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精忠报国
13717500000026

第26章 赵一曼英勇抗日

赵一曼(1905—1936),四川省宜宾县白扬嘴村人,少年时代参加青年团,曾任村团支部书记;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派到苏联学习一年多,然后在上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做秘密工作。

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我国东北,扶植末代皇帝溥仪建立起伪满洲国,并加紧殖民地统治,残酷镇压东北人民的抗日活动。在这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赵一曼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派,从上海到满州省工会从事抗日救国工作。为了工作方便,她毅然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寄养在别人的家里,只身来到哈尔滨,担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赵一曼参与领导电车工人罢工,组织地方武装,打击汉奸、贴标语、撒传单,广泛进行抗日宣传,极大地鼓舞了东北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志。

1934年,哈尔滨的党组织遭到敌人的破坏,为了保存革命实力,省委调赵一曼到珠河县(现已并入黑龙江省尚志县),担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北区委书记,领导当地农民组织抗日自卫队,开展游击战争,与老百姓建立亲如骨肉的联系。

有一次,敌人突然包围了赵一曼住的村庄,并把他们认为可疑的人一个个拉出来审问。赵一曼的房东李大娘对赵一曼小声说。“你有南方口音,一说话准会引起敌人的怀疑。所以你装哑巴,千万别说话,一切听我的。”过了一会,特务走到赵一曼身边,刚要审问她,李大娘挺身而出说:“这是我的哑巴闺女,有什么事就问我吧。”汉奸特务见赵一曼又黑又瘦,打扮得土里土气,就指着李大娘的女儿,问道:“你旁边的那姑娘是谁?”李大娘牙一咬,心一横,肯定地说:“她不是我的女儿。”李大娘的女儿明白了妈妈的意思,被敌人五花八绑地带走了。过了几天,赵一曼带领游击队,袭击了敌人的据点,救出了李大娘的女儿。从此,赵一曼常说:“珠河县是我的第二故乡。”

1935年11月,任人民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的赵一曼,为掩护大部队突围,主动承担起阻击敌人的任务。战斗中,赵一曼腿部受伤,养伤时又被敌人发现。赵一曼在突围过程中,左手腕被子弹打中,血流如注,昏迷不醒,最终落入敌人的魔爪。

敌人听说赵一曼是抗日部队的团政委,想从她嘴里得到我军的军事秘密,就先给她治疗,然后把她带到伪滨江省警务厅。日本特务头子林宽重亲自出面,装出一副关怀备至的样子,问寒问暖,忽然话题一转,问道:“你们的大部队在什么地方?”“不知道。”赵一曼平静地回答。林宽重费尽了心机,也没能从赵一曼嘴里得到任何情报。他再也装不下去了,露出了真面目,下令用竹签钉赵一曼的手指,用皮鞭抽打她。赵一曼几次昏死过去,却宁死不屈,不吭一声。敌人还想从她身上获取情况,便把她送到医院治疗。

赵一曼识破了敌人的险恶用心,决定将计就计,利用治疗的机会,一面恢复体力,一面争取看守和护士的觉悟和支持。半年后,看守董宪勋和护士韩勇义被赵一曼反满抗日的言行所感染,决定帮助赵一曼逃跑。不料,被敌人发现了。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在珠河县小北门英勇就义,年仅三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