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打开孩子智慧门的108个好故事
13444600000023

第23章 避雷针的发明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

世纪以前,人们普遍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说法。富兰克林则认为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冒着被雷击的危险,将一个绑着长长金属导线的风筝放飞进雷雨云中,在金属线末端拴了一串铜钥匙。当雷电发生时,富兰克林用手接近钥匙,钥匙上迸出一串电火花,手上传来麻木感。幸亏这次传下来的闪电比较弱,富兰克林没有受伤。

在成功地进行了捕捉雷电的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在研究闪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的一致性时,他从两者的类比中做出过这样的推测:既然人工产生的电能被尖端吸收,那么闪电也能被尖端吸收。他由此设想,若能在高物上安置一种尖端装置,就有可能把雷电引入地下。

富兰克林制造了这种避雷装置:把一根数米长的细铁棒固定在高大建筑物的顶端,在铁棒与建筑物之间用绝缘体隔开;然后用一根导线与铁棒底端连接;再将导线引入地下。富兰克林把这种装置称为避雷针。经过试用,它果然能起避雷的作用。避雷针的发明是早期电学研究中的第一个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