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问就问吧全集
13292300000015

第15章 节日节气(3)

艾又名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蝇,净化空气。菖蒲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菖蒲形状似剑,挂在门上,可以达到杀菌防病的目的,故有“端午佳节,菖蒲做剑,悬以避邪”之说。

除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有这些讲究之外,整个五月在古人的生活中都是有诸多禁忌的,比如五月不能盖屋,“五月盖屋。令人头秃”。不宜赴官,“五月到官,至免不迁”。古人还有谚语说:“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五月连阴下大雨,玉皇大帝卖儿女。”

另外,五月也不宜生子,民间认为五月生子,各种毒气、疫疾、鬼怪都会侵袭到婴儿体内,对父母不利。万一生下来了,即使不杀死,也得送到外婆家或河边池畔去,以免冲撞家人。现在看这些,只不过是害人害己的迷信而已。

013 ■ 为什么把七夕节定为中国的情人节呢?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后来演化成中国的情人节。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还得从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说起。

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叫牛郎的年轻人靠放养一头老黄牛为生。由于家里穷,他每天放牧回来就和牛睡在一个屋子里。时间久了,这头老黄牛觉得牛郎很善良,就决定要帮助他。

一天,老黄牛告诉牛郎说:“农历七月初七这天,会有几个仙女到东边山下的一个湖里洗澡。到时你只要悄悄拿走挂在树枝上的那件粉红色衣服,那个仙女便无法返回天宫,只能留下来做你的妻子了。”老黄牛说到这里,深情地看着牛郎,牛郎听得心花怒放,恨不得这一天马上就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牛郎对老黄牛照顾得就更加细心了。几天后,老黄牛又对牛郎说:“我年岁也大了,大去之期已经近了。我死后你把我的皮和两个角保存下来,遇到大的困难时你就把它拿出来,到时能帮上你的忙。”说完老黄牛就死了。牛郎舍不得老黄牛死去,哭成了一个泪人。

很快就到了农历七月初七,在黄昏时分牛郎来到了这个湖边。大老远就看到了那件粉红色的衣服,他拿起衣服悄悄藏到了别的地方。等到仙女们洗完澡,都陆续回了天宫,这时他发现,有个年龄最小的仙女,还在哭着找自己的衣服。牛郎笑盈盈地捧着衣裳出现了。两人四目相对,一见钟情。双双携手回到了牛郎的住处。

原来这位仙女名叫织女,两人相处一段时间之后,牛郎向织女求婚,织女看牛郎忠厚老实,便含羞答应了。两人成亲后生了一对子女,玉帝知道这事后大为震怒,派王母娘娘下凡将织女带回天庭。

王母娘娘趁牛郎不在家时,强行将织女抓走。牛郎回家后看到织女被王母娘娘抓着正在升天,急得团团转。他忽然之间想起了老黄牛死前的叮嘱,于是披上牛皮,挑起两个孩子,飞快地追了上去。眼看就要追上她们了,这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子,往天空中一划,马上出现了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把牛郎和织女分隔两边。

这天河是没办法过去了,两个孩子见不着妈妈,就在河这边哇哇地哭了起来。哭声惊动了玉帝,玉帝见两个孩子很可怜,就允许他们一家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在民间的群众基础很深,不论妇孺老幼几乎都知道。历代文人骚客也都有歌咏,“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名句,为这段伤感的爱情故事作了最好的诠释。因此,现代人将七夕视为中国的情人节,这天要与爱人共度,表达爱意。

趣味链接:你知道银河有多少种别称吗?

说起银河,我们都会想到牛郎织女那段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王母娘娘拔下金钗在空中一挥手,制造了一条银河,隔开了一对痴情男女,于是为天下的文人墨客提供了无限的创作题材和灵感。关于银河的别称,在我国古典诗文中有很多。

银河的“天汉”之称,见于陆机的《拟明月皎月光》一诗:“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

银河的“星汉”之称,来自于曹操《观沧海》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句诗。

银河的“星河”之称,则是大诗人杜甫的命名。他在《阁夜》中写道:“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银河的“绛河”之称,出自杜审言的《七夕》诗:“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李白在《月下独酌》这首诗中,把银河称为“云汉”,原诗这样写道:“永结无情友,相期邈云汉。”

王建在《秋夜曲》中写道:“天河悠悠漏水长,南楼北斗两相当。”于是,银河有了“天河”之称。

李贺则更形象地称银河为“银湾”,他在《溪晚凉》中写道:“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则是李商隐《嫦娥》诗中的句子,他把银河称为“长河”。

014 ■ 中秋节的起源有哪些传说?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在历史上,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合称为“三大节”。在中国古代,人们将农历七、八、九三个月,分别叫做孟秋、仲秋、季秋。八月十五正属秋季正中,故而称为“仲秋”或“中秋”。中秋节是“三大节”中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历来有很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以前。《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意思是说,古时天子祭祀太阳的时间在春天,祭祀月亮的时间在秋季。而农历八月正是秋季中间的月份,八月十五又是中间之中,所以,八月十五日就被择为祭神吉日,称为中秋节。

从时令上说,秋天正是庄稼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在有的地方“中秋节”又名“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是收获的时候了,自古以来,人们都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八月十五日就逐渐发展为广大劳动人民欢庆的节日了。而另一方面,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有象征团圆之意,因而中秋节又有“团圆节”之称。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中秋节源于唐玄宗游月宫的浪漫故事。相传唐玄宗中秋之夜在宫中祭月时,伴随道人作法,将手中拐杖化做空中银桥后,步入月宫。但见门楼匾额上书“广寒清虚之府”几个大字,门口的高大桂树下白兔正在捣药,宫内嫦娥和诸仙女在悠扬的乐曲伴奏下,翩翩起舞,翩跹不已,玄宗大赞美妙。

玄宗归来后,整理出暗自在月宫记下的舞曲,命名为《霓裳羽衣曲》,并在宫中广为传唱。据说称月宫为“广寒宫”也与玄宗夜游月宫的故事有关。自此以后,每年到了八月十五这天,宫中都要举行祭月活动,久而久之,就定为正式节日了。又因为八月十五正值仲秋,所以就命名为中秋节了。到了宋代,中秋节已经十分热闹了,亲朋好友之间大摆宴席,互赠月饼,已经初具现代中秋节的雏形了。

其实,中秋节不仅仅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蒙古、回、彝、壮、布依、朝鲜、满、白、侗、土家、哈尼、黎、僳僳、畲、拉祜、纳西、达斡尔、羌、仡佬、锡伯、鄂温克、裕固、京、鄂伦春、赫哲等少数民族中也非常流行。甚至在日本、朝鲜等国家,每年夏历八月十五日也要过这个节日。

趣味链接:“月饼”一词最早见于何时?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书中所描述的月饼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到了宋代,有记载说“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由此可见“月饼”一词已经正式使用了。中秋节吃月饼,有团圆之意。

在中秋节的禁忌里,所祭月饼必须是圆的,但不能供桃子和梨,因桃不能避邪,不能近神道,梨和“离”谐音宜讳。分瓜必定花切,犬牙交错切出莲花瓣来以取吉利。

月饼最初在家庭制作,到了近代,月饼作为传统糕点在市面出售,且制作越来越精细。它的制作风味各地并不相同,其中有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和滇式月饼等等。按馅分,大约有五仁、豆沙、冰糖、火腿、甜肉等;按表皮又可分为酥皮月饼和糖浆月饼等。宋代诗人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015 ■ 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饮酒、插茱萸?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汉族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为什么把农历九月初九叫“重阳”呢?《易经》载:“以阳爻为九。”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

重阳节又名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即重阳糕),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因此,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

重阳节这天为什么要登高、饮酒、插茱萸呢?据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一书记载,东汉时,河南汝河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呻吟痛苦之声遍布。有个名叫桓景的人,历经艰险入山,拜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今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亲人。”并告诉他应对办法,说道:“那天你只要领着乡亲们登上高山,大家头上插满茱萸,一起喝菊花酒,就能挫败瘟魔,消除灾殃。”桓景回乡,遍告乡亲。

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因菊花酒酒气刺鼻、茱萸异香刺心,难于靠近。桓景挥剑激战,斩瘟魔于山下。当晚,人们返回家园,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却免受灾殃。从此,重阳节登高、饮酒、插茱萸避灾的风俗,就世代相传了下来。

以上传说虽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九月九日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此时登高望远,赏菊插萸,饮酒作诗,实在是一种十分有趣、对身心有益的郊游活动。可以说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的旅游日。

趣味链接:有关重阳节的诗词佳句

历代文人骚客对重阳节的登高、饮酒等写过不少激动人心的诗词。曹丕有“岁月往来,忽复九月九日”之句,表达了又逢重阳的惊喜;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对兄弟的深切思念。

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诗》:“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山岳,了然楚汉分。”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他还写过“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南宋女诗人李清照有“佳节又重阳”的词句。由这些名诗佳作可以看出古人对重阳佳节都是有着特殊感情的。

016 ■ 腊八节的习俗起源于何时?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腊”是中国远古时代一种祭礼的名称,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从先秦起,腊月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日子。到南北朝时期,据传“腊祭”之神有八种,“腊祭”才被固定到腊月初八这一天。当时人们称这一天为“腊日”。相传“腊八节”就是起源于远古的这种“腊祭”,俗称“腊八节”。

腊八节有很多种习俗,除了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举行驱傩仪式逐疫(古代驱鬼避疫、驱鬼治病的一种巫术活动)。古书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鼓,戴胡头及金刚力士以逐疫。”不过这种巫术活动,在主流上已经消失了,只在当今的湖南新化等少数地区存在。

此外,腊八节最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喝腊八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的,一般都为甜味粥。在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有喜欢吃腊八咸粥的。腊八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据说喝腊八粥可以延年益寿,还有滋补的功效,有食疗的作用。比如做腊八粥时,加入大枣,就对脾胃虚弱、血虚萎黄和肺虚咳嗽等症有一定疗效。

趣味链接:关于腊八节的诗词佳句

历史上歌咏腊八节的诗歌有很多,这里只摘取名家之作入编。

唐代杜甫的《腊日》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诗中写出了往年腊日很冷,而今年腊日却很暖和的情景。诗人在高兴之余有一种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的想法,但此时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而不能随便离开。

宋代陆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写道:“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诗的意思是说,虽是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佛粥(即腊八粥),更感觉到些许清新的气息。

017 ■ 冬至开始“数九”是什么意思?

冬至,我国民间叫做“交九”,也叫“数九”。所谓“数九”,就是从冬至(或其次日)这一天开始,每过九天算做一九,连数九个九日,九九就过完了,也就是古人常说的“九九消寒”。古人就是以这种“连冬起九”的方式捱过漫长冬季的。

九九过完已是寒消暖至,冬去春来之时,也就是俗称的“九九艳阳天”了。此时,时节已进入到惊蛰和春分之间了。

民间关于数九的歌谣有很多,其中有:“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猫狗;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寒尽,春暖花开。”但最为流行的还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除了这种歌谣数九的方式之外,民间还有许多用图、表或字句的方式来数九的。这种方式更能准确地记录九九的进程和九九之中任何一天的天气变化。比如画素梅一树,共八十一朵。从冬至起逐日用红笔点染其一朵,待画梅红遍,就表示九九已经过完了,谓之“九九消寒画”;再如画表一幅,九行八十一格,日涂一圈于一格,上阴下晴,左风右雨,格满则寒消,谓之“九九消寒表”。

其实在古代没有天气预报的情况下,这些“数九”的方式还是比较科学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趣味链接:三伏天之“伏”有什么讲究?

民间有劝人勤奋苦练的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伏”该如何理解呢?

伏天,俗称三伏天,包括初伏、中伏、末伏。“三伏”基本上是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的。“伏”的意思是说夏天天气炎热,宜伏不宜动。

“庚日”和“干支”纪日法有关,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用这种方法纪日,其中凡是有“庚”字的日子都叫“庚日”。

而“三伏”的初伏,就是从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个庚日开始的,共有10天时间;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在有些年份里是10天,有些年份是20天;立秋(阴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也是10天时间。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需要注意降温防暑。

为什么三伏天最热呢?因为夏至的那天是我国许多地区白昼时间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太阳辐射最强的一天。夏至以后,我国得到的太阳辐射逐渐减少,然而地面吸收的热量仍大于放出的热量,热量在继续缓慢上升,到了7月下旬前后,大气吸收与释放热量处于平衡的状态,我国的部分地区会出现气温最高的时候,所以有“热在三伏”之说。