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处世智慧大全集
13369900000017

第17章 菜根谭(3)

一一

士君子济人利物,宜居其实,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则德损;士大夫忧国为民,当有其心不当有其语,有其语则毁来。

【译文】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施恩行善,做有利于别人的事情,应当落在实处,而不应图慕虚名,如果图慕虚名,声誉就会受到污损;有学问修养的人忧国忧民,应当幽思在心,而不只是挂在嘴上,如果只是空洞谈说而不能够去实行,那么就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有损于将来的远大前程。

一二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闭;善移易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反之,毋轻矫其所难。

【译文】

善于启发别人心智的人,应当因循着他已经了解知晓的地方去渐渐启发诱导,不能勉为其难,迫使他开窍;善于移风易俗的人,应当在旧风俗旧习惯容易改造的地方去不断地扩大它的改变,而不要轻易改变那一时难于改变的地方。

一三

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苦趣。

【译文】

想要涉足社会而有所作为的人,必须先了解体味世俗之外的情况,要不然就无法摆脱那些污染人心、肮脏污浊的世俗之念的诱惑,有所作为;要想摆脱世俗的羁绊,做到断绝欲念一尘不染,那就必须先通晓和尝尽人世间的苦辣酸甜,彻底斩断欲根,否则就无法守住意念,在漫长空寂的心境中保持住自己以苦为乐的旨趣。

一四

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横逆困穷,须从起处问由来,则怨尤自息。

【译文】

功名富贵,应当直接从它衰败消亡的时况去察看原因,那么贪恋的心自然就会减少;身处横祸逆境穷困潦倒,也应径直去它的源起处找寻咎由与原因,那自然也就不会再有怨天尤人的情绪了。

一五

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功夫。

【译文】

只有从安静中观察事物的变化运动,在闲适中观看人事的繁琐忙碌,才能享受超凡脱俗的人生趣味;在繁忙无绪中能够偷得一段闲暇,置身于喧嚣吵闹的环境中能够享受一份清静,这才是一个人保全身心、处世治用的真正手段和能力。

一六

鸿未至先援弓,兔已亡再抽矢,总非当机作用;风息时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才是了手功夫。

【译文】

大雁尚未飞来就急于拉弓,野兔已经逃走才去抽箭,这都不是把握了恰当时机;风停息了的时候就不要再作浪,到了岸边就离船,这才是善于撒手、平息事端的作为与能力。

一七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纵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点骄傲欺隐,虽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译文】

遇到事情,只要你始终保持镇定和从容,即使这事情复杂如乱麻,到头来自然能将它一步步理顺;对待别人只要不掺杂丝毫的骄之气与欺骗隐埋,即使像山鬼一样狡诈的人也会对此献出他的真诚之处。

一八

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之人;构千楹而招来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之士。

【译文】

耗费千金去结交贤达豪杰之士,还不如拿出半瓢粮食来救济那些挨饿的人;建造千百间房屋招来宾客,还不如给那些无家可归的贫寒者修上几间茅草小屋,庇护他们免受风寒。

一九

物莫大于天地日月,而子美云: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事莫大于揖逊征诛,而康节云:唐虞揖逊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人能以此胸襟眼界,吞吐六合,上下千古,事来如沤生大海,事去如影灭长空,自会经纶万变而不动一尘矣。

【译文】

世间万物没有比天地和日月更大的了,但杜甫却说:日月就像笼中之鸟,天地就像水上之萍。事情没有比改朝换代更大的了,而邵雍却说:唐尧让位于虞舜,汤灭夏桀,武王灭纣,这些都不过像饮几杯酒、下一盘棋一样,算不了什么大事。人要是能有这样的胸怀眼界,对宇宙间古往今来的任何事情,来时把它看做是沧海泡沫,去时就像光影消逝于茫茫长空,自然无论天下局势作何纷纭交变,都能始终保持自身不为所动,不为尘缘所染了。

二○

毁人者不美,而受人毁者,遭一番讪谤,便加一番修省,可以释丑而增美;欺人者非福,而受人欺者,遇一番横逆,便长一番器宇,可以转祸而为福。

【译文】

诽谤别人的人,他们的才德和品质并不好,而那些遭到诽谤的人遇到一次攻击和讥笑,就会增加一次修养和反省,就可以消除错误增加美德;欺侮别人也并不是福分,而那些受人欺侮的人遇到一次强暴欺侮,就会增长一次胸襟与度量,反而可以转祸为福了。

二一

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所以祸来不必忧,要看你会救;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所以福来不必喜,要看你会受。

【译文】

老天想要降福给人,一定会先给他一些小的灾难来儆戒他的意志,所以说灾祸来时不要忧虑害怕,要看他会不会解救,渡过难关;老天想要降祸于人,一定也会先给他一些小福气,使他骄傲懈怠,所以好事来时也不必过分高兴,关键看他会不会把握它消受它。

二二

贫贱骄人,虽则虚假,还有几分侠气;英雄欺世,纵似挥霍,全无半点真心。

【译文】

贫贱之士高傲骄横,虽然虚假,但傲气之中毕竟还有几分侠义之气;英雄混世盗名,即使他豪义地挥霍钱财,仍是没有半点仁义真心。

二三

琴书诗画,达士以之养性灵,而庸夫徒赏其迹象;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学识,而俗子徒玩其光华。可见事物无定品,随人识见为高下。故读书穷理,要以识趣为先。

【译文】

弹琴练字赋诗作画这些事情,智慧通达的人用来陶冶心性情操的,而凡夫俗子只不过是戏赏一下它的外象而已;山川胜景,风云际会,对品学高尚的人来讲,是用来增长自己的学识、扩展自己的眼界,而凡俗之人只能看到它外表的艳丽光彩。由此可见,大千世界中事物本身并没有固定的品位,全凭人的学识和眼光来确定它的高下;所以读书探究其中的真理,要以能够辨别分享其韵味情趣的妙处为首旨。

二四

密则神气拘逼,疏则天真烂漫,此岂徒诗文之工拙从此分哉?吾见周密之人纯用机巧,疏狂之士独任性真。人心之生死,亦于此判也。

【译文】

文辞义理太密,文章就神气拘谨;太疏则显得无所节制、放浪溢出;这难道仅仅是写诗做文章时区别文理好坏的标准吗?我发现一些处事周密严谨的人,他们事事谋划,机关算尽,而一些粗放疏狂的人办事完全凭任自己的情绪,随心所欲而不考虑因果。可见人心可以由此判别出它的得失消长的缘由与结果。

二五

簪缨之士,常不及孤寒之子,可以抗节致忠;庙堂之士,常不及山野之夫,可以料事烛理。何也?彼以浓艳损志,此以淡泊全真也。

【译文】

那些为官为宦、享受国家俸禄的人,在国难临头、天下兴亡之时,反而常常不如那些社会下层的贫寒之人,能以高尚的情操,表现出忠烈气概;那些官居高位的人,有时料理事情、通融事理,还不如山野村夫那样清清白白,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平素骄奢浮华生活磨损了他们的意志,而生活在清贫中的下层人士却可以保持生性淡泊,品行纯真。

二六

附势者,如寄生依木,木伐而寄生亦枯;窃利者,如盗人,人死而亦灭。始以势利害人,终以势利自毙,势力之为害也,如是夫!

【译文】

依附权势的人,就像树身上寄生的植物,砍倒大树它也随之而死亡;窃取个人利益的人,如肠子中的寄生虫,人死它也跟着灭亡。初始时那种人可以拿权势利益祸害它人,但最终却要因此自取灭亡,这就是势力的害人之处呵!

二七

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孰得孰失,孰幻孰真,达人当自辨之。

【译文】

贪图名利的人,虽然他们在物质生活上富裕,但精神上空虚;不刻意追求物欲的人,虽然生活清贫,但精神世界充实。身居高位的人外表上看似安逸自在,但是心神劳顿疲惫;地位低下的庶民百姓虽然肉体劳累,但精神上却很安适畅快。两者比较,谁得到的多谁得到的少,哪一个空虚哪一个实在,通达世理的人应当自己分辩清楚。

二八

世事如棋局,不着的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

【译文】

世界上的事情犹如棋局,不过分执著拘泥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人生就像瓦盆,只有打破它摆脱它才能达到那种理想的自由境界。

二九

蓬茅下诵诗读书,日日与圣贤晤语,谁云贫是病?樽罍边幕天席地,时时共造化氤氲,孰谓醉非禅?

【译文】

住在茅草屋里诵读诗书,仿佛天天都与圣贤面对面对话交谈,那么怎能说贫困是一种痛苦呢?到大自然中把酒畅饮,以天为幕,以地作席,精神与大自然共融一体,那么谁说醉酒之意不是参禅的功效、大乘的境界呵!

三○

看破有尽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悟入无怀境界,一轮之心月独明。

【译文】

人在世上,要是看破了人间的生死有限,那么对功名利禄、声色欲念的追求自然就止息了;如果能够领悟并进入到清静无为、顺乎自然的精神境界,那就像在心中升起了一轮明月,不再迷失本性。

三一

迷则乐境为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

【译文】

如果执迷不悟,那么乐境也会变成苦海,就像水凝成冰块一样;如果醒悟则苦海变成乐境,那么就像冻结的冰融化为水一样,由此可见,苦乐迷悟本身并无什么区别,只在人的一转念之间罢了。

三二

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手;一条竹杖担风月,担到时也要息肩。

【译文】

用两个空拳来把握古今之事,即使感觉握住了也不能太偏执、太认真,得放手处须放手;用一条竹杖挑起清风明月走进良辰美景,到那时你也不要沉迷其中,要像歇肩一样释累静安。

三三

天地尚无停息,日月且有盈亏,况区区人世,能事事圆满而时时暇逸乎?只是向忙里偷闲,遇缺处知足,则操纵在我,作息自如;即造物不得与之论劳逸、较亏盈矣。

【译文】

天地宇宙还没有停息运转,太阳月亮也都有缺有圆,何况小小的人世间,哪能事事圆满,时时安闲、自在如意呢?只要能做到忙里偷闲,缺处知足,那么就能把握自己的人生,劳作休息自如自在,就是对作为造物主的上天来说,也不能与我谈论劳逸亏盈的事。

三四

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居然有万里山川之形势;片言只语内,便宛然见万古圣贤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达人的胸襟。

【译文】

能引起心领神会的事物并非遥远,能使人得到趣旨的东西也不在乎它的多少。小小的假山园林、池塘盆景,也会有万里山川之形势,简短的一两句话,也能洞查千古圣贤的思想情感。能达到这种境界,才算是具有了才智高超之士的眼界,拥有了通达古今事理之人的胸怀。

三五

造化唤作小儿,切莫受渠戏弄;天地原为大块,须要经我炉锤。

【译文】

上天有时像小孩子一样使气作怪,作为有灵性的人千万不要受他戏弄;要把天地看做一个大土块抟在一起,任我们锤炼改造。

三六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光风霁月,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译文】

狂风暴雨中,禽鸟悲戚哀鸣,而雨过月明、惠风和畅里,草木欣欣向荣,充满勃勃生机。由此可见,天地万物一天也不能离开和合之气的滋养,而人心一天也离不开吉祥之神的保佑。

三七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长,使人有不匮之思。

【译文】

人只有在生前为人处世不偏不倚,放宽摆平,人生的路才能越来越宽广,同时让其他人也没有因不平而怨叹的;这样他百年之后给后人留下的恩泽就会源远流长,让人有无穷无尽的思念。

三八

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务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译文】

做人并非要有什么高尚远大的事业,只要摆脱掉凡俗情欲便可以入名流之列;做学问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功夫方法,只要减除一点凡心,免去物欲的损害,就可以达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了。

三九

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译文】

纵然有盖世功劳,也抵不过一个“矜”字去消磨它,骄傲自负会使之消弭;相反,哪怕犯有弥天大罪,也抵不过一个“悔”字去改过,翻然悔悟会使罪孽释然而重获新生。

四○

完名美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己,可以韬光养德。

【译文】

完美的名节,最好不要独自占有,若能与人共同分享,就可以避免那些不怀好意的加害,从而保全自身;相反,对那些可能玷污行名荣誉的事,同样不应该全部推诿给别人,假如能承担些过错、那么就可以藏掩一些名声光彩以涵养自己的德性。

四一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故知洁常从污出,明每从晦生也。

【译文】

粪土里的小虫子可谓污秽腐臭不堪,可它一旦蜕变成蝉,却占据高节,品饮甘露。腐烂的枯草黯然失色,可它一旦变化为萤虫,却在夏夜的黑暗中与明月相与放光。由此得知,洁净的东西常常是从污秽中转化而出,光明常常在黑暗中孕育产生。

四二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伏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欲意识尽属妄念,消除妄念尽而后真心现。

【译文】

人之所以会骄矜高傲,无非是由于虚言矫饰,只要能消除虚矫,就会有浩然正气伸张;人的所有欲望念头都属于虚妄的存想,只要能除却这种虚妄存想,率真不变的本性自然就会显现。

四三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当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矣。

【译文】

酒足饭饱之后再回想饭菜的味道,那么咸淡的滋味已经全部消失了;房事满足之后再来回味色欲性感,就再没有欢爱中的男女之情了。因此应当以做事以后的这种觉悟,来除却事情到来时的愚昧痴迷,从而保持住自己真实性情,行动自然合乎义理。

四四

居轩冕中,不可无山林趣味;处林泉中,不可无廊庙经纶。

【译文】

身居高官显位的人,不可不保持一种隐居山林淡泊名利的心境情趣;隐居在田园山林之中,也应该备有胸怀天下治理国家的抱负和方略。

四五

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译文】

人世间情感欲望变化无常,人生道路坎坷不平。当你举步维艰时,要明白退一步的方法;当你畅行无碍时,一定要有谦让三分的胸襟和美德。

四六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邪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译文】

要想制服邪恶之神,首先必须制服自己内心的邪念,自己内心的邪念平息了,其他邪念自然退却无存;要想控制没有法理的横逆之事,必须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那么外来的强横逆端就不能入侵。

四七

念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处处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