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要读心理学:让你快乐、健康又长寿的心灵处方
13345900000012

第12章 心理因素与疾病的预防、(2)

错误。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所需的睡眠时间略有出入:一般来说,生活在寒带的居民每天所需的平均睡眠时间比生活在热带的居民大约要多1~2小时。这是因为,寒带地区冬日漫长、白天又较短,当地人世世代代已养成了多睡的习惯。此外,即使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也长短不一。例如,有的人仅睡5小时白天照样神采奕奕,而有的人即便睡足了8小时白天仍感萎靡不振,其原因部分是遗传因素,部分是习惯使然。

(二)空腹上床可提高睡眠质量

错误。恰恰相反,那些因减肥而不吃或少吃晚餐的人,往往睡眠质量大打折扣——他们通常在午夜后醒来,然后由于饥饿而难以入睡。不过,晚餐吃得过饱同样也会影响睡眠,具体表现为:多梦、易醒,因而睡眠不深。

(三)临上床前喝杯茶

错误。喝茶同喝咖啡一样,都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而喝牛奶倒真的能助人入眠,特别是加了糖(蜂蜜效果更佳)的牛奶。原因是:牛奶含有一种催眠的化合物色氨酸,而糖或蜂蜜则能帮助人体整个晚上维持血糖水平,从而有效地避免早早苏醒。

(四)数数可催人入睡

错误。不少失眠者往往采用数数的办法帮助入睡,殊不知其结果适得其反。原因很简单:数数只会导致注意力集中,从而使大脑持续处于兴奋状态,结果更难以入睡。

别为失眠而苦恼

小王,17岁,是某重点中学的好学生。有个问题已困扰他三四年了,一直未能成功克服。他的睡眠通常很浅,稍有动静就会醒过来,醒来以后就很难再入睡。更糟糕的是,他还怕光,有一点也不行。在集体宿舍住,每天都得等最后一个人熄灯,他才能睡着。重点中学的同学都很刻苦,经常学到很晚,所以他也只好很晚才睡。一到早上,他又很早就被一点动静惊醒。宿舍总有人睡的迟,而也有人起的早。长期如此,弄得他苦不堪言。好在他的精神还好,没有影响学习。

小王为睡不好觉苦恼,可是他的精神还可以,而且没有影响学习。这种情况下,他该怎么做?

根据小王的情况,他虽然睡眠的时间短,但这并没影响到他的精神和学习效率。只是他认为,一定要睡够时间才算是好的睡眠。事实上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对于小王来说,比别人少一些的睡眠对他来说就够了。小王现在的烦恼是由于他错误地认为必须睡得跟他的同学一样多造成的。他一直关注这件事,却无法睡够时间,于是他就感到不安。越是关注,就越是不安、紧张,导致恶性循环。事实上,小王现在要做的事就是放松心情,不要把睡不着觉看得那么重要,顺其自然。想睡的时候就睡,不瞌睡的时候就看看书,或听听音乐,不要为睡不着而烦恼。自己可以在心里想:“我睡得少也不影响学习,这说明我需要的睡眠时间就少。这也没什么不好。我还可以比别人多学点东西,等到瞌睡的时候再睡。”

当然,很多人没有小王那么好的精神,需要的睡眠时间就多。大多数为失眠烦恼的人是确实需要睡眠,可是却无法入睡。有些人越是躺在床上,脑子里的思绪就越活跃,想着白天的工作,想着明天的计划、人际的沟通、经济的问题,总有许多事情在脑海里徘徊不去,一个接一个,即使好不容易睡着了也是时睡时醒、多梦,睡着后极其容易被惊醒,而惊醒后再难以入睡。如此下去,白天萎靡不振,打不起精神,工作时头昏脑胀、无法专心,睡觉时又无法获得充足的睡眠,长期下去不但容易头痛,也容易造成脑神经衰弱,无法让体内的器官获得适度的休息,容易过度消耗而在外观上呈现未老先衰的现象,还可以使人变得暴躁容易发怒。

为什么会失眠?

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与内科疾病有关,如:心脏病、气喘、甲状腺亢进等;有的与内分泌有关,如:更年期的失眠、月经前期症候群等;有的与工作有关,如:经常值夜班或是旅行所导致的生理时钟错乱等;有的是睡前饮用含******等的刺激性饮品所致的失眠,以上这些失眠的情况通常是暂时的,只要将导致失眠的原因去除,通常都可以恢复原本的睡眠品质。

但是有一种失眠是没有特定原因的,发生的原因与个性有很大的关系,主要发生在本身就是容易操心、紧张性格的人身上。这些人心中只要一有点事就神经绷紧、焦虑、放不开,即使没事的时候睡眠品质也不好,容易多梦、梦呓、易惊醒,属于浅睡眠状态。遇到重大压力如亲人的死亡、离异、公司倒闭、失业、股票起落等事件,精神负荷增大时,就更睡不着了。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性失眠”,即使压力消失了,也很难安睡。

有些习惯性失眠者会求助于医生,或是自己购买安眠药来服用,但是长期服用安眠药容易造成习惯性、依赖性,以至于没有服药时根本无法自然入睡,又因为安眠药会造成肝脏的负担,长期服用弊多于利。

如果能从心态、自我训练、饮食、作息来改善失眠或睡眠品质不佳的状态,是最自然也最根本的办法。

请听一位病人的叙述:

“什么时候开始失眠我已经记不清了,大概是在高中时期吧。我的体质不算好,但除感冒发烧之外,自小也没得过其他病,而且我烟酒不沾。但我这几年以来总是要在床上躺上一个小时以上才能入睡,甚至是两三个小时,即使睡觉前很疲劳也是如此。不强的光线和微小的声音都会让我难以入睡。和老年人不同,我只要睡着了便很少在半夜醒来。周五和周六晚上好睡一点,大概是我知道第二天休息,思想比较放松的结果。每当临近考试时,我的失眠症状便越发严重,常因此而考得乱七八糟。安定药吃了没有用。由于失眠,我几乎天天睡眠不足,睡眠不足时我就会头疼,精力不集中,看不进书,而不像有的人每天只睡五个小时却精力充沛。现在我整天四肢无力、头昏脑涨、便秘、记忆力下降、没有精神、爱发脾气、心慌、好冲动,有时候心情急躁不能自己,有自卑感。我不知道我失眠的起因,但我小时候有个坏习惯,就是喜欢在睡觉时思考一些事情,有时想得很晚,不知与此有否联系?失眠好像比癌症还难治,到底有没有治失眠的有效办法啊?我现在正复习考研,睡眠不足让我学习效率很低,我真不希望因为这个小小的疾病而断送了我的前程。”

怎样克服失眠?

对于很多人来说,失眠是一件极其痛苦又急需要解决的事。他们又该怎么做?

(一)养成定时睡觉的好习惯

尽量养成每天同一时间上床睡觉,睡前不想其他的事。

(二)使白天活跃起来

白天注意一些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搞家庭卫生洗洗盘子,购物等,尽可能使白天的生活活跃起来。尽量不要在白天补觉。

(三)不睡懒觉

睡懒觉是失眠的开始,不要有“由于昨晚没睡好第二天早晨多睡一会儿”的想法。不睡懒觉按时起床很重要。这样次日可能出现头晕乏力,不想活动,持续几天后反而会促发睡意。

(四)创造适合睡眠的环境

保持卧室环境安静、昏暗、温度适宜;床铺和被褥清洁、舒适;为快速入梦创造一个最佳环境。

(五)睡前应减少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活动

体力活动虽然有助于睡眠,但睡前过度运动可使血液循环加速,精神兴奋,不利于睡眠。床是用来睡觉的地方,不要在床上观赏紧张刺激恐怖的电视、电影,如鬼片、凶杀片等,造成心理不安而影响入睡,也不要在床上思考问题,有些事应在睡觉前想好或干脆留到明天去想。当然,你可以看一本平时觉得特别无聊,一看就打瞌睡的书,或听一点轻柔的音乐。这样会有助于睡眠。音乐通过听觉可怡神,可解除头痛脑闷,轻压眼球可使梦中产生五彩缤纷的梦境。这样,就可以使不良情绪和意识,在梦幻世界中得到解脱。

(六)吃过晚饭后就不要喝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在日常的饮食中有几种食物是具有安神、镇静功效的,常吃可以对神经系统有安抚作用:

莲藕茶:藕粉一碗,水一碗入锅中不断地搅匀再加入适量的冰糖即可,当茶喝,有养心安神的作用。

玫瑰花茶:也是具有很好清香解郁的作用。

龙眼+百合茶:龙眼肉加上百合,很适合中午过后饮用,有安神、镇定神经的作用。

多吃钙质丰富的食物有助睡眠与安定神经的作用:如奇异果、豆浆、芝麻糊、玉米汤。

每晚睡前若要喝牛奶来助眠,请搭配饼干、面包之类的甜点,因为虽然牛奶中的钙质可以安神助眠,但是因为牛奶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反有提神的作用,如能搭配一些高糖食物可以促使血管收缩素的分泌,较能产生睡意。

(七)睡前注意饮食

中医中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说法,故睡觉前不要吃得太饱,因为吃得太多后胃肠运动会加强,以致影响睡眠;睡前避免喝太多的水,以免因频尿而影响睡眠;睡前不宜饮酒,虽然饮酒有暂时的催眠作用,但酒精的刺激会使人睡眠不实在,早醒。

(八)过好性生活

性生活有利于睡眠。性生活后会有疲乏感,并使人放松,但切记是正常的性生活。

(九)不要太过于关注睡眠问题

有的人从上床之前就开始烦恼:“今天晚上能睡着吗?”“万一睡不着怎么办?”这正是引起失眠的恶性循环的开始,结果越着急越睡不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所做的事上。停止一些争取睡眠的努力,如“数数、想像气功”等方法。失眠的原因就是太想睡着,把睡眠当成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放松心情,不要过于在意,睡眠就会自己来找你了。

(十)睡不着也不要在床上翻来覆去

晚上如果睡不着也不要在床上翻来覆去,应尽量减少上厕所,最好的办法是闭上眼睛保持平卧的姿势,静静地躺着,这样可以达到与睡眠同样的效果。如果你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难眠,只会使你更加紧张、更难入睡,与其如此,还不如干脆起床,离开房间,做些轻松活动,如:看书、听音乐、静坐,等到累了再进房间。

(十一)保持情绪的平和

当你躺在床上无法控制脑中的思绪时,你可以照以下这样做:

平躺,不垫枕头,将双手双脚打开呈大字形,手心朝上,眼睛闭起,下巴往内收,将注意力集中在腹部,开始用腹部呼吸,并将每次吸气、吐气的时间一次一次拉长变慢,约五六个回合。

除了呼吸之外,一面想着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顺序从脚趾、脚板、脚踝、小腿渐渐往上,不漏掉身上任何一个部位,慢慢地在心中默念,让它们彻底放松,渐渐的连腰部都可以平贴在床面上(需要多练习几次即可),渐渐的你会发现你已将心中的杂念都甩掉了。

试试看,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即使只有几个小时的睡眠也可以让身体各器官获得足够的休息。

(十二)顺其自然

据研究,有1/4的人有过失眠症。那些迟迟不愈的病人却往往是强烈求治者,多数不治者反而自愈了。这是为何?

求治者多有些神经质的疑病倾向,过分追求完美的人格,常对自己的身体、心理、人际关系等过于敏感和关心。失眠,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由于各种因素而出现,如环境的嘈杂、身体的病痛不适、白天过于兴奋、睡前饮用浓茶、咖啡等,但失眠最常见的原因还是精神上的紧张、焦虑、抑郁和恐惧。一般的失眠持续几日甚至数周,这多数是生理或心理的正常的防御反应。对于严重失眠者来说,他们已进入了一个失眠症的“怪圈”中——为失眠而焦虑,因焦虑而失眠。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精神交互作用”机制。即当你过度关注自己的某个感觉,反而使其过敏化,更加重了它,加重了的感觉更引起你的焦虑与关注,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只能使你走入服安眠药的歧途。

不治者却往往自愈,是因其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休息不好固然烦恼,但不必太在意,可以爬起来看会儿书,翌日虽有些不适,但仍能健康、充满活力地工作、生活。这种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使人心境坦然,铲除了失眠症滋长的根源。不关注失眠,失眠就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当然,我们说的“不治”,仅仅是一种心理应对的态度。失眠原因很多,你最好求助医生,也许给你的处方上仅写着“不治的思想”。

心理学上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把自己当作病人,您就永远像病人一样的生活,您把自己当作健康者,您就会和正常人一样健康乐观的生活。”所以,不要把失眠当作病痛,要坦诚地接受它,不为失眠而担心恐惧。睡眠的发生不是以人的意志而决定的,所以切莫追求睡眠。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并注重心理的健康。

(第8节)心理因素与多梦、恶梦

王某,25岁,男,未婚。他每天晚上都做梦,梦到恐怖的事,在万分恐惧中惊醒,老是睡不好,第二天没精神。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有半年多,弄得他十分痛苦。万般无奈他只好求助于心理医生。

睡觉时做梦是正常的现象,有做梦,说明你已经睡着了,并不是你自认为的整夜没睡。一般来说,人每个晚上都是会做梦的,只不过睡眠质量好的人,一醒来就会把梦给遗忘掉了,质量差的人,会记住一些梦的内容。

一个人做梦,大多与白天的活动、过去的心理创伤和睡觉周围环境的声音、光线、气味、温度有关。但如果反复出现同一类型的梦,说不定有提示你注意健康的意义。如梦见自己滚进泥潭,有可能得了溃疡性结肠炎,梦见自己从高处惊恐地掉下来,可能患有心脏病。

多梦、恶梦的原因很复杂,总体与下列因素有关系:

1.心理问题:如白天总处于紧张、焦虑、忧郁、极度的心理矛盾之中,容易出现睡眠浅、多梦。

2.身体不适:如过多的疲劳、发烧或患有其他躯体疾病。

3.突然停用某些药物,如安定类、抗精神病类等药物。

多梦、恶梦对人的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会造成心理的负面刺激,剧烈的梦境会使人的大脑过于兴奋、紧张、生理负担加重等。因此有出现多梦、恶梦现象,要积极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