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迎面撞上禅2:万物有情
13425500000033

第33章 每个人的修行(1)

1.不亢不卑和意料之外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国力急剧下降,中央集权大大削弱,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早在建中二年(782年),河朔三镇就曾经自立为王。到9世纪末年,大唐帝国更是江河日下,早已无力控制藩镇割据的局面。

此时,成德节度使(总部镇州,今河北正定)王镕,世据镇州,已经四世五帅。朝廷多次调集大军征讨,均无功而返。李氏皇帝奈何王氏家族不得,只好册封他为赵王。

有一年,自称燕王的卢龙节度使(总部幽州,今北京),为扩充地盘,向成德发动进攻。双方陈重兵于边境,一场惨烈的大战一触即发。

这时,燕王的军师上观天文,下测地气,以测算何时发起攻击。他看到,赵王境内祥云缭绕,紫气冲天,不由得大吃一惊,急忙奏报燕王:"成德境内有大圣人居住,凶兵妄动,不但战必不胜,还会遭到天谴。"燕王无奈,只好鸣金收兵。打不得,总能谈得。燕赵二王俱息交锋,罢战商谈。在赵王的宴会上,燕王问:"赵王,在你的金地上,有何高人居住?"赵王王镕说:"我们镇州城里有一位讲《华严经》的大师,节行孤邈。若遇大旱之年,请他到五台山祈雨,每次大师尚未回来,就已经天降甘露,魃魔〔1〕逃遁。"燕王摇头:"这样的法师,我那儿也有。恐怕他尚不是最神奇的圣人。"赵王又说:"离这镇州一百二十里的赵州观音院,有一位年腊高邈的禅师。

大江南北前来问禅的僧人不绝于途,人称"赵州古佛"。"燕王点点头:"那祥云瑞气肯定是因他而发。"燕、赵二王不顾车马劳顿,向赵州进发,去拜会赵州从谂老和尚。早有燕王手下的先锋使一马当先,提前赶到观音院,通告二王驾临。老赵州无动于衷,既不安排欢迎仪式,也不做任何接待准备,甚至他本人安坐禅床,连屁股都不欠一欠。

专制强横已成习惯的燕王见状大为不满。要知道,连朝廷那孱弱的小皇帝见了他们这些军阀都要礼敬有加,不敢如此怠慢。他一脸愠色,挑衅性地问道:"是人王尊贵,还是法王尊贵?"老赵州不动声色:"若在人王,自然是人王为尊;若在法王,则法王尊。"二王点头称是。随即,他俩请赵州宣讲佛法。赵州说:"大王左右这么多,叫老僧怎么说法?"二王喝令众多随从退下。但是,赵州仍然沉默不语。正在二王茫然之时,侍者文远高声说道:"启禀大王,我师父说的不是这个左右。"不是这个左右,还有什么左右?二王懵懂。文远索性好人做到底,提示说:"二位大王各种尊讳甚多,我师父说法之时,难免有所触犯,怕你们不高兴。"燕、赵二王恍然。原来,赵州嫌他们端着人王的架子不肯放下。到了这个时候,他俩已经被老赵州不亢不卑的风采所折服,双手合十,执弟子之礼,恭恭敬敬说道:"请师父去讳说法。"赵州这才慈悲开示,说法多时。法雨所沾,二王佩服有加,稽首赞叹。

第二天,燕王手下的先锋使,得知赵州老和尚竟敢笑傲王侯,始终未离坐迎送,不由得怒火冲天。不等天明,他就闯进观音院,前来兴师问罪。赵州听说以后,马上走出方丈,毕恭毕敬地迎接先锋使的大驾光临,客客气气请他吃茶用斋。先锋使感到甚为奇怪,不解地问道:"昨天你见到两位大王来,坐着连站都不站起来;今日我一个小小先锋来,你却为何如此隆重欢迎?"赵州意味深长地说:"等你也像大王时,老僧也就不会起身迎接了。"先锋使闻听此言,面红耳赤,再三谢罪而去。从此以后,燕、赵二王均奉赵州为师。赵州以佛法消其骄悍暴戾之气,使他二人化干戈为玉帛,战火熄灭,从而福及苍生,泽被百姓。一次,赵王王镕带领几个儿子又来拜见赵州和尚。这时,赵州正在卧床休息。

他拍拍膝盖,然后问王镕:"大王,会么?"王镕不解其意。赵州说:"自小持斋身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王镕不但不怪罪,反而对赵州更加尊重。第二天,他又派遣一位将军专程送来礼物。赵州一听,一骨碌从禅床上爬起来,马上到客厅迎接将军的到来。事后,文远问道:"和尚你每次见大王来,从不下禅床;为什么见了那些小官,反而都要立刻恭恭敬敬欢迎呢?"赵州道:"你年轻,有所不知,我见客有三种区别:上等人来,我就在禅床上接待;中等人来,我下床到客厅迎接;下等人来,我必须到山门之外隆重恭候他的大驾。"文远灵光一闪,说:"我明白师父的待客之道了:第一等人,您是以本来面目实实在在地接引他;第二等人,您是用礼貌迎接他;第三等人,您是以世俗的应酬对待他。师父,对吧?"赵州一笑,不置可否。俗话说,阎王好说,小鬼难缠。

王镕问赵州:"师父,你偌大年纪了,还剩几颗牙齿?"赵州伸出一根手指头。

王镕无不惋惜地说:"只有一颗牙,怎么咬食物啊?"赵州说:"牙齿虽然只有一颗,却每下都能咬着。"赵州又在借机说禅。王镕若有所悟:牙不在多寡,只有咬上才是正招!赵州禅师虽然道誉盛隆,又有燕、赵二王的护法供养,但他的生活十分清贫。

他的禅床断了一条腿,就用木柴、绳子捆上凑合着用。赵王王镕看到他在赵州的日子过于简朴,多次请他到镇州住锡,也好就近供养,每次都被他称病拒绝。后来,王镕见他年事已高,乞求愈加恳切。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赵州看到临济大师迁化之后,北方佛教重镇--镇州的禅风不复往日的兴盛,便决定造访镇府。王镕不胜庆幸,急忙营造规模宏大的寺庙供他居住。赵州说:"莫说建寺,只要是专门为我动一根草,我立即离去!"王镕深知师父说到做到,就把工程停了下来。他手下一位姓窦的将军把自家的一处果园贡献了出来,请赵州住了进去。

赵州在镇府传禅两年,知道自己世缘已尽,令文远将一支拂尘送给赵王,传话说:"这是老僧一生用不尽的。"乾宁四年,岁在戊午,十一月十日,赵州大师于窦家园端坐而终。是年,高寿一百有廿。王镕为师父镂石画像,并题赞曰:碧溪之月,清镜中头;我师我化,天下赵州。

景深

清代初期的几位皇帝都很精通佛法,开国皇帝顺治迷恋佛法,曾经设想舍弃帝位出家,康熙大帝被称为"老佛爷",而雍正皇帝更是修禅而开了悟。有了这样的祖先,乾隆皇帝自然也懂得佛法。他数次下江南,到扬州必到高禅寺,游镇江首先来江天寺(因康熙题字,金山寺改名为"江天寺")。乾隆是位喜好排场的帝王,因此,他所到寺院,都必须张灯结彩,幢幡高挂;全体僧众到山门外排班列队,恭迎圣驾;住持和尚登上高台,演说佛法……然而,当乾隆皇帝一行车水马龙,旌旗蔽日,浩浩荡荡来到常州天宁禅寺时,山门前一片静悄悄,只有一个小沙弥站立在那里。

沙弥,是寺院地位最低的人。让这样一个不懂事的半大孩子,来迎接自己这个人世间最为尊贵的大人物,乾隆皇帝当然不高兴了。他脸拉得老长,问:"你们方丈和其他禅僧呢?"小沙弥用童声说:"陛下,我们方丈与两序〔2〕大众都在禅堂里坐香迎接您的圣驾呢。"当时,天宁寺方丈是眼开禅师。当得知乾隆要来寺里,一大早,他便对东、西两序僧众说:"皇帝陛下要来光临鄙寺。佛陀说过,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为第一。我们出家人别无长物,就以坐禅来迎接圣驾吧。"乾隆听了小沙弥的话,更不高兴了。但他知道禅堂的规矩:禅僧坐禅之时,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打扰,否则,就是毁坏禅僧的慧命!所以,尽管有些恼怒,却也无可奈何,只好说:"既然如此,朕就先到大殿去上香吧。"乾隆在释迦牟尼佛像前供了三支香,小沙弥轻轻撞了三下钟。烧香之后,乾隆一行悄悄来到客堂,一杯茶水喝完,禅堂那边还是毫无动静。又等了一会儿,和尚们还不出来。小沙弥说:"他们一定是在坐长香。"一支长香,时间长达两个时辰(四个小时)。到时候,连中午饭都凉了!乾隆一甩袖子,气呼呼地走了。直到回了北京,他仍然怒气难消,忍不住与几个精通禅学的大臣如三朝元老、总理事务大臣张廷玉、刑部尚书张照(天瓶居士)叙说了一番。大臣们说:"哎呀,陛下,您真是福慧齐天,遇到了这样一位有道高僧!其他和尚都在拍你的马屁,而眼开禅师实实在在给您修福德。佛经中说,成就一人的慧命,具有无上功德。因此,您应该将眼开禅师请到京城,来做国师。"于是,乾隆皇帝下了一道圣谕,礼请眼开禅师为大清国师。眼开禅师接到诏书,笑道:"山僧本来不想招惹烦恼,谁知却招惹来了更大的烦恼!有了皇帝老子这一纸诏书,老僧的麻烦可就大了,今后算是没了清闲日子。算了,算了,我要走了。"临走之前,眼开禅师必须为寺院选出一位明眼的方丈。他法眼如炬,将所有的禅僧都看了一遍,最终选中了一位名叫川海的大老粗饭头--伙头军〔3〕师父。眼开老和尚来到斋堂,问川海:"饭熟了吗?"川海刚刚在炉膛里生着火,但他却说:"饭早就熟了。"眼开和尚直视着他的眼睛,又问:"什么是万法归一?"川海将烧火棍从炉膛里拔出来,说:"喏!"眼开和尚三问:"那么,一归何处?"川海把烧火棍往炉中一插:"喏!"眼开老和尚开心地笑了。他知道,川海真的已经开悟了。他将川海拉到法堂,对大众说:"乾隆爷要封我做国师,山僧我实在不想千里迢迢到那京城里去。因此,我要走了。今后,川海上座就是你们的方丈了。"说着,眼开禅师将大红袈裟披在了川海身上,腿一盘,死了。

在四百多年前的日本,丰臣秀吉〔4〕虽然不是皇帝,却比皇帝还要令人敬佩,令人敬畏。

那时候,正处在日本战国时期,丰臣秀吉经过几十年浴血奋战,打败了各个分割势力,并于1590年消灭了强大的北条氏,结束了多年的战乱,最终实现了全国统一。因此,直到现在,日本人都对他崇敬有加。

〔3〕伙头军:做饭的伙夫,打仗时也用来杀敌。

〔4〕丰臣秀吉,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统一了战国中的日本。

当时,扶桑岛上还有另外一个人物--千利休。他没有丰臣秀吉的赫赫战功,也没有权倾朝野的势力,他仅仅是一个禅客。他之所以在全日本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了如今,是因为一杯茶--他把禅宗道场独特的喝茶仪式发挥到了极致,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茶道由他而兴。

丰臣秀吉听说千利休的庭院中栽满了牵牛花,姹紫嫣红,非常美丽。他想,牵牛花是一种非常普通的花,它能装点出怎样独特的风景?有一天,他令人通知千利休,要在第二天早晨举办一个欣赏牵牛花的茶会。

然而,翌日清晨,当丰臣秀吉与众多随从来到千利休的庭院时,里面空空荡荡,连一株牵牛花的影子都没有!原来,在前一天,当千利休听说丰臣秀吉要来举办牵牛花茶会时,将满园的牵牛花全部拔掉了!

这不是故意捉弄人吗!此情此景,丰臣秀吉的气愤与恼怒可想而知,甚至,他腰间那把饮血无数的利剑,已经透出杀气!他带着满腔愤恨向茶室冲去,要找千利休算账!然而,当他走进茶室,忽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茶室的壁龛中,一枝牵牛花赫然入目!

它有着一种独特的神韵,似乎集天地精华于一身,令所有的人精神一振。因为它的独立存在,周围的氛围格外安谧、平和,静而灵动,清而温馨……丰臣秀吉欣赏过全日本所有名贵、珍稀的鲜花品种,但是,唯有这朵牵牛花给他带来的惊喜、美感最为强烈,他的心情也从未像现在这样愉悦……其实,这不过是一朵最为普通的牵牛花。是禅者的智慧,赋予了它艺术的灵魂,于是,它便具有了一种横亘天地的魅力!

其实,每一朵花都是独特的,都是天地精魂所化,都是宇宙真谛的体现,都蕴涵着真理的无穷魅力。关键是发现。

我们每一个人也是一样。

心语

人们常用"茶,泡茶,泡好茶;坐,请坐,请上坐"来讽刺世人待人接物的势利。其实,看人下菜碟几乎是每一个人不自觉的习惯,也可以说是人之常情。而赵州从谂的待客之道,很是出乎我们的预料。更让我们感到惊诧的是,清代眼开禅师迎接圣驾的方式。意想不到的是,他们非但没有因此得罪那些帝王,反而赢得了更多的尊重。

从待人接物,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我们明显感觉到了禅者思维方式的奇妙。如何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是现在职场最头痛的问题之一。有人特爱巴结、吹捧老板,用刻薄一点的话说,简直就是"阿谀奉承界的一朵奇葩"。的确,人人都爱戴高帽,都爱听奉承话,或许短期之内,老板会对那些人有好感。然而,过分奉承上司,是职场同事最讨厌的现象之首,也最让人看不起。一个为讨好老板而让同事厌恶的人,工作起来必定寸步难行。

再说,能成功干出一番事业的老板,绝对不是"武大郎开店",他真正需要、真正重视的,必然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打铁要靠自身硬。如同燕、赵二王对赵州禅师前倨后恭,就像乾隆皇帝对眼开禅师认识的先后不同,只要你自身具有较高的价值,能给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就能赢得尊重与重用。

2.慧根不分性别

有人问灌溪志闲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志闲禅师回答:"钵盂里装饭,锛子中盛汤。"人家说不懂。他说:"傻小子,这有什么难懂的呢?饿的时候你自然会端起碗来吃喝。等到饱了的时候,你自然就把饭碗放下了。"这样说禅,可谓别具一格,别开生面,传神至极,生动至极。难怪当时人们称他为"灌溪尊者"呢!要知道,只有大菩萨、大阿罗汉之类的贤圣,才会被称为尊者啊!

尊者自有不凡之处。唐乾宁二年(895年)五月二十九日,灌溪尊者世寿将尽,他像五台隐峰禅师倒立而终一样,上演了惊世骇俗的一幕:他是走着死的--他老先生与弟子们约定,向前走了七步,垂手而逝!

这位了不起的灌溪志闲尊者,本来是临济义玄的徒弟。以临济的棒喝威力之巨大,禅机之凛冽,锤炼了他多年,竟然未能使他大彻大悟。可见,志闲这块顽石真够硬的。

如同当年临济挨了黄檗三顿大棒,仍然不能契入禅机,需要大愚禅师和风细雨再轻轻点化一下才能恍然大悟一样,灌溪志闲这位临济的弟子,他的悟道因缘竟然在大愚的徒弟--末山了然--一位百炼钢化作绕指柔〔5〕的尼师手里。

是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志闲禅师是河北馆陶县人。他自小出家,又在临济会下勤学苦练多年,可是脚跟并未真正点到地上。一天,他再次来到方丈问法。临济突然一把抓住他的胸口,急切中,他开口说道:"衣领,衣领!"是脖子被衣领勒得难受,还是担心衣领撕裂,或者是"已经领悟"禅机的简称?

临济大师推开他,轻轻叹了一口气,说:"就饶你这一次吧。"志闲禅师情知自己又未得到师父的印可。不是么,自己的病自己清楚,心窍之中就像塞着一团抹布,要多憋闷有多憋闷,要多难受有多难受。志闲禅师不禁有些心灰意冷了。是啊,以临济大师之能,仍不能使自己开悟,今生还有什么指望呢?

他默默告别师父,离开临济禅院,到处云游去了。志闲禅师不再参禅问道,一钵一杖,以草鞋丈量着大江南北的山河大地。

〔1〕魃(bá)魔,传说中造成旱灾的鬼怪。〔2〕两序:指古代禅林中,在佛殿法堂正式聚会时,序列于佛殿法堂两侧的僧众。即东序和西序。〔3〕伙头军:做饭的伙夫,打仗时也用来杀敌。〔4〕丰臣秀吉,日本战国时代末期封建领主,统一了战国中的日本。〔5〕百炼钢化作绕指柔:经过百炼的钢,竟然变成可以绕指的柔软之物。比喻使火暴强硬的性情变得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