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13353900000054

第54章 找到“贵人”的秘密(6)

很多人看到成功者,总是怀着不以为然或者仇视心态。成功者享受到的一切财富带来的“特惠”都为他们所不屑,仿佛成功者享受的是从他们手中夺去的财富似的。他们认为自己本来也应该拥有财富,自己之所以没有这些“特惠”,是因为成功者的“巧取豪夺”。他们往往不去分析成功者成功的原因,只是一味地仇视那些成功者,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挣不到钱,就是因为那些人占用了他们的资源。这种想法当然不能让他们的状况得到改善,而且还会使他们在失败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陈元原来在一家包装厂做打包工人,每个月只拿1000元左右的薪水,这1000元在负担各种生活费之后,所剩无几。偏偏陈元又爱抽烟,经常因为没有钱买烟而被烟瘾折磨得哈欠连天。

陈元从小成长在城市,却是城市中的“穷人”,他周围的人跟他一样,人们眼见着大城市中灯红酒绿繁华无限,却只能过着窘迫的日子,因此很多人都抱怨社会不公,有着强烈的仇富心理。陈元从小耳濡目染,听着父辈们、邻居们对有钱人和老板的咒骂,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挣不到钱,都是因为老板们克扣工资,侵吞他们的血汗钱造成的。陈元长大以后,因为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进入工厂成为一线工人,工作强度很大。生活中一有压力,尤其是钱不够花、连包烟都买不起的时候,他就以咒骂老板的方式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每天早上,当他看见老板开着宝马车经过包装车间外面,总会暗地咒骂老板出门就撞车。

咒骂当然没用,老板依然每天都开着豪车、享受高品质生活,他自己依然每天累得半死,有时还会因偷懒受到责骂。一次,陈元工作时间躲在仓库后面抽烟被老板逮到,老板说了他几句,刚转身要走,却听到陈元不耐烦的声音:“呸,什么东西,剥削着老子的血汗还骂老子。”

老总勃然大怒,转身指着陈元的鼻子说:“你不想干可以不干,你让我剥削我还嫌累。你自己不求上进混日子,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像你这样的人,活该一辈子受穷!”

陈元张嘴想要反驳,却看见老板身后的销售部经理张丰同样是一脸怒色。张丰大学毕业后进入公司,没两年就升任销售经理,年薪高达几十万。比他早进入公司好几年的陈元却依然是一个车间里最普通的工人,想到这儿陈元气不打一处来,说:“你别摆出一副自己多牛的样子,你不过是老板的一条狗罢了!”

听了这话,老板比张丰还气,指着陈元的鼻子让他滚出厂子。陈元怒气冲冲地离开了。他不知道的是,与拿着父母给的启动资金创业的老板不同,一步步成长为老板左膀右臂的张丰同他一样出身于贫困家庭,他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才有了今天。几年后,在老板转战房地产行业的时候,张丰接手了老板的包装厂,转而成了被人羡慕的老板。

有的人在看到成功者时,会心生羡慕,同时会思考:那些成功者是怎么成功的呢?他们是怎样努力的呢?他们有哪些地方可供借鉴呢?他们会让自己站到成功者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学习成功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为了接近成功者,他们会认真分析成功者,并努力让自己跟成功者做到步调一致。

在任何一个单位的基层员工群体中,都只有少数人能摆正心态。这少数人,就是未来的精英阶层。在一个企业里,高层职业经理人或者老板被认为是成功者,少数的能够摆正心态的人会努力向成功者靠近,不断地追逐成功者,从他们身上吸取成功的经验,高层职业经理人或者老板也会把他们看在眼里。

像陈元这样怀着“仇富”心理的人,从来都不主动分析别人为什么能成功,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利益和成功者保持一致。仇视心态让他们的心理变得扭曲,看到某个人获得成功,恨得牙根发痒,自然更不可能忠诚地追随成功者、向成功者学习了。这样的人,想要成功太难了。

仇富会毁掉一个人的生活,而仇视成功则会毁掉人的希望,如果生活没有希望,人是会更加痛苦的。仇视成功的心态比仇富的心态还要令人担忧。

我们应该了解,社会中并不存在绝对公平,人生下来除了灵魂平等,躯壳都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完全的公平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包括出身、受教育状况、目前的资产之类的标签只能决定你的起点,而决定不了你的未来,较高的起点未必能让人跳得更高、跑得更快。因为起跑落后而放弃努力的人,那么后半生的不幸一定是自己造成的。

我们决定不了自己出身的家庭,那又怎样?大多数人都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但还是有通过努力实现了梦想、获得了成功的人。

即使起跑线不一样,也要努力比别人跑得快,因为只有那样,你才能在后半程跑赢他们。你改变不了社会,只有让自己努力变得优秀,避免被淘汰。让自己变得优秀才能获得更多机会,这是什么时候都不会改变的真理。怨天尤人,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如果你一味仇富,根本不去想原因,那你就只能因为怨恨而生出更多痛苦,永远不可能成功。

与其仇视富人,不如学习富人的经验;与其对别人的成功怨天尤人,不如奋起直追!

小人物不可轻视

人们都希望遇到能帮助自己的“贵人”,但贵人就如伯乐可遇而不可求。其实,贵人不是多么神秘的人物,大多数时候,贵人就在你的身边,就是你以为毫不起眼的那个人。如果你能够时刻保持着谦逊恭敬的态度,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贵人随时都可能出现。相反,如果你不能够平等地对待别人,轻视不起眼的小人物,甚至于无礼地得罪他们,有一天,他们却很可能成为决定你成败的关键人物。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很难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我们总是乐于跟对自己有用的人打交通,而不愿友善地对待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人。殊不知,我们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得到贵人帮助的机会。

史密斯太太富有却为人刻薄。她唯一的女儿得了一种罕见的绝症,国内顶级专家也束手无策。有一天,史密斯太太看到了一则消息,一位专门研究该病症的瑞士名医要来美国讲学。种种传闻表明,这位名医极有希望能医治好女儿的重病。伤心的母亲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史密斯太太想了许多办法,恳求名医帮帮她的女儿,但没有任何回应。那位医生忙得根本没有时间出诊。

在一个下着大雨的晚上。有人敲门,正在照顾女儿的史密斯太太,极不情愿地打开门,门口站着一个又矮又胖的男人,大雨淋湿了他的衣服,样子极为狼狈。陌生的拜访者说:“对不起!夫人,我好像迷路了。请问我可以用一下您的电话吗?”

史密斯太太冷冷地说:“很抱歉!我女儿正在生病,她需要静养。”然后,她关上了门。第二天,她在报上看到了一则有关那位名医的报道,旁边还有一幅他的相片——竟然就是昨天来敲门的那个矮胖男人。然而史密斯太太只能无限懊悔,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竟然毁掉了使女儿得到救治的机会。

贵人不是无缘无故地出现在我们身边的,请求贵人帮助也不是没有来由的。而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和你有过一面之缘的人,就是你遇到贵人的捷径。假如你始终保持着一份好意待人,不轻视、不随便得罪任何人,前进的道路就会顺畅得多,在你身边出现贵人的概率也将大大增加。

在你每天遇到的人中,总有一些人是你的福星,帮你改善你的命运,还有一些人虽然本身没什么大的能力,却能在某些决定你未来发展的时刻起关键作用。人总是会比较珍惜身处逆境时帮助过自己的人,与这些隐性的贵人搞好关系,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利益关系埋下伏笔,一旦他们因为某些机缘获得成功,你的命运就可能因此改变。如果平日里你的眼睛只知道往上看,轻视小人物的作用,不重视与小人物的关系,可能在无意间给自己树立了敌人。某些关键时刻,那些原本不被你放在眼里的小人物却可能将你的成功抛向万丈深渊。

张宁长期负责与某大型国企的业务联系,工作内外都与对方领导关系密切,打点周到,保持着稳定的合作关系。2月份,张宁忽然接到该国企的通知,目前的合同到期后双方将不再合作。这个国企是张宁所在公司重要的大客户,失去这个客户对公司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部门经理责令张宁马上查明原因,解决这个问题。

张宁想方设法托人摸清了情况,原本与他们公司联系的国企老领导调职去了其他部门,新上任的领导之前未被张宁看好,是该部门中一个原本极不起眼的小职员。张宁对那个小职员没什么印象,以前见到了也从未主动打过招呼。很多次,办公室里领导和职员都在场,张宁就只邀请了主要的领导和他心目中未来的“潜力股”赴宴,而对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职员直接忽略。没想到,恰恰是那个小职员,成了决定张宁工作成绩及前途的关键人物。

张宁想要做点什么以挽回局面,新任领导却并不买账,根本不去见他,对他热情的邀约也总是找借口推掉。张宁公司原来的订单由另一个小公司取代。据说,在张宁的公司还独揽业务的时候,该公司的业务员就常跑来“串门”,不仅对领导嘘寒问暖,也和普通员工打得火热,叫得出该部门每个员工的名字,经常请不常有被请机会的小职员们吃饭娱乐,甚至跟一些小职员称兄道弟。小职员们感觉被人看得起,不像张宁眼里只有领导,所以他们一旦升职,马上帮助自己的“兄弟”,而排挤态度前倨后恭的张宁。

人的一生不满百年,但是在这几十年中,人的境遇却是千变万化的,古人曾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如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几乎3年、5年的时间就能使一个人从落魄走向发达。雪中送炭的效果要远远强于锦上添花,可能只是无意的一句问候、一个微笑,就能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即便不常与小人物直接打交道,但起码要让对方觉得你没有忽视他、不尊重他,就不至于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

小人物在失意时更容易记住别人对他的好或不好,初始印象往往对你们以后的交往造成很大影响。平日里尊重每一个遇到的人,哪怕是小人物,关键时候也就不至于被自己埋下的“炸弹”炸伤,影响自己的发展。

尊敬不能变成谄媚

我们对每个人都应该有礼貌、保持谦逊的态度,这是做人起码的要求。面对一些人品高尚、能力很强,让你心生敬意的人,很多人不知如何是好,只能颠来倒去地赞美。其实,尊重绝不等于低三下四,也不等于没有节制地赞美。好话说多了就变成了奉承,尊敬过了头就变成了谄媚,而刻意而为的奉承和谄媚,往往容易让人觉得不真诚。

大部分人在与人交往时容易走进这样一个误区:要表现尊重就要放低自己,要博人好感就是要多对别人说一些赞美的话,事实却未必如此。要知道,真正有能力、人品高尚的人,身边并不缺乏赞美的声音,对于一味奉承、随声附和的人,他们是不会去真正欣赏的。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当保持独立的人格,不卑不亢地对待每一个人,真诚的赞美才能打动人心,言过其实、过分谦卑的言论、行动并不能帮你达到设定的效果,很多时候还会让人觉得厌恶至极。

林晓晓所在的公司创意部门的总监是个著名的策划人,林晓晓看过创意总监的很多作品,对这么个“大腕”很是崇拜。每次见面,林晓晓总是毕恭毕敬,谨小慎微。一开始,大家还觉得这个新人很有礼貌、尊敬老师,但林晓晓总是这样,大家就开始感觉不舒服了。

一次,部门开策划会议,总监也只是提了一个很一般的方案,其他人都觉得这个策划没什么特色,林晓晓却满口溢美之词,差点把这个方案夸到天上去。然而,赞美的话说得越多,总监的脸色却越黑,到最后,总监说:“你们刚才看到的其实是我故意安排的反面教材,这个策划虽然看上去没有明显缺憾,却也没有什么特色,我们创意工作的大忌就是没有特色、人云亦云。林晓晓,这样看来,你的鉴赏水平很有问题,也许其他工作更适合你。”

林晓晓想要辩解,但又不知道说什么好。经过这件事,总监认为林晓晓从前说喜欢他的作品之类的话,也许只是谄媚的违心话,心里越发不舒服,不久,林晓晓就接到通知,被调到了其他部门。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们平时说话也是一样的道理,话不在多,点到就成;话不在好,时机对就行。过犹不及,凡事都要掌握一个恰当的度,表达太过与不及都不是一种完美的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赞美的话要说,但不能说过了头。

邱言到一位年轻的公司老板那里去推销产品。在此之前,邱言早已了解了这个老板的创业事迹,对他很是钦佩。邱言一进到办公室就开始对老板奉上赞美之词:“您如此年轻,就做上了老板,真了不起呀,很少有人能做到像您一样。据说,您很早就开始工作了?”

“17岁,在我高中阶段就开始做一些兼职工作了。”

“17岁!天哪,太了不起了,这个年龄,大部分孩子还在爸妈的怀里撒娇呢。听说,您大学还没毕业就开始当老板了?”邱言眼中满是崇敬。

“是啊,我是大三那年开始自己创业的。”老板微笑着回答。

“哎呀,那么早就已经有如此魄力,一般人可真是做不到。对了,您怎么这么早就出来工作了呢?”

“因为家里只有我和妹妹,家里穷,为了减轻负担,我就出来干活了。”

“您妹妹好像是名校毕业的吧?”

“是的,北大的博士。”

“您妹妹也很了不起呀,你们都很了不起呀。”

就这样一问一赞,最后越扯越远了。这位老板本来对邱言很有好感,合作也不在话下,结果却放弃了。

后来,邱言才知道,原来那天是自己过度地赞美了老板,本来刚开始时,老板听到几句赞美后,心里很舒服,可是邱言为了表达对老板的崇拜和了解,说得太多了,而且越来越不靠谱,让人觉得很不真诚。老板也就由原来的高兴变得不胜其烦了。

虽然人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但也不是所有赞美都能起到恰当的作用。能引起对方好感的只能是那些发乎情止乎礼的真诚赞美。过度地赞美别人,对方不仅会感到莫名其妙,更会觉得你油嘴滑舌、诡诈虚伪。

赞美虽然能帮你拉近与对方的距离,但也要注意“奉承”的手法,不落俗套的赞美效果更好,如果是初次谋面,这种方法尤为有效。经验表明,最好避免以对方的人品或性格为对象,而要称赞他过去的成就、行为或所属物等具象事物,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赞美效果。

过度谦虚不可取

毛主席说过“谦虚使人进步”。“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也流传了千年,苏格拉底也说:“谦虚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生长。”谦虚不仅是人的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值得永恒传承的高尚品质。没有人喜欢听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吹自擂,说话谦逊有礼能够显示出一个人的教养和美德。谦虚的人在人群中往往更受到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