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你不可不知的100个经典养生秘诀
13355600000052

第52章 五味调和滋补法

经典说法

中医认为,人们日常饮食中所吃的食物,大体上可分为辛、酸、甘、苦、咸五味。这五种类型的食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们既是重要的调味品,可以有效地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以增进人们的食欲、帮助消化,又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根据历代养生家的经验,食物五味的作用是:“辛能散、能行;酸能收、能涩;甘能补、能和;苦能燥、能泻;咸能软、能下。”

养生秘诀

辛味:这类食物有姜、蒜、葱、辣椒、胡椒等。中医认为,辛入肺,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均含有“辣素”,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神经衰弱者不宜食用。辛辣的东西吃多了,会引起筋脉拘挛、爪甲干枯不荣。

酸味:这类食物有山楂、石榴、乌梅、萸肉。中医认为,酸生肝。酸味食物多有收敛、固涩作用,具有敛汗、止汗、止泻、涩精、收缩小便等功效,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可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以酸味为主的果蔬均富含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但酸味的东西吃多了,会使皮肤失去光泽、变粗变硬。

甘味:这类食物有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中医认为,甜入脾,有补养和缓和的作用,具有补益、和缓、解痉挛等功效。吃甜食可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但糖尿病、肥胖病、心血管病等患者宜少食。

苦味:这类食物有苦瓜、橘皮、百合、苦杏仁等。中医认为,苦生心。“苦味入心”,具有燥湿、泻火、清热、降气、解毒和利尿的作用。如苦瓜,常吃能治疗水肿病;但苦味的东西吃多了,可使皮肤枯槁、毛发脱落。

咸味:这类食物有盐、紫菜、海带、海蜇等。中医认为,咸入肾,多具有润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可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压、保持正常代谢。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宜喝适量淡盐水,以保持正常代谢。咸味的东西吃多了,会瘀滞流行在血脉中,导致血压升高。

箴言: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

(战国·《吕氏春秋》)

语译:食物的辛、甘、酸、苦、咸太浓厚,此五味留于形体内则常会损害健康。

延伸阅读

中医非常重视日常饮食中的五味调和,认为只有不偏胜于某味,也不偏废于某味,才有利于养生保健。五味失调可使机体功能发生紊乱,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内经》中曾明确指出:五味调和得当,可以使骨骼正直、筋脉柔和、气血畅通、肌理固密,抵抗力增强,从而能有效地抵御外邪的侵犯,增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