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问就问吧全集
13292300000067

第67章 教育科举

001 ■ 古代的国子监只是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吗?

我国的教育起源很早。

在汉代,太学是最高一级的学校,太学以下的学校有东学、南学、西学、北学等。

魏晋南北朝时,太学又称为国子学。北齐时,则将国子学改称为国子寺。

隋文帝时,以当时的国子寺来掌管全国的教育事业,国子寺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教育部。后来,隋炀帝将国子寺改为国子监。

这一体制唐代一直沿用。不过唐时的“教育部”只管着“六学二馆”。“六学”分别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前三个相当于今天的综合大学,而后三个相当于今天的专门学院;而所谓的“二馆”,一个指弘文馆,另一个指崇文馆,也都是高等学校。

由此可见,最初的国子监只是掌管全国教育的行政机关,也就是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教育部。不过,后来它逐渐兼有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两种属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为国家最高学府的国子监是怎么样的。

首先,我们先来看国子监的领导人。

祭酒(习惯上叫国子祭酒)是国子监的最高领导人。这一官职一般由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唐代文学家韩愈就曾经担任过国子祭酒,这一官职大概就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长兼最高学府的校长。但在今天,一个人可以兼任如此重要的两个职位是不可能的。

监内的副职是司业,司业的任务就是协助祭酒管理全监事务。唐代的诗人张籍曾经担任过国子司业。司业以下又分为监丞、典簿、典籍等官职。

然后,我们再来看国子监的学生。

在国子监读书的人叫做“监生”。明代的监生依入学资格不同而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在京会试落第的举人,由翰林院择优送入监内学习的,叫做“举监”,类似于今天的“正式录取生”。

第二类是从各地方学校中选拔入监学习的,叫“贡监”,类似于今天的“保送生”。

第三类是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靠父亲的官职入学的,叫“荫监”,类似于今天的“关系生”。

第四类是因为监生缺额而由普通人家捐资从而特许其子弟入学的,叫“例监”,类似于今天的“赞助生”。

此外,当时还有在监就读的外国人,称为“夷生”,类似于今天的“留学生”。

最后,我们再来看国子监的管理。

良好的言行举止和渊博的才华学识对一个人来说同样重要。为了让监生们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国子监要求甚严,凡监生们上课、起居、穿衣、沐浴及告假出入等都有严格规定,小有过失即行处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国子监的监生们在吃饭时甚至实行会食。所谓的“会食”就是会餐,也就是大家按照一定的规矩在一起吃饭。饭前还要唱歌,吃饭时不准说话。

趣味链接:监生们也要实习吗?

古代国子监的监生们也有类似于今天的实习,这种实习被称为“历世”。

所谓的“历世”是指:监生们到各衙门学习处理政事,开始时为半年,后缩短为三个月。白天实习,晚上归舍。根据他们的“历世”表现,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成绩上等的选用,补充官缺;中等的继续“历世”;下等的回监读书。

002 ■ 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何时出现的?

我国的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虞舜时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名叫“庠”的学校。高一级的“庠”叫“上庠”,近似国学的前身;低一级的叫“小庠”,近似乡学的前身。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当时的学校分为四种,按其级别的高低分别叫“学”、“东序”、“西序”和“校”。

到了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而学校又有了增加,被称为“学”与“瞽宗”。两者的区别是:“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其中,“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即贵族而创;后者专为“庶老”即平民而设。

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奴隶主贵族的子弟可以不从事生产,专门在学校受教育。

当时的学校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是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两者都是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培养统治者和官吏的学校。这是因为当时的文化知识和书籍文献都为官府所垄断,民间是没有的,正所谓“学在官府”。

国学就是指天子和诸侯在其都城所设立的大学和小学。天子设立的大学叫“辟雍”,诸侯设立的大学叫“泮宫”。王太子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公卿大夫元士之嫡子十三岁入小学,二十岁入大学。

在地方则设有乡学。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乡学亦有“庠”、“序”之别。其中的“庠”是格。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

殿试一般由皇帝亲自主考。考试揭晓后,在太和殿唱名,在西长安门外挂榜,并赐给武状元盔甲。然后由巡捕营护送武状元归第,炫耀恩荣。第二天,在兵部举行盛大的“会试宴”,又赏给武状元盔甲、腰刀等,赏给众武进士银两等。

清代科甲等级差别甚大,同样是武进士,一、二、三甲的等级和荣誉却相差悬殊。自然武状元是出尽了风头的,登第后的三天内,他可以披红挂彩,上街夸官,真可谓“春风得意、风光十足”了。殿试以后,通常立即由兵部授予官职。

清代的武举为国家选拔了大批将才,并由此造就了不少杰出人物。但在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武举制度被废除了。

武举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一种考试制度,从应运而生到不合时宜被废,总共延续了1199年。

趣味链接:我国武学是如何创立和发展的?

武学是我国古代培养军事人才的专门学校。

宋仁宗庆历三年,武学始建,直属于国子监,教授为阮逸,但数月后停办。

神宗熙宁五年,枢密请建武学于武成王庙,以尚书兵部郎中韩缜掌管学务。

徽宗崇宁年间,令地方诸州设置武学。但宣和二年又罢州县武学。

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才恢复武学(中央),后又规定“凡武学习《七书》兵法、步骑射,分上、内、外三舍,学生额百人。置博士一员,以文臣有出身或武举高选人为之;学谕一员,以武举补官人为之”。

庆元五年,各州州学皆设武士斋舍,选官教习。

因为武举是武学生的入仕途径,明洪武年间在大宁等卫设置儒学教武官子弟。

惠帝建文元年始置京卫武学,但在成祖即位后却又停办了。

英宗正统年间方立两京武学。武学设教授、训师各一员。《论语》、《孟子》、《武经七书》、《百将传》等都是武学生所读之书。后又令都司、卫所应袭子弟年10岁以上者,由提学官选送武学读书,无武学者送卫学或附近儒学。

成化中,敕令岁终考试入学武生,10年以上无可取者,追廪还官,送营操练。

嘉靖中,移京城东武学于皇城西隅废寺,使大小武官子弟及勋爵新袭者,肄业其中,用文武臣教习。

万历中,武库司专设主事一员管理武学。

崇祯时,又命天下府、州、县设武学,实际未能遍设。(《续文献通考·学校考》)待遇考试,与儒学生员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