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身边的细小事物束缚了自己,当人在外面,没有杯子喝水的时候,就可以用双手捧水喝,让双手重新变为古老的杯子,双手便是最初的杯子,人的手造出了多少有利自己的工具和事物,那么当身边缺少自己所需的时候,只要有一双手,就会灵活地得到解决。自然,早早地准备自己所需要的元素,哪怕是细小的微不足道的事物,都要准备好,那么一旦有什么事情要办,就不会缺什么了。生活所需要的,都要准备好,正如人生路,我们要准备很多正确的脚印。
《茶经》二之具
【原文】
籯(籯:读音yíng。竹制的箱、笼、篮子等盛物器具。):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筥:读音jǔ。圆形的盛物竹器。)。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原注:籯,音盈,《汉书》所谓“黄金满籯,不如一经。”(黄金满籯,不如一经:语出《汉书韦贤传》。谓留给儿孙满箱黄金,不如留给他一本经书。)颜师古(颜师古:唐初经学家,曾注《汉书》。)云:“籯,竹器也,容四升耳。”)灶:无用突(突:烟囱,成语有“曲突徙薪”。)者。釜:用唇口者。甑(甑:读音zèng。古代蒸炊器,似今蒸笼。):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箅之,篾以系之(篮以箅之,篾以系之:箅,读音bì。蒸笼中的竹屉。篾,读音mie,长条细簿竹片,在此作从甑中取出箅的理耳。)。始其蒸也,入乎箅;既其熟也,出乎箅。釜涸,注于甑中,(原注:甑,不带而泥之)。又以彀木枝三亚者制之,(原注:亚字当作桠,木桠枝也。)散所蒸芽笋并叶,畏流其膏。杵臼:一名碓,惟恒用者为佳。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襜(襜:读音chān。系在衣服前面的围裙。《尔雅释物》:“衣蔽前谓之襜。”):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襜置承上,又以规置襜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芘莉(芘莉:芘,读音bì。芘莉,竹制的盘子类器具。):一曰赢子,一曰蒡莨(蒡莨:读音péngláng。笼、盘一类盛物器具。),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箩,阔二尺,以列茶也。棨(棨:读音qǐ,穿茶饼用的锥刀。):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扑: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茶也。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穿:江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川峡山,纫谷皮为之。江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五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四五十斤为小穿。穿,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串”。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塘煨火,令煴煴然(煴煴然:煴,读音yūn。没有光焰的火。煴煴然,火热微弱的样子。颜师古说:“煴,聚火无焰者也。”)。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原注:育者,以其藏养为名。)
【译文】
茶叶采制工具
籯,又叫蓝,又叫笼,又叫筥。用竹编织,容积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是茶农背着采茶用的。
灶,不要用有烟囱的(使火力集中于锅底)。锅,用锅口有唇边的。
甑,木制或陶制。腰部用泥封好,甑内放竹篮作甑箅,用竹片系牢。开始蒸的时候,叶子放到箅里;等到熟了,从箅里倒出。锅里的水煮干了,从甑中加水进去。也有用三杈的榖木翻拌。蒸后的嫩芽叶及时摊开,防止茶汁流走。
忤臼,又名碓(用以捣碎蒸熟的芽叶),以经常使用的为好。
规,又叫模,又叫棬(就是模型,用以把茶压紧,并成一定的形状),用铁制成,有的圆形,有的方形,有的像花的形状。
承,又叫台,又叫砧,用石制成。如用槐树、桑树做,就要把下半截埋进土中,使它不能摇动。
檐,又叫衣,可用油绢或穿坏了的雨衣、单衣做成。把“檐”放在“承”上,“檐”上再放模型,用来制造压紧的饼茶。压成一块后,拿起来,另外换一个模型再做。
芘莉,又叫籯子或篣筤。用两根各长三尺的小竹竿,制成身长二尺五寸,手柄长五寸,宽二尺的工具,当中用篾织成方眼,好像种菜人用的土筛,用来放置茶。
棨,又叫锥刀,用坚实的木料做柄,用来给饼茶穿洞眼。
扑,又叫鞭,竹子编成,用来把茶饼穿成串,以便搬运。
焙,地上挖坑深二尺,宽二尺五寸,长一丈,上砌矮墙,高二尺,用泥抹平整。
贯,竹子削制成,长二尺五寸,用来穿茶烘培。
棚,又叫栈。用木做成架子,放在培上,分上下两层,相距一尺,用来烘焙茶。茶半干时,由架底升到下层;全干,升到上层。
穿,江东淮南劈篾做成;巴山峡川用构树皮做成,用来贯串制好的茶饼。江东把一斤称“上穿”,半斤称“中穿”,四两、五两(十六两制)称“下穿”。峡中则称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穿”字,先前作钗钏的“钏”字,或作贯串。现在不同,“磨、扇、弹、钻、缝”五字,字形还是按读平声(做动词)的字形,读音却读去声,意思也按读去声的来讲(做名词)。“穿”字读去声,表示一个单位。
育,用木制成框架,竹篾编织外围,再用纸裱糊。中有间隔,上有盖,下有托盘,旁开一扇门。中间放一器皿,盛有火灰,使有火无焰。江南梅雨季节,加火除湿。
工具甚至决定成败
《茶经》的第二部分介绍有关采制茶的工具,这些工具在当时不可少,实用价值高在今天,这些工具有的作用不大。工具有时代性,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工具。
我们看陆羽介绍的部分工具——
“忤臼:一曰碓,惟恒用者佳。
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
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土中,遣无所摇动。
檐: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檐置承上,又以规置檐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
芘莉:一曰赢子,一曰篣筤。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土罗,阔二尺,以列茶也。
棨: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扑: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白话翻译一下,有助于了解——
“杵臼(chùjiù),又叫碓。以经常使用的为好。
规,又叫模或称棬(quān圈),用铁制成,有圆形、方形或花式的。
承,又叫台,又称砧子。用石头做成,也可以用槐、桑木半埋在地下,摇不动就可以。
襜(chān掺),又叫衣。用旧的绢、雨衫、单衣等制作。把襜放在承上,再把规放在襜上,其作用就是为了方便做茶。茶块做好以后方便取出。
笓筣(bìlì),又叫赢子或叫篣筤(péngláng蓬郎)。就是竹盘或竹篮。是用两根三尺长的竹子,用竹篾织成方眼,使其长二尺五寸,宽二尺,手柄留五寸,像种菜人的土箩,用以放置茶。
棨(qǐ启),又叫锥刀。用坚实的木料做成,以供茶饼穿孔用。
扑,又叫鞭。用竹子编成,把茶块穿起来以便搬运。
焙,在地上挖深二尺,宽二尺五寸,长一丈的坑,坑边上筑一矮墙,墙高一尺,抹上泥。”
了解了一些制茶的工具,对深刻认识工具有积极的作用。劳动是人类有目的活动。工具是固化了的劳动,是为了带来增值的劳动。人类制造工具的过程,是将劳动以各种形式固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或者是为了节省更多的人力资源。
工具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绝对主导地位的推动作用,工具的改革推进生产力发展,改变人类社会的性质,可以说,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工具发展的历史。人一旦开始使用工具,拿起地上的石头,就害怕自己肉体的弱小,要用工具来护卫身体,以此张扬自己身体的强大。工具越使用,身体就越弱小。工具越多,机器越多,身体就越处于屈服的地位,人的动词越来越多,越来越浪费,动词一片废墟,人就废墟。
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一边创造更新着工具,也一边总结着使用工具的经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功”等。
各种工具皆为物化的人类智慧,系人类文化发展的符号,担当文化传递的工具。
在当今,人类被自己创造的各种各样的工具所包围,没有工具,人简直就不知如何是好,没有工具,就无法生存。人被大量工具包围,就成为工具的奴隶。被工具蹂躏的人类日益退化,早就失去了那种原始的生存力量。
在今天——
没有交通工具,就无法迈步。
没有通信工具,就无法及时取得联系。
没有电脑,甚至无法生活。
人对工具的依赖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强大的工具与脆弱的人形成强烈的、刺激的对比,出现巨大的反差。
必要的工具是人类的弱点和迫不得已。
动植物不需要任何工具,他们达到与自然最和谐的同一,而人与自然的距离即工具的距离。
文明靠工具的力量支撑,就像制茶的工具,那些古老朴素的工具都有手工的体温,手工时代的茶叶远比机器工业时代的茶叶更人性化,更有人情味。
在乡下,那些手工制作的茶叶,保留有大自然更多的滋味。做工最为细腻的茶叶,都来自手工,与最原始简单的工具浑然天成。这样的茶叶告诉人们如何回归自然。
在现代的生存环境里,一个人不可能与时代格格不入,那样会成为时代的不幸。心灵要回到古老的时光里,而手中要有现代最优秀的工具,这是没有办法的妥协。
有车,就能更快而方便,但要理智地从车上走下来,该走路的时候,就要走路。走路就能够像陆羽那样,踩出茶叶脚印的意境。
结缘在于容纳和承认
“黄金满籯,不如一经。”很多钱还比不上一本好书。籯就是容纳茶叶等东西的竹器,笓筣(bìlì),又叫赢子或叫篣筤(péngláng蓬郎)。就是竹盘或竹篮。是用两根三尺长的竹子,用竹篾织成方眼,使其长二尺五寸,宽二尺,手柄留五寸,像种菜人的土箩,用以放置茶。这些,都是容纳的工具,盘子也用来容纳,就像用盘子装瓜子糖粒招待客人。
盘子,一种浅的容纳。背篓,一种深一些的容纳。杯子与碗,就容纳了生活。鞋子就容纳了一生的道路。
有人会特别吸引朋友与顾客,人们不禁感叹他把人吸引到自己身边。这真是一语破的,人并非强迫他喜欢谁,他就会喜欢谁。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人接受,希望能够与人相处。相处时,很少有人敢完全暴露自己。别人若能让我们感到轻松自在,毫无拘束,我们极愿和他在一起。能够接受我们,就很快乐。专门找人家错处和吹毛求疵者,一定不好交往。不要设定标准让别人的行动合乎自己,给对方一个自我的权利。人们愿意和能够容纳自己的人和睦相处。
一个能容纳自己丈夫的人,她必会得到丈夫的更加怜爱。因为妻子的缘故,丈夫对自己失去信心而讨厌自己,那么,丈夫会随着自己自信心、自尊心的低落而对妻子不耐烦。
承认比容纳更深一层。容纳,实际上消极。容纳对方的缺点与短处,伸出友谊的双手接受他们,此为消极做法。倘若积极,就找出对方的长处,不光停留在接受忍耐对方的缺点上。
人们都喜欢沐浴在承认的氛围之中。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带着自认为无可救药的孩子到心理医生那里。那个孩子已经被认为没有用。刚开始,他一语不发,心理医生一时也无从着手。
心理医生开始应用承认的方法,找出他的长处。甚至可以说在这方面具有聪颖的天赋,还颇有高手的意味。家里的家具被他刻伤,到处刀痕,因而常常受到惩罚。心理医生买一套雕刻工具送给他,还送他一块上等木料,教他雕刻,不断鼓励:“孩子,你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会雕刻的。”
心理医生慢慢找出其他内容来承认他。有一天,这位孩子竟然不用别人吩咐,主动打扫房间。当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孩子回答说:“我想让夸我承认我的人高兴。”
人们都渴望着他人的承认,要满足这项欲望并不难。
能够容纳、承认别人,周围就一定会聚集起许多朋友,这也正是那些具有好人缘者的相处之道。
茶有结缘的作用,而关于茶的工具和器物,都能说明结缘的思想和启示。杯子容纳茶水,容纳胸怀,接受一杯茶,无论冷热,都能接受。
背篓里的清风
“籯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采茶叶需要竹篮子或者背篓,籯(yíng音盈),又叫篮子,或者叫做笼、筥,各地有不同的叫法。用竹子编制,容量有五升或一至三斗的。采茶人背着采茶用。籯,《汉书》上说,所谓黄金满籯,不如传给他一经(经书)。颜师古说,籯就是竹器。
采茶,背篓必不可少。有必要的条件,必要的工具,才能行事。
背篓里装采到的茶叶,有一个限度,背篓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背篓的大小要恰好。太大,就会不方便;太小,也会别扭。
尤其是采茶叶的时候,背篓里的清风,就像呼吸一样重要,把茶叶的新鲜气息散发出来。
背篓里的清风,形成茶叶之间的空隙,像棉花一样对茶叶有保护作用。
背篓里的清风,被采摘到的茶叶分割成为碎银。
清风与茶叶在一起,两种高贵的品质在一起,它们可以成为形影不离的朋友。
没有采茶叶的时候,背篓里坐满了清风,背篓作为容器,容纳自由之风。在晚上,有月光的时候,月亮也跳到背篓里,像胎儿来到母亲体内。
人有植物的性情该多好
“籯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要采茶,先种茶。有的茶树天生大地种植它们,大地种植它们的历史远比人与茶打交道要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