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要读心理学:让你快乐、健康又长寿的心灵处方
13345900000018

第18章 健康先健心(5)

人活在世,如何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要充分地挖掘生命的潜能,为社会做贡献,给后人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当一个人把眼光放在大事上,为自己确立了一个积极的生活目标,他就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抛开“自我中心”,就不会遇事斤斤计较,“心底无私”才能“天地宽”。

(二)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要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情感,进行正当的人际交往,与人相处应热情、直率,善于团结互助,融“小我”于“大我”之中。交往的增多,可加深彼此了解与沟通,更透彻地了解别人与自己,开阔心胸。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不愿结交意见相悖或强于自己的人,那你永远只能在你的小圈子中徘徊。

(三)积极应对挫折

人生在世,困难挫折在所难免,痛哭流涕时有发生。一味的焦虑、忧愁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对身心健康有害。要学会以解决问题的方式积极应对挫折:遇到挫折,冷静分析原因,想想应该如何解决,选择最好的方法,然后制订计划,贯彻执行。如此,你就会在行动中感到自己的进步,何来时间伤心悲叹?

(四)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拓宽兴趣范围,多参加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使自己时刻感受到生活、学习中的新鲜刺激,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在健康向上的氛围中增强精神寄托,消除心理压力。

(五)开阔视野,拓宽心胸

在闲暇时,不妨走出校园、家门,到大自然中去领略它的博大、美丽。大自然会让你感到自己的渺小。培养豪迈气概,有利于走出狭隘的内心世界。

(第15节)病态怀旧心理的自我调节

病态怀旧心理分析

怀旧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一个人适当怀旧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比如,思念故乡、故人的怀旧,“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等等,能激发人的爱国热情;回忆过去的美好经历,可以使人心情舒畅。但是,如果因为怀旧而否定现在和将来,生活在今天,而志趣却滞留在昨日,一言一行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就成了病态怀旧。病态怀旧心理通常是不能适应环境的表现和结果。

病态怀旧心理有很明显的症状:

(1)沉溺于对过去的追忆。依恋过去的事情、友人或恋人以及经历,不厌其烦地重复述说,将过多的时间放在追忆上,以至于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生活。

(2)对现状不满。

(3)追忆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反复出现的时间频率都较高。

病态怀旧心理往往是由不适应现实造成的,而他们又不肯承认根源在于自己,而是将挫折合理化,把原因和责任全推给环境或变化。但这样会造成更大的挫折和不适应,继续强化怀旧心理,逐步扩大与环境、条件或事物的隔阂。

根据怀旧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怀旧分为五类:能力怀旧;经历怀旧;社交怀旧;物品怀旧;环境怀旧。社会怀旧是环境怀旧的一种。病态的社会怀旧是由于社会的变迁、价值观的改变以及个人的失落感引起的异常心理,主要表现在:对社会抱有偏见,对过去的东西夸大美化,对现在的一切只看到不好的一面,不能客观评价。

如何克服病态怀旧心理?

有病态怀旧心理的人很难与时代同步。这有碍于他们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应进行适当的调节。病态怀旧心理的自我调适方法有:

(一)增强自信和心理承受力

消除不适应,是治疗的关键所在。让病态怀旧者知道此心理疾病的危害,要求其积极接受治疗;让其保持适度的紧张,不得逃避;树立期望,建立信心;获得家庭的支持、提醒;教给他们适应的方法,通过对适应技巧的学习可以迅速填补空白,逐步改变观念;将治疗计划明确写在纸上,在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循计划。

(二)积极参与现实生活

积极获取社会信息、参与改革的实践活动,了解并接受新生事物,学会从历史的高度看问题,顺应时代潮流。

(三)寻找最佳突破口

立即接受一个新鲜事物是有困难的,不妨在新旧事物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突破口。

(四)发挥怀旧的积极性

正常的怀旧有一种寻找宁静、维持心灵平和、返璞归真的积极功能。积极功能越强,病态怀旧心态就会越弱。因此,要提倡正常的怀旧。

(第16节)虚荣心理的自我调节

虚荣心理分析

虚荣心就是以不适当的虚假方式来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简单地说,所谓虚荣心就是扭曲了的自尊心。

人为什么会产生虚荣心呢?这与人的需要有关。人类的需要有很多种,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一个人的需要超过了自己的担负能力,就会想通过不适当的手段来达到自尊心的满足,这就产生了虚荣心。虚荣者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往往只追求面子上的好看,不顾现实条件,最后造成危害,有时甚至产生犯罪动机,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虚荣者的内心其实是空虚的。他们表面的虚荣与内心的空虚总是不断地斗争:没有满足虚荣心之前,因为自己的现状不如他人而痛苦;满足虚荣心之后,又惟恐自己真相败露而受折磨。虚荣者的心灵总会是痛苦的,完全不会有幸福可言。虚荣心男女都有,但总的说来,女性的虚荣心比男性强。有的少女甚至为了满足物质的追求而牺牲自己最宝贵的贞操,是值得深思的。虚荣心带给女性的痛苦比男性大得多。

总之,虚荣心是要不得的,应当加以克服。

怎样克服虚荣心?

(一)提高自我认知

提高自我认知,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分清自尊心和虚荣心的界限。

(二)做到自尊自重

诚实、正直是做人最起码的要求。我们绝不能为了一时的心理满足而丧失人格。只有做到自尊自重,才不至于在外界的干扰下失去人格。我们要珍惜自己的人格。崇尚高尚的人格可以使虚荣心没有抬头的机会。

(三)树立崇高理想,追求真善美

人应该追求内心的真实的美,不图虚名;一个人追求真善美就不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炫耀自己,就不会徒有虚名。很多人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就是因为有自己的理想。同时,要正确评价自己,既看到长处,又看到不足,时刻把实现理想作为主要的努力方向。

(四)正确对待舆论

要正确对待舆论,正确看待他人的优越条件,不要影响自己的进步,而应该作为自己前进的动力。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自己的需要。只有这样的自信和自强,才能不被虚荣心所驱使,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五)克服盲目攀比心理

横向地去跟他人比较,心理永远都无法平衡,会促使虚荣心越发强烈,一定要比就跟自己的过去比,看看各方面有没有进步。

(第17节)空虚心理的自我调节

空虚心理分析

空虚,是指百无聊赖、闲散寂寞的消极心态,即人们常说的“没劲”,是心理不充实的表现。空虚心理其实是一种社会病,存在极为普遍。当社会失去精神支柱或社会价值多元化导致人们无所适从时,或者个人价值被抹杀时,就极易出现这种不良心理。

心理空虚的人不思进取,没有人生的奋斗目标,自然不会有奋斗的乐趣和成功的欢愉。他们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感到生活无聊、心灵空乏虚无、寂寞难忍。空虚者常常寻求刺激,比如抽烟、喝酒、赌博、闹事等等,以此来排遣时间、摆脱心理寂寞。严重情况下,空虚者会偷盗、抢劫、****等,走上犯罪道路。

人们通常是因为下述两种情景而空虚:

第一、物质条件优越,没有生活忧虑。此类人习惯了满足与享受,看不到或懒得思考人生意义所在,没有也不想有积极的生活目的,从而整日安逸奢靡、无所事事、空虚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