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谍影憧憧:新世纪间谍暗战揭秘
13511500000005

第5章 战争中的“撒手锏”(1)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无论哪一场战争,军事统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前提条件都是全面、详细地掌握敌我双方的情况。明于知己、暗于知彼或明于知彼、暗于知己,都会导致前线将士流血牺牲。鉴于这种原因,以窃取情报为己任的间谍就成了战争中的“撒手锏”。

★海湾战争,美军情报从何处来?

美国人从法国、瑞士和日本等国在伊的承包商手里,轻易地获得了伊拉克的防空、电话、电力以及燃料系统的情报,就连萨达姆总统府地下掩体和指挥与控制中心的图纸,以及具体操作方式都搞得明明白白!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湾战争中的许多内幕已被人们揭开。但是,战争中最核心的部分——美军对伊情报战内幕,却始终是一个令人难解的谜。

刊登在《星条旗报》上的一篇文章,首次披露了美军获取情报的方法。出乎人们意料的是:现代战争中的情报战工具,并非只是空中的侦察机、地面的侦察兵和天上的间谍卫星。美军获取情报的手段多种多样,令人防不胜防。稍有不慎,对手就会在战争爆发时受到惨重的损失。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仅一天,驻马里兰州米德堡基地的美国陆军情报大队奉命开始进行人力情报搜集,以支持美军中央总部的行动。情报大队和美国中情局联系处最先挑选伊拉克移民和到过伊拉克的外国人下手,盛邀他们“座谈”,从他们有意无意的谈话中套取对美国有价值的有关伊拉克的情报。

得到“鱼饵”之后,美军方情报部门很快撒开大网,并逮住了两条最大的“鱼”——两名伊军前高级将领。第一名伊军前高级将领的代号是“怀斯2901”,他的真实身份是侨居德国的伊军退役少将。伊拉克军队刚一入侵科威特,国防情报局立即与“怀斯2901”联络,并且派一名上校飞赴德国与其面谈,以了解“伊军核心内幕”。后来,国防情报局索性派专机把“怀斯2901”接到华盛顿,直接向国防部作战小组汇报。“怀斯2901”向美国国防部作战小组提供了他对形势的评估和分析,随后局势的发展情形证明他的判断十分准确。

另一条大鱼的代号是“ZAR-0002-91”,他给美国国防部提供了有关伊军行动的最新情报。“ZAR-0002-91”是伊军入侵科威特后叛逃到沙特阿拉伯的伊拉克军官。美国人如获至宝,中情局、国防情报局、陆军第513军情旅作战支援支队都派出最精干的人马对其进行轮番询问。这些情报部门从“ZAR-0002-91”的身上榨出了100多份情报,此人帮助美军辨别出数十个伊拉克领导人和军队指挥与控制中心目标,所有这些目标随后都遭到美军毁灭性的打击。最快的时候,这名伊军军官刚供出目标情况没几个小时,美军的战斗机就成功袭击了该人所指认的目标。

美国的一份绝密报告承认说:“一些前伊拉克军人为美国提供了伊军作战行动和作战能力的绝对内幕,这是再先进的间谍卫星和间谍技术都无法搞到的。”

美军“沙漠盾牌”行动开始后的某一天,美国国防部军事情报办公室负责人约翰·华登上校正向在座的情报官们介绍“远雷”情报行动方案。正在这时,一名中情局情报官员不请自到,该官员自我介绍说:“我叫史密斯,中情局情报官。”这位前中情局驻巴格达情报站站长用低缓的语气郑重地向在座的诸位介绍他所知道的巴格达主要建筑的详细情况。他指着间谍卫星拍下的伊拉克情报局大楼的大幅照片说:“我在伊拉克情报局局长办公室里吃过午饭。看,就是这间可以鸟瞰巴格达扎瓦拉公园的顶层办公室。”华登急忙兴奋地打断他的话:“大家记好了,这间办公室就是我们攻击的首要目标!相信伊情报局最重要的档案和通信系统应该与这间局长办公室相差不远!”

实际上,除了史密斯这样的专业间谍人员,美国人还从法国、瑞士和日本等国在伊的承包商手里,轻易地获得了伊拉克的防空、电话、电力以及燃料系统的情报,就连萨达姆总统府地下掩体和指挥与控制中心的图纸,以及具体操作方式都搞得明明白白!

美国间谍在伊拉克窃取的这些重要机密,为美军多次军事行动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间谍打入爱尔兰共和军内部

鲁伯特完成了任务,便逃离是非之地,躲进安乐窝;但爱尔兰共和军却因此被搞得一片混乱,陷入危机之中。

一位名叫鲁伯特的美国人在爱尔兰共和军组织内部工作长达数年之久,并因深受赏识而被委以重任。后来,共和军发现鲁伯特竟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名间谍。

鲁伯特出生于美国,带有德国血统,并且经济背景十分复杂。这些条件决定他并不适合做间谍,但是,鲁伯特的女友极其同情爱尔兰共和军,他受其影响,便在1992年同女友去了爱尔兰,由此开始了解这个国家。

1995年,为了逃避债务和美国的高额税收,他再次来到爱尔兰。大概就在这段时间,他从事了间谍活动。

鲁伯特由于精明能干,很快赢得上司的赏识,被任命为爱尔兰共和军驻美国筹资机构的联络人。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当时爱尔兰共和军高层对他的信任。在一次和共和军高级官员的会晤中,鲁伯特的同事罗宾逊表示怀疑内部有卧底,而这位官员却断然否认:“这不可能,我们在美国只有一个联络人,他就是鲁伯特。”言外之意,鲁伯特是完全值得信任的。而事实证明,正是这位让人深信不疑的人使爱尔兰共和军陷入了尴尬境地。

实际上,鲁伯特的一言一行并不是滴水不漏,无懈可击。他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方面,不知不觉间已露出了马脚,他的一些异常表现逐渐引起了同事们的怀疑。在其同事维托维茨的眼里,鲁伯特是来分化这个组织的。他提拔维托维茨,并要她代为起草新闻稿,还故意在其他同事面前宣称,维托维茨比谁都写得好。这样,鲁伯特便挑拨了同事间的关系。

维托维茨还说:“鲁伯特总是尽量避免拍照,而且很喜欢收集各种票据。现在看来,可能是鲁伯特为了向他的上司多要些钱吧。”

鲁伯特经常搬家,但他从不把住址和电话号码告诉同事。曾经参加过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罗宾逊对此就感到非常奇怪。此外,鲁伯特虽然很有钱,却从来不向组织捐献,这可能是联邦调查局为了避免给人以资助爱尔兰极端军事组织的口实而故意这么做的。1999年,鲁伯特参加了一次爱尔兰共和军的会议。就在那时,他参观了共和军的一个秘密武器库。不久以后,这些武器被警方缴获了。

接二连三的事件逐渐加深了人们对他的怀疑。奥马爆炸案发生后,鲁伯特就被上司召回到芝加哥,并被保护起来。

鲁伯特完成了任务,便逃离是非之地,躲进安乐窝;但爱尔兰共和军却因此被搞得一片混乱,陷入危机之中。人们还无法确知鲁伯特究竟窃取了多少机密,有人怀疑他曾对同事的电脑中的文件做过手脚。

这桩间谍案更引起了共和军内部的激烈争论。有人指责高层人员“是非不分,冥顽不灵”,以致现在组织内部人人自危,彼此失去信任。爱尔兰共和军内部本来就非常松垮,现在变得更加脆弱了。

★美间谍潜入伊拉克保密局

史蒂芬发出一阵甜甜微笑,然后一甩胸前的长发,微闭双眼,斜倚在柔软的沙发上,轻轻晃动着修长、性感的双腿……

1990年,美国决定对伊拉克采取“沙漠”行动。为了保证这次行动一举成功,美国亟须搞到伊军的战略防御计划以及其他绝密情报。这个无比艰巨的任务又落在间谍身上。

8月11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辆出租车穿过沙东闹市区,停在一个电话亭旁,一位打扮入时的小姐从后座里款款走下车来。她向四周张望了一下,随即走进电话亭。

“喂,是奥里萨上校吗?我是史蒂芬,请原谅我此时给你打电话。”

“我知道是你,史蒂芬,但我不想再见到你。”话筒里传来一个火气很大的男人的声音。

“奥里萨上校,亲爱的,对女士说这样极不礼貌的话是有失身份的。告诉你吧,有些事,我想通了。哦,先听我说,告诉我,你今晚有时间吗?”

“你神经质啊,现在是什么时候?我没有时间和你闲扯!”

“亲爱的,请先安静些好吗?你现在不愿见我,说不定今后再也见不到了。明天抽半天时间吧,我开车在沙巴什大街等你,记住,如果你不来,不要后悔。”

小姐“啪”地一下把电话挂断了。

奥里萨上校拿着“嘟、嘟”忙音的电话,说:“一个古怪的女人。”

奥里萨嘴上这样说,但内心深处却掀起层层波澜。

1989年4月的一天晚上,身为机要保密局负责人的奥里萨上校,脱下军装,换上白色阿拉伯大袍,去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宴会。经朋友施莱辛格的介绍,他认识了一位风姿翩翩的舞蹈演员史蒂芬。

史蒂芬正值而立之年,身材窈窕,体态娜婀,跳起阿拉伯舞来,一举手、一投足都极有魅力。听朋友说,史蒂芬至今仍然是独身。虽然史蒂芬年龄不算小了,但她的容颜和身躯却比一般少女更加充满着青春活力。奥里萨上校从认识她以后,便经常邀约她,并且深深地爱上了她。

有一天,奥里萨上校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史蒂芬小姐的住处。室内摆设很简陋,除了一张大大的可作睡觉用的沙发外,还有室内四周墙脚处的几根霓虹灯管,此刻正散发着幽幽的迷人色彩。

奥里萨的突然来访,早已在史蒂芬的意料之中,她微笑着和奥里萨上校闲谈着。

“奥里萨上校,你是一位十分英俊、威武的军人,我常常怀疑自己已经爱上了你!”

“史蒂芬小姐,说真的,你那迷人的笑脸、优雅的谈吐,尤其是你那绰约的身姿,每一幕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令我心醉神迷。史蒂芬,我、我冒昧地问一句……”奥里萨显得很激动,“我配得上你吗?史蒂芬,我爱你,我实在太爱你了!”

史蒂芬发出一阵甜甜微笑:“尊敬的奥里萨上校,我崇拜你的一身威风,但我不欣赏你的感情用事。”史蒂芬一甩胸前的长发,微闭双眼,斜倚在柔软的沙发上,轻轻晃动着修长、性感的双腿。

奥里萨缓缓移到史蒂芬身边,说:“史蒂芬,以我现在的地位,难道配不上你吗?你说,你说!”奥里萨说着扑向史蒂芬,两人随即一阵狂吻。

突然,史蒂芬如梦惊醒,睁大双眼,使出全身力气,猛地将奥里萨推开,随后站起身。

史蒂芬的这一举动,令沉浸在极度兴奋中的奥里萨出乎意料,可他兴致正浓,于是又一次扑向史蒂芬。史蒂芬只轻轻一闪,扑空的奥里萨踉踉跄跄,伏在沙发上咆哮着:“亲爱的,答应我,我……”并想再次冲过来。

谁知,史蒂芬大吼一声:“当兵的,请你放老实点儿,再敢胡来我对你不客气了。”

奥里萨站住不动,痴呆地望着史蒂芬。史蒂芬轻抬手臂慢慢整理着凌乱的发丝说:“奥里萨上校,想想看,我如果就这样属于了你,就凭你现在的地位能让我得到幸福吗?”

史蒂芬走近奥里萨:“亲爱的宝贝,我不是不爱你,但我也要想想前途。傻瓜,你现在的钱还不够住一个月的高级旅馆呢。”

“那怎么办?”奥里萨上校急着说。

“一点儿也不难。”史蒂芬一双玉臂轻轻搭在奥里萨肩上,“你手中就捏着大把的钱,只要你将保险柜中的文件拿出来,我们就可以远走高飞了!”

“你,你要我出卖国家机密,不行,坚决不行……”

“那就请你离我远一点儿,我不喜欢一个穷光蛋!”史蒂芬蔑视地说。奥里萨听后,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最终,奥里萨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史蒂芬的住处,从此再也没有踏进这里一步。但他已迷恋上史蒂芬,她的倩影总是在他眼前闪动。

今天,史蒂芬又找上门来了,她说想通了,是什么呢?她还说……

管她是什么呢,见一见她再说!

8月12日,奥里萨上校来到沙巴什大街。他身着军服,显得格外威武。刚一站定,一辆小轿车停在了他的身旁:“还愣着干什么,奥里萨上校,快上车!”车里的是史蒂芬。

奥里萨刚上车坐定,史蒂芬熟练地驾着车向巴格达南面驶去。

“好长时间不见了,你还是那么精神,近来一定很忙吧?”多日不见的史蒂芬似乎更加迷人了。

“忙得很,战争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的敌人很强大,绝不可掉以轻心。”

“亲爱的,我们今天不谈这些。我要带你去一个好地方。”

“什么好地方?”奥里萨急着问。

“巴比伦古城。”

“我的小姐,现在可是非常时期!”

“正因为是这样,所以我才要你去。”说话间,小轿车出了城,风驰电掣般向着巴比伦古城驶去。

大概是由于战争气氛的缘故,当史蒂芬和奥里萨来到这里时,发现游人少得可怜。史蒂芬又一次劝他远离战争,“去一个美丽而和平的国度”。

奥里萨点燃一支香烟,深深地吸了一大口,对史蒂芬说:“有什么事以后再说吧,今天我还要回去,要处理重要的事。”

史蒂芬略略沉思了一下,答应道:“你等我一会儿,我们马上就回去。”说完独自到了古堡背后。

奥里萨不知道史蒂芬去干什么,他吸完一支香烟,不见史蒂芬,便来到古堡后四处张望,这里游人更是稀少。奥里萨没有见到史蒂芬,便喊叫起来:“史蒂芬!史蒂芬!”

“别叫了,史蒂芬不存在了。”奥里萨清楚地听到背后一个冰冷的声音。

奥里萨转过身来,不禁毛骨悚然——一个蓄着仁丹胡,穿着军装的人拿着带消音器的手枪正对着自己。这人看起来有些面熟,奥里萨惊讶地说道:“你……”

“闭嘴,我早知道你不会合作,当你的爱国军人去吧!”话音刚完,随着“啪、啪、啪……”一连串低沉的枪响,奥里萨倒了下去。仁丹胡靠过去刚想搜身,却见一个好奇的游人朝这边走了过来,便闪身躲进古堡小巷里。游人看到身上淌着鲜血的奥里萨,便去搀扶他。这时,仁丹胡再次闪出,对着游人头部猛地一击,使他昏了过去。仁丹胡在奥里萨衣袋内掏出钥匙和证件放在身上,将手枪握在被打昏的游客手上,然后逃之夭夭。

没多久,几名警察赶到出事地点,带走了那位被打昏的游人……

一个多小时后,仁丹胡出现在机要保密局大门口。他向哨兵行了一个军礼,递上证件。门卫哨兵看了他一眼,说:“请进吧。”

仁丹胡进了保密局,大大方方地向楼内走去,每路过一个哨兵,他都礼貌地行个军礼。他来到靠近保密室的隔壁,走了进去,见里面放着茶盘,便倒上水,端着走进保密室。办公桌前一个伏案写作的军官听见有人进来,头也不抬地说道:“好你个奥里萨,你上哪里去了,上司命令我们要快点将防御设施图交到他那里去。”

“朋友,我知道了,谢谢你的提醒,我马上就办。”仁丹很有“礼貌”地回答。

伏案军官听见声音不对,于是抬起头来,眼前的景象立刻把他惊呆了。仁丹胡在一只茶盘的掩护下,将枪口对中了他的脑袋。他本能地去拉抽屉,可是一切已经来不及了,“啪、啪……”几声枪响过后,点点血花喷在了墙上,军官永远地伏在了办公桌上。

仁丹胡迅速关上门,伪造了一个自杀的假象,掏出奥里萨的钥匙,打开保险柜,里面装的全是伊军的作战计划和各种重要图表。

原来,史蒂芬和仁丹胡都是美国派出的间谍,他将这些绝密文件装入手提包后,大摇大摆地走出保密局。就是这些绝密文件,为美国的“沙漠行动”立下了汗马功劳。

★摩萨德受骗,以色列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