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奇效偏方治顽疾
13574900000011

第11章 肾系病证(1)

乌鲤鱼汤《医门法律》

组成:乌鲤鱼1尾,赤小豆9克,桑白皮9克,白术9克,陈皮9克,葱白5根。

用法:上用水600毫升同煎。先吃鱼,后服药汁,不拘时服。

功效:健脾益气,利水消肿。

主治:四肢虚浮,脸面浮肿,时肿时消,神疲乏力,纳谷不香,尿蛋白阳性,舌淡苔白微腻,脉迟弱。

说明:方中鲤鱼健脾益气、利水消肿;赤小豆利水消肿;桑白皮泻降肺气、通调水道而利水消肿;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尿;陈皮理气健脾;葱白宣通阳气、温散寒凝。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病,本病绝大多数属链球菌感染后由免疫反应引起的弥漫性肾小球损害。此外,本方

还可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桑白皮有利尿作用,能使尿量显着增加,能抑制炎症反应,并有抗菌作用;白术有利尿,调节免疫功能,以及升血白细胞、抗菌作用;陈皮有抑菌作用;葱白有利尿、发汗作用。诸药共用达到利尿、抗菌,抑制炎症反应等目的,可以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病证。

肾炎Ⅰ号《中西医结合杂志》

组成:黄芪、川芎各30克,败酱草、益母草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60日为1疗程。

功效:益气活血,清热利水。

主治:面目四肢浮肿,下肢为甚,时肿时消,劳作后加重,气短乏力,纳谷不香,便溏尿少,舌紫暗,脉细涩。

说明:方中黄芪益气健脾、升阳行水;川芎活血行气开郁;益母草活血祛瘀、利水消肿。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病,本病可能是由感染后免疫功能异常,导致肾小球免疫性损伤,引起弥漫性或局灶性炎症改变所致。

此外,本方还可用于肾病综合征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黄芪、益母草均有显着的利尿作用,黄芪还能消除肾炎尿蛋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及抗感染,益母草还能改善肾功能;败酱草、川芎有抑菌作用。诸药共用达到利尿、抗感染、调节免疫及改善肾功能等目的,可以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病证。

康肾方《山西中医》

组成:熟地30克,枸杞子30克,何首乌30克,水蛭6克,地龙10克,黄柏10克,金银花20克,白茅根50克。

用法:上方加水800毫升,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次温服。每日1剂,12周为1疗程。

功效:滋阴补肾,清利湿热,活血化瘀。

主治:腰酸膝软,头晕少力,小便量少,或尿血,口干咽痛,咽壁充血,目干涩,五心烦热,舌红或淡紫苔薄,脉细数。

说明:方中熟地、枸杞子、何首乌滋补肾阴;黄柏、金银花、白茅根清利肾中湿热;水蛭、地龙性善走窜、通络逐瘀。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脂蛋白血症、脂肪肝、慢性肝炎等病。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熟地能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改善肾功能,有抗贫血作用;枸杞子、何首乌有调节免疫、降血脂及保肝作用,枸杞子还有降血压、抗脂肪肝作用;水蛭对肾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能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酐升高幅度,且有较强的降血脂作用;水蛭、地龙有抗凝作用;地龙、黄柏能降压;白茅根有止血作用。诸药共同作用达到保护和改善肾功能,以及降压、降脂等目的,可以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病证。

小解毒汤《名家方选》

组成:土茯苓6克,滑石、泽泻、阿胶、茯苓、木通、银花各22克,大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湿,通淋止痛。

主治:小便赤涩,淋漓不畅,尿时刺痛,口渴面赤,心胸烦热,渴欲饮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说明:方中土茯苓解毒除湿;茯苓、泽泻淡渗利湿;木通、滑石清热利尿通淋;银花清热解毒;阿胶滋阴润燥。

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肾盂肾炎等病,本病是由非特异性病原体(大肠杆菌多见)侵袭肾盂和肾间质而引起的急性炎症。此外,本方还可用于膀胱炎、慢性肾盂肾炎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土茯苓有明显的利尿、镇痛及抑菌作用;茯苓、泽泻、木通、阿胶均有利尿作用,泽泻、木通还有抑菌作用;银花有广谱抗菌作用,且有明显的抗炎、解热作用。诸药共用达到利尿及抗菌、抗炎、解热等目的,可以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等病证。

劳淋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生山药30克,生芡实9克,知母9克,真阿胶(不用炒)9克,生杭芍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益肾固精,养阴清热。

主治:劳淋。因劳力、劳心或房劳过度,暗生内热,耗散真阴。阴亏热炽,熏蒸膀胱,久而成淋,小便不能少忍,便后仍复欲便,尿道常常作疼,或伴低热。

说明:方中山药补脾养阴、固肾涩精;杭芍(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阿胶补血滋阴;芡实益肾健脾固精;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肾盂肾炎等病,本病多由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未彻底治愈转变而来。此外,本方还可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山药、杭芍均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山药还有健脾作用,杭芍还有显着的镇痛、抗菌及扩张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作用;芡实有收敛、滋养作用;知母有广谱抑菌和持久解热作用,能保护肾上腺皮质免受抑制;阿胶能纠正负氮平衡状态。

诸药共同作用达到镇痛、抑菌、解热及调节免疫、保护肾功能等目的,可以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等病证。

黑附子散《医略六书》

组成:附子(炮黑)90克,滑石(姜制)90克,半夏(姜汁制)60克,瞿麦(姜汁炒)60克,通草30克。

用法:上为粗散。每次9克,加生姜3片,灯心3茎,煮汤去滓,入盐少许调服。每日1-2次。

功效:补火通淋。

主治:冷淋涩痛,尿频、尿急,轻度浮肿,恶寒,神疲乏力,舌质淡胖,脉弦细。

说明:方中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滑石通闭滑窍;瞿麦、通草、灯心草利水通淋;半夏燥湿却水;生姜温通散寒;食盐味咸引药入肾。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急性或慢性肾盂肾炎,以及尿路结石等病。根据现代药理研究:附子有抗炎、镇痛作用;通草、瞿麦有明显利尿作用;滑石、瞿麦有抑菌作用;灯心草有利尿、止血作用;生姜有解热、抗炎、镇痛及抗菌作用。诸药共用达到利尿、抗炎、镇痛、抗菌等目的,可以治疗冷淋涩痛等病证。

五淋方《外台秘要》

组成:白茅根500克。

用法:上药锉为末。以水1000毫升,煮取500毫升,去渣,分3-4次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主治:热淋。尿频、尿急、尿痛,尿短赤,淋漓不爽,或尿血,小腹拘急疼痛,身热,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脉数。

说明:方中白茅根清热利尿、凉血止血。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膀胱炎等病,本病是由细菌直接侵袭下尿路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此外,本方还可用于急性肾盂肾炎、无症状性菌尿、尿路结石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白茅根能显着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有利尿作用,在给药5-0日时作用最强,且能抑制多种细菌生长,可以治疗膀胱炎等病证。

三金汤《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组成: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石韦、冬葵子、瞿麦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利尿,通淋排石。

主治:尿路结石属下焦湿热型。小便窘迫难忍,尿短数,或尿有中断,灼热刺痛,尿色黄赤或夹有大量血尿,尿中夹有细碎砂石,或伴腰痛、腹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说明:方中金钱草利尿通淋、退黄消肿、善消结石;海金沙、石韦、瞿麦、冬葵子清热利尿通淋,海金沙又止痛,瞿麦又破血通经,石韦又凉血止血;鸡内金化坚消石。该方

常用于现代医学的尿路结石等病,本病是由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胺酸等)和有机基质(如基质A、酸性黏多糖等)在尿路的异常聚积所致,可合并感染、梗阻等。此外,本方还可用于尿路感炎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金钱草能使尿液变为酸性、促使碱性环境下存在的结石溶解,且有抑菌、抗炎作用;瞿麦有利尿作用;海金沙、石韦有显着抑菌作用,海金沙还能增加输尿管蠕动频率。诸药共用达到化石、利尿及抑菌等目的,可以治疗尿路结石等病证。

化石汤《辨证录》

组成:熟地60克,茯苓30克,苡仁15克,山茱萸30克,泽泻15克,麦冬15克,玄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滋肾泻火,利水排石。

主治:肾火煎熬而成砂石淋。小便涩滞或带有血丝,或时有中断,腰部不适,腹胀坠痛,伴面色潮红,耳鸣,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沉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