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13353900000068

第68章 升职上位的潜规则(2)

升职离不开升值,不断地学习和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不仅不会升值,反而有可能贬值。美国的一项国家研究会的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劳动技能在短短的3到5年内就会因为赶不上时代的发展而变得无用,而以前这种技能折旧的期限长达7到14年左右。职业的半衰期现在不断缩短,所有的高薪者若不继续学习,根本用不了5年的时间就会再次变成低薪者。

这个科技与知识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随着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快的折旧速度,更需要不断通过学习和培训更新技能、积累经验。能做到这一点,老板就会对你刮目相看,你会因自己的升值,在众多的员工中获得升职,赢取一个机会一鸣惊人。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姓名作为在职场发展的身份证不仅仅是一个代号,而且是包含了知名度、美誉度、雇主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品牌,是个人谋求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通往更大成功的证书和开门密码。对于职场中人来说,自己的品牌价值就如同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美誉度那样至关重要。

个人的品牌价值同产品一样,要形成知名品牌,提高品牌价值,就必须有过硬的质量作为基础。对于职场中人,建立个人职业品牌的“质量”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职业能力,个人业务技能上的高质量,个人品牌的核心内容就是超凡的工作技能。在工作场所,能力不强的人想建立个人品牌是很困难的,就像一个产品,不管客户服务有多好,如果三天两头出现问题,也会让客户下次避而远之。另一方面是可信度的保证,即职业精神。

有很多种途径可以提高自价,不论哪一种,都需要努力和付出,以形成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努力提高身价,一是了解自己的喜好,二是了解行业和市场,三是了解自身的竞争力。把你真正喜欢做的事找出来,努力使自己在这个方面出色,其他的事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记住,成功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提高身价的最通行做法就是跳槽。相关调查显示,85%的中层员工认为通过跳槽可以实现自我提升,得到的发展空间会更大。在跳槽过程中,只要精心包装过去的工作成绩,充分展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身价并非难事。不过,只有跳对方向才能“跳槽增值”。跳槽者要在充分了解职位的基础上,仔细分析自身实力,如果发现自己不太符合岗位的要求,就要当机立断,选择放弃。就个人发展而言,还是应该厚积薄发、稳扎稳打,等个人能力真正达到一定层次后,再寻找升值的机会。跳槽这把钥匙不是万能的。

在公司内部寻求晋升,提高公司对自身的价值预期,令自己身价大涨,这一升值途径是最理想的。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自己的长处和劣势了解,明晰职业定位;然后构建一个身价坐标图,把短期、中期、长期发展计划分别制订出来,从知识、技能、人际关系等方面提升自己。

证书不仅是进入职场的敲门砖,也是提高身价的第三条捷径。使用有名气的、权威的证书为自己“镀金”,是时下年轻求职者偏爱的方式。企业判断求职者的能力,很大一部分也是以证书为依据的。注意,资格证书不追求“量”,而是越“专”越好。其次,证书与自己的发展方向必须要吻合,只有在合适的时机获得合适的证书,才能充分发挥证书的效用。

到外企寻求工作经历,是提高身价的第四条途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外企是中国当代管理的“黄埔军校”,其企业文化和培训方式十分独特,塑造、培养了大批掌握现代管理技巧和理念的中国白领。在外企工作过的人,往往具有更开阔的眼光,更容易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外企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氛围和培训机制,也能给人的综合能力带来质的提升。

职场中,升职前先提升自身的价值。

要在工作外做工作

在职场,要升职,说白了就是领导一句话的事。固然,你自己创造价值很重要,但是,即使你创造了价值,但始终被排斥在高层外围的现象也不胜枚举。升值以后想要得到晋升,还有另外一步十分关键:那就是主动靠近职位。主动靠近领导,就意味着在向升职靠近,所以才会存在很多拍马屁的人。你可以鄙视拍马屁的人,也可以不去拍马屁,但是你必须把握升职的机会。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如果你与领导始终保持遥远的距离,会隔离你的所有信息,那么你必然无升职的可能。

在职场上混饭吃,你要想拉近与领导的距离,就必须全面地接触领导,这就要求你学会创造各种机会并学会利用。这些机会相当于“投资”,包括“工作投资”(工作中多汇报、多请示)和“感情投资”(除工作之外的投资),这里最重要的是“感情投资”。

人不仅是一种理性的生灵,也是一种感性的生灵。它以重视“关系”为重要特征,也就是感情联络。“任人唯亲”是一种普遍现象,其中这个“亲”就是指诸如秘书、司机、老乡、亲属、亲信、老同学、老战友、老部下等与领导感情较深的人,领导重用的对象就是这些人。有人从中总结经验说:“工夫全在工作外。”

尽量多接触老板,坐在老板身边的功夫绝非拍马屁、捧臭脚那么简单庸俗,怎样才能让老板赏识器重的同时,同事也为你喝彩叫好呢?其中的分寸与奥妙需要你智慧头脑的积极参与。

对于陌生的新环境,我们应对的方法常常是沉默,远离同事,尤其是远离上司。其实这很不利于个性才能的发挥。如果能够换位思考一下:“坐在老板身边又何妨?”如果能经常有意无意地亲近老板,让他记住你,让他了解你的意见和想法,才可能会有意外的惊喜等着你。

亲近老板要讲究一些方法和原则,否则,你讨好了上司就可能会以失去群众的支持为代价;严重的话,可能连老板也会因害怕他人的“流言飞语”而选择弃你而去。

刚毕业的小红和另外七八个年轻人一同被一家急需大批新生骨干力量、向集团化迈进的公司聘用。为了鼓励这批“新鲜血液”并对其表示厚望,老板决定单独宴请他们。

公司距离酒店不远,新人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唯独将老板抛在了一边。小红看在眼里,不禁替老板觉得尴尬。于是在进入酒店落座之前,小红找借口先去了一趟洗手间。回来一看,果然不出她所料,同事们或正襟危坐、谨口慎言,或低头相互私语窃笑,不但无人主动上前跟老板说话,更将其左右两边的座位空了出来。看着老板脸上勉强的笑容,小红赶紧说:“我建议咱们都往一起凑凑吧。”说完,便在老板左边的座位上大方地坐了下来,并对老板投来的赞许目光报以会心一笑。

小红的聪明做法就连再尖酸的人也没道理指责她是在“拍马屁”了。这次老板的本意就是亲近一下新员工,说不定还想借此发掘人才呢,可多数腼腆木讷的年轻人却辜负了老板的美意,无人主动与老板谈话,他能高兴吗?

其实,其余的人在老板面前一定也想表现好一点,但就是碍于脸面,怕别人说自己是“马屁精”才退缩的。一个为自己争取机会都不主动的人,如果被提升,将来管理公司、面对客户或参加为公司争取利益的谈判时怎么能有魄力和手段呢?如果换作你是老板,这样的人你会提拔吗?

俗话说:做事不看东,累死也无功。如果老板不支持、不赞赏,就算拼死拼活地干,要想把上面层层“屏障”超越过去,也实在是太难太慢了。

小辛是个肯干也会干的人,她知道要想接近老板只有自己制造机会。经过努力,小辛不止一次与老板在电梯里“不期而遇”。有备而来的小辛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硬着头皮和老板没话找话,而是笑吟吟地和老板打着招呼。如果老板问起她的工作近况,她自然是有条不紊、对答如流,但大多时候老板都会和她聊一些轻松休闲的话题,小辛全都能随和对答,并且她还知道了老板的许多个人爱好,更以此加深了老板对她的印象。

其实,聪明的老板是愿意给员工留下一个和蔼可亲的印象的,员工的亲近相随也是他所希望的。可因为自卑心和恐惧心作祟,许多人见到老板都唯恐避之不及,更何况是在电梯那种几尺见方的地方呢,殊不知老板面对一个憋得脸红脖子粗、拘谨无措的人,也会觉得尴尬呀。

所以,你根本不用怕不知道说些什么,因为一般在这种场合下,老板为了打消你的顾虑是会和你主动闲话家常的,你就当这是亲近老板的一次机会,别战战兢兢就行了。

王欢是一家公司的普通员工,他想给公司老板提建议,但公司里人多嘴杂,上面又有层层的领导,怎么做自己的才能和干劲才能让老板看到呢?直接呈给老板自己的工作报告太明显了,越级汇报容易让老板觉得你太张扬、太性急了,要是让自己的主管领导知道,就给自己惹大麻烦了。

思来想去,王欢写了一份意见报告书给部门经理,是关于公司发展前景的,经理看后说“很好”,只是有很多建议的实施自己没有做主的权力。王欢借机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建议,不如咱们部门请老板来座谈一下,这样不是显得咱们部门的人都有为公司着想、愿意与公司共同发展的愿望和决心吗?”经理一听,有道理,当即邀请老板,自然老板也很高兴地前来。

开会时,出于肯定王欢的建议,部门经理安排王欢和自己分坐老板的左右。在会上,王欢大大地表现了一番,自然是在会上慷慨陈词一番了。

会后,同事们都为能有这样一次与老板畅谈自己想法的机会感到兴奋,老板对部门经理更是大加赞扬。其他部门也争相效仿,没有一个人说王欢是在抢风头、拍马屁。

在大公司,可能你的顶头上司本人就可以决定你升职与否。在中小公司,你的升职会受到你的直属上司的一定影响,但是决定权最终取决于老板本人。所以能够获得与老板本人单独相处的机会,是最有效的“亲权”行为。但往往需要精心炮制这种机会。

经过细心观察,于洪终于找到机会能够与老板单独接触。每天中午,公司里所有人都要去食堂吃午饭,老板每次都很晚才去,也许是事情多脱不开身,也许是不愿和员工挤在一起“抢饭”,每次食堂都快没有人了老板才到。

于洪那天中午找借口很晚才去食堂,“正好”碰见老板:“董事长,没想到您也在食堂吃饭啊。”于洪很自然地达成了心愿,一个中午和老板有说有笑。原来老板也是个挺随和、爱聊天的人。

从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于洪就会“不经意”地和老板一起吃午饭。为了避免同事说闲话,他有时以工作没做完为借口,有时出去办事晚回来一会儿,以错过吃饭的高峰期。

老板也是人,在业余时间放松一下也是人之常情,那些见到老板就像老鼠见到猫,总想绕道走的人只会让机会从自己身边溜走。在职场上,像于洪这样采取“利己不损人”的正当手段为自己争取机会,实属明智之举。与领导接触,有很多机会联络感情,每一种机会都可以加深与领导的感情。当然,多管齐下,全方位投资更为有效,更容易拉近和领导的关系。

总之,在职场,本职工作做好的确很重要。但是你在埋头工作之外,不妨“别有用心”一下,因为,大部分领导对于员工的晋升问题都喜欢在员工有了情绪之后考虑。与其闹出来,不如靠主动争取。

职场中,欲拉近与领导的关系,必须全面接触领导。

上司可能会形成阻力

职场人奋斗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锲而不舍地求升职。我们都知道,你能不能升职,重点就是看你顶头上司的意见。尽管你十分努力,但由于上司的个人因素造成优秀的你该升没升,这是最令人沮丧的。

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很特殊的标准提拔部下,如果某人有过军旅生涯,普京就认为此人“有完整的性格”,值得信任提拔。尤其是有克格勃背景的人,再加上是学法律出身,而且来自列宁格勒,那被提升的速度就如坐火箭一般,因为这也是普京自己生活经历的缩影和翻版。无独有偶,一位地区银行的行长,在1957年反右的时候被打成右派,平反之后他做了行长,全地区被委以重任的职工几乎都是曾被打成右派的人,做了县支行行长、股长等。

如果有特殊标准的上司不幸被你遇上,而你又没有上司所欣赏的特殊经历,不管你干得多么卖力、多么优秀,被提拔的概率还是远远低于有此经历者。了解这一点,怀才不遇的苦恼或许会减少一些。上司提拔人才的这种特殊标准,会体现在所提拔的干部构成中,也会在上司大会、小会上的讲话中流露出来。上进的你,只要细心留意,其中的规律是很容易发现的。然后根据这一规律,迅速靠拢标准吧。

某私企是“夫妻公司”,丈夫任董事长,妻子任总经理,为了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抓住财权,遂特别规定财会部正副部长的职位由双方的亲属轮流担任。财经大学会计专业毕业的职员A,可算是公司的元老了,在会计这个位置上兢兢业业干了五六年,董事长和总经理都十分信任她。令人不解的是,别的部门和她一同进来的人都弄了个一官半职,就是她原地踏步,提拔与她始终无缘,A很是不解。这层窗户纸最后还是知内情的人帮她捅破了,只知道埋头拉车的A这才如梦方醒,大呼“还有这等事”。

类似的还有某些企业为平衡与地方的关系,会为地方官员、工商税务等人员的配偶、亲戚专设一些官职。如果你不幸在这些专设部门工作,永远得不到升职是唯一的结果。所以说,想升职的你,要知道升职是永远不可能的,免得落个“单相思”的下场。

在甄别“死职位”(就是升职是永远不可能的岗位)方面要下点儿工夫:看看那些被提拔的人与老板有没有亲戚等特殊关系,或是否是地方政府长官的配偶、小姨子等,得出结论应当不难。甄别并不难,关键是不能省掉这层“工序”。否则就有可能做“无用功”,不仅浪费青春与工作激情,上进、进取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曾惊动中央、轰动全国的河南滑县原县委书记王新康卖官案,当时有中国“卖官第一案”之称。滑县有民谣曰:“官位要长,快找新康;位置要动,快把钱送。”滑县的组织人事大权被王新康独揽,一手遮天,县委常委会形同虚设。据统计,在王新康任书记的4年时间内,全县共调动干部865人,其中交流420人、提升445人,在一次干部调整中,王书记挥手写出让全县287名干部调整变动的罕见大手笔。王新康被检察机关指控利用手中职权收受40余名干部贿赂共70余次,人民币金额365237元。王新康最终因卖官而入狱。

一般在公务员和国有企业容易发生上司权钱交易现象,外企、私企、合资企业因这方面管得很严,很少见到这种买官卖官的权钱交易现象。如果你有幸端了“铁饭碗”,又想弄个“连长、营长”的干干,一可以从官场中打听到,二可以“投石问路”试试。如果得知上司是喜欢权钱交易的小人,而与其同流合污你又不愿意,那就想办法换个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