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奇效偏方治顽疾
13574900000002

第2章 绪言

(一)偏方治病的由来

偏方,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一般指单方、便方、验方,其药味不多,但对某些病证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有人概括为:偏方是民间对组方和治法不按一般常法,有“异乎寻常”

含义方剂的通俗称呼。

偏方是民间各种治病奇异思维和智慧的体现,其简单易行,便于取材,疗效可靠,经济省钱,深受群众欢迎。本书之“偏方”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偏和正相对,偏方可以认为是经典医籍、正规教材中没有正式收载者(非经典方剂),但对一些病证有独特疗效的方剂,其药精效宏,是经验之方、特色之方。

祖国医学从神农尝百草迄今,已历数千年,良方妙法,硕果累累,历代方书,蔚然大观,更仆难数。自从有了人类,人们就开始使用偏方了,只是鉴于当时人们认识能力低下,只能在偶然事件中逐步积累点滴医疗经验。

从刘向着《七略》录经方十一家,到张仲景博采众方,撰《伤寒杂病论》;从《千金要方》、《圣方总录》到《本草纲目》,再到着名的《串雅全书》,其间无不蕴藏丰富的偏方。

但这些宝贵经验散见于浩如烟海的古今医籍中,不便寻觅。

更有无数医家临床经验之方,以家族内部、师徒之间口传心授而不被外人所知,致使许多行之有效的偏方未被开发利用,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偏方的特点

历代医家所制偏方都十分注重药物配伍,总体可概括为:

精选药味以达药精效宏;配伍主次分明,用量轻重各异,以发挥其最佳治疗效应。用药较精,可谓小方简药。考《千金翼方》、《普济本事方》、《医学衷中参西录》等医籍中,4味药物及其以下者分别占总方剂数的40%-64.5%,精选药味形成的经验之方是历代医家多年反复实践、反复锤炼的结晶,更是后世复方、大方组方的基础(“方根”)。偏方配伍主次分明,药物用量轻重各异;或主药重用,辅以配药调和;或君臣佐使相辅相成等等,以达到发挥更好疗效,减少药物毒副反应的作用。

偏方治病有“验、简、便、廉”之特点:“验”,偏方系历代医家、临床医师多年实践反复锤炼之结晶,对疾病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显着的疗效,“偏方治病胜名医”即是指其疗效显着;“简”,偏方选药平和,药味少而精当,制作方法简便,适合在家庭条件下操作制用;“便”,偏方便于服用,患者乐于接受;“廉”,偏方择药易得,价格较廉,消费者易于接受。

(三)偏方使用注意点偏方药精效宏,配伍主次分明,药量轻重各异,因此使用中有其注意点。虽然书中各方用法有说明,但如有不明之处,仍应请医师指导,不可盲目用药。有些偏方中使用有毒药物,有些药物无毒,但用量较大,有些药物不宜久煎-,选用时均须注意按书中要求制用,或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以保证其安全性。尤其对年老体弱、小儿、孕妇更需慎重。对急、危、重病患者,偏方虽可缓一时之急,但患者仍应去医院正规诊断治疗,待其病情稳定后再辅以治之。书中较多保健之方,对亚健康状态尤宜,可供读者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