一道有7.8米,最薄的一道也有3.3米。

原来归属于亚述帝国的著名的巴比伦王国,在灭亡一千多年以后,迦勒底国王那波拉萨尔与米提亚国王奇阿克萨联合,于公元前626年攻陷尼尼微,灭亡亚述,在古巴比伦城的废墟上又重新建立了一个新王国,再度取得了统治地位,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王国为“新巴比伦王国”。

到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前562年),国力强盛,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这一时期的新巴比伦建筑是西亚历史的象征和两河文明的最高体现,新巴比伦城更是以其豪华壮丽而著称于世。

新巴比伦城一共有八座城门,每座城门都用一个神的名字来命名。用来给北门命名的“伊什塔尔”,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巴比伦英雄叙事诗《吉尔伽美什》中司爱情的女神。

伊什塔尔大门实际上是座四方形的高大望楼,望楼与望楼之间用拱形过道相连接,显得极为壮丽。望楼共有两层城墙,高达12米,两旁有突出的塔楼。城墙与塔楼的墙面砌的是藏青色琉璃砖,整个墙面嵌饰着五百七十五个瓷砖制成的野牛和龙兽形象浮雕。贯通伊什塔尔大门的是一条南北向的城内大道,这条大道也非常壮观,古代隆重的盛典游行行列都要通过这条大道,故称“圣道”。圣道用1.56米见方的石灰石砌成,中央用白色与玫瑰色石板镶拼,两边以红色石板镶拼,石板上还刻着楔形文字。圣道的尽头便是全城最雄伟高大的马尔杜克神庙,远远望去,整个圣道无比辉煌,让人有通向天堂的幻觉。

新巴比伦城居民把马尔杜克神庙的地位看得至高无上,因为马尔杜克是古巴比伦所信奉的神灵之首、众神之王,他的地位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西亚两河的古代神话传说,人世间的万物包括人类都是马尔杜克用他杀死恶魔阿马特的躯体创造出来的,人类及万物的命运都操纵在他的手中。巴比伦人把马尔杜克视为国神,侍候他的圣畜分别是牛、马、狗和分叉长舌龙,所以,伊什塔尔大门的墙面上便装饰着这类动物形象。

整个伊什塔尔大门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各种金色的动物塑像在藏青色琉璃砖上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它是那样高雅、朴素而又光彩夺目。这种墙面装饰与古代亚述宫殿内的浮雕装饰相比,显示了古代艺术智慧的一大跃进。

见仁见智

这是巴比伦城的最高代表,由两座各带两个塔楼的方形大门组成,之间有拱形过道相连接,是供奉女性爱神、丰收神及战神伊什塔尔的。大门高达12米,门墙及塔楼嵌满青底色之琉璃砖,浮雕彩砖是红黄暖色的野牛和两叉长舌龙间隔组成,共五百七十五个。冷暖对比之下动物造型远近都突出、鲜明而和谐。

(范梦《东方美术史》)

西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建筑艺术,在许多方面继承了新巴比伦的装饰风格。在琉璃砖的采用上,东方阿拉伯建筑从古代巴比伦建筑中获得了不少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