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
13359600000033

第33章 忠告十认识自己的愚蠢才能利用市场的愚蠢(1)

1.朝三暮四不是一个好方法

在你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投资。关键不是范围的大小,而是正确认识自己。

——巴菲特

很长时期以来,拥有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是一些美国和欧洲人成功和财富的象征。经过三十多年的经营,巴菲特把伯克希尔公司打造成了一个更为知名的品牌,延续了已经有二百年历史的伯克希尔公司,使数代美国人深受其惠并牢记下了它的名字。

巴菲特在投资的道路上,每选择一只股票去投资的时候,从没有想着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利润。他认为,如果在投资市场上东捡西挑,朝三暮四,面临的风险会更大,盈利的机会更少。

巴菲特的小儿子皮特曾询问他:“爸爸,你认为选择长期投资的理念是什么?”

巴菲特立即说:“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

巴菲特对“有效市场”理论存有异议,也很少推崇市场的一些理论,他选股的惟一标准就是优质。在他看来,一个优秀企业的股票,没有理由不去投资。

巴菲特在经过深入研究并决定买入那些有前景的股票时,并不在意当时股价的多少,他总是在很长时间里不断地买入,并长期持有。他讨厌朝三暮四的投资行为,强烈反对短线投资,认为这种投机行动是于己于股票企业都不利的。他曾经说:“短线投资等于就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赌博。如果你运用大量的资金进行短期投资,有可能血本无归。”

对于投资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投机者,巴菲特常常表示自己的不解。他甚至形象地比喻:“你不会每年都更换房子、孩子和老婆。为什么要卖出公司(股票)呢?”

可以看出,巴菲特就是靠自己不朝三暮四的投资态度,不断积累了巨额的财富的。认认真真地把每一次投资做好,是他一贯的思想。他在《华盛顿邮报》的投资上,表现出的无限关注和深入,一直以来令人折服,也使“邮报”为有这样的合伙人深感自豪。

巴菲特是在1973年春夏之际,购入了价值一千零六十万美元的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此时,他关注这只股票已经很多年了,而他也一直在寻找进入媒体的机会来实现自己多年来希望投资媒体的梦想。此项投资使伯克希尔成为凯瑟琳女士家族之外,《华盛顿邮报》最大的股东。

《华盛顿邮报》总裁凯瑟琳曾经说,巴菲特极富同情心,而精明投资人只是他的另一面。他与报纸很有缘分,那种渊源甚至要追溯到他的少年时代。

本来,在1972年末到1973年初,《华盛顿邮报》受“水门事件”的影响陷入最艰难的困境,除了有关政府部门的打击之外,还因为自身上市的操作失误,引起股票大幅下跌。凯瑟琳回忆说,那是她一生中难以忘怀的艰难日子,邮报的发展进入低谷,投资者失去了对她们的信心。最后她不得不亲自到华尔街的金融会议上去直接推销公司的股票。巴菲特此时决定大举投资,并在几个月内,分二十次购入邮报的股票。他后来说,在生命中,有些事情发生的速度会很快。他对《华盛顿邮报》的投资,一是因为他怀有感情,二是他相信媒体能够做终生的伙伴。巴菲特为此在伯克希尔公司内部做了很多工作,从而使这次投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凯瑟琳在她获得普立策奖的个人自传一书中写道: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在1973年买下本公司10%的B级股票。他后来告诉我,起先他不太愿意公开这件事,但是后来觉得这未尝不是件好事。他对公司的关注已经很久,而且他一旦投入就不会三心二意。事实证明,他是那么负责和专心。

巴菲特的这笔投资,是他最好的投资之一,他在一般人还没有开始注意媒体股的前景之时,就捷足先登进行了这项投资,获得了理想的收益。巴菲特一生对媒体的偏好,就像是对金钱的追求,这股热情在购入《华盛顿邮报》股票时达到顶点。巴菲特一直对媒体事业保持着浓厚兴趣,和很多知名的记者结为了挚友。他本身也具有记者般的直觉,在寻找被低估的公司时,也融合了敏锐的生意嗅觉和记者深入调查的技巧。

1973年至1974年间股市崩盘,这波震荡刚开始时,《华盛顿邮报》的股票从刚发行时的每股6.5美元,后来下降到4美元。邮报当时还面对星辰报的竞争压力,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处境之中。巴菲特对这种情况大为震惊,在与邮报的管理者沟通之后,伯克希尔公司买下了一千零六十万美元的邮报股票,占该公司B级股的12%。

在1973年,《华盛顿邮报》公司旗下的机构包括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时代—前锋公司、四家电视台和一家造纸厂,后者为该公司提供了大部分的新闻用纸。但是,公司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相关企业之间不能够团结合作,内部矛盾重重,更为严重的是人心涣散,丧失了企业的凝聚力。

巴菲特购入邮报股票之后的两年,该股一直处于下跌的趋势,巴菲特的投资从1973年的一千万美元,贬为1974年底的八百万美元,而在1976年之前,邮报的股票一直无法超越巴菲特购入时的价位。

人们清晰地看到巴菲特投资《华盛顿邮报》之后,并没有在短期收到效益,甚至还遭受了严重的亏损。而巴菲特也说过,如果从盈利的角度而言,他早已经去选择另外的投资了。

《华盛顿邮报》的许多管理人都认为,巴菲特的确是有深厚的媒体情节,否则,他早已经撤离了。虽然在他最初投资《华盛顿邮报》的几年里,根本没有高额利润,但那并没有影响他高昂的投资信心。他这种永恒坚定的投资信念,彰显着一个投资家的非凡意志和高超水平。

很多人回忆,巴菲特作为一个不请自来的投资人,最初被《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许多人认为是一种威胁——没有人相信他是真正的投资而不是投机。

巴菲特投资邮报公司后,写了一封信给凯瑟琳,当时凯瑟琳也对这位不甚了解但却拥有邮报大股份的人,抱着猜疑的心态,加上身边的很多人一直提醒她要对巴菲特的行为保持警惕。她常常为此着急,想不出一个好的办法。巴菲特在信中向她表白,说他绝对无意对该公司造成威胁,他也充分了解,以她持有的该公司A级股票,她掌握了该公司的管理权。巴菲特只是反复谈到自己对邮报的感情。

凯瑟琳在她的个人自传中表示,她和巴菲特直到1973年才再度碰面,地点是洛杉矶时代杂志的办公室,这是在巴菲特投资邮报之后的事情。但是,与他见过面后凯瑟琳便放心了,她感觉到了巴菲特的真诚和不凡的远见。为此,她邀请巴菲特到华盛顿共进晚餐,顺便参观一下邮报公司。之后,他们又几次见面,并且逐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多年后,凯瑟琳还无比深情地说:“他对公司的事从不插手干涉,是个值得尊敬的人。”

巴菲特于1974年被任命为邮报公司的董事,也恰如其分地担任该公司金融委员会的主席。上任后不久,巴菲特就做出了一项令人侧目的举动,他向董事会建议,分批回购邮报公司的股票。在当时,企业界回购自家公司股份的做法可谓绝无仅有,在媒体界更为少见,所以他的建议很快遭到强烈反对。

凯瑟琳回想,她当时认为,如果花钱买进自己公司的股票,公司一定无法成长,而巴菲特仔细地用数字向她解释,无论就长期或短期来看,回购股票对公司都有好处,而且他一再强调,和公司的实际价值比起来,股价可以说是非常低;他循序渐进地阐述他的理念,经过计算,如果买回公司1%的股票,每个人就会增加收获,拥有更多的股份。

凯瑟琳表示,自从巴菲特开始投资邮报开始,他对公司的关注就从未间断。尤其是在公司出现内乱的时候,巴菲特夫妇就住在公司对面的饭店里,密切配合她的工作,直到事态完全平息他们才离去。不仅如此,每次在邮报出现困难之时,他都是最可信赖的朋友,密切关注和维护公司的利益。

到1986年,伯克希尔答应出资五亿一千七百万美元购买美国广播电视公司(巴菲特应邀担任董事)。根据联邦通讯委员会的法律规定,禁止个人同时在邮报和广播电视公司任职,他才短暂离开邮报董事会。

后来,巴菲特还是再次当选为邮报公司的董事,重返邮报董事会。巴菲特和凯瑟琳也一直保持挚友的情谊,从未间断。他作为邮报的第二大股东,给予凯瑟琳最大的信念和勇气,让凯瑟琳在邮报的领导岗位上发挥个人最大的潜力,带领邮报再次走上一条辉煌之路。

伯克希尔于1973年就拥有邮报公司10%的股份,现在已成长为17%,多年来,随着邮报公司不断回购自家公司的股份,巴菲特所持有的股份也随之持续增加。在邮报的股票大幅增长的时候,巴菲特专门写信给凯瑟琳,赞扬她的卓绝表现给投资人带来了福利。

无疑,巴菲特最终也成为最大的赢家。他之后这样评价,如果当时投资《时代镜报》、《纽约时报》、骑士债券,都会有不错的收益,但是,这些盈利都是无法和《华盛顿邮报》相比的。邮报已经给他带来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而且还在不断增长之中。

巴菲特的忠告

财富不会青睐于一个朝三暮四的人,而成功投资者取得的成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用淡定面对投资中的得与失。

2.认识自己的愚蠢才能利用市场的愚蠢

股票并不知道谁是持有人。在股价上下波动时你会有各种想法,但是股票没有任何情感。

——巴菲特

生活在现实中的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一个人不但要了解自己的优点,更要知道自己的缺点。同样,每个市场也都不是完美的市场。怎样去克服自身的不足,利用市场的弱点获得收益?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也困惑着皮特,以致他禁不住还是向巴菲特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巴菲特听了皮特的疑问后,颇有感触地说:“孩子,投资者需要在实践当中认清自己的不足,并积极改正这些不足。一个看得见自身缺陷的人才可能看得见市场的缺陷,同时利用市场的不足获取利润。而投资者也只有认识自己的愚蠢才能利用市场的愚蠢获得收益。”

巴菲特在投资通用再保险公司的过程中,有过多次自我批评和检讨。通过对自己深入地剖析,他不仅充分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还让他反观到了市场存在的问题。

通用再保险公司的前身是挪威全球保险公司,随着它在美国的业务不断扩大,最后在美国重新筹建。到1945年与科隆保险公司合并,几乎垄断了整个美国的再保险市场。加上之后对国家再保险公司的收购,更是巩固了其在业界的霸主地位。通用再保险公司的业务是针对全世界的,它通过一个庞大的、遍及世界的子公司来为客户提供保险精算、索赔、投保、财务管理和投资管理等服务,使之逐渐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再保险公司。

到90年代,美国保险业的大环境很不理想。过于公开透明的费率导致了行业的竞争激烈,以致一些经营多年的公司也被排挤出局(全国共130家再保险公司锐减为28家)。

巴菲特认为这个时候是进军再保险领域的最佳时刻,而他的目光依然是瞄准了再保险行业内最著名的企业——通用再保险公司。这是他的经验——找最有实力和最具品牌的企业下手。

然而,这个时候的通用再保险公司正面临一场劫难。首先,国内的分支机构科隆人寿再保险公司参与了国内的一项雇员收入再保险项目,项目实施中又出现重大失误——也就是1美元的保费收入却要支出1.52美元的索赔补偿金,导致公司支付2.75亿美元的未来补偿金,造成公司间接损失10亿美元。另外,在海外市场上,悉尼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冰雹灾害、欧洲地区出现暴风雨、土耳其发生地震……这一切都使通用再保险的经营状况深陷泥潭。

在这个特殊时刻,巴菲特坚持收购通用,风险之大不可预测。虽然巴菲特自己也充分考虑到了其中的不利因素,但事实证明,他所考虑的还远远不够周全。

巴菲特在1998年6月与通用再保险公司达成协议,由伯克希尔公司收购通用,合同在当年的12月21日生效。但是没有想到,这个消息的公布,导致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大幅下跌,连通用再保险公司的很多股东都不愿接受伯克希尔的股票。一些基金组织甚至大量抛售通用再保险公司的股票,而且很多人抗议巴菲特的出风头行为,不满他搞个人崇拜,股评家们更是指出巴菲特高估了通用再保险公司的价值。

这些,还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事情在1999年才逐渐暴露出来。

原来,巴菲特认为只要能够把握住通用再保险公司以后的2.75亿美元的赔偿金,就不会有大的问题。事实却不是这样——随着事态的发展,这个数字在不断扩大,而伯克希尔公司虽然按照合同预留了这笔资金,可是,已经不能够解决之后带来的复杂问题。这次收购行动,通用再保险公司不但没有起死回生,而且还牵连伯克希尔的股票市值低于面值。

巴菲特由衷地感觉到:自己真是愚蠢极了。

不过,事情还远远没有走到绝境。巴菲特分析了通用再保险公司的全面情况后,再次发挥了他投资的高超技巧和能力。他不但没有退步,反而加大了投资的力度,决定全盘整合通用再保险公司,这也是他投资历史上少有的大手笔。

巴菲特通过对市场的进一步分析,感到通用再保险公司虽然在国内的发展出现了停滞,但是,其业务在海外市场还是很有影响的,并且海外市场的空白还很大。同时,与其他再保险公司比较,通用依旧拥有着先天的优势,而人们对再保险需求的潜力还在不断地增长。

因此,巴菲特没有犹豫,他将持有的伯克希尔的A股股份全部出售,还以合适的价格出售了公司18%的股份。他另外又抛售了可口可乐和吉列公司两家的部分股份。于是,接下来巴菲特进行的一项高达220亿美元的交易震惊了投资市场。

其实,巴菲特调整公司资本的结构,目的在于迅速实现与通用再保险公司强强联手。

也许市场的缺陷真让巴菲特捕捉到了,在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的第一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通用在汽车、飞机等方面的保险业务量达到了60亿美元,而伯克希尔公司之后逐渐取代通用的地位,成为新的保险帝国。2000年6月,通用与科隆再保险公司合并,成立了新的通用科隆再保险公司,归属于伯克希尔的下属公司。

2000年年底,巴菲特在互联网上说: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之后,公司采用剥离措施,不但投资额度提高了两倍,而且避免了各种税收负担。每一种股票都相对为公司增加了投资。也就是说,通过对通用再保险公司的收购与合并,不仅为伯克希尔公司带来了240亿美元的追加投资,并使公司在全球金融市场所占份额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