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奇效偏方治顽疾
13574900000010

第10章 肺系病证(2)

说明:方中破故纸(补骨脂)补肾壮阳、纳气平喘;胡桃肉(核桃仁)温补肺肾、平喘止咳。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阻塞性肺气肿,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癌等病。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补骨脂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舒张作用,能增强免疫功能,能显着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对抗心力衰竭,且有抑菌作用;胡桃肉有镇咳作用;补骨脂、胡桃仁均有抗肿瘤作用。两药共用达到增强免疫、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等目的,可以治疗阻塞性肺气肿等病证。

神秘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橘皮、桔梗、紫苏、人参、五味子各30克。

用法:上为锉散。每服12克,水150毫升,煎90毫升,去滓,食后服。每日2次。

功效:化痰平喘,补心安神。

主治:上气不得卧,胸闷心慌,动则尤甚,自汗,咳痰色白多泡沫,舌淡胖苔薄腻,脉细弱。

说明:方中橘皮辛行苦泄、理气化痰;紫苏行气宽中、消痰利肺;桔梗宣肺祛痰;人参补心安神;五味子敛肺止汗、宁心安神。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病,本病是由于反复的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肥厚、扩大直至衰竭。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橘皮、人参可增强心脏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和冠状动脉流量、提高抗缺氧能力,橘皮还能祛痰,人参还能抗心律失常;紫苏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桔梗、五味子有祛痰、镇咳及提高免疫作用;人参、五味子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

诸药共同作用达到强心、祛痰及提高防御能力等目的,可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病证。

杏仁散《普济方》

组成: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茯苓30克,木香30克,鳖甲30克(涂醋,炙黄,去裙襕)。

用法:上为散。每服15克,加生姜3片、灯心数茎,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去滓温服。每日2次,不拘时候。

功效:降气平喘,祛痰散结。

主治:上气喘急,不得睡卧,腹胁有积气,胸闷心悸,或面唇指甲青紫,颈静脉充盈,舌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脉细。

说明:方中杏仁苦温降肺平喘;赤茯苓利水渗湿、宁心安神;木香辛开苦泄、畅行气血;鳖甲味咸软坚散结;生姜温肺化饮;灯心甘淡利尿。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及肺癌等病。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杏仁能抑制呼吸中枢而起镇咳平喘效果;木香能扩张支气管平滑肌;茯苓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免疫功能;鳖甲有补血作用,能增强免疫,能抑制结缔组织增生、消散肿块;杏仁、茯苓、鳖甲均能抗肿瘤。诸药共同作用达到强心、镇咳平喘及增强免疫等目的,可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病证。

防喘汤《千家妙方》

组成:冬虫夏草10克,黄芪12克,大枣10枚,猪肺1具。

用法:取猪肺(不落水)与诸药清水炖烂,饮其汤,食其肺。每于哮喘有发作先兆时用。

功效:补肾健脾,益肺平喘。

主治:支气管哮喘日久,胸闷气短,动则加重,畏风自汗,食少,舌淡苔,脉细弱。

说明:方中冬虫夏草补肾固本、补肺益卫、化痰平喘;黄芪、大枣益气健脾、培土生金、益卫固表;猪肺以脏补脏。

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等病,本病以炎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在气道高反应性状态下引起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狭窄为特征,多有过敏史或有体内感染灶。

此外,本方还可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冬虫夏草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扩张作用;黄芪能提高机体抗病力、抗疲劳、抗缺氧及抗菌、抗病毒;冬虫夏草、黄芪有抗炎作用,能增加心输出量;大枣能抗变态反应,有祛痰作用。诸药共同作用达到舒缓支气管平滑肌、抗变态反应、抗感染及提高抗病力等目的,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等病证。

麻黄苏子汤《不知医必要》

组成:陈皮3克,半夏(制)、竹黄各4.5克,麻黄(先煎去沫)2.1克,苏子1.8克,沉香(研末,冲药)1.2克,细辛1.5克,炙草1.8克。

用法:加生姜2片,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肺散寒,化痰利气。

主治:哮喘既发,胸膈满闷,喉中痰鸣如水鸡声,咳不畅,痰稀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淡苔白滑,脉浮滑。

说明:方中半夏、生姜燥湿化痰、降逆;竹黄(天竺黄)豁痰、镇心;陈皮理气化痰;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麻黄辛温散寒、宣肺平喘;沉香行气散寒、降逆;细辛散寒通窍、温肺化饮;炙草祛痰、调药。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等病。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半夏有祛痰、镇咳作用;麻黄能较持久地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有镇咳平喘、抗炎、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麻黄、甘草有抗过敏作用;沉香能松肌、抗痉挛及镇静、平喘;细辛能对抗呼吸抑制,且有抗菌作用。诸药共同作用达到舒缓支气管平滑肌、祛痰、镇咳平喘及抗过敏、抗感染等目的,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等病证。

沙参黄芩汤《江苏中医杂志》

组成:南沙参15克,黄芩10克,麦冬15克,茜草炭15克,槐花炭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主治:支气管扩张咯血,干咳少痰,胸闷,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或伴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说明:方中南沙参养阴清热、润肺化痰;麦冬滋阴润肺;槐花炭凉血止血、清热泻火;茜草炭凉血化瘀止血;黄芩清热泻火、止血。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支气管扩张症(咯血)等病,本病大多数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破坏支气管管壁,形成支气管扩张和变形。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槐花能降低支气管平滑肌张力、起解痉作用,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制炭后促进凝血作用更强;茜草能明显促进凝血,有抗菌、镇咳、祛痰作用;黄芩、麦冬有抗菌;南沙参能祛痰。诸药共用达到促进凝血、抗感染、解痉等目的,可以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等病证。

肺炎Ⅰ号合剂《实用内科学》

组成:鱼腥草、鸭跖草、半枝莲各30克。

用法:上药水煎2次,每次煎成70-100毫升,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清肺解毒。

主治:肺炎。高热口渴,咳喘,咳黄或白稠痰,甚则痰中带血,胸闷或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说明:方中鱼腥草、鸭跖草入肺经、清热泻火、解毒利水;半枝莲入肺经、清热解毒、化瘀通经。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肺炎等病,本病主要由多种病原体(以细菌为主)引起的肺实质的炎症,当机体抗病能力低下时可危及生命。

此外,本方还可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鱼腥草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有抗病毒作用,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抗炎作用;鸭跖草、半枝莲均有抑菌作用,鸭跖草还有明显解热作用。诸药共用达到抑菌、解热、抗炎及增强免疫等目的,可以治疗肺炎等病证。

百合汤《医学启蒙》

组成:贝母9克,瓜蒌仁、枳壳、桑白皮各6克,百合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养阴润肺,清热化痰。

主治:肺痈,咳嗽,胸闷或痛,脓血痰液渐少,身热渐退,神疲乏力,舌红苔薄,脉细数。

说明:方中百合养阴润肺;桑白皮清热泻肺、止血;贝母、瓜蒌仁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枳壳行气开胸、化痰散结。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肺脓肿等病,本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肺部化脓性感染,早期为肺组织的感染性炎症,继而坏死、液化,外周有肉芽组织包围形成脓肿。此外,本方还可用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

川贝母、百合能镇咳、祛痰,川贝母还抑菌作用,百合还能抗应激性损伤;桑白皮有镇咳、抑菌、降温及抗炎作用;瓜蒌仁有祛痰、抑菌及致泻作用。诸药共用达到抑菌、祛痰、镇咳、抗炎等目的,可以治疗肺脓肿等病证。

复方白及散《江苏中医》

组成:生百部、煅牡蛎、白及。

用法:三味中药按1∶2∶3的组成比例研粉混合。每次温开水冲服4克,每日3次。

功效:养阴润肺,收敛止血。

主治:呛咳气急,痰少质黏,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午后骨蒸潮热,颧赤,盗汗,口渴,心烦失眠,急躁易怒,舌红而干苔少,脉细数。

说明:方中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牡蛎益阴潜阳、软坚散结;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肺结核等病,本病是由感染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仅在机体抵抗力低落时发作。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百部、白及对结核杆菌有显着抑制作用,百部还能镇咳祛痰平喘,白及还能明显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而止血;牡蛎有免疫增强作用。

诸药共用达到抑制结核杆菌、止血、止咳及增强免疫等目的,可以治疗肺结核等病证。

五味黄芪散《卫生宝鉴》

组成:黄芪、麦门冬、熟地黄、桔梗各15克,甘草7.5克,白芍、五味子各6克,人参9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次12克,水煎温服,每日3次。

功效:益气养阴,补肺祛痰。

主治:因嗽咯血成痨,咳声无力,咳痰清稀色白,或夹少量淡红血,气短,午后低热,自汗或盗汗,四肢困倦,脚膝无力,舌淡,脉细弱或略数。

说明:方中黄芪补中益气、益卫固表;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麦门冬养阴润肺;熟地黄补血养阴;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救肺;五味子敛肺止汗;桔梗宣肺祛痰;甘草补气、祛痰、止咳。该方常用于现代医学的肺结核,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等病。根据现代药理研究:黄芪、人参、白芍能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力,黄芪、白芍还有广泛抗菌作用;麦门冬能升高外周白细胞、提高免疫功能;桔梗能增加中性白细胞的杀菌能力、提高溶菌酶活性;五味子、甘草、桔梗有镇咳、祛痰及抗菌作用。诸药共用达到增强免疫及抗菌、祛痰、镇咳等目的,可以治疗肺结核等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