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到达德州圣安东尼奥城的第三天下午,才想起打电话给那位叫李曼的“朋友”。其实他们还算不上朋友,只是大学校友,但当时并没有交情。她在文学院,他在商学院。不过他知道她,她是有名的文学院才女,校报文艺版的主编,她写现代诗,还写学院气质很浓的诗歌评论。对于这些诗歌和评论,虽然他想不起任何具体的东西,却认定它们曾给他留下不凡的印象,他乐于这么想。至于他对她个人的那种虽然抽象却还算深刻的印象,多半来自他的朋友。他那时候喜爱文学,认识两三个文学院的人,他们全佩服她,经常提起她,赞美她将来会成为苏珊?桑塔格式的人物。他当时暗自揣测他们对她的兴趣不仅因为她的才华,还因为她长相漂亮。他记得自己曾表示过和她结识的愿望,但没有朋友乐意引荐,大概他对于他们那个圈子来说,毕竟是个局外人,此外,他只是个“业余爱好者”水平的无名小卒。总之,他和她没有任何交情。
但是半年多前,作家在他的“脸书”网页上看到一个陌生人的好友添加请求。他去查看这个人的网页,里面只有几张一个年幼小女孩儿的照片。就在他差不多要拒绝添加请求的时候,那个名字突然浮现在他记忆里。于是,他去查找她的个人信息,其中包括她毕业的院校。最后,他终于确定这个邀请者就是她了,这对他来说并不容易,因为此时距离他大学毕业已经十二年了。他留意到她也住在美国。
此后,她不时来走访作家的脸书网页,发一些节日祝福,或者表示她like他的照片,或是写一句小心翼翼的赞美话。这样,他们维持着联系。有两次,她给他发信息,希望他把发在国内某杂志上的他的小说发给她一读,因为她在美国买不到这些文学期刊。他在大学时候极力想要结交而不得的这位杰出女性如今声称自己是他的“粉丝”,这令他有点儿受宠若惊。于是,每当他接到她的温柔“命令”,总会尽快把书稿发去。她总是很快看完,殷勤地发一些赞美话。本来,他想到他们可以超越一般的泛泛之交,发展一段友情,至少他可以委婉地表达一下自己当年对她的倾慕,而且不必担心引起什么误会,然后他们就可以不时跳回那段美好而盲目的时光里去,叙叙旧,谈谈自己的生活和真实想法……也许因为年纪大了,也许因为长时间的独处,他偶尔很想找个人谈谈过去,总像个冒进的傻瓜一样渴望真诚交心的友谊。他尤其喜爱女性的温柔谈吐和她们富有同情心的天性,希望能在与她们的交往中获得一种并不会导致复杂关系的自由。但不知道是因为女性天性过敏,还是因为他这一愿望本来就是异想天开,他常常遭到误解或惹上麻烦。在他收到她那些殷勤却有点虚情假意的信息时,他也是怀着这样的愿望,但接着而来的那些充满溢美之词的邮件让他的热情熄灭了。他想:既然她不能把自己放在和我平等的位置上,那我们之间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友谊。
在一封邮件里,她这样写道:
“您已经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可您还能记起我这么一个小人物,您这么快地回复我的信,发来您的书稿,我难以形容我的感动。我能想象您一天会收到多少封来自各地读者的邮件。
……
您不要提那个时候文学院的创作社了,我们那时候写的东西多幼稚您一定知道,和您的创作相比,那根本不算创作,您才是真正的作家。我早已和文学绝缘了,是您的小说让我重新回到那里的。当我从网上看到您的名字,看到您取得的成就,我太为您骄傲了。可我自己呢,我一事无成,白白地把岁月都浪费了,我很害怕这样和您联系耽误了您宝贵的写作时间……”
就这样,她称呼他为“您”,她的信似乎从来没有改变过这样的主题:赞美他,表示对他的崇拜,同时不忘记责怪、贬低自己,称自己为生活的失败者。这让他无言以对,他常常得花费很长的时间考虑如何回复这样的信,要避免内容的雷同,要避免枯燥乏味、有气无力的劝解,要避免暗藏得意的谦虚……他发现很难做到这些,渐渐地,他就疏于回复了,他也不再怀着那个不切实际的希望了。
当作家在脸书上发布近期将到圣安东尼奥城的消息时,他并没有意识到她就住在圣安东尼奥。但三个多小时后,他就接到她热情洋溢的邮件,询问他的班级号和到达时间。他很担心她去接机,因为他私下认为接机和被接机是世界上最尴尬的事情之一。两个几乎不认识也并不相互期待,甚至可以说有点儿害怕相见的人,在一个浮华喧闹的地方茫然地相互寻找……试想这是多荒唐的情景。他态度坚决地拒绝了她的接机要求。好几封邮件来往之后,他终于答应到了圣安东尼奥就给这位朋友打电话,他们一定要相约吃饭。
直到第三天,作家才想起这个承诺。他当时正坐在敞开着的、位于酒店四楼的客房窗户前面,阅读着一本日记。他的窗外是两棵高大树木的蓊郁绿枝,他不时从读着的东西上面抬起头,凝视这些绿枝,把它们想象成一片森林。他有点悲伤,又莫名其妙地生自己的气。突然想起那个承诺之后,他觉得应该马上给对方打电话,但又有点儿犹豫不决,甚至后悔做了这么一个承诺。这是他每次打电话之前都会犯的毛病,他把它归咎于自己长期独处养成的对人事交往的惰性和怯懦,又把它看作一个证明,证明他实际上只想躲进自我的孤独中去。
他最后说服自己站起来,走到放手机的地方去。电话接通之后,还没有响到第三声,就已经有人拿起了电话,这让他联想到那个人可能一直在等着他的电话,这倒让他有点儿羞愧了,解释说这两天都在开会,所以今天才抽出时间打电话。这是他们第一次通话,他听到电话那头儿是个音调稍高但有点细弱的声音,称得上温柔动听。一开始他们都有点紧张,话说得断断续续,总是撞到一块儿,或者同时开口,或者同时沉默,或者同时说:“你说……”
谈话进入正常状态之后不久,电话里出现了第三者。作家听见一个小孩儿的叫声,然后似乎发生了某种争执,电话发出“吱吱啦啦”的声音。他听见她压低声音、威胁地连说三遍“No”。通话暂停了,小孩儿发出哭闹声。他等了一会儿,正犹豫着是否挂断电话,她的声音又出现了。显然,她在和小孩儿争夺电话的战争中获胜了,她对他解释说,那是她的儿子杰森,是她第二个孩子,还不到两岁,她现在得把他按在旁边的沙发上了。作家说:“我听到了,小孩儿正发出被压制的哭声。”在他的想象中,她正一只手把小孩儿面朝下牢牢按在沙发上,一只手紧抓着她的电话,她此时的姿势一定相当狼狈,而小孩儿杰森虽然哭着,却虎气冲天,他一定手脚并用地反抗着。她听到他的话笑了。这时,她在电话另一边又喊起来:“妈,你快来把杰森抱走,你怎么让他跑过来了?”尽管隔着相当的距离,他还是听出了她语气里的不耐,这和她刚才说话的口气不大一样。然后,他听到一个老人的声音渐行渐近,念叨着:“哎呀呀,哎呀呀,我的小宝宝,你怎么跑了,一会儿没看住,你就跑了。”最后又是老人、孩子、女人的声音绞缠在一起,一片混乱,挣扎、安慰、呼唤、妥协、低语……小孩儿和老人似乎离开了,他已经失去了联想的乐趣,在电话这边呆立着,有点不快,不明白为什么她不能找个清静的地方接电话。
她终于回来了,一连串地说“对不起”。
作家说:“刚才说到哪儿了?对了,杰森是你的第二个孩子,他有个姐姐还是哥哥?”
她说:“有个姐姐,快过八岁生日了。”
“恭喜你,儿女双全。替我祝你女儿生日快乐。她叫什么名字?”
她轻笑了一声,说: “谢谢。她的中文名叫李肖,英文名叫Michelle。你看看,一大家子,拖家带口的。我公公婆婆都住在这儿。”
“挺好的,这样热闹,天伦之乐。”
“本来应该让你到家里吃饭的,但我怕你觉得太闹腾,家里有两个小孩儿……”
“你太客气了。”他不置可否地说。
她稍微沉默了一下,突然说:“今天晚上我就应该带你出去走走,但是突然间有个急事……”
“你千万不要操心,”他急忙说,“我这里该逛的地方都看过了。你忙你的,我今天晚上还有一点儿东西要写。”
“这样的话,我更不能耽误你。你是要写小说吗?”她的声音似乎突然变严肃了。
“不是,是一篇报纸专栏,胡说八道,东西很简单,但要赶时间。”他说。
“我知道。”
“你喜欢小孩儿吗?”她突然问他。
“喜欢。”他顺口说道。
“你有孩子吗?”
“没有……我一个人。”他说。又补充道:“但我喜欢和小孩儿玩儿。”
“哦,”她笑着说,“和小孩儿玩儿和养孩子可是两码事。”
“我知道,在这方面,你绝对是权威。”
“这算什么权威呢,”她听上去有点儿不好意思了,“每个女人都会养孩子的,有了孩子,自然就会养。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当作家呀。”
“作家算不上什么……”
“你太谦虚了。”
话说到这儿,已经到了无聊的境地。他们之后很快步入正题,做了决定,约好第二天中午李曼来酒店接他,至于是去她家或是别的地方,却没有说明。她随后记下了酒店的名称和地址。作家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任务。他站到窗户前面看了一会儿外面的大树,觉得任何约见都像是负担。但他又害怕自己越来越孤僻,他觉得一个小说家应该尽可能地了解生活,应该不至于对他人失去兴趣,何况是一个他曾经十分好奇的女人。说实话,刚才那个电话有点儿让他失望,他对杂乱、干扰性的东西一贯反感,而那个电话正是给他这个印象。他很难想象一位忙乱的、两个孩子的母亲还会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这和他年轻时代想认识的女人有什么关系呢?他决定不让这件事占用自己太多时间。然后,他走到小操作台那儿把咖啡煮上,继续读桌子上摊开的那本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