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清廉故事
13568600000034

第34章 司马光 诚实正直,勤政尚俭

说到司马光,很多人都知道三件事:一个是他儿童时破缸救人的故事,一个是他编纂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再一个就是他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反对者。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后人多研究其史学贡献与政治思想,实际上,司马光还拥有诚实正直、廉洁自守、勤政尚俭的美德,被后人树为道德典范。苏轼对司马光的品行有非常高的评价:“论公之德,至于感人心,动天地,巍巍如此。”

司马光家世代书香贵胄,远祖可上溯至西晋皇族平安献王司马孚,后来家势逐渐衰落,到了祖父司马炫时,才在北宋初年中了进士,重新当了官。司马炫虽然只做过县官,却没隔多久,就使“境内大治”,“以气节著乡里”,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人。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官居四品,位至天章阁待制,“以清直仁厚闻于天下,号称一时名臣”。司马池家教甚严。三个儿子中,司马光最小,但他对司马光并不溺爱,从小严加管教。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司马光从小就品行端方,诚实好学。

“诚”是司马光终生追求的信条,是为人处事的准则。这个“诚”指的是为人诚实忠厚、讲究信誉,做事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以“诚”铭字。司马光字君实,他用“君实”为字还有一个故事。幼年的司马光是一个顽皮淘气的孩子,在他五六岁时,别人给了他几个青核桃,他求姐姐将外皮剥掉,姐姐摆弄了好一阵,却怎么也剥不开。姐姐走后,一个年长有经验的女仆把青核桃用开水一烫,那层青皮便脱落了。姐姐回来时见核桃皮已脱,就问是谁剥掉的,司马光逞能地说是自己。这件事正巧被父亲碰见了,他训斥司马光道:“小小年纪就撒谎骗人,怎么得了!”父亲的严厉批评给司马光幼小的心灵打上了极深的烙印。司马光下决心从此再也不说假话,并用“君实”作为自己的字,提醒自己时时要“实”,处处要“实”,为人要诚实,做事要实在。他的一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以“诚”育人。司马光不仅要求自己“诚”,而且用“诚”来教育学生。他晚年居洛阳,有个新科进士刘安世不就任朝廷授给的官职,专门赶往洛阳拜司马光为师从学。他向司马光请教做人最要紧的是什么?司马光只回答了一个“诚”字。刘安世思考了3天。仍然不得要领,便再次向老师请教:“前日蒙先生指教以‘诚’,然而从何门而入呢?”司马光回答:“从不说假话入门。”后来,司马光做宰相,来和他拉关系的亲朋故旧很多,而这位刘安世却一无所求,司马光反而推荐他充馆阁学士。

以“诚”待人。司马光一生为人诚恳,在交友过程中更是充分表现出这一品格。司马光在政治上属守旧派,顽固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二人本来都是竭诚为国之人,只因政见不同,这才在政治上成了“冰火不可同炉”的对头,常在朝堂之上针锋相对。但二人都光明磊落,私下里相互敬重,相处友善,从不在私下用见不得人的阴招。王安石开始变法时,司马光给他写了一封3000多字的长信,言辞恳切,希望王安石能悟而改之。王安石言简意赅地写了封回信,就是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变法失败罢相之后,依然称道司马光是真君子。司马光也称“介甫(王安石的字)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自谦才能不及王安石一二。后来王安石病故,噩耗传来,重病中的司马光不禁为之感伤,特致信朝廷,建议对其“优加厚礼”。历来为人仰慕的所谓君子间的磊落之交、道义之交,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以“诚”入仕。司马光在近五十年的官场生涯中,历仕四朝,做过地方行政长官,州、府幕僚,学官,言官,侍从官,直到位居一人之下、百官之上的首辅宰相。他对国家、对人民始终是竭尽忠诚,恪尽职守。凡是他以为害民、病民不当为之事,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宠臣近侍,乃至皇帝本人,他都能直言不讳地提出来。他注重实际,不图虚荣,提出“人主量才,然后授官,人臣审能,然后受事”。对于朝廷授予的职务,只要适合他的专长,能够发挥他的作用,就欣然受命。反之,无论官爵多高,位置多显,都力辞不受,因而在大臣中享有“不逐名利”的盛誉。

总之,严格的家风加上自身的秉性,司马光尽其一生,正直磊落,处事以“诚”。南宋大儒朱熹赞他“诚心自然,天下信之”。司马光晚年也自称:“我无过人之处,但平生所为,未曾有不可对人讲的事。”

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刚满二十岁的司马光一举高中进士甲科,功名早成。但他并不因此自满自傲,而是留下了这样一番话:“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反映出他不求虚名,但求以仁德建功立业的胸怀与器识。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司马光在韦城为政仅一年多,就展现了勤政爱民、善治繁剧的政治才干,得到了“政声赫然,民称之”的赞誉。不久,司马光被调往京城,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经宰相庞籍推荐,任馆阁校勘,同知太常寺礼院。司马光时时以民生为忧,以国事为重。当时,北宋建国已近百年,已出现种种危机,他秉性刚直,连连向宋仁宗上疏,陈述自己兴国安邦的一整套治国主张,并且多次斥佞举贤,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与皇帝面折廷争,不畏拂逆君主之意。宋仁宗无后,在他得病之时,皇位继承人还没确定下来。因为怕触及宋仁宗的忌讳,群臣虽然都忧心忡忡,深恐将来发生皇位之争,但又都对此事缄口不言。司马光生性耿直,此前在并州任通判时就三次上奏章提及立储之事。这时,虽知“臣言此,自谓必死”,但还是再次冒死请求宋仁宗“果断力行”,早日立储。宋仁宗感念司马光忠君为国的一番苦心,不予怪罪,没多久就立了赵曙为太子,即为后来的宋英宗。

后来,司马光任谏官时,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忠心耿耿、针砭时弊,终以一个忠君、忧国和直言敢谏的贤臣形象显扬于当世。刚到谏官任上,司马光就提出为官为政五规:“保业、惜时、远谋、谨微、务实。”并以此为规范,认真履行言官职责。五年之中,司马光前后共上奏章一百七十余篇,其中对一些大事一奏再奏,不辞辛劳。

司马光认为,“利百姓”才能“安国家”,因此一向重视民众的力量,同情百姓的疾苦。北宋时期,徭役繁重,百姓叫苦连天。为此司马光食不下咽,深为忧虑。一次,居然当着皇帝的面拍案而起,要求皇帝即刻采取“养民”措施,救民于水火。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陕西、河东一带旱灾严重,民不聊生,朝廷却无动于衷,依旧大肆搜刮百姓,挥霍无度。司马光对此极为愤怒,连上奏章要求朝廷开源节流,惩治贪官污吏,而他自己则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将各种恩赐节省出来用于公务开支。

司马光为国分忧,为民请命,时人无不景仰,称他为“社稷之臣”。尤为引人注目并最能代表司马光深刻见地的,要数他论述君德的《三德》论和论述用人之道的《御臣》论了。《三德》论,讲的是人君之德。在司马光看来,但凡英明有为之君,都应当具备三方面的品德,这就是:仁、明、武。所谓“仁”不是生养抚育、迁就容忍的代名词,而是要“兴教化”“修政治”“养百姓”“利万物”,这才是“仁君之仁”。所谓“明”并不是繁杂苛细的观察,而是要“知道谊(即道义)”“识安危”“别贤愚”“辨是非”,这才是“人君之明”。而所讲的“武”绝不是强横残暴之义,而是只要道义所在,便可“断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这才是“人君之武”。人君具备“三德”,国家必然富强。缺一则衰弱,缺二则危险,三者无一就一定会灭亡。《御臣》论,讲的是朝廷用人之道。司马光认为,所谓“致治之道”没有其他内容,无非三条而已:一是任官;二是信赏;三是必罚。这三条的具体内容是,在用人方面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依材授任,量能授职。有功则晋级奖赏,不要迁徙其官;无功则降黜废弃,而另选贤能任之;有罪则施以“流窜刑诛,而勿加宽贷”。长此以往,则朝廷必尊,万事必治,百姓必安,四夷必服。因为《三德》论和《御臣》论属于治国要道,是司马光的重要政治主张,所以尽管这一理论最初是在宋仁宗时期提出来的,但后来他对英宗、神宗也多次论及。司马光甚至深有感触地对宋神宗说过:“臣获事三朝(指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皆以此六言(即论述君德的仁、明、武和论述用人之道的任官、信赏、必罚)献,平生力学所得,尽在是矣。”情深意切,尽职尽责,司马光对朝廷的一片赤诚,于此可窥一斑。宋神宗感慨其功,说:“如光者,常在左右,自可无过。”其意是说,如果有像司马光这样的人常在我的左右,我就可以不犯错误了。

司马光不论身居何职,从不曾忘却平生所怀“忠君、利国、养民”之志。他以治史为从政治国的方式,本着“叙国家之盛衰,系生民之休戚”、“穷探治乱之迹”的精神专心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前后共费时达十九年。这是我国历史上继《史记》之后的又一历史巨著。司马光虽身居洛阳,专心治史,不问朝政,但声望却在节节升高。苏东坡曾称赞这个时期的司马光:“先生独何事,四海望陶冶。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宋哲宗即位,召司马光进京为相,主持朝政。此时已晚年的司马光,虽疾病缠身,但还是不分昼夜地辛勤操劳。家人朋友劝他以诸葛亮为戒,爱惜身体。他却道“死生由命”,操劳如故,一年之后溘然长逝!去世时,他的子孙按其生前嘱托,殓入早备好的薄棺,遗体以一块旧布覆盖,随葬的只有一篇专门颂扬节俭的文章《布衾铭》。前来吊唁的太皇太后、皇帝和大臣看到司马光家中除了满屋书籍外,家徒四壁,床上铺的只有一张旧竹席,慨叹不已。朝廷给予了司马光最高规格的评价,赠太师温国公,赐碑额“忠清粹德”,谥“文正”之号。司马光生前论谥号时说:“谥之美者,极于‘文正’。”他自己恰恰获得了这一最美的谥号,也无愧于这一最美的谥号。

司马光去世后,京城的百姓络绎不绝地前往吊唁。画工们也纷纷画其遗像面市,京师居民争相购买,将其遗像悬挂堂中,摆食祭献。送葬那天,四方来京者多达数万人,“哭公甚哀”,如送亲人。

君子泰而不骄,欲而不贪。司马光一生崇俭,清廉自守。史书记载,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就是一个清正爱民的好官,生活俭朴,一贯粗茶淡饭,不取奢华。在父亲的影响之下,司马光从小就不喜奢靡,无论玉食或锦衣,总不愿接受,以至考中进士去参加宴会时,别人都戴了花,他却推辞不戴。别人告诉他,这花是皇帝所赐,不可不戴,他这才勉强戴上。即便后来做了大官,司马光在生活上依然保持着俭朴作风,“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纯有帛”。司马光在洛阳有薄田三顷,夫人张氏病故,他卖田以葬,流下“典地葬妻”的故事。

司马光个人生活十分俭朴。年老体弱时,他的朋友刘贤良打算用五十万钱买一婢女供其使唤,司马光当即写信谢绝,说:“吾几十年来,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五十万市一婢乎?”司马光在洛阳写《资治通鉴》时,身居陋巷一处仅能避风雨的茅檐草舍。一个大雪纷飞、北风呼啸的三九寒天,一位东京来客慕名前来拜见司马光,因室内没有炭火,客人冻得瑟瑟发抖,司马光感到很抱歉,只好熬碗姜汤给客人驱寒。

司马光正直无私,两袖清风,除俸禄外,不谋取外财。还经常用俸禄周济他人。亦师亦友的庞籍死后,留下孤儿寡母,司马光将他们接到家中,像对待自己的母亲和兄弟一样奉养。

司马光于物无所求,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是一个少有的爱书惜书之人。他曾训告儿子说:“商贾收藏的是金银货币,儒生只不过有些书籍而已。”不贪钱,不聚财,珍爱者,唯几篓古书而已。由是,南宋大儒朱熹对司马光极尽褒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是司马光的天性,他的好学就像饥渴的人贪恋饮食,而他对钱财私利的厌恶却像对待恶臭一样。”

司马光一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为使勤俭家风世代相传,晚年他还给儿子司马康写下《训俭示康》一文,告诫儿孙力戒奢侈,谨身节用。《训俭示康》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有德之人皆由俭来,而奢侈乃邪恶中的大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就很困难了)”、“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节俭可以成就美名,奢侈却能使名声败坏)”等很多治国持家之道,成为后世的名言警句。司马康果真得其父风范,终生清廉,《宋史》称他“为人廉洁,口不言财”。

逝者不可追,来者尤可教。司马光一生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在德行、政事、文史等方面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而其为官以清、勤政尚俭的作风,更是如今为人为政者所要认真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