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迎面撞上禅2:万物有情
13425500000004

第4章 寻常日子里的大道理(3)

崔群与东寺如会禅师这一段公案,先是成为禅林用语"佛头着粪",形容本质善而附着不善的事物。传入社会后变为了成语,其原意也有所变化,比喻将不好的东西强行附加到好的东西上面,大煞风景。比如明朝范泓在《典籍便览》中记载:"欧阳修作《五代史》,或作序冠其前。王安石曰:"佛头上岂可着粪?""现今,人们没有敬畏之心,没有道德底线,狂妄浮躁,各种"佛头着粪"事件层出不穷。

影视娱乐圈不说,就是文化艺术事业,近年来也被各种恶性炒作弄得乌七八糟,丑态百出。有人大言不惭地说:"丑闻也是新闻,而且传播得更快更广。骂名也是名,等人们骂累了,就只剩下名了……"或许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那些为了搏出名,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百无禁忌,毫无节制是创新。有人为了标新立异,用马桶盛菜、将点心制作成大便形状。这的确是创新,但恶心啊!

佛头着粪,佛无怨;人头着粪,无论如何也不雅观。

4.避开简单化思维

西堂智藏与百丈怀海、南泉普愿系马祖的三大高足。马祖迁化之后,就是他接续丈席,代替马祖领众说法。

一次,马祖派他到大唐首都,送信给慧忠国师。国师看过信,问智藏:"你师父平常给你们讲的什么法?"智藏从房间的东边走到西边,就站在那里不动了。慧忠国师再次发问:"只有这个?还有别的吗?"智藏又从西边走回到东边,依旧站立不动,更不吭声。慧忠点点头,又说:"这个是马大师的。你的呢?是什么?"智藏似乎很惊讶,反问:"我不是早就告诉你了吗?!"慧忠国师颔首一笑。智藏的意思是说,禅,无法用言语表述,其奥妙只能用心去体验;同时,佛法不二,马祖的佛法与智藏所领悟的佛法无二无别,法法一致。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与其他三世诸佛所讲的法,与我们所有人自性中本有的法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佛做祖,而我们所欠缺的只是明心见性,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一个新出家的禅僧问马祖:""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父直截了当地为我指明祖师西来的意旨是什么。"所谓的"四句",就是:有,无,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这是古代,尤其是古印度的四种哲学立论。"离四句,绝百非",也就是超越这四种立论,断除一切形式,直接表明佛法大意。

马祖这老汉也许是年老体衰,或许是耍滑偷懒,还有可能是无法回答,他听见人家问话,身子往禅床上一歪,半倚半靠着懒洋洋地说:"哎呀,我今天非常疲倦,不能告诉你。你智藏师兄道眼明白,你去问他吧。"学僧当面错过了马祖的禅机,未能领悟他老人家的真实意思,便来问智藏。智藏见他平白无故来找自己问话,感到甚是蹊跷,问他为何不直接去请教堂头大和尚。学僧老老实实说,就是大和尚让来找你的。这智藏开悟之后,已经再不是那个被慧藏拧鼻子的懵懂和尚,现在的他可以说是浑身手眼,八面玲珑。因此,他一听就知道马祖的真实意图,所以也如法炮制,说:"唉,真不巧,我今天头痛,不能告诉你。这样吧,你不妨去向怀海师兄讨教。"学僧乖乖来找怀海。谁知这百丈怀海更会装傻充愣,在听了他的叙述之后,一口回绝道:"在这种情形之下,我倒是不会讲。"唉,这学僧因为心中的执著与痴迷,被三位大士操心费力地踢过来,踢回去,却仍不开窍。他兜了一大圈,回到了方丈,又来向马祖请教。对于这个劈不开、凿不穿的榆木疙瘩,马祖是哭笑不得;同时又对智藏、怀海的玲珑心窍感慨万分,说道:"智藏头白,怀海头黑。"一天,马祖看到智藏闲坐,问他:"你为什么不看佛经?"智藏禅师乜斜了师父一眼,说:"佛经难道有什么不寻常之处吗?"是啊,六祖说,自性之中本自具足,自性之中能生万法。马祖说:"虽然如此,你以后教化别人也需要。"智藏说:"我有病,想自己调养,哪敢说教化别人呢!"马祖点头说:"你晚年必然兴旺于世。"果然,唐朝贞元七年(791年),马祖圆寂后,他被众人恳请,接续马祖主持道场,高扬马祖开创的洪州禅大旗。

一天他在召集僧众一起出坡(劳动)时,忽然说:"因果分明,怎么办?怎么办?"当时,有一个僧人听到智藏禅师的话,若有所悟,灵机一动,从大众中走出来,趴下,两手托着地。智藏问他干什么,那僧说:"救救我,救救我!"智藏一笑,对众人说:"各位禅和子,这位师僧还算可以。"谁知,那僧闻听此言,不但不感激师父夸奖,反而拂袖而去--开悟的禅僧就是这样洒脱,恶不受,好亦不受。人行中道,万法无究。智藏禅师望着他的背影说:"狮子身上虫,却食狮子肉!"一位虔诚的信徒不远千里来朝山进香,当然,他要向堂头大和尚请教佛法。

他来到方丈,向智藏禅师礼(磕头)之后,双手合十,恭恭敬敬问道:"请教大师,有天堂地狱吗?"智藏点点头,肯定地说:"有,有哇。"信徒一愣,紧接着又问:"有佛、法、僧三宝吗?"智藏回答:"有。"信徒一连问了许多问题,智藏禅师一律回答"有。"信徒一脸的疑惑,满眼的茫然,没头没脑说:"难道此地的佛法与其他地方不一样吗?"智藏不禁认真看了他一眼,说道:"天下佛法都是一样的。"信徒说:"那么,和尚你不管什么总是回答有,是不是错了呢?"智藏十分肯定地说:"你来此之前,一定见过什么高僧,或者大德吧?"信徒点点头,说:"我曾经拜见过径山大师。"智藏会心地笑了,问:"那么,径山老和尚是怎样对你说的呢?""径山大师说,所有的东西都是假名,虚幻不实,一切皆无。"智藏指指佛像,问:"有吗?"信徒点点头。智藏又指了佛经,指了自己,指了方丈内的家具,信徒都说有。

智藏说:"你看了这么多东西,都说有,而径山和尚却说无,那么,到底是有还是无呢?""这个……"信徒不知如何回答。智藏再次发问:"居士,你有妻子吗?"信徒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照实回答:"有。"智藏又问:"径山和尚有妻子吗?""无!当然无!"信徒满脸愤怒与不平--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而且问得出格了!你也是和尚,愿意别人这样问你吗?!

智藏说道:"如此说来,径山和尚说"无"就对了。"这时,信徒恍然大悟:有与无,是相对的,就是这样对立统一的。

景深

禅,一直强调"不立文字",个中滋味,让每一个人自己去品尝。如人饮水,是冷是暖,只有亲口尝过的人心里明白。其实,在生活中,语言往往也是歧义丛生,导人误解,闹出了许多笑话。

在春秋时期,宋国有一姓丁的大户人家,他家里没有水井,用水要到外面很远的地方去取。由于他家人口众多,用水量很大,每天要有一个佣人专门负责打水。这个人不停地在外面奔波,才能供得上一家之需。后来,他经过仔细计算,发现一个劳力一年的费用,足可凿一口水井。因此,他就下决心在自己家里挖了一口井。

修房盖屋打井,对于百姓说来,都是可喜可贺的大事。当邻居们向他道贺并询问他有了水井的好处时,他无不感慨地说:"我凿了一口井,家里就多了一个人。"其中有一个听了这句话,理解成了:丁家凿井,挖出了一个人。这可是天大的新闻!于是他到处向人学说。

"丁家凿了一口井,井里出来了一个人!"不几天,这个惊人的消息就传遍了全国,甚至还传进了王宫,连国王都听说了。从井里出来的人,非仙即神,宋国国王自然十分好奇,就派人来丁家查询。丁姓家主哭笑不得,只好解释说:"人们误会了我的意思。我的原意是说,我们家自从凿了水井之后,就省了一个原来专门打水的人,这样就等于家里多了一个可供使唤的人。我从未说过从井里挖出了一个人。"某甲与某乙原来是一对好朋友,后来又合伙做生意。天有不测风云,忽然有一天,乙将甲告上了法庭,说甲到处造谣,污蔑他是贼,偷了甲的钱;而且还无中生有地散布,说他不仅偷过甲的钱,还偷过其他人的钱;不光偷钱,也偷过其他东西;同时向人暗示,说他在生意上做了手脚,坑了甲的钱财……乙控告甲不但严重侵犯了他的名誉,损害了他的人格,而且严重到了犯有诽谤罪的程度。他同时提交了多达六份的证人证言,不由法官不信,所以很快就立了案。

然而,当甲被传唤到法庭后,甲一口否认了乙对他的所有指控,他说:"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甲反复提醒法官,请他再仔细审阅一下所有的证人证言,他自然就会明白了。法官真的又翻阅了六个人的证词,甲的确在不同的场所仅说过一句涉及乙的话:"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

法官还发现,不同的证人在证言中对甲的这同样一句话,产生了不同的理解。

1.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可是有人这么说)。

2.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甲却这么暗示)。

3.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可是有人偷了)。

4.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可是他对本属于我的钱做了手脚)。

5.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他却偷了其他人的钱)。

6.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但他偷了别的东西)。

法官明白了,虽然是从头到尾一字不差的同一句话,但甲在不同的地方,面对不同的人时,所采用的语气、神态、声调不同,就产生如此不同的含义。从事实上说,甲的语意确实起到了损害乙的名誉、对乙进行诽谤的作用。但是,在法庭上,甲坚持自己的原话是: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意思是在表明自己的确没有这么说过。

法官对此无可奈何,只好以事实不清为由,动员乙撤诉,否则,他反而有败诉的可能。乙干生气没办法,最终不了了之。

有一位少年,不幸天生目盲。但他分外自强,决心自谋生路,自己养活自己。盲人的传统职业一是按摩,二是说书。山村偏僻,无人会按摩,盲少年也无力到城市去学,就跟随着一位七十岁的老前辈学习说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勤奋好学的他学会了大小几十个传统段子,终于出了师,可以自己出来走村串乡闯天下了。然而,一切与他预想的大不一样。由于现在电视普及,很少有人对说书感兴趣。他的书场备受冷落。当然,也有例外,他听说一个女同行的书场依然火爆,就去向她请教。人家都说同行是冤家;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女同行吭哧了半晌,才说:"现在说书,你必须说些带色的,人们才爱听。"他请她详细解释一番,人家光是哧哧笑,不肯细说。他年仅十五,尚不知"色"为何物,以为女同行所说之"色"为颜色之色。

可是,他从未见过任何颜色,无法将各种颜色形容得活灵活现、生动活泼。比如,《杨家将》里就说焦赞是个黑脸大汉。可是,黑色究竟是什么样子他就无从知晓。盲少年就去向村里最有学问的一位退休教师请教。

"请问黑色是什么样?""黑色就是夜晚的颜色。""夜间是什么样的?""夜间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知识老人忽然想到少年目盲,白天也伸手不见五指,就从他所能知晓的范围内给他解释说:"你知道煤炭吧?煤炭就是黑色最典型的代表。""煤炭?是不是,大的像球,小的像沙,硬似石头,我还被它烫过……""对,对!我们家家户户生火取暖就是用它。"盲少年恍然大悟:"噢,我知道了,黑色大的似篮球,小的似细沙,不但能砸破头,还能烫伤手。"知识老人急急忙忙否定说:"不对,不对!黑色,不,不光是黑色,所有的颜色都没有形状,没有硬度,更不会燃烧!""可是,那黑色是个什么东西呢?""黑色也不是东西。它是一种光线,是物体对黑色光波的反射现象,是……"老人这才发现,当你面对一个从未见过颜色的盲人,解释抽象的颜色概念之时,语言是多么的苍白,多么的无奈。可是,老人家又不想让这个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的少年失望,便挖空心思,苦思冥想着最佳方法。这时,老人的小孙子拿着一根捅火的木棍当武器,与小朋友们玩打仗的游戏。老人灵机一动说:"你烧过火吧?那用来捅火的木棍本来是白色的,因为经过烟熏火燎,就成了黑色。""您何不早说呢?烧火棍我是太熟悉了!"盲少年说:"《杨家将》里的杨排风用的就是一根烧火棍!她虽是女子,但有万夫不当之勇。一根鸡蛋粗细、五尺多长的烧火棍舞成一阵旋风,直打得敌军闻风丧胆!由此可见,这黑色很是了不起,它在家可捅火,上阵可杀敌,挥动呼呼响……不对呀,您老不是说,所有的颜色都没有形状,没有硬度吗?"知识老人不知自己是该哭还是该笑。

心语

禅的思维是与世界融为一体的,无差别、全然地"看",认为有与无,大与小等等二元对立的概念是人为的。去掉这些"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相对的观念,则是"泥中有水、水中有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这里,一切矛盾性,二元对立性,都在发生转换,比如白天与黑夜,白天是黑夜的延伸,黑夜则是白天的相续,二者是一体两面。再如手心手背,没有手心,也就没有手背,彼此不能截然分开。烦恼与觉悟都是心性的显现,离开烦恼,便无从觉悟,所以,烦恼即菩提(觉悟)。

中国禅宗传入日本之后,成为其三大主流文化之一,因而,禅的真髓已经渗入到了日本民众的血液之中。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九十五岁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像我这样才能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比比皆是。我之所以能成功,其中关键一点就是对禅的领悟。"日本有一位禅学家总结道:"不通禅理,生活乏味;不明禅机,难成大业。"松下电器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国际著名企业,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日本企业家也将禅之泯灭对立的思维方式,用在了企业竞争中。在他们看来,竞争对手不是敌人,更不存在什么你死我活的关系。所以,他们之间竞争的本质,不是盯住对手,而是盯住顾客。

而我们现在的经营者,很多人紧紧盯住对手,时时刻刻观察对手如何做生意,并且根据对手的最新经营策略采取行动。然而你关注对手,必然就会跟着对手走,主要经营方针往往在不自觉中成了专门对付对手的招数,而不是去服务客户、争取客户、扩大客户。

对佛道文化深感兴趣的马云说过:做企业的目的,不是眼睛盯着对手如何强大,如何做生意,而是眼睛盯着客户。每天要对客户多了解一点,每天要对客户服务得好一点,每天把自己放在客户的角度上面去做,这个才是最高的真谛。

第二想通了的滋味

1.扇子破了,犀牛还我

盐官齐安国师,出生之时瑞光笼罩,长大以后身现异象。他行脚来到了龚公山--马祖新开辟的道场。马祖见他貌似罗汉,身有圣僧的气质,便知道他是难得的法器,将来会建立无胜之法幢〔1〕,就把他留在了自己身边。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齐安禅师虽然是天纵英才,也很让马祖费了几番锤钳,他自己也咬牙切齿地很是经受了一些锻炼,却仍未开悟。

有一天,马祖与人说起他的师父--南岳怀让大师,为了让后学一窥古人的禅风,马祖学说了一则怀让大师的公案。

一位禅僧问怀让:"大和尚慈悲,请您告诉我,镜子照人,映成形象之后,不知镜子上原有的光,跑到哪里去了?"怀让反问:"不知道你做孩童时的相貌,这时到哪里去了?"侍立一边的齐安禅师闻听此言,猛然大悟。他扑通一声跪倒在马祖膝下,不停地磕头。

马祖笑道:"这汉悟到了个什么,就这样磕头如捣蒜?"

〔1〕凡于佛法立一家之见,即称为建立法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