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精忠报国
13717500000016

第16章 打败法军冯子材

冯子材(1818—1903),广东钦州人,早年曾参加广东天地会起义,后人清军,官至提督。1885年2月,解甲归田的冯子材,应邀出山,任广西关外军务帮办,投身于中法战争的第一线。

当时,法军已占领镇南关(今友谊关),随时可以长驱直入我国内地。冯子材到达镇南关前线,首先察看地形,迅速做好了战斗准备。他率领军民在关前隘口修起一道高墙,在墙前挖了一条很深的壕沟,并在长墙两侧的东西两岭构筑堡垒,做了周密的战斗部署。

1885年3月,法军偷袭龙州,想从背后攻占镇南关。冯子材早已预料到这一招,派兵埋伏,挫败了敌人的偷袭计划。3月23日凌晨,法军突然袭击镇南关,他们见正面防守严密,就集中兵力猛攻东岭,先后占领了五座堡垒中的三座,形势万分危急。这时冯子材派出的援军赶到,打退了法军的正面进攻,还切断了敌人的后路,拦截了敌军的运输队,缴获了大批弹药和粮食,使法军陷入困境。

人夜,冯子材选派了三百名敢死队员,在夜幕的掩护下越过长墙,潜伏在墙外沟渠草丛中,以便内外配合,待机歼敌。

第二天黎明,法军以更猛烈的炮火轰击长墙,炸开了几个缺口。法军兵士乘机冲了过来,有的一直冲到清军工事的前沿。在这生死关头,正在长墙上督战的冯子材,振臂高呼:“再让法寇打进关来,我们还有什么脸去见两广父老乡亲?”将士们在他的鼓舞下慷慨宣誓:“誓与长墙共存亡!”冯子材当机立断,命令士兵以进为守,向敌人阵地冲击。这位年近七旬的老将军,布帕包头,身着短衣,脚穿草鞋,手持大刀,大喝一声“跟我冲!”一马当先冲出长墙,他的两个儿子——扬荣、扬华也紧紧相随。全体将士激情亢奋,像潮水般地紧跟着冯子材父子冲出长墙。这时,潜伏在墙外的三百名敢死队员也突然跃起,在敌群中拼杀。到下午三时,清军夺回了被敌人占据的阵地。第二天,冯子材下令发起总反击,法军全线崩溃,狼狈逃窜。镇南关大战取得重大胜利。

名师点评:

晚清一代名将、民族英雄、六十七岁的冯子材率军在中越边境的镇南关前隘一战歼灭入侵国境的法军主力,取得了名震中外的镇南关大捷。冯子材在镇南关打败法军,收复了我国神圣的领土,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威风。此后,冯子材调任云南、贵州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