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
13358200000021

第21章 孕期与哺乳期饮食养生

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的营养需求比正常人有所增加,尤其是蛋白质,必需脂肪酸,以及钙、铁、叶酸、维生素等。

一、补充叶酸在孕前开始

叶酸缺乏可致胎儿畸形。妇女妊娠头4个月是胎儿神经发育的重要时期,此时缺乏叶酸,就会造成神经管畸形。而补充叶酸4周后,才能使体内叶酸得到明显改善,因此,育龄妇女至少应在孕前3个月开始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以及豆类食物,或每日服用100微克叶酸。

二、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孕前缺铁,可导致早产、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等,铁缺乏可造成孕、产妇贫血,对胎儿和新生儿智力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建议孕前孕期,多食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血、肝脏、瘦肉等动物性食物,以及黑木耳、红枣等植物性食物,同时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以促进铁的吸收。

三、增加海产品的摄入,适当补充碘盐

孕期碘缺乏可增加新生儿发生智力低下、聋哑、运动机能障碍、语言能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等一系列症状的发生几率。专家建议,在平时摄入碘盐外,每周至少吃一次富含碘的海产品,如:海带、紫菜、鱼、虾等。

四、适当补充钙,增加奶制品的摄入

孕期喝奶可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同时补充易于吸收的钙质。建议每日饮用400~500毫升低脂奶。

五、戒烟禁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吸烟与饮酒可引起胎儿流产、胎儿宫内发育不良、新生儿智力低下等,而刺激性食物易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应该尽量少吃。

六、食物多样不过量

不管是在孕前期、妊娠期还是哺乳期的膳食,都应该是多样化的平衡膳食,以满足营养需要为原则,不宜营养过多。过多的动物性食品,使孕、产妇蛋白质、脂肪摄入过多造成肥胖,加重肝、肾的负担,不利于孕产妇和胎儿的健康和发育。过多的动物性食物也可降低对其他食物的吸收,使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减少,导致营养不均衡,不利于母子的健康。

七、科学地活动和锻炼,保持健康体重

孕期食物摄入量增加,还会增加孕期糖尿病和巨大胎儿的风险。生产后的妇女,也会因为“坐月子”多吃少动,导致生育性肥胖。为了避免体重超重,应适当增加低强度的运动,每天不少于30分钟。户外活动1~2小时,如做操、散步等,有助于维生素D的生成,促进钙的吸收。

控制脂肪摄入三招

1.烹调用油巧安排以吃植物油为主,植物油有降低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每餐减少一个炒菜,增加一个凉拌菜,少用油炸烹调方法。

2.调整肉食结构“四条腿”(猪、牛、羊)不如“两条腿”(鸡、鸭),“两条腿”不如“一条腿”(鱼、虾),多选用鱼虾等一条腿的,禽肉最好去皮。

3.控制坚果类食物这类食物营养丰富,但热量较高,一般25克坚果含370千焦热量,相当于500克蔬菜的热量,建议每天食用不超过30克为宜,加工方法以干烤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