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你不可不知的100个经典养生秘诀
13355600000096

第96章 七情相克调控法

经典说法

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就像自然界阴晴冷热的气候变化一样,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外界刺激过于强烈,情绪反应过于激烈,出现诸如狂喜、盛怒、骤惊、大恐等突发性激烈情绪;或者七情持续时间太长、过久,如久悲、过于思虑、长期情绪不佳等,都可以诱发多种病患。《内经》明确指出,“喜怒不节则伤脏”。具体地说,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古代医家主张,利用七情之间的制约、克制关系来转移和干扰对机体有害的情志,借以达到调畅情志的目的。

养生秘诀

喜伤心者,以恐胜之:中医认为,心在志为喜,属火;肾在志为恐,属水。肾水制心火,故恐可以制喜。即以恐怖的言语或情境来治疗大喜过度引起的兴奋、狂躁。

思伤脾者,以怒胜之:利用发怒时肝气的升发作用来解除体内气机郁结、平衡阴阳的一种疗法,适用于长期思虑不解、气结成疾,或情绪异常低沉者。

悲伤心者,以喜胜之:这是以喜悦之事、愉悦之言来治疗由于过分悲伤而导致的情绪低沉、郁郁寡欢等。

恐伤肾者,以思胜之:中医认为肾在志为恐,属水;脾在志为思,属土。土克水,故思虑可以制约恐惧。“思则气结”,可以用思这种情志来收敛涣散的神气,使病人主动排解某些不良情绪,以达到调畅情志的目的。因恐惧而引起的疾病,可以用“深思”的方法来治疗,从而消除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恢复健康。

怒伤肝者,以悲胜之:中医认为,肝在志为怒,属木;肺在志为悲,属金。金克木,所以悲可以制约怒。《内经》认为“悲则气消”“悲胜喜”。故当人大怒致病或大喜过度时,可以设法促使病人产生悲哀的情绪,以抑制兴奋的情绪,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箴言: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

(明·钱琦《钱公良测语》)

语译:碰到有的事你本来急待大发脾气的时候,你就要想到“戒怒”二字而将怒气压抑下来并一笑置之;如你遇到有大喜大乐事情时,就要想到“慎喜”二字而将喜事冲淡。类此戒怒、慎喜的做法,能使心神宁静恬淡,是符合养生原则的。

延伸阅读

曾有一新状元告假返乡,途中突然病倒,请医生诊视。医生看后说:“你的病治不好了,七天内就要死,快赶路吧,抓紧点可以回到家中。”新状元垂头丧气,日夜兼程赶回家中,七天后安然无恙。仆人进来说:“那位医生有一封信,要我到家后交给您。”信中说:“公子中状元后大喜伤心,不是靠药所能治愈的,故以死恐之,所以治病也,今无妨矣。”

有一位青年秀才,新婚妻子突然亡故,整日哭泣悲伤,终致患病,久治无效。名医朱丹溪为他诊脉后说:“你有喜脉,看样子恐怕已有数月了。”秀才捧腹大笑说:“什么名医,男女都不分,庸医也!”以后每想起此事,就会自然发笑,并经常把它作为奇谈笑料告诉别人,与众人同乐。渐渐地,秀才心情逐步开朗,食欲增加,病也痊愈了。这时,朱丹溪才告诉他这是以喜乐制胜悲忧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